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穿越之大唐太子妃最新章節列表 > _分節閱讀_40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_分節閱讀_40

熱門推薦:、 、 、 、 、 、 、

逆不道的事來。只是,他身邊的人,好像有幾個……

哎,算了,這不是她該管的事。她現在只盼大哥以後在太子被廢的時候不要有太多牽扯,能夠平安無事就好。

許是因為前世做老師的緣故,對知錯能改的孩子都比較有好感,一直養尊處優的太子,能吃下這麼一個堅硬無味的窩窩頭,也算是不錯的了。

這般想著,蘇子佩的神色也溫和了不少,"有您這麼關心民生疾苦的太子,是百姓的福分呢。"

李承乾心中微微有些愧怍,父皇曾言明"朕十八歲尚在民間,明曉民間疾苦,即位以來尤有過失,皇太子生於深宮不明世事,何能當擔大任"的話,並請了大儒于志寧、孔穎達做東宮太傅,想要好好培養他,他卻只覺得於、孔二人迂腐,所言也多未能真正聽見心中,反倒是跟著東宮千牛賀蘭楚石等人嬉戲漫遊,何曾真正關心過民生?

蘇子佩見他面上有些陰暗,心中也微微有些懼怕,畢竟是一國太子,若是想治你個罪,實在是太簡單過的事,這樣想著,面上卻有些緊張,頭也低得更低了。

等了許久,卻也沒有聽到承乾發話,卻好似隱約聽到頭頂有笑聲傳來。

笑聲?蘇子佩不解地微微抬眼,卻見到李承乾眼含笑意、嘴角微揚地看著他。

這是什麼情況?

承乾和蘇珉相視一笑,哥倆好的表情讓蘇子佩很是疑惑。

蘇珉看著妹妹迷茫的神情樂了,"好了,咱也該回去了,你今日可還得學女紅,秋姑姑等著呢。"

秋姑姑是專門教蘇子佩女紅的師傅,手藝很好,在大戶人家裡也是炙手可熱的,卻叫蘇子佩的三嬸給花了大心思請了來。

蘇子佩想了想也是,便對著李承乾福身道:"如此,那子佩等就先告退了,太子殿下也可回宮了。"

李承乾朗聲笑道:"如此,孤便與你們一道回去吧。"反正回城是順路,不是嗎?

【全】變化

因為承乾的加入,回去的隊伍便龐大了許多。李承乾與蘇珉並駕齊驅,身後跟著的都是他東宮的禁衛。

蘇子佩在車裡,見不到李承乾,卻依稀能聽見他和蘇珉交談的聲音。好像都是李承乾在問,蘇珉在答。

似乎,問的都是與莊子上有關的事。

蘇子佩唇邊帶笑,其實,也不過是個不肯認輸的少年罷了,若是李二陛下對這個長子教育得當,李治也該無緣太子之位,想必歷史上便不會出現那武周了吧?

不過蘇子佩也不是那個勞心的人,誰是太子與她有何干係?若不是大哥還是太子洗馬,她估計是連太子一丁點的事都沒有興趣知道的,安安靜靜地過她的小日子,混吃混合混日子,那才是她

的本色嘛!

入了城,蘇子佩一行人便與李承乾分別了,往蘇府歸去。

蘇子佩拉了簾子,對蘇珉道:"二哥,太子可說了些什麼?"

蘇珉笑了笑:"也沒什麼,不過是問了些關於農事的罷了,可惜我也不甚了解,也說不來些什麼,該問杜爺爺才是啊,哈哈~"

看來二哥心情很好,蘇子佩這般想道。

又聽見蘇珉喃喃道:"父親和大哥總是贊太子頗識大體、頗能聽斷,如今看來倒也是真的,太子殿下是真的關心民生呢……"

蘇子佩心裡一笑,並未打斷他的自語。李承乾,其實跟她前世很多同學很像呢,爸爸媽媽都有錢,卻忙到沒有時間管教兒子,每個月都給大把的零花錢,卻吝嗇到陪兒子一起吃頓飯。

這樣的孩子,一般而言都是心性不壞,卻非要做些出格、個性的事情,不過是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罷了,哪怕是被揍一頓也願意。

只是,偏生他的父母是這個帝國最尊貴的人,他也不會得到一般小戶人家孩子的待遇,打一頓或是罵一頓。李二陛下會找最懂學問、品德最高尚的人來做兒子的老師,卻沒有想過親自給他講道理、用父親的身份來引導他、教育他。

也不知道,這是不是造成後來他被廢的原因啊。蘇子佩也不過是感嘆一聲罷了。

回了蘇府的蘇子佩給徐氏請了安,之後便乖乖跟著秋姑姑學女紅去了,哎,到了年紀要嫁人的蘿莉,一點法子也沒有啊。

蘇珉則是在往徐氏那邊請了安以後,便往大哥的院子去。

蘇瑰在聽了蘇珉說了今日發生的事以後,心中也已然掀起軒然大波。蘇瑰雖然性子沉穩,卻終究也是個十七八歲熱血方剛的少年,哪裡能讓人這般欺侮自己從小放在手心裡疼愛的妹妹?

蘇珉看著哥哥,雖臉色平靜,手上青筋卻已經爆出,也不由恨聲道:"賀蘭楚石欺人太甚!子佩豈是他能出言不遜的!大哥,怎麼能就這樣放過他!"

蘇瑰擰著眉,想著賀蘭楚石這人,在他還是太子侍讀的時候,便總是仗著潞國公的岳丈的勢和賀蘭家的威,對他們這些個伴讀出言不遜、多有不尊。在他成為太子洗馬的時候,賀蘭楚石依然多有挑釁,如今,竟然欺侮到他弟妹頭上了,這等侮辱,豈能嚥下!

"如此,便真不能……"放過他三個字還沒有說出口,便見到蘇亶在門口定定地注視著他們,兄弟二人慌忙行禮。

"你便想怎樣?"蘇亶面色不明地望著長子。

蘇瑰抿著唇,直視父親的眼,正正說道:"我定然不能讓妹妹和弟弟就這般被人欺負。"

蘇珉也是贊同地點頭,對著大哥伸出大拇指。

蘇亶依然淡淡道:"你能怎麼做呢?"

蘇瑰啞然,是啊,他能做什麼呢?他不過是小小一太子洗馬,縱然是蘇家嫡長子、河間郡王準女婿,可是那賀蘭楚石也是東宮千牛,還是潞國公大女婿!

當下,蘇瑰便有些頹然地垂下首,面上有些受挫。

蘇珉脾氣急躁,忍不住出聲道:"皇子犯法還與庶民同罪呢!他一個東宮千牛,還能翻了天去!找人打他一頓也是好的!"

蘇亶有些哭笑不得,次子總是這般沉不住氣,堪當大任之日,何其遠矣!

"然後呢?然後再是賀蘭楚石將你或是你大哥或是你弟弟妹妹收拾了?然後再是你收拾他去?你便是這麼打算的?"

蘇珉一下被噎得噤了聲,粗著脖子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你們兄弟就算是被人打了也不過是皮肉傷,若是傷了你妹妹,你們想想,該如何是好!"

蘇瑰和蘇珉都不說話了,是啊,妹妹不能出一點差錯啊。子佩也是到了議親的時候了,若是發生點什麼,對名聲有礙,哪裡還能嫁得好人家?

蘇亶深深地看著沉思的兩個兒子,心裡嘆口氣,面上卻淡淡道:"好好想想,如何才是,兵不血刃。"說罷,便背著手往外去了。

蘇瑰喃喃道:"兵不血刃?"

蘇珉皺著眉頭:"哥哥,父親是什麼意思?"

蘇瑰不答,依舊想著父親離去時那深邃的目光,兵不血刃嗎?賀蘭家哪怕是潞國公一府,不都是倚靠陛下和太子的嗎?若是……

蘇瑰面上露出淡淡笑意,對著依舊迷惑不解的弟弟道:"二弟,兵法有云,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

蘇珉疑惑地念著大哥的話,噔地眼睛一亮,欣喜道:"以逸待勞,借刀殺人,反間計!"

蘇瑰、蘇珉相視一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更是,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而回了東宮的李承乾,在看到宮人端上來的晚膳時,也再沒挑剔。

而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也是驚異長子的變化,尤其是李二陛下。

這幾日,于志寧、孔穎達都與他說道,太子這幾日主動問於他們好些關於農事的問題。同時,太子還多次跑到太極殿來問他許多對於農業的看法,神色嚴肅,滿臉恭謹。

長孫皇后也跑來跟他說,說太子主動要求削減東宮的開支。李二陛下奇了怪了,這是發生神馬了啊!早些年找了那麼些老師都沒把他教好,該玩的玩,該樂的樂,這才幾日啊,怎麼就一下變化這麼大?尤其是,這變化還是讓他這顆老父心激動得槓槓的啊!深為感慰啊!

於是,李二陛下長臂一伸,把太子殿下的貼身小太監給拎了過來。

於是,什麼都清楚了啊。

李二陛下摸著鬍子神色莫測,蘇家的女兒嘛……

甘露殿內。

"陛下,承乾,近些日子可是有什麼事發生嗎?"長孫皇后一臉憂慮地問道。

對於長子,長孫皇后總是心裡有些愧疚。承乾還小的時候,陛下總是不在身邊。彼時,陛下為了大唐東征西討,而當時身為秦王世子的承乾則被太上皇接入宮裡。她作為母親,也未能時常陪在他身邊。

而小小年紀的承乾一個人在宮裡,又不受太上皇的喜愛,時常被一些年紀相近的叔叔和堂兄弟欺負。承乾從小便聰穎,卻也更敏感。第一次受欺負去找皇爺爺說了,卻沒有人幫他,隨之而來的是更嚴重的壓迫。小小的承乾哭著來找她,她卻也無能為力。

就這般,受了欺負的承乾再也不會說出來,與她這個母親也漸行漸遠。待陛下登基以後,他們一家人都住在東宮,朝夕相處,那三年,承乾與他們這對不合格的父母才算是稍有改善,卻也不可能像青雀、稚奴一般與他們親近了。

想到這裡,長孫皇后重重嘆了一口氣,卻感覺到肩上那雙沉沉的手。

李二陛下撫著妻子的肩頭,安慰道:"觀音婢,御醫說了,你切莫擔憂。承乾這些日子,並未有所過錯,反是得到孔穎達等人的稱讚,如此,你又有什麼好憂心的?"

長孫皇后凝視窗外:"陛下,對承乾,臣妾心中總是……"接下去的話卻是紅著眼眶說不下去了。

知子莫若父,知妻也莫若夫。

李二陛下攬著妻子的肩頭道:"承乾是個好孩子,朕會給他找最好的老師的,你也莫要憂心。"

頓了頓,又道:"太子妃也是重要的,朕瞧著過些日子,再把上次你瞧中的那些丫頭給請進宮來吧。"

說起兒子的婚事,長孫皇后心中也暫時止了傷感,順著李二陛下的話便接道:"臣妾瞧著,有幾個是不錯的。潞國公(侯君集)家的二娘子、孔祭酒家的三娘子、虞世南家的嫡孫女、蘇密丞家的嫡長女、恩,還有太府卿王家四娘子……都是品貌都不錯的,不過,適不適合做太子妃,倒是還要考量考量……"長孫皇后尾音漸消,凝神注視著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喃喃道:"蘇家嫡長女……"

長孫皇后挑眉:"陛下,您說什麼?"

李二回過神來,對著妻子露了笑臉,"無事,不過是覺得太子婚事不可不重視,朕想著讓袁道長和李道長來相看下。"

恩,這裡的袁道長和李道長,就是老袁頭袁天罡和小李子李淳風了。這倆都是萬年神棍,在全長安都是橫著走的角色。當然,這倆人才沒傻到這麼做,不然李二還不砍了他們!

彼時,袁天罡任太史令、李淳風任太史承,皆是掌管推算曆法。

長孫皇后似是也十分推崇這兩位道長,不住贊同地點頭道:"陛下說的是,該是請袁道長和李道長來的,只是,不知該怎麼安排?"是言明選太子妃呢,還是讓兩位道長悄悄瞧了?

李二陛下捋著鬍子,沉思了會,才道:"便這樣吧,皇后請了各家娘子到御花園,再由朕帶著道長前來,如此,也不突兀。"

長孫皇后低頭想了會,覺得似是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便欣然點頭同意。

這廂,這對父母正在為兒子的婚事著急,那廂,兒子卻正在為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