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前任遍仙界最新章節列表 > 344、344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44、344

鏡洲離秋洲很近, 飛舟平穩地飛行了一個多月後,降落在了一個廣闊的平原上, 人跡罕至, 荒煙蔓草。

殷渺渺下來的時候非常稀奇:“我真是第一次瞧見飛舟落在荒野裡的,鏡洲是搞什麼?”

在一旁引導的僕役聽見了,小聲說:“您有所不知, 羽氏厭惡飛舟, 不允許在城內降落。”

反正也不急著走,殷渺渺乾脆塞了塊靈石給他,示意繼續說。那僕役很高興, 悄悄用袖子攏了, 口中道:“羽氏一族認為飛翔是羽嘉之神的力量,飛行術也就罷了, 但飛舟這樣能把所有人帶上天的法器,簡直是冒犯神的威嚴。”

殷渺渺:“……”那他們看到飛機把凡人送上天,豈不是要活活氣死?

僕役又道:“所以在鏡洲,飛舟不許入城,要是遇到哪位心情不好的皇族,說不定還會遇到麻煩, 幸好這裡離伽藍寺很近, 有大師們在, 他們不敢太囂張。”

一事不煩二主,殷渺渺打聽了下:“去伽藍寺怎麼走?”

“喏,您看到遠處的那個黑影了沒有?”僕役指著遠處的一條黑線, 指點道,“這是朝拜的凡人,您沿著他們的蹤跡去尋就行,保管不會迷路。”

“多謝。”

飛舟上的乘客走得差不多了,他們攜手走了下去。

雖是荒郊野外,但有人的地方必有生意,車馬行的人到處拉客,說是去附近的三個仙城。乘客上了車,他們又不肯即刻出發,想要湊滿一車的人,不停地到處張羅。有少年少女挎著籃子售賣食物或是修真版本的旅遊圖冊,人影穿梭來去,給空曠的荒野增添了許多人氣。

殷渺渺買了本《鏡洲小記》,裡頭有張粗糙潦草的地圖,大致標註了伽藍寺的位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兩位仙師去不去鷹城?上車就能走了。”一個長相普通但聲音清脆的少女湊過來,熱切地邀請他們,“一人只要五十靈石,很便宜的。”

“不用了。”殷渺渺沒有到處遊覽的心思,只想快點趕去伽藍寺,明確一下第二只靴子會怎麼掉下來。

熱鬧了小半個時辰以後,乘客們陸陸續續地離開,趕來做生意的商販們收拾行囊,準備返程,飛舟每十五日一班,下次再來是半個月後的事了。

殷渺渺和慕天光坐著飛行法器,以朝拜的凡人為路標,順利地找到了伽藍寺。

作為位列七大門派之一的佛寺,伽藍寺最奇特之處,莫過於它是一個對凡人開放的地方——在十四洲的其他地方,修士們習慣佈下重重迷陣,阻攔凡人探尋修真世界的腳步,因此,凡間雖流傳著“欲隨眾仙玉京遊,先訪三山十四洲”的說法,但鮮少有人能真正尋到仙界。

伽藍寺不然,它就在那裡,不設定任何屏障,凡人只要有心,便能夠在此沐浴梵音,聆聽佛門教誨。

一路走去,朝聖的人數不勝數,有的甚至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但不管身體多麼孱弱,依舊堅持三跪九叩,無分毫懈怠。

有趣的是,半途中,殷渺渺瞧見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因風餐露宿而生了重病,奄奄一息,便給了他一顆低階的回春丸。

孩童轉瞬間便傷病痊癒,全家人跪下來給她叩頭,口中連說要給她在佛前點一盞長明燈,日夜為她祈福。

殷渺渺被逗笑了,故意問:“你們既已看到我道門法術的奇妙,怎麼還是一心向佛?”

“仙師贖罪!”他們以為觸怒了她,不停地磕頭求饒。

她道:“恕爾無罪,說罷。”

那戶人家彼此對視一眼,最後由年邁的老人回答:“道家仙法唯有仙師能修習,非吾等凡人能奢求,但佛門人人皆可皈依,我等潛心向佛,只求來世能有善報。”

殷渺渺頓時明悟,凡人愚昧,卻不是傻子,誰能給好處自然就信誰,這是再樸素不過的道理了。

她什麼也沒說,轉身離去了。

不多時,伽藍寺到了。通向山頂寺門的石階上跪滿了虔誠的凡人,他們無處下腳,只好不太禮貌地直接落到山頂,請門口的沙彌代為通報。

知客僧很快出來相迎:“原來是歸元門和沖霄宗的施主到了,請。”

伽藍寺的內部構造和殷渺渺過去見過的佛寺並無明顯不同,殿內檀香嫋嫋,不知何處傳來梵音隱隱,跨過門檻,心便頓時一靜,無風自涼。

知客僧話很少,只寥寥介紹了幾句,卻意外地不讓人覺得怠慢。他們靜默地繞過大殿,避開了參拜的凡間香客,走進了一片竹林裡。

殷渺渺注意到林子裡布有迷途的陣法,大約是防止凡人誤入。竹影斑駁,穿過這片幽靜的林子,後頭便是伽藍寺的真正所在,有許多佛修來來去去,光禿禿的腦門在陽光下鋥亮一片,顯眼無比。

而細細看去,佛修們又分為兩類,一種是習武的武僧,穿灰衣,另一種是專注於參悟佛理的普通僧人,穿土色的僧衣,明明都是黯淡破舊的顏色,但與道門的瓊林瑤境相比,居然毫不顯遜色寒酸。

此外,還有一件事叫殷渺渺十分詫異:“貴寺似乎有不少比丘尼?”

知客僧誦了聲佛號,道:“是,敝寺弟子男女皆有,只是分開修行,客舍亦是如此。”

而後又走了一刻鍾,到了後山的一處小院。

“主持,歸元門和沖霄宗的施主到了。”知客僧進去稟報。

覺醒大師的聲音傳來:“請進。”

殷渺渺二人進去,發現即便是主持的住所也維持著寺廟一貫的簡樸,只在院中栽種了一棵大榕樹,下面擺放著石桌石凳,落葉滿地。

門扉敞開,覺醒大師正坐在蒲團上唸經。他看起來不過三四十歲,但卻有一雙看透世事的眼睛,任何人見了他都會下意識地忽略他的外表,認定這就是個上了年紀的老人。

他見他們二人攜手前來,眼中不由劃過一絲驚訝,隨即微微一笑,和藹地說:“兩位施主請坐。”

屋內只有蒲團,兩人便撩起衣襬坐下了。

慕天光醞釀了會兒,開門見山道:“奉師尊之命,特來拜會大師。”

覺醒大師道:“令師的信,我收到了,只是做不做,還要看施主自己的意思。”

“謹遵師命。”慕天光說著,口吻非常平靜,甚至可以說是平靜得異常,就好像是一支香燃燒了許久,爐裡落滿了香灰,火星一點點暗下去,最後悄無聲息的滅了。殘餘的溫度消散,變成了一撮死得不能再死的灰燼。

覺醒大師輕輕一嘆,眼裡流露出些許悲憫。

室內瀰漫著寂靜。

陽光移動,照得窗戶的影子變化萬千,殷渺渺專注地看了會兒,突然道:“我知道佛家有‘以智慧劍,破煩惱賊’一說,但天光的師尊專程叫他來此必有緣故,所以我想冒昧地問一問大師,所謂的‘慧劍斬情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斬去之後,他會變成什麼樣子?”

覺醒大師發現,她的語調也是一樣的平靜,不同的是,她更像是個冷靜的大夫,在斟酌該不該給病人用這一味的藥,關心會有什麼樣的效果,會不會對人造成傷害。

他便思索了下,回答道:“雖道‘煩惱叢千縷,全憑慧劍揮’,然情生髮於心,繫於神魂,萬不可視與青絲等同。依貧僧之見,情絲如軀幹,一劍斬下,雖皮肉無異,然如經脈盡斷者,手不能再握,腳不能再立,覆水難收。”

殷渺渺一驚:“如手不能再握,腳不能再立?這是什麼意思??”

“心如古井,波瀾不生。”

她的臉色頓時變得十分難看,忍不住去看慕天光。他面色淡然,頷首道:“當是如此。”

“等等。”殷渺渺不得不無禮地打斷了他們。她原以為所謂的斬情絲是類似於她的失憶,只是將關於感情的部分消除而已。然而,聽覺醒大師的所言,似乎是說著等於一個器官摘除手術,會剝奪他的感情能力,“恕我愚鈍,可否再向大師詢問幾個問題?”

“施主請說。”

殷渺渺整理了下思緒,按照自己的習慣,謹慎又仔細地開始提問。

“請問大師,慧劍既能斬斷情絲,是否是直接作用於靈臺?”

“用情至深者,不止靈臺,當及紫府。”

“人的情感包含萬千,不獨只有愛情,大師斬去的是否只是男女之愛?”

“施主,須斬斷情緣者,無不是情根深種。故而靈臺之中,此情與他者相比,如皎月與繁星之辨,一眼分明。”

“若將一人的男女之情比喻成一粒種子,那麼,大師是砍去樹幹,使其不與他人爭陽光雨露,還是挖出根系,焚為灰燼呢?”

“若只砍去樹幹,來年春風細雨,又會生長發芽,前功盡棄。”

殷渺渺擰了擰眉,直言不諱:“那麼,我是否可以這麼理解,今後,他對於師門、對於劍、對於修煉的感情不會變化,唯獨不會再生出情愛?”

“不錯。”覺醒大師頷首道,“事關重大,我亦望施主三思而後行。”

慕天光卻認為不必再多考慮,既然不會因此動搖對師門的尊敬,對劍道的執著,那麼不再能夠愛一個人又有什麼關係呢?失去了她,他本也不會愛上別人了。

正要開口應下,身旁掃來一個嚴厲的眼風,示意他閉嘴。他只好把話吞回去,聽她問道:“在此之前,可有人遇到過類似的事?那人現在如何了?”

覺醒大師道:“有,敝寺的舍心便受過貧僧一劍,此後一直在寺中修行。”

“可否拜會一下舍心大師?”

“自然。”

覺醒大師應下,叫了外面候著的一個小沙彌進來:“帶兩位施主去見見你的舍心師叔。”

那個小沙彌才四五歲,三頭身,圓滾滾的非常可愛,有模有樣地合十行了一禮,奶聲奶氣地說:“是,方丈。兩位施主,請隨我來。”

殷渺渺縱有滿腹心事,看到他時也忍俊不禁,對慕天光道:“你肯定和他很像。”

慕天光:“……嗯?”

“你小的時候,肯定也是這樣板著臉,假裝是個大人。”她小聲說著,又看了看小沙彌,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施主?”小沙彌扭過頭,表情是這樣的:=口=

殷渺渺斂容,一本正經道:“我們不著急,你慢慢走。”

“我走得不快啦。”他搖搖擺擺地爬下臺階,像是只胖乎乎的小鴨子。

殷渺渺又笑了。

慕天光望著她,眼瞳被陽光照出流動的珠灰色,好若一條悲涼又溫柔的溪流,日頭再盛,捂不暖心口的悲意。

作者有話要說:  18年的最後一天了,好快呀,三百多章了_(:3∠)_

沒啥要說的,這就是個必然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