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吃蜜 [穿書]最新章節列表 > 147、初試啼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47、初試啼聲

傅清芳仔細觀察了一天, 在晚飯的時候又碰到周海權和肖遙了, 倆人吃了晚飯, 要去不遠處的河邊散步。

要說之前還只是懷疑,那如今基本可以確定, 倆人關係不尋常了。

她只是不確定肖遙現在到底是在和周海權交往,還是在和周海權劈腿……當然了,不管哪一種, 名聲說出去都不大好聽。

她決定還是先探探情況,於是便問沈星之:“肖遙和周海榮當初到底結婚了沒有?”

沈星之說:“你怎麼突然問這個?”

“周海榮和肖遙分手以後,不是和我外甥談上了麼,所以我才問問。”

沈星之都不知道這中間還有這些事,有些吃驚,便說:“那我還真不清楚, 不過據我所知, 肖遙和周家二少早就是過去式了吧?他現在好像也有新物件了。”

“那三哥你知道肖遙現在的物件是誰麼?”

沈星之說:“不知道,但肯定不是周海榮,我問過,他否認了, 他不至於對我說謊。”

沈星之還以為傅清芳的外甥要和周海榮談戀愛, 所以才要搞清楚這些, 便說:“雖然這話不該我說, 但肖遙和周家二少談戀愛,傷的還挺深的,還為了他自殺過。肖遙是什麼人, 你我都清楚,能把他逼到這一步的,這個周家二少估計也有我們看不到的一面,你叫你外甥留個心吧。”

傅清芳什麼也沒問出來,掛了電話想了想,又覺得自己管的太多了,也不知道將來會不會裡外不是人,於是便暫且歇了心思,只是每次看到肖遙和周海權一起出現,心裡頭便有些惴惴不安,尤其每次指導肖遙的時候,見他悟性那麼高,人那麼聰明,心裡就有點忍不住想問問。

於是她便對肖遙說:“看到你們年輕人一個個這麼出挑,就常想起我跟三哥年輕時候的事,那時候我們跟你們一樣,只可惜我那時候年輕,走錯了路,現在回想起來,真是有點後悔。”

肖遙只笑了笑,沒有說話,傅清芳便接著說:“咱們這一行,名聲如今要求越來越嚴格了,現在是網路社會,你稍微出點名,有點黑點,嫉妒你的同行或者對手逮住了給你捅出去,就可能摧毀你的演藝生涯,所以你們年輕一輩啊,更要注意杜絕醜聞,尤其是感情方面的事,更要注意一點。”

如果說剛才肖遙對傅清芳的話還沒什麼感覺的話,她這麼一說,指向就特別明顯了。他看向傅清芳,傅清芳白皙的臉上掛著淡淡的笑容,說:“我和你師父都看好你,你可不要辜負了我們對你的期許呀。”

肖遙臉就有點熱,猶豫著要不要跟傅清芳談一談,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開口,只點點頭說:“我知道了。”

他從戲團回來,就把傅清芳的話對周海權說了:“我覺得她應該已經知道了,才跟我說這些。”

周海權說:“擔心了?”

“你說我們的事傳出去,會影響我唱戲麼?”

他其實是有點懷疑的,覺得這事傳出去的確算不上好聽,可又覺得不至於那麼嚴重。

“多少肯定會影響一點,不過主要還是看你自己的心理素質。”周海權說,“只要你想唱,不說你師父他們,就是我,也能把你捧起來。我也一直想跟你說這個……”

周海權說著便拍了拍床沿,讓肖遙坐下,然後很嚴肅地跟他說:“我一直都有這個打算,就是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能不能別過這個彎來。我想著自己的愛人有能力給自己提供更好的生活或者工作機會,也不是什麼壞事,放著好的助力不用,非要靠自己,不是聰明人的做法。所以我一直想,你如果跟著沈星之順順利利地走下去,我再給你點助力,錦上添花,自然很好,但如果沈星之棄了你,或者因為我的關係,造成了你事業上的不順,我還是希望你能接受我參與到你的事業當中來,你說呢?”

肖遙想了想,說:“我覺得應該不至於那麼嚴重。我跟你,一不犯法,二不亂論,就是曾經和海榮有過一段,傳出去不大好聽罷了,只要我功夫好,唱的有水平,觀眾自然會聽吧?我還是好好努力,靠我的實力說話。不然你就是砸了錢捧我,我如果是繡花枕頭,也捧不起來啊,那才叫人笑話。相比較人家笑我關係亂,我更怕別人笑我是個金絲雀。”

倆人的觀念其實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的,肖遙看重自強自立,周海權年紀更長一些,又是生意人,世俗看的更透一些,他覺得人不管在哪個行業,只要有了地位名氣,人就起來了,沒人會在乎你到底怎麼起來的,即便有人在乎,背地裡說一些不乾不淨的話,你人在高處,也不會聽到這些人的酸言酸語……這其實也是他當初敢追肖遙的原因……這世上看他笑話的人固然會有,但他相信,依他今時今日的地位,那些人也不過背地裡嚼舌根,當著他的面,還是要祝賀他覓得良緣。

這世道人心,就是這樣。

不過肖遙年輕,心氣高,這也是好事。周海權便說:“我那也是說最壞的打算。我就是讓你放心,只要你想唱,其他的都不用操心,就算你師父他們怎麼樣了,你還有我呢。”

這話說的好,叫人心裡特別踏實,又有點感動。找個優秀的男朋友,真是省心不少,起碼依靠是有了。人生在世,都在尋求伴侶,除了性與愛,大概也都在為自己在人世上找一個依靠,雖然不會時時靠著,可你知道你一回頭,他就在那裡站著。

周海權走的時候,肖遙請了假去送他,他從前是陳遇的時候,未曾離開過家,這還是他頭一回感受到離別的傷感和不捨。周海權的飛機是下午七點左右的,肖遙從機場出來的時候,太陽正好落山,暮色上來,他聽到了飛機的轟鳴聲,抬頭看,看到一架飛機從他頭頂上飛過去,他突然覺得特別傷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想起他母親來了,然後就溼了眼眶。

接下來便是連續兩個月的演出,他的功夫也日益精進,《牡丹亭》的最後一場要在南城演,距離最後一場還有一個月的時候,沈星之就開始讓他試春香那個角色,在明川市的時候,他第一次參與了這種大戲的演出,和蘇括一起登臺,結果反響特別好。

《牡丹亭》這出戲主打的便是乾旦這一元素,之所以能連續舉辦那麼多場,和觀眾對乾旦的好奇是分不開的,這裡頭純粹的戲迷所佔的比例其實並不算高。在崑曲日益沒落的年代,單靠著戲迷是不可能支撐起全國巡演的。而對於那些看熱鬧的觀眾而言,他們評價一個乾旦好不好,並不是唱的好不好,而是像不像女人:扮相夠不夠美,聲音夠不夠驚豔……這恰恰讓肖遙佔了便宜,他扮相俏美,音色綺麗,活脫脫一個春香附體,即便唱功只有蘇括的三分之一,但觀眾買賬,肖遙一下子便小有名氣了。

一場戲的演出,背後的掌控者其實並不只是戲團的幕後團隊,還有主辦方和承辦方等等。團隊負責好好導戲演戲,主辦方負責投資,承辦方負責演出事項。《牡丹亭》全國的巡演,他們也都在做觀眾反饋,蘇括的評價一如既往,倒是肖遙異軍突起,收到了許多好評。

他更年輕,漂亮,有新鮮感,何況他又是沈星之的徒弟,在梨園裡出身算高的了,主辦方之一的梨園文化的董事長一下子就喜歡上了肖遙,提議讓他挑挑大樑。

“我昨天專門看了一下他的個人資料,這小夥子不錯啊,多才多藝的,顏也正,我看他今年春節在中法文化交流的活動上唱過杜麗娘,唱的很好,扮相和春香比又是一個風格,我看他吃得下來這個角色,可以讓他試試。”

《牡丹亭》一路巡演下來,市場反饋是有些疲軟了,票房上表現的比較明顯,這時候做一些改變,從營銷手段上來說確實值得試一試。這種大型巡迴演出,角色換人其實非常常見,算是市場正常操作,春香這個角色就換過好幾個演員。只是眼下年輕一代裡蘇括是乾旦裡的翹楚,《牡丹亭》裡的杜麗娘又是絕對的主角,要能扛戲,所以這個角色都是他一路演下來的,乍然要換人,幕後團隊反倒有些擔心,只回應說考慮考慮,並未立即決定。

考慮到這倆人都是沈星之的徒弟,他們便通知了一下沈星之,問了一下他的看法。

沈星之還是比較意外的,兩個都是他的徒弟,又事關《牡丹亭》的口碑,他也並沒有一味偏袒肖遙,就先去問了傅清芳的意見。

傅清芳支援換肖遙上去試試:“一來肖遙現在進步很大,我覺得他扛的下來杜麗娘這個角色,二來我覺得蘇括在這部戲上的收穫已經到頂了,後面其實他多唱一場少唱一場,對他的助益並不是很大了,但是對於肖遙來說,如果能擔主角唱一回,卻是質的飛躍,三來《牡丹亭》的口碑已經定型,即便肖遙試這一次失敗了,也影響不了後面的票房,大不了再換回蘇括就是了。”

沈星之花了一天時間思考了一下得失利弊,便飛去了明川市,親自去見了兩個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