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東宮美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82章

東宮一片混亂, 楚怡被宮人們七手八腳地扶回綠意閣時, 太醫和產婆都已經擦著冷汗趕到了。

青玉周明等一干人強定著心神準備東西, 另有宦官兵分三路, 分別去向舒皇貴妃、太子和太子妃報信。

“出了些事, 楚良娣怕是要早產”這話傳到太和殿的時候, 太子恰在向皇帝敬酒。他的臉色頓時煞白, 皇帝頃刻間察覺到了異樣。

“怎麼了?”皇帝鎖眉,招手示意他上前回話。

沈晰上前了兩步,壓音說:“楚氏出了些事……”

“那快回去。”皇帝說。

“多謝父皇。”太子匆忙一揖, 當即轉身離開。

殿中眾人頓時都注意到了這變故,六皇子沈時忙想上前問問,但礙於與母妃隨居的田常在近來惹出的事又沒敢去觸黴頭。於是剛被太子用起來的四皇子沈易上前攔了一把:“二哥, 這宮宴……”

“你嫂子出事了, 我得回東宮。”沈晰不及多想,說得言簡意賅, 沈易反應了一瞬才猜到他說的大約是楚氏, 趕忙道:“那臣弟幫您盯著這邊。”

“多謝。”沈晰一頷首, 便又疾步向外行去。沈易折回席上, 也沒把六弟扔下, 反給了他個機會:“東宮那邊有些事, 咱們幫二哥應承著些這邊的禮。”

他們都已明擺著是二哥的人了,要的是日後能有個風光的爵位,而不是爭儲, 那就沒什麼可一爭高下的。

沈時點點頭, 向四哥道了聲謝,瞧了一瞧,就自覺地去向幾位茫然的東宮官解釋去了。

東宮裡,因著翊坤宮離得近些,太子妃先一步趕了回來。

綠意閣彼時正一片嘈雜與忙碌,但嶽嬤嬤還是細心地安排了兩個宦官在門口守著,免得閒雜人等進來再節外生枝。

太子妃一瞧見他們,正好一問始末,於是人未到聲已至:“怎麼回事!”

兩個宦官一抬眼,連忙跪地見禮,守在產房門口的嶽嬤嬤也迎了出來,深福下去:“適才小宴結束,主子們一道在門口看煙花。不知怎的史寶林忽地摔了,撞了良娣娘子,娘子也摔下去,便動了胎氣。”

從氣息上能聽得出,嶽嬤嬤心裡頭其實也慌,但這一番話仍舊稟得十分清楚。

趙瑾月鎖起眉頭,不及多想,即道:“叫侍衛來,凡有嫌隙的都先押起來。”說罷就要提步進產房。

嶽嬤嬤依舊四平八穩地維持著見禮的姿勢,伸手一擋:“殿下留步,良娣娘子已經發動了。”

“本宮去看看她!”趙瑾月脫口而出,同時驀地反應過來。

她一時間覺得很是意外,打量著嶽嬤嬤深吸了口氣:“你連本宮也提防?”

“奴婢不敢,您是東宮後宅的主人。”嶽嬤嬤恭敬無比,轉而卻又說,“只是奴婢奉舒皇貴妃娘娘的旨辦差,不敢有絲毫差池。”

說來說去,還就是在提防她了。趙瑾月一時氣結卻又說不出什麼,自知再爭下去必定鬧得臉上難看,便只好鐵青著臉立在了一旁。

不過片刻,太子便也到了,趙瑾月轉身去迎,太子朝她微一頷首:“辛苦你了。”接著就如一陣風般從她身側掠了過去。

“……殿下。”趙瑾月想說產房血氣重,殿下留步,可完全沒說出來,太子就已推門進了產房。

產房之中,楚怡疼得偷眼昏花。

這種疼來得和上次不太一樣,更猛烈一些,疼得不太正常。

也是,孩子沒到瓜熟蒂落的時候就要出來,自然比到了日子再生來得更痛苦。她心裡慌極了,這種不正常的生產危險性更大,在現代好歹還能在危急時刻尋求剖腹產保命,現在卻只能自己硬生。

萬一生不下來怎麼辦?

楚怡想都不敢想。

產婆在旁也是焦急萬分,一邊讓她調整呼吸一邊寬慰她:“娘子莫緊張、莫緊張,孩子八個月了,能平安生下來的,娘子別怕!”

楚怡疼到渾身痙攣,聽到這話莫名地情緒更不穩定,撕心裂肺地喊道:“我怕,我真的怕!死了怎麼辦……”她清楚地發覺自己的聲音已然變得哽咽,恐懼又使得這種哽咽顫抖得厲害。

一隻手在此時攥住了她滿是冷汗的手:“別怕。”

楚怡猛然深吸氣。

她艱難地摒開眼前的花白,側首看去,視線緩緩聚焦,讓她看清了床邊的人。

但她的呼吸還是急促的:“沈晰……”她慌張地抽著氣,“沈晰,沈晰我害怕,你快……快說點好聽的哄我!”

這話如果放在平常說,沈晰就算知道她是真怕也必然會被她這反應弄得笑上一笑,然後再好好地連哄帶講道理地把她勸好。

但現在,他一點都笑不出來。

他握著她的手一顫,眉頭緊緊鎖著:“沒有好聽的,你得給我好好活下去。孩子也盡力生下來,但若實在扛不住了你就說,咱們保命要緊,知道嗎?”

楚怡連連點頭,接著,腹部襲來的劇痛再次令她偷眼昏花。

她很快就疼得什麼都顧不上了,一切的關注點都轉移到了腹部。至於周圍是誰、沈晰急成了什麼樣子,她現在都抽不開神去管。

她只在潛意識裡還知道周圍一切都很亂,然後,有那麼一種思緒始終牽動著她聽產婆的話。有時候她主觀上似乎都沒意識到產婆在說什麼,腦子就已經跟著產婆的話走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求生欲。

除夕夜最後的時間就在這樣的混亂中悄然劃過,一盆又一盆的清水被端進綠意閣的產房,片刻後又化作血水被端出來。

楚怡在天明時分累到了筋疲力竭,太醫熬了參湯端來,她卻緊咬著牙關松不開來、喝不進去。

“楚怡。”沈晰當機立斷,起身硬捏開她的嘴把這碗湯往裡灌,楚怡被灌得連聲咳嗽,但到底有了力氣。

……真遭罪啊!

她一時甚至有了多餘的情緒感嘆了一下這個,接著就又是漫長的努力。

臨近晌午的時候,最後一陣疼痛在她使力間湧起,又微妙地傾瀉而下。

楚怡終於感覺到身體一陣鬆快,緊繃了一天的肌肉、骨骼全都一下子松到了散架一般。她什麼都顧不上、什麼也說不出,就已在直覺的召喚下昏睡過去。

再睜開眼的時候,又是晚上了。外面天色全黑,屋裡被暖黃的燈火映照得通明。楚怡的疲憊尚未散盡,頭疼得怔了半晌才遲鈍地反應過來……自己好像動胎氣了?

她於是下意識地抬手摸向小腹,察覺到小腹平坦的一剎整個人都一陣悚然,連帶著猛抽一陣涼氣。

“楚怡?”倚在幾步外的桌邊正歇神的沈晰聽到她抽涼氣的響動,立時起身,一把揭開了幔帳。

二人四目相對了半秒,他緩出一笑,坐到床邊雙手一併握住了她的手:“睡醒了?”

楚怡聲音沙啞:“孩子……”

“孩子挺好的,你放心。”沈晰在她手背上吻了吻,感覺到她緊繃的指節慢慢松了下來,“但他早產,身子虛一些,你也虛著,遲些再看吧,先讓乳母照顧。”

楚怡點點頭,閉上眼睛,發僵的大腦也沒想起問是男是女,休息了一會兒,又想起來:“有人撞我!”

她疲憊的美目一下子睜開,滿是怒色:“我不是自己摔到的,有人撞我!”

這倒讓沈晰松了口氣。太醫說她這次生產費了太多力氣,可能要好生虛上一陣,目下聽來說話的氣力尚可就是好事。

沈晰拍著她的手點點頭:“我聽說了。”說罷便問張濟才,“史氏人呢?帶她進來。”

張濟才躬身回了句:“在外頭脫簪謝罪。”就退出了門外,著人去押史氏。

史氏其實原也不是主動來謝罪,是被人押在外頭見太子的。然而太子一時顧不上她,就先叫在外頭候著,出了這樣的事她哪裡敢站著等,在冰天雪地裡一跪就是一天一夜。

被侍衛押進屋的時候,史氏已然站不起來了,整個人瞧著比楚怡都還要虛些。但出於對死亡的恐懼,她磕頭磕得勁力十足:“殿下、良娣娘子!臣妾不是故意的,臣妾的不敢害楚良娣,是有人推臣妾!”

沈晰冷笑:“她說有人撞她,你倒說有人推你。”

史氏聽出了這話裡的不信任,渾身都一僵,楚怡注意到了她臉上的指痕。

“……你打她了?”她知道自己的關注點不對,但她確實稍稍有那麼一點兒詫異。

在她眼裡,沈晰是不會親手打人的。

沈晰沉沉地緩了口氣:“雲氏打的,她氣急了。”

他看到史氏的時候的確也氣血衝腦地想打她,手都揚起來了,又狠狠地忍了下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到孩子已平安降生的訊息後恰好趕來看楚怡的雲詩卻沒忍,一巴掌就抽了下去,罵到嗓子破音:“賤|人!姐姐肚子裡有孩子你不知道嗎!”

要不是宮人趕緊把雲詩拉開,雲詩估計還得打。

沈晰抬眼問張濟才:“還有誰有干係?”

張濟才躬身:“下奴查了,臺階上有些薄冰,因為這些薄冰良娣娘子才足下不穩摔得厲害,這是灑掃的宦官不仔細,已都押起來了;另幾位寶林、奉儀暫還不知有無干係,也都各自拘著。雲良娣與徐良娣當時與楚良娣並肩而立,倒都不太相干。”

沈晰點點頭:“另幾人且先查著。史氏與那幾個灑掃的……”他掃了眼史氏,“留個全屍。”

“殿下!”史氏臉上殘存的血色也皆盡失去,侍衛進來拖她,她拼命地向前掙扎,“殿下,不是臣妾幹的!臣妾冤枉!殿下!”

“……殿下。”楚怡礙於史氏在場沒好直接叫沈晰的名字,遲疑地勸說,“查清再說吧。”

饒是她現在累得再厲害,也看得出他這是氣壞了。

他心裡未嘗不知道這事跟史氏關系不大,只是在他看來……或許是覺得這次傷到她的人個個有罪,也或許只是想殺一儆百。他又手握重權,怒急之下生出這樣的陰狠半點都不奇怪,讓遲早承繼天下的人三百六十度無死角信奉“眾生平等”本來也是不現實的,掌權者的仁慈永遠只是相對而言。

但楚怡覺得不能這樣,不是說殺伐果決一定不好,而是這種熱血上頭的殺伐果決實在造成的冤案有那麼一點多。

“夜深水露重,臺階上結點薄冰太容易了。那幾個宦官縱有失職,罰點錢也就是了……要不打頓板子也成。”楚怡斟字酌句,說著又瞧了瞧史氏,“史寶林說有人推她也未必就是假的——殿下這不也對另幾位存疑呢麼?那又何必這樣急著殺她一個,都查清楚再說也不遲。”

總體來說她還是信得過史氏的,不然史氏這樣衝上來撞她未免也太有膽識,再說史氏自己的手都蹭破了,估計流了好些血,用這種方法傷人那她可真是個猛士!

沈晰定定地看了她一會兒:“楚怡……”

她嗯了聲,他無奈地搖搖頭:“我知道你說的有道理,但東宮從未有過這樣的事情,我不能再讓你遭第二次罪。”

“……還是查清再說吧。”她一時想不到更多的道理可講,怕勸不住他,又前思後想了一番。

最後,她一口氣祭出了中國人的四大神器:“大過年的”、“為了你好”、“為了孩子”、“給個面子”。

——她說:“大過年的,鬧出這樣多的血光之災對你也不好。再說咱得為小月亮和新生下來的孩子積福啊,你就當給我個面子唄?”

一席話說完,她很想把那句“來都來了”也湊上,可是實在沒有合適的詞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