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彼岸繁花[綜紅樓]最新章節列表 > 木匠皇帝15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木匠皇帝153

上元節才過, 南居益再度給京師送來加急,不僅向朱由校彙報他登上大元島之後的考察結果,還附上了大元島的基本地形、可用停泊的海港位置圖, 言稱已經將佔據大元島的日本人、還有利用大元島往日本倒騰大明的絲綢、茶葉的大明流民、商人或趕走或收監;同時將遷徙過去的三萬福建百姓也都安置好了,開春就可以墾荒, 並將朝廷的墾荒最優厚的待遇:三年免賦稅, 五年賦稅減半收取等,全部告知了遷徙過去的百姓。

南居益懇請朝廷敦促被派遣到大元島的知府、知縣儘快到崗, 一是要治理移民, 二是要對其他散佈近半個島嶼的本地土著, 是施行羈縻治理還是編戶治理。

在歷史上,荷蘭人在天啟四年佔據澎湖列島失敗後,就轉而佔據了大元島(臺灣)的西南部,建了臺灣城(荷人稱熱蘭遮城),然後又在赤坎地區建了赤坎城(荷人稱普羅文查城)等城堡。使用武力鎮壓了當地的高山族人, 燒燬村社, 向當地的土著徵收高額的糧賦。寄居在大元島的日本人,前期依附荷蘭人、後期依附西班牙人, 大量撲殺麋鹿, 販運明朝的生絲、茶葉等回日本。

這時期居住在大元島的高山族人,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轉化時期, 村社是他們的基本社會結構。是由住在同一區域的同一氏族或是多個家庭組成。實行土地公有, 牲口、農具、住宅、生產物私有, 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擔任村社的類似村長的職位。

南居益在去年得到朝廷派去的堅船利炮的援助, 當年就將來犯福建、又逃到澎湖列島的荷蘭人一網打盡。隨後其按著天子和朝廷的指示,登上了大元島,並組織將福建貧瘠山區的百姓,分批陸續送上船、遷徙上島。遷徙來的福建百姓打破了土著故有寧謐的生活,使得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對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的大明朝廷、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高山族,瞬間就接受了成為大明皇帝子民的要求。

朱由校立即召開了小朝會,與重臣分析該怎麼處理大元島之事。一番激烈的討論後,終於獲得大部分尚書侍郎的認同,將大元定名為朝廷的新元省,在未來五年內逐步完成設定布政司、府、縣等直接治理。

朱由校強烈地堅持在新元省試點吏員的新管理法子,即是把所有為朝廷辦事的人員,都納到吏部的官吏錄用名單。

“那豈不是會形成龐大的冗員?”吏部右侍郎何熊祥發問。他不否認天子的話說的有道理,可是真的會增加很多吃朝廷俸祿的人啊。

朱由校堅持這樣的做法,不過是把暗裡地的人變成明面上的人罷了。

“不把他們編入朝廷官吏的名冊上,也只是名義不在冊的‘吏’。不把他們納到朝廷的管理中,難道他們就不存在了?就沒有‘冗員’了?那是掩耳盜鈴。

而這些實際存在的、為朝廷做事的吏員,還是要靠百姓的產出,來養活這些人的。不過是表面上不用朝廷支付俸祿,實際是額外增加了百姓的負擔。

如今朕提議將他們都收編到朝廷的官吏名義下,從此吏部知道相應的人口下,各省、各府、各縣、乃至各村,需要配有多少吏員職位。朝廷也可以清楚知道,究竟有多少吃俸祿的人,便於安排下一年度的預算。”

黃克纘點頭承認天子說的是這個道理。

“對於吏員人選,朕建議在新元省取消世襲制度。試行大明朝放棄舉業的讀書人都有資格去應試吏員。凡是童生、秀才以上的,應該有優先被錄為吏員的加分。這才能促使百姓送子弟繼續讀書。

朕認為讀過四書五經,經過科舉考試出來的,總比大字不識的胥吏更明白朝廷的法度。你們認同這點嗎?”

能參加小朝會的,基本都是科舉上來的。誰不認同這點呢?

“所以,朕想在新元省做試點。從村鎮就開始按法度來施行民事治理,即便是裡老調節鄰裡糾紛,也不能再出現族規大於國法的情況。新地方新規矩,早早讓百姓知道那些是不被允許的,相信不會再出現“聞香教”蠱惑百姓的反亂。

不然想想去年山東、河南的損失,細細算起來總得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銀子。還不知道夠給未收編到禮部的胥吏發多少年的俸祿呢。”

何熊祥一下子明白了天子的意圖。在座的人也聽懂了天子的打算。天子是想不聲不響地改變太/祖的官吏只到縣、不下鄉村的習慣。

一時間人人沉默起來。

鄉村約定俗成的依靠村老自治,如果打破了這習俗,會帶來什麼?

朱由校也不著急,由著他們慢慢想。新元省與大陸這邊隔離,作為試點是最適合的了。而且新元的原住民更是一張白紙,也由得朝廷教導、勾畫。

周嘉謨沉默了很久,然後站起來表態。

“老臣以為陛下的想法甚好。把那些胥吏都列入到朝廷的管轄下,所有的吏員都歸朝廷管理,才不會出現新科進士派下去做縣令,還要受積年、世襲滑吏矇騙、架空之事。

雖然初始的時候,朝廷會支出的總薪俸增加了,但是從此以後百姓就不必被任何人逼迫、也不必還要在賦稅之外掏出不明不白的銀米養這些人。

這些不明不白的銀米才是坑害百姓、還會害得民不聊生的。

張問道也跟著說:“老臣支援陛下的主張。把那些白身的編外衙役納入到朝廷的管理,也能夠減輕朝廷的正規官吏壞了事、闖了禍,就往這些“白役”身上推的惡習。”

黃克纘激動地拍著扶手說:“老臣認為朝廷上下都該依照大明律來行事。就拿新元來試試,如果可以的話,一定要改了族規大於律法的現狀。”

天子堅持,老尚書支援,左都御史也贊同,意味著此事的實施差不多就要成為定局了。

戶部尚書汪應蛟站起來問道:“陛下,那新元省增加的俸祿,將不是一筆小數目。還有新元省各級衙門的修建,都需要一筆支出。這是去年預算沒有考慮到的。”

涉及到銀子的出處,朱由校也犯難。

戶部左侍郎畢自嚴站起來建議道:“臣以為新元省的所有官吏,不會是下個月就一步派到位的,可以先挪用今年的緊急事項應急款。讓南思受先有所準備地使用。

在一季度的廣東、福建商稅解上來的時候,先填補了應急款的挪用額,再根據福建移民的情況,看以後該怎麼做。”

畢自嚴的建議立即獲得了透過。

最後,小朝會上透過了拔擢南居益為新元布政司的右"布政使"兼右都御史;同時擢孫承宗為副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派遣孫承宗去新元做巡撫,協助仍兼職福建巡撫的南居益完成新元省的五年試點和移民計劃。

新元省需要大量的人手,不論是官還是吏員,訊息迅速傳遍了京師。吏部本來就因為京察的緣故熱鬧非凡,如今更是加上了三分。

對大明朝廷這個龐然大物來說,國子監裡有太多沒能撈到個官位的監生了。江南也有太多的秀才、童生,可以說是一輩子連中舉的希望都沒有,這些人都盼著謀個一官半吏的職位。不僅是骨子裡的當官願望,更是因為現在朝廷的官俸。

可是周嘉謨太知道天子的用人標準,吏部侍郎要是敢隨便什麼人都同意,那自己帶倆侍郎就等著與文選司的那幾個人一起被治罪吧。

沒用周嘉謨犯難,天子就給他出了主意。

實務考試。

將新元省需要的所有職位都列出來,想謀官吏職位的按著需要報考。各個職位的題目不同,完全從實際需要出發。一句話就是考上的人,經過三天基本的朝廷處事流程培訓後,去到新元省就能立即投入實際工作中、並能夠擔負起報考的職位工作。

周嘉謨帶著吏部的所有下屬,閉門研究一整天後,報給天子這樣的一個結果:該次招考新元省各級官吏的資格定為三代內無犯罪記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第一舉人以上可以報考縣丞的職位,已經是縣丞的人報考新元省縣丞優先錄用;

第二歷屆進士可以報考縣令以上的職位。

第三考試將於三月初九連著舉行三天。京畿的國子監、翰林院、還有浙江、江蘇、福建同時開考。比照秋闈的考試規矩進行。

第四凡是考得新元吏員的人,即成為大明吏部的在編吏員。非犯罪不會輕易被裁退。

朱由校細細地看了幾遍以後,當著首輔葉向高的面就批了一個大大的“準”。

大明朝轟轟烈烈的第一場招聘“公務員”考試訊息,隨著邸報發向了四面八方。

最先給朝廷反饋的是遼東的熊廷弼和周永春。倆人聯合上摺子,要求在遼東也舉行這樣的考試,同時在京畿招人的考試中,加上遼東要錄用的吏員數量。

朱由校把遼東的加急發給內閣去斟酌。葉向高當天就反饋了內閣的意見,建議天子接受熊廷弼和周永春的要求。

“陛下,這還有半個月就開始考試了,重新出告示去各省,時間就比較趕。內閣的意見是想在考試的卷面上,印刷上福建、遼東的選擇,願意去遼東的在選擇裡填寫上同意,如何?”

這主意不錯。

周嘉謨應天子的傳召到了養心殿,他看過熊廷弼的加急申請和內閣的處理意見後,對天子回稟。

“陛下,若是遼東也願意實施招考吏員,那麼就可以北人南派、南人北遣。老臣建議明年可以在各府城進行在籍吏員的考試,合格者留用,缺額則用這次考試取得的外省吏員補充。以後補充吏員就都透過考試選拔,自然就打破了世襲。”

周嘉謨也是從基層做起來的,那些積年老吏的奸猾、無不對新派過去的知縣進行百般刁難。這些舊事仍存在他的腦海裡。要是所有的吏員都歸朝廷錄取任用,相信再懦弱的進士也不會再嘗被轄制之苦。

葉向高立即表態支援周嘉謨的建議,君臣三人便把吏員之事的處理章程,先悄悄地擬好了腹稿。

※※※※※※※※※※※※※※※※※※※※

三國時期吳王孫權派衛溫率船隊抵達夷州,開創臺灣與大陸的聯絡;

隋煬帝三次派人到琉虯;

元朝設立的澎湖巡檢司管轄臺澎……

臺灣變換名字也是中國的,哈哈哈

就像前些日子開玩笑,有文字記載證明月亮是屬於中國的,比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全盛時期在1670年左右,有將近五萬名員工和一萬名僱傭兵,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一百五十艘商船和四十艘戰艦。

——現在是天氣三年1623,他們在東方屬於起步不太久,還沒有這麼牛的實力。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