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芸芸的舒心生活最新章節列表 > 185、168.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85、168.1

第180章

對於周芸芸來說,仨崽子剛出生那會兒瘦弱紅撲撲的樣子彷彿還在眼前,仔細一算卻已經到了百日。

一百天的時間,興許對於其他人來說沒什麼太大變化,可若是換成幾乎一天一個樣兒的小嬰兒,那變化可就大了去了。

因著是三胞胎,孟家這仨崽子一出生就比尋常嬰兒要顯得羸弱許多,尤其是孟家老三,小小的身子骨瞧著就格外可憐。幸好,這仨都是能吃能喝的體質兼沒心沒肺的性子,用周家阿奶的話來說,簡直就跟周芸芸小時候一個樣兒。

自個兒小時候是什麼樣兒,周芸芸當然不記得了,可難以否認的是,自家這仨兒是真的很好養,哪怕剛出生時瞧著又瘦又小,等養到滿月就跟尋常孩子沒什麼分別了。及至如今,各個都圓乎的跟個小豬崽子似的,份量著實不輕。

最重的仍是孟家老大,足足十五斤。孟家老二和老三份量差不多,都是十四斤多點兒。仨娃兒擺在一塊兒時,那小胳膊小腿就跟蓮藕似的,一節一節的,加上近乎完全一樣的外貌,叫人只忍不住想上前親香親香。

這不,正逢盛夏,周芸芸索性給他們仨一人穿上一件大紅福字肚兜,又在各自的手腕上鬆鬆的系了根掛著個小鈴鐺的紅繩,瞧著就格外的喜慶。

跟先前的洗三、滿月酒不同,百日這天孟家來了很多人。

周家這邊,阿奶除了帶上周家阿爹和周大金外,還捎帶了三山子倆口子,又因著京城這頭更講究一些,湊到周芸芸跟前說話的,也就阿奶和劉春花。

柳家那頭也來了不少人,其中大柳和小柳的媳婦兒都帶了各自的孩子過來,不過帶的都是已經略有些懂事的小姑娘,譬如大柳家已經六歲的閨女,和小柳家五歲的閨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除此之外,孟謹元在翰林院交好的同僚也一併過來湊熱鬧,不過興許是交情還不夠深,倒是沒有女眷前來。

可即便如此,孟家後宅也因此熱鬧極了。

彼時,因著冬日已過,原本的被爐已經變成了長條炕,孟家仨崽子排排坐的待在上頭,背靠著竹編的長靠枕,黑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的,彷彿正在打量一屋子的陌生人,看起來既乖巧又透著一股子機靈勁兒。

周家阿奶當下就忍不住上前把這仨都摟在了懷裡,且一疊聲的道:“我就說我家好乖乖生的娃兒就是不一樣,家裡那一堆的皮猴子,哪個都沒他們好。瞧瞧,長得多俊呢,打眼一看就是一副聰明相。”

饒是周芸芸已經習慣了自家阿奶的做派,聞言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尤其跟前還有柳家的嫂子們,自己她自個兒的堂嫂。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許是阿奶終於意識到了有外人在場,好歹沒直接喚小崽子。

才剛這麼想著,就聽周家阿奶又道:“這都百日了,我家謹元可給取了名兒沒有?這整日老大、老二、老三的喚著,回頭他們該糊塗了。”

周芸芸回道:“起了,怎麼沒起呢,書房裡有一堆寫滿名字的紙!這三個月多里,謹元差點兒沒把典籍給翻爛了,想了多少名字都覺得不合適。我是琢磨著,索性大名不急,倒不如先起個小名兒喚著。”

孟家那頭沒小名的概念,孟謹元的小名就是阿竹,從大名孟修竹而來。不過,自打他有了字後,別說小名了,連大名都極少有人喚。

而在老周家,更是完美的貫徹了大名等於小名的政策,唯一畫風不同的就是周芸芸了,起碼在村裡老秀才幫著起名之前,她還有個二囡的小名。

如今,輪到自家娃兒了,周芸芸決定要對孩子好一點兒。

“我想過了,橫豎他們長得虎頭虎腦的,不如叫大虎、二虎、三虎?”周芸芸覺得這個名字一定會得到阿奶的欣賞,只因阿奶對於家禽牲畜有著迷之好感。

然而這一回,她卻想錯了。

“叫虎子還不如叫狗子。”周家阿奶對周芸芸投以無限鄙視,“不然就叫大喵呢。”

聽得這話,周芸芸瞬間就沒勁兒了,倒不是瞧不上阿奶的取名能力,而是想起了胖喵倆口子。天知道比起整日裡上躥下跳不停鬧騰的倆傻鳥,她有多想念胖喵它們,尤其她離開的時候,胖喵媳婦兒還有了身孕,都不知道如今怎樣了。

想到這裡,周芸芸顧不得回阿奶的話,只忙忙的看向劉春花,問道:“嫂子來時可曾去過楊樹村?”

劉春花其實人還不錯的,能耐不說,關鍵脾性很好。興許乍一看這人有些風風火火的,特別有種周家阿奶的氣質,不過也正是因著有周家阿奶在跟前比著,倒顯得她爽利大氣還好相處。

不過這回,周芸芸註定要失望了。

且不說劉春花壓根就不算是嫁到了老周家,就算她真的嫁了,那也是嫁給周家大房。偏生,自打分家後,周家大房就算是紮根在縣城裡了,哪怕過年都沒往村裡去。劉春花來之前倒是去過大房那頭,也僅此而已。

“我只知曉大哥二哥他們兩家合力開了在縣城裡開了個鋪子,賣的是麻辣燙和串串香,生意好得很。來京城前,我還聽說他們打算盤下隔壁的鋪子,好多招待些食客。對了,我彷彿聽二嫂提了一嘴,冬日裡他們想法子囤了點兒冰,打算夏日裡賣什麼涼蝦什麼芋圓之類的。我在縣城那麼久,倒是聽人提過,卻沒口福嘗一嘗。”

劉春花一面回憶著一面道:“還有便是公婆那頭,他們二老過得也挺好的,公公雖總是說不叫大哥二哥念著,可收了那邊送來的吃食,還是極開心的。婆婆更是幾乎每日裡都往大哥二哥的小食肆裡去,天天吃的滿嘴都是油。”

周家阿奶登時黑了臉。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算什麼,就算周家大伯娘再胡來,那也是大山二山的親孃。不問你要錢,吃點兒喝點兒還真沒處說理。好在食肆生意利潤不錯,周家大伯娘一個人也吃不了多少,要不是這大山媳婦兒也就罷了,二山媳婦兒絕對能跟她婆母兼姑母掐起來。

興許是想到了這一層,周家阿奶面色略緩和了點兒,只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們瞎折騰去吧。”

話是這麼說的,周家阿奶也明白以大山二山的勤快勁兒,加之周芸芸出嫁前還把麻辣燙等秘方都留了下來,想過大富大貴的日子是沒有的,小富即安鐵定沒問題。

只是再問,卻是沒有了。

這也怪不得劉春花,人家本來就是縣城裡的姑娘,加上她跟三山子成親那會兒,恰逢周家阿奶對大房噁心到極點的時候。周家阿奶倒是去瞧了瞧劉春花,覺得這姑娘極是不錯的同時,還順便嫌棄了自家親孫子,之後便帶著三房上了京,再也沒有理會過那邊的事兒。

試想想,這當親孃的都不管住在楊樹村的二房一家子,能指望人家新媳婦兒在乎已經分出去的二房?事實上,劉春花至始至終都沒往楊樹村去過哪怕一回。

將自個兒知曉的事情都說了出來,劉春花大概也明白周芸芸似是跟二房敢情更好一些,認真的想了想後,又說了一事:“旁的事兒我不清楚,倒是有一回見了大姑姐,她同我提起家裡小妹子跟張里長家的二小子訂了親。”

“真的?”周芸芸驚訝之餘,又連連追問,“可曾說了什麼時候成親?”

“那倒沒有。”頓了頓,劉春花面露古怪的神情,好一會兒才道,“我是在食肆門口碰見的她,這才說了兩句話,她就跟我婆婆掐到一塊兒去了。那回之後,婆婆差不多有小半月都沒出門,聽說傷得有點兒重。”

周芸芸:………………

許久不見,我家大堂姐依然活得如此妖嬈。

因著再打聽也打聽不出什麼事兒了,加上也不能冷落柳家的女眷,周芸芸索性就同劉春花說起了縣城裡的事兒。

柳家雖說是耕讀之家,可跟高門大戶還是差得極多的,加上他們祖宅離縣城不遠,在城裡也有不少產業,聊起來還是有很多話題的。至於柳家那倆小姑娘,則是一早就湊到長條炕上,還是周芸芸見她們趴在那兒費力,索性叫她倆一齊上炕,陪著自家仨小子玩兒。

當然,周芸芸也沒那麼心大,之所以放心讓一群孩子玩,除了因為柳家倆小姑娘看著極為文靜外,也是因為自家的兩個奶孃始終在一旁候著,知曉不會有事兒才能安心的撇下孩子同女眷們閒聊。

聊著聊著,劉春花再度提起了大山二山的小食肆,她倒不知曉這裡頭還有周芸芸的事兒,只是想著周家阿奶一定知曉秘方,便提議在京城也玩一手。

“京城老百姓也是尋常老百姓,不一樣為了那點兒吃喝奔波嗎?阿奶,橫豎大哥二哥他們也不可能把買賣做到京城裡來,不如就由咱們來。我想過了,都不一定要鋪面,到時候咱們置辦幾十個一式一樣的小推車,叫人見天的在街面上、胡同口吆喝兩聲,不一樣有人出來買嗎?”

連鎖流動小攤?

周芸芸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