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穿越之大唐太子妃最新章節列表 > _分節閱讀_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_分節閱讀_5

熱門推薦:、 、 、 、 、 、 、

t;這些是給舅舅的,就是阿孃的兄弟的。子佩有7個舅舅呢。"蘇子佩咋舌,這也太能生了吧!不過一想到這裡的一妻多妾制度,她又訕訕了。很久以後她才曉得,她阿孃說的7個舅舅,其實有3個是她親生的舅舅,而另4個都是她阿孃的堂兄弟。但是這樣的關係,放在以家族為單位的時代,又是相當親近的。蘇子佩又指著名單上獨一份的"李"姓問道:"阿孃,這也是舅舅麼?怎麼和阿孃不同姓啊?"

由於現在識字有限,所以蘇子佩還不認識李字邊上那個字,但是她認識前面幾個字啊,"英國公",這該是個大官吧?蘇子佩只記得當初那保劍鋒演的薛仁貴的時候,裡面有個很胖很黑的是盧國公程咬金,還有個很瘦很小的是護國公秦叔寶。這都得虧蘇子佩有個好記性啊加上喜歡從電視劇裡挑刺的毛病啊。雖然中國的歷史劇永遠那麼讓人失望,但是挑刺跳上癮的某蘇還是樂此不疲,拿穿幫當消遣。而這位英國公卻是沒什麼印象,但是在她印象裡,叫什麼國公的,都該是和秦叔寶程咬金一樣的名臣啊,也許人家也是名臣吧,只是出名的不明顯啊……(惡,姐不是胖子,姐只是瘦的不明顯……)

"這當然是子佩的舅舅啊,這是阿孃的三哥哥。"

蘇子佩疑聲道:"那為什麼這位舅舅不姓徐啊?"莫非是同母異父?蘇子佩腦袋裡又不知道在想什麼了。其實唐朝女人改嫁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公主就不知道有多少是改嫁的。而蘇子佩印象最深的當然就是武則天她閨女太平公主了,都不知道嫁了幾次了。《大明宮詞》實在是算得上不錯的歷史劇了。

"舅舅原本也姓徐啊,後來跟著當今聖人【注5】立下戰功,就被賜姓李了,這可是天大的榮耀。"說著徐氏語氣也不覺帶著淡淡的驕傲,臉上也是與有榮焉的表情。

哦……蘇子佩點點頭。雖然爹媽給的姓讓別人改了該是件讓人悲憤的事,但是被賜國姓在現在卻絕對是件值得全族都驕傲的事,那就代表皇帝老兒把你當自家人了啊。光耀門楣啊!

蘇子佩低下腦袋,現在是貞觀元年,皇帝老兒是唐太宗李世民,太上皇李淵應該還在世吧?蘇子佩只是記得李淵是退位的,但是卻不知道他後來的事了。畢竟她不是專門研究歷史的,對唐朝的瞭解也大多數是從高中課本和那些很不靠譜的電視劇裡看來的,誰知道那些是不是真的啊?也許那編劇就喜歡"逗你玩"呢,那還不是得出大問題啊!

所以對唐初的名人她也就知道個魏徵、秦叔寶、程咬金、李靖什麼的,畢竟當年黃海冰演的那《隋唐英雄傳》實在是太紅了啊,所以她就好巧不巧地記住了幾個人啊。還有舒淇版的《紅拂女》,霍建華實在是太帥了,想不記住李靖都難啊!

可是對於其他在歷史上也許赫赫有名也許輕如塵煙的人,她只能說一聲抱歉,不是她不想記,是實在沒辦法記……就跟她阿耶似的,分明也是高門大戶,也算得上豪門世家了,可是她就是連一絲一毫都沒聽到過唐初有姓蘇的名臣啊……不然她還能有點準備,萬一以後要是有個小災小難的,還能提前跑路不是?

在徐氏張羅給各處送禮的時候,蘇亶也漸漸從公務裡抽出身來。蘇子佩覺得,她阿耶絕對是個好官。平日裡基本見不到面啊!阿孃說阿耶都在府衙辦公呢!為人民服務啊!毛爺爺的教導竟然讓她阿耶給聽了去啊!

我是親子互動兼家族史的分割線

難得的休息日,蘇亶也難得享受下天倫之樂。身為台州刺史,他平日裡並不空閒。

兒子們不能慣,而大女兒過了年就九歲了,和他也一直不是很親近。所幸還有個小女兒給自己逗弄下,不然他還真得鬱悶死。

蘇子佩此刻正窩在美阿耶的懷裡,在書房裡練著字。蘇亶出自書香門第,蘇家甚至也能算得上名門望族。從他先祖蘇綽【注4】算起,已是幾代賢良。他自己本身就是進士出身(唐朝的進士出身含金量很足的),自小也是飽讀詩書,詩詞歌賦自不在話下,不僅如此,他更是通曉音律,佛經醫理都有略懂。看著女兒稚嫩的小手握著毛筆一筆一劃地寫著字,蘇亶也是滿心歡喜。

"子佩啊,握筆要這樣,這裡用力,哎,對對,就這樣……"女兒的領悟力讓他欣喜,沒想到女兒年紀最小,字卻已經寫得像模像樣。

"阿耶,我看到阿孃寫了好多字啊,都是幹什麼的啊?"這個時候就要裝啊,裝得越天真越好啊。不要注視姐,姐就是個傳說……

"哦,是你阿孃寫的禮單吧?那是給各家親戚和友人的禮。"蘇亶淡淡地笑笑。

"那佩兒家有很多親戚麼?"蘇子佩眨眨眼,問道。

"是啊,阿耶有4個弟弟2個妹妹,你阿孃有3個兄弟4個姐妹。"

蘇子佩疑惑,阿孃不是說她有7個兄弟麼?怎麼到阿耶這裡就只有3個了?難道阿耶跟其他4個舅舅關係不好?(姑娘,你在想點什麼!)

"阿孃說佩兒有7個舅舅呀。"蘇子佩聽得有些暈頭暈腦,貌似古人的親戚觀和現代人有點不一樣啊。在這裡,拐上七八道彎的親戚也多得是,講不定走街上就冒出來一個二表哥七大爺的呢。

"你阿孃親生的兄弟是3個。"

哦……蘇子佩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蘇亶被小女兒閃閃的大眼睛看得格外舒爽,清清嗓門就開始講起家族史。

哦,原來他們家是祖籍是京兆武功人式(今陝西武功附近)。先祖蘇綽是北周、隋朝名臣,而曾祖蘇威,少年因避惡女婚事,隱居山寺讀經。北周高祖聞其賢,欲招為車騎大將,拒赴任。隋文帝嘗識其高才,善納其諫,徵拜太子少保尚書右僕射(右丞相),名冠天下。說到這裡的時候,蘇亶一直很淡然的臉上也不由地泛起淡淡的驕傲。

頓了頓,蘇亶又繼續。

父親蘇夔,少通禮樂,著《樂志》十五篇。晉王詔見稱"唯此一人稱所舉"。隋煬帝即位,封太子洗馬,鴻臚少卿。後奉旨巡關中治盜,有功進為通議大夫。除此,叔父蘇蹇也在隋煬帝時官拜吏部尚書,後在高祖時期官拜太常卿。

而到了蘇亶這一輩,他是家中次子,現任台州刺史,也就是一地的行政最高長官。蘇子佩暗暗吐舌,原來她爹是省長級別的啊,沒想到啊沒想到啊,她竟然也混上**了啊!(這裡稍作修改,原本寫蘇亶是長子,後來查到是次子,所以改下哈。)

大哥蘇冽,伍德二年的探花,太常卿。

三弟蘇定,衛國公李靖麾下,現拜宣武將軍。

而小弟蘇麟,國子監丞。

除了這些嫡親的兄弟之外,蘇亶還有一幹堂兄弟也都在朝中各崗位上發光發熱。堂兄弟中有任國子祭酒的,中門侍郎的,中州司馬等文職的,也有遊騎將軍、上騎都尉等武職的。

蘇子佩滿眼的心心啊,原來他們家也算是豪門大戶了啊!各種宅鬥各種爭寵各種好戲有木有上演啊?!

而蘇亶顯然錯誤地理解了女兒的表情,還以為女兒是在為身在這樣的家族而感到驕傲呢,不由地也微微挺了挺胸膛。

而蘇子佩則沉浸在對未來生活滿滿的憧憬和微微的擔憂中。固然有好戲上演那是對無所事事的生活非常好的調劑,但是對宅鬥毫無概念的她,估計也是被打壓的那個吧……

其實,我說,姑娘,你有沒有想太多啊?雖然蘇家是個大家族,但是各個兄弟都已成年,各自有自己的事業啊,基本上都各兼職守啊,想見一面不是那麼容易地啊!畢竟按照唐朝的交通工具水平,想要在七天年假裡來回一趟是不太容易的啊,為了吃一頓團圓飯而冒著把命給顛掉的危險還是很不值得的啊。

就算以後真有那麼一天,你覺得你溫柔娘會讓你白白被人家欺負麼!

現在的蘇子佩還不知道她溫柔娘的來歷,所以也只是把她溫柔娘歸為智慧型御夫育子女強人……

我是過新年的分割線

臘月二十四日,徐氏帶著全家的僕婦給家中來了個徹底的大掃除。打掃房屋,撣去灰塵,意味著除舊迎新。除此之外,桃符也要更換,驅邪祈福。(寫到這裡,我不知道該不該寫上門神。因為據我所知,門神的原型是秦瓊和尉遲恭,所以這裡應該還沒有出現。)

接著便是小年夜了。唐宋時期的人們過春節,也是從小年開始準備,在那一天也有送造神上天的習俗。這天徐氏忙得團團轉,而蘇子佩和阿姊也跟在身後轉溜個不停。畢竟一個是真的孩子天性,喜歡熱鬧,而另一個則是沒過過唐朝的新年,新鮮著呢!

小年夜要做幾件事,一是要供奉清茶等貢品的,以此討好灶神,讓他上到天堂的時候,多為人間美言幾句,保佑來年五穀豐登。

二是要在祭拜之後,焚燒掉灶神的畫像,好讓它伴隨著那一縷青煙升入天界。

蘇子佩雖是無神論者,但是一來經歷穿越這種事,現在對什麼都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二來,周圍人虔誠恭敬的態度也感染了她,所以她拜見炤神爺的時候也很是虔誠。

之後,是蘇亶領著蘇瑰、蘇珉拜見祖上。祠堂都是在老家的,在這裡只有擺了香案,對著北方敬香行禮。

第二天就是除夕。蘇子佩一大早起床,嬤嬤和丫鬟給她穿上了新制的襦裙,上面是大紅的短襦,下著淺粉長裙,佩披帛。煙霞給她梳了雙髻丫,先將發收攏於頂,然後分兩股向上各紮成一個小髻,又在髻上飾了珠翠花鈿,很是水嫩可愛。

拜年互賀新春更是免不了的,有趣的是,因為阿耶是地方長官,來拜訪的人實在是多,時間不夠,

蘇亶本人不能親自前往,就讓家中僕人拿著自己的名片去往別人家,也算是拜年了。

蘇子佩暗暗偷笑,阿耶也會偷懶哎。明明是在家裡和他們玩樂,卻硬要對外作出一副我很忙的樣子。不過她也不想阿耶出去應酬啊,這幾天阿耶在家給他們講典故說故事,很是有趣呢。蘇亶年少就透過科舉入朝堂,之後又在外地任職,見識也算豐富,他說的事,很多都能引經據典、聯絡事實,加上他的聲音溫潤和煦,讓人很是享受。

這幾天的親子互動,讓少年老成的大哥也頗展露了些孩子心性,一心想要在父親大人面前表現,和現代的想得到家長表揚的孩子如出一轍。而蘇珉,對父親所說的那些名川大山很是嚮往,大眼睛裡滿是渴望,不過,他最喜歡聽得還是父親說的有關二叔的事。大姊蘇子衿這幾日小臉也一直是粉撲撲的,看著父親的眼裡滿是孺慕,偶爾父親的一句誇讚一個笑臉,都能讓她欣喜半天。

蘇子佩看在眼裡,忍不住感慨。果然啊,哪朝哪代,親自互動都是必不可少的啊。而她仗著年齡最小,總是霸佔父親懷裡的最佳位置,每每這個時候,蘇珉都對她怒目而視,而蘇子佩則是得意地朝他做鬼臉,哼,氣死你!讓你拿毛毛蟲嚇我!

我又來了我是註解的分割線

【注1】古代的春節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革命後,才將農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為春節。

【注2】唐朝的春節假日和我們現在一樣,也是七天。而且唐朝法定假日多,春節安排也比我們合理--當時春節雖然也是只放七天假,但人家是按"元正前後各三日"放的。也就是說,以大年初一為中心,初一之前放假三天,初一之後放假三天,加上初一,剛好七天假。(其實回唐朝還是不錯的啦……適合愛吃又容易胖得姑娘啊……)

【注3】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績"),原名徐世勣,字懋功(亦作茂公)。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漢族,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曾破東突厥、高句麗,與李靖並稱。後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李勣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

這裡的李績,也就是徐氏的三堂兄,蘇子佩的堂舅舅。不過這個時候,她還不知道她有個歷史名人的舅舅呢……

【注4】蘇綽(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