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穿越之大唐太子妃最新章節列表 > _分節閱讀_11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_分節閱讀_111

熱門推薦:、 、 、 、 、 、 、

二陛下命人畫長孫無忌、李靖等勳臣二十四人於凌煙閣,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沒多久,太子妃為太子殿下再添一子的好消息,可算是讓這陰雲瀰漫的朝前朝後都有了些喜色。

這小子落地呱呱有力,李家三代都喜不自禁。

李二陛下:孫子很給力啊!

太子殿下:果然像我,哭都不落人後!

皇孫李澈:總算有弟弟可以欺負了!

嘿,這就是傳說中的新城代謝啊。

太子殿下次子,生於貞觀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賜名象。用李二陛下的話說,這小子來的是時候,我大唐後繼有人,怕你高句麗個P!

這番話,緣起這般。

新羅遣派使者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四十餘城,並與高句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一句話,獅子頭上捋毛了!

在一系列溝通未果後,大唐果斷對高句麗用兵。

貞觀十八年十一月,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

“承乾,朕打算御駕親征,這長安,便是交給你了。”李二陛下雙手按住兒子的肩膀,眼睛直視已近而立之年的太子。這不僅是一位父親對兒子的囑託,也是一代帝皇,所能做出的最大的信任。

“兒臣定不負父皇所託!”

十九年二月,李二陛下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太子承乾監國,尚書左僕射:房玄齡、尚書右僕射高士廉、中書令岑文本、馬周,侍中劉洎等輔國。

“歇息下吧,我讓人備了參湯,你喝點吧。”太子妃走進明德殿,接過煙雲手中的食盒,款款行到桌前,盛了一碗碗,遞至他面前,溫聲道:“歇歇吧,這些日子,你日夜不停,縱是有房丞相他們幾位幫著,你也是夠累的了。”

太子殿下放下文書,接過妻子手中參湯,淡淡露了個笑臉,太上皇喪期他已經主持過國務了,這回倒不像上次那般生手,只是父皇沒在京中,他心中稍有不安罷了。

“澈兒他們呢?”累了一天,確實需要松下筋骨。起身走走也好:“陪我去園子裡走走吧。”

“恩,澈兒從崇文館下了學,就去武場了,早上去立政殿問安後,芸兒就讓母後留下了,象兒,奶孃帶著呢,就知道呼呼睡。”一邊走著,太子妃一邊說著幾個孩子的事,雖都是小事,太子殿下聽著,心中卻覺溫暖。

“你三叔和二哥都跟著父皇去了,澈兒可一直吵著要跟舅舅一道去戰場,我怎麼覺著你二哥不知不覺就把咱們兒子給拐走了?”太子殿下心情舒暢不少,不知不覺,已經牽起妻子的手,側過身子看著她,竟是說起了笑。

太子妃隨著他的步子,放眼這滿園的春色,感受到握著她手的大掌下粗糙的老繭,紅暈爬上臉頰,口中卻不服輸:“說什麼呢!澈兒不好好在宮裡帶著嘛!”

太子殿下看了看她泛紅的圓潤耳垂,眼中笑意更甚:“你不知道我花了多少功夫才叫他忘記這事?這前陣子,澈兒可是每天都揹著他的小弓箭嚷著要和皇祖父一道殺敵揚我大唐國威了~~”

“那……那也沒說錯啊,他如今習射箭騎馬,習兵書陣法,可不是為了日後揚我大唐國威?”

“是是是,娘子說是就是~”夕陽下,太子殿下不過淺笑,那雙眼裡的溫柔,卻叫人不敢直視。

“渾說什麼!澈兒和芸兒也該回來了,象兒醒了也該找我了~我,我先回玉華殿了。你……晚間注意些,別熬得太晚,我讓陳富給你準備了宵夜,你要記得吃。還有,若是累了,就別硬撐……”太子妃話還沒說完,卻似聽到周圍輕笑聲,想著自己的舉止,面上再是藏不住緋紅。

“好了,關照這麼些,我也記不住,陳富這記性,也是一日比一日差。不如……”太子殿下話風一轉:“陳富,將公文都拿到玉華殿書房去,今日孤歇在那。”頓了頓,對上太子妃:“如此,便勞煩娘子親自陪同了~~”

這紅袖添香,美人相伴,苦中之樂啊~~

“兒臣參見父王。”李澈如今已經不是那個會和妹妹爭寵吃醋的奶黃包了,進退有理,謙遜聰穎,那是滿朝文武對皇孫的評斷。

“恩,今日都學了點什麼?”太子殿下對長子的教育很是看重,無論是文史之道、治國之策,還是騎射武功、用兵之謀,皆是用心栽培。而李二陛下對這嫡長孫也是傾盡所能,滿朝最德高望重的老功臣,都是這娃娃的師傅。

“今日孔祭酒教了《禮記.禮運篇》,衛國公今日未教騎射,教了兵法。”

太子殿下看著雖然年少卻已經偏偏如玉的兒子,心中滿意,只嘴上還是要叮囑幾句:“切不可驕傲。用心揣摩其中深意,方有所獲。”

李澈自是拱手應下,待到太子殿下叫他退下之前,李澈卻像是想起什麼似的,睜著一雙明亮大眼,朗聲請求道:“父王,澈兒若是跟著衛國公將騎射和兵法都學好了,是不是就能跟著皇祖父親征了?”

這小子!剛還誇他呢!“咳咳,這得等你皇祖父回來再說~”

“是……兒臣告退……”皇祖父,您快點回來~~澈兒等著您帶我上戰場呢~~澈兒一定好好跟著衛國公學,就跟您出發前說的一樣,澈兒一定不會讓您失望~

至貞觀十九年九月,唐軍攻佔遼東等十城,獲七萬餘戶,斬殺高麗兵4萬餘人,唐軍陣亡數千人,戰馬損失十之七八,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李二陛下班師回朝。

沒能一次將高句麗征服,李二陛下甚為遺憾,但是有這群不怕闖禍就怕沒禍闖的老爺子在,什麼招數都能想的來的。

自李二陛下回朝不久,守邊戰士便接到命令:對高句麗派偏師進襲騷擾,怎麼讓人煩怎麼來,最好鬧得他們連吃飯生孩子的時間都沒有。

這,無賴是無賴了點,但是效果還是不錯的。

貞觀二十年,高句麗王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一同來的,還有獻給大唐的,高句麗公主。

朝堂上的事太子妃從來不主動過問,這回她卻不得不過問。

二哥託信來說,這位高句麗公主,名義上說是獻給大唐,實際上目的卻是往東宮來的。也就是說,這位‘尊貴’的公主,要‘紆尊降貴’,與她共侍一夫了!

許是過慣了一家人的平淡日子,太子妃眼裡的東宮,是他,她和三個孩子的家,就是比她先進東宮的白氏和王氏,這麼些年,也明白安於一偶,安生度日了,這個時候卻來了個高句麗公主?還是關係到國家外交?

二哥這回隨軍護送高句麗王子和公主入長安,途中快馬加鞭讓人送了訊息,可是就算提前知道了訊息,她能怎麼辦?

“太子妃……您……”煙雲欲說還休,看著面前眼眶紅紅的人兒,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安慰。

“太子妃,這麼些年,太子殿下對您,誰都看在眼裡。若真如二公子所言,您也看開些,太子殿下不會薄待您的……再說,您還有澈兒和象兒呢……”

“煙雲,我知道的,去叫人準備晚膳吧,太子殿下喜歡那個清羹湯,你記得叫人準備了。”再抬頭,太子妃已經是笑意妍妍,只那雙眼睛還能看出些端倪。

“是,煙雲記得了。”

…………………………………………………………………………………………………………

高句麗王子入唐請罪,一向以大度容人形象示人的李二陛下自是要設宴款待。而這日,太子妃也是見到了傳說中甚是貌美的高句麗公主。

十三四歲的年紀,一雙大眼睛甚是靈巧,要說多麼傾城傾國倒也不見得,卻勝在個青春靚麗上,這花朵兒般的年紀,再平凡的丫頭,也是水嫩誘人的。

“母妃母妃,您瞧什麼呢?”芸兒喊了兩聲也沒見母妃睬她,有些急了,忙扯了扯母妃的袖子。

“怎麼了,芸兒?”太子妃低頭微笑問道。

“芸兒想和哥哥去玩,可不可以啊?”

看著女兒渴望的眼神,再瞧瞧端坐於父王身旁、看似認真欣賞歌舞實際已經有些不耐的兒子,太子妃柔柔一笑,輕聲道:“去吧,不過別吵到別人。”

芸兒笑著領命而去,不一會兒就瞧見兄妹倆手牽著手退了下去。還好小貴子等人都是有眼色的,隨即跟上。

宴會畢,太子妃也沒聽見關於高句麗公主的安排,只聽到李二陛下讓人照顧好高句麗王子等人,而這外交部負責人,正是她姐夫孔峴琛。

暫時松了一口氣。不過,該來的,還是會來的啊。

110【全】終章

“承乾,高句麗此行目的,你看如何?”李二陛下摸著鬍子,微微闔眼,似是無意地問道。

李承乾擰眉想了會,才拱手答道:“兒臣以為,高句麗此行不過是為了暫時息事寧人罷了,高句麗、百濟、靺鞨、新羅等都不安分,稍有氣力便開始動靜。高句麗對我大唐看似服從,至於高句麗王在想些什麼,怕不是一時半會能說得清的。”

李二陛下滿意地點頭,立起身,朝殿外走去:“高句麗可安撫,卻不會真的安於現狀。此次高句麗王為顯示誠意,特將他最寵愛的公主一道送上,你看,這又該如何處置?”

李承乾冷汗連連,既是送給大唐的禮物,自然是屬於一國之君---他的父皇的。而這高句麗王子卻在此前多番表示與他親近,這、這不是給他找麻煩嘛?

“父皇,兒臣以為,這一切都應以國事為重,如何處置,需得看如何對我大唐最有利。”做一個太子該做的事,說一個太子該說的話。所以,對於父皇所作的決定,他已經學會三思而三思。

漢王李元昌的貶謫,他最初雖然詫異,可是想了幾天,便也明白了。父皇不會允許一個想要在他的嫡長子面前玩花招的庶弟,更不會放心將一位當年欺凌過他妻兒、如今卻百般討好的人留在身邊。將心比心,他也不會樂意澈兒身邊出現這樣的人的。

他是大唐皇太子,是一代明君用心栽培的儲君,他是滿朝文武讚頌的太子,他是母后驕傲的兒子,他也是妻兒永遠的庇佑。

“高句麗野心不小,如今送上公主也只是想暫時與我大唐言和。”雖然多個女人對他而言不是什麼大事,但是他一點都不想多個很麻煩的岳家啊。

“這高句麗王子可是請了你明日去行館?”李二陛下背對著,問道。

“是,兒臣收到請帖了。”

“那就去吧,也讓他知道,高句麗,究竟是不是我大唐的對手。”最後一句話,聽著淡然,太子殿下卻知道他的新任務來了。

“太子殿下,您這邊請。”高任武親自迎接,在看到太子殿下的時候,臉色笑成一朵花,不過在看到太子殿□後跟著的小尾巴的時候,笑容不自覺得僵了僵。

“見過王子殿下。”李澈一派皇孫作態,溫文有禮。

高任武連稱不敢,領著太子殿下一行人入席。

李澈到現在還記得父王在來前對他的叮囑:不戰而屈人之兵,上策也。這是父王對他這些日子習讀兵法的考驗呢。

“太子殿下您上座。”高任武面上帶著謙和的笑意,領著太子殿下上座。

李澈自始至終少有言語,多是頷首致意,翩翩少年郎,薄唇輕抿,漆黑的大眼睛深邃如潭,竟叫高任武無端心生怯意。

酒宴看著是一般的酒宴,只是行至一半,一行身穿高句麗衣裳的年輕女子簇擁著一位靚麗美人而出,翩翩起舞,雖不及宮中歌舞的華麗優雅,卻獨有其風味。

“太子殿下,這位便是舍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