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當悍婦遇到孝子最新章節列表 > 101圓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1圓滿

這話說到黃娟心坎裡,但黃娟面上神色沒動只是淺淺一笑。♀言情穿越書更新首發,你只來+汪五奶奶的眉微微皺了下,雖說這幾年和黃娟也有來有往,對靈兒多有喜歡,心裡也動過這一念頭,可再想一想又把這念頭給熄滅了。

畢竟現在自己家家事淡薄,還要靠族內眾人接濟過日子,靈兒再有那麼一個爹,可和林家關係已不大,再加上有一筆不算小的嫁妝,這些年一直聽到有人來求娶靈兒就證明了,哪會看上自己家兒子?想到此汪五奶奶笑道:“三嫂別開玩笑了,就算他爹還活著,我們家也不過就將將能過得去罷了。更別提現在,不然我也不會不去為你侄子議親。”

有嘴快的已經笑了:“五嫂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怎麼說我們也是一個族內的。既是一個族內,哪還計較什麼貧富?況且我瞧侄子真是聰明又知禮,五嫂以後的享福日子還長。”這話得來好幾個人的附和,汪五奶奶心裡更加意動,但還是沒說話,最先說話的那個已經笑了:“我們也別光自己在這說的高興,還要問問正主。”

眾人齊齊瞧向黃娟,黃娟心裡早就千肯萬肯,只是嫁女兒總要拿著一些,含笑道:“話都被你們說完了,我竟不知道說什麼了。只是女兒不是我一人的,這些年我嫂嫂照顧她。她的親事我也要去問問我嫂嫂怎麼想。”黃娟沒有一口回絕,汪五奶奶心裡也有幾分歡喜,若能求的靈兒為媳,也算十分周全,笑道:“應當的應當的,既是舅奶奶養了靈兒一場,也應當去問問。”

旁邊的人轟然笑開:“這話就跟已經應下親事一樣,不過說起來,五嫂嫂這麼喜歡靈兒侄女,到時婆媳相得,大嫂你也少了許多心事。”黃娟含笑應了,又招呼眾人喝酒吃菜到晚方盡歡而散。

黃二奶奶早已聽黃娟提過這門親事,自然是肯的,黃娟等一從黃家回來,就遣人去和汪五奶奶說了。汪五奶奶心中大喜,忙請媒人去黃家說親。汪五奶奶家家事已經淡薄許多,黃娟是深知的,也不爭長道短聘禮的多少,只讓兩邊交換了庚帖,依了風俗下了聘,靈兒也就正式定給汪五奶奶獨子為媳。

打算了這麼兩三年,這門親事終於成了,黃娟心裡一塊石頭落了地,讓老柳家的去林家那邊說一聲,畢竟靈兒還頂了林家那邊的姓。老柳家的去了回來對黃娟道:“族內各位長輩倒沒說什麼,只是那位林四爺嚷嚷著怎麼把姑娘許給這麼窮的一家人,還說定是大爺從中作梗,被林四老爺訓了一頓這才老實了些。”說著老柳家的不由抿唇一笑,林四老爺當時說林世安說的算是極過分了,說若不是趙氏從中間作梗,也不會讓林家丟這麼一個臉面,現在許這麼一門親,明擺著就是怕許一門有錢人家的親事,林世安去給靈兒丟臉。

林世安被罵的狗血噴頭,老柳家的怎聽不出這話裡還有對黃娟的不滿,不過當初林家話已經放出來了,再對黃娟不滿也只有忍著。黃娟瞧一眼老柳家的,明白林家還是說了些酸話的,淡淡一笑道:“由他們去,我啊,嫁女兒才是正經事。”

老柳家的也笑了:“就是,況且小的瞧著麓哥兒,也不是個久居貧窮的。”黃娟笑了:“好話也就別說這麼多了,還是給靈兒準備嫁妝,哎,這麼些年轉眼也就過去了。”老柳家的自然應是。

雨萱知道靈兒這門親事成了也為靈兒歡喜,畢竟嫁在汪家族內黃娟也能照看靈兒一二,恭喜過黃娟後就磨著黃娟要她把靈兒接過來。黃娟取笑她:“你啊,是不是自己待嫁不算,還要把你妹妹也接過來一起待嫁。”雨萱一張臉頓時紅了,扭著腰不依,黃娟拍拍雨萱的手:“你們倆都要嫁了,過來住些時候也好,我也能對你們說些嫁人後的事。”

雨萱一雙眼閃閃亮:“除了侍奉公婆還有什麼?”黃娟捏她臉一下:“你在和我裝憨?”雨萱又要撒嬌,黃娟順勢把她攬入懷中輕輕拍著,孩子都大了,一個個都要離開自己,去別人家為人婦,好在靈兒終於嫁到汪家來,就在自己眼前,自己也能安慰些。

靈兒知道自己定給汪五奶奶的兒子,汪五奶奶這個婆婆是見過的,一向說話都是和氣的,小姑子看來也好相處,連丈夫都曾遠遠瞧過幾眼,曉得是個斯文俊秀的。就是不知道做了婆媳後婆婆還會不會像原來一樣相待?畢竟寡母獨子,黃五嬸是什麼樣子,靈兒瞧的很清楚。只是這些話靈兒不好對黃二奶奶講,黃娟命人來接正中靈兒下懷忙隨來人去了。

靈兒到了汪家,自然又是和雨萱一番親熱,黃娟等她倆親熱夠了才道:“你們倆現在都定了親,有些事原先我說過,有些我沒說過。女人嫁了人,其實最要緊的就是怎麼對待婆婆,那些侍奉翁姑丈夫的套話我也不多說,你們倆就記得一句,初嫁過去後對婆婆,面上要像親孃,但心裡,可不能當親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雨萱和靈兒互相看一眼,有些不明白,雨萱已經說出來:“母親這話好奇怪,什麼叫面上要像親孃,可心裡不是?”靈兒雖也皺著眉但遲疑一番才道:“娘這意思,是不是說面上該做到的一定要做到,也要對婆婆親親熱熱的,可是心裡就不能像對親孃樣的,什麼話都說,什麼事都做?”

雨萱哦了一聲也已瞭然,看向黃娟依舊迷惑:“可是這樣不就不坦蕩了?”黃娟微微搖頭:“世上的人有千百種,自然也有千百種相待的法子。萱兒,婆婆本也是從做媳婦時候來,年輕時候也受了婆婆的一些氣,有些婆婆難免就把這氣灑到媳婦身上。你想遇到這樣的婆婆,你在心裡把她當親孃,什麼話都說,什麼事都做,她反而會覺得你不敬著她。”

雨萱不由嘆了口氣:“哎,為什麼會這樣呢?”靈兒撐著下巴:“就是舅母常說的,人常被外面的事給矇住了,所以反而看不到真心了,結果最後反而害了自己。”雨萱點頭:“說的對,就像祖母一樣,原本好好的在這家裡,結果她總是東想西想,鬧的自己成了這個樣子,還被送去庵裡。”

汪太太在觀音庵已經待了快三年,頭幾次汪棟去瞧她,她都說要回家,但汪棟咬定了牙不鬆口,寧願看著汪太太在那布衣蔬食,回家來傷心也不願她再回家來。汪太太見百般不行又開始罵汪枝弟兄不孝,汪枝弟兄也任由她罵。庵主既收了汪棟的銀子,當然也不會說汪枝弟兄不孝,反而說汪太太性子還這麼暴躁,還要多念幾年經,才能慢慢養好。

反覆幾回,汪太太也只得安靜下來,每日在庵裡吃齋念佛,盼著日子快些過,好重新回家來享受高床軟枕,吃香喝辣的日子。此時聽到雨萱提起,黃娟不由唇彎一彎:“是,初和人相識時,難免不知道人心,有所遠離也是,等和人熟識後還分不清好歹,這樣的人你也只有面上把她當親孃了。”

這話讓雨萱臉一紅,終於鼓足勇氣地道:“母親,能得您這樣的繼母,真是我的福氣。”黃娟拉過她的手,聲音很溫柔:“這也是因為你是好女兒啊,若是你和剛開始一樣,這塊石頭再怎麼都捂不熱,日子久了,自然就會心冷了。”雨萱點頭,黃娟把雨萱和靈兒的手攏在一起:“娘什麼都不盼,就盼著你們倆出嫁之後,都過的好好的。女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靈兒和雨萱對視一眼雙雙點頭,人這一輩子,能從林家那樣泥潭出來再嫁之後得到這樣日子,現在又能看著女兒好好嫁人,也就這樣了。黃娟勾唇一笑:“好了,道理都告訴你們了,以後的日子還是你們自己過。”

雨萱比靈兒早兩個月出嫁,鑼鼓喧天地瞧著雨萱被接走,接走就是看見靈兒坐著花轎嫁到汪家來。♀在堂上等待的時候,汪五奶奶瞧著旁邊的黃娟,輕聲道:“大嫂你放心,我也是有女兒的人,以後一定會待靈兒似親生女兒一樣的。”

黃娟笑了:“我自然放心,只是五嬸嬸,我女兒若有不是處,還請你教導多些,責罰少些。”汪五奶奶也笑了,並沒答話只是拍拍黃娟的手。外面的鼓樂聲大了些,已有孩子往外跑跳著走:“新娘子到了。”

花轎到了,靈兒就要開啟另一段不一樣的人生,黃娟壓住眼裡想要奪眶的淚水,這次是徹底放手了,看她自己踏實地走了。

轉眼又是數年過去,邱氏已經添了三兒兩女,汪太太也總算被從觀音庵接回來,只是一來她要看著孫兒們,二來觀音庵那幾年吃齋念佛布衣蔬食的日子她還記得牢牢的,對邱氏這個兒媳再不能像從前一樣想打就打想罵就罵,雖然偶爾還說出句把不中聽的,但也僅此而已。

至於汪棟和汪枝兄弟間的來往,汪太太更是不敢說一個字,畢竟現在周圍都知道汪枝弟兄兄友弟恭,是人人都贊的賢昆仲。汪太太最看不過眼的黃娟,也已在成業娶妻生子後當上了祖母,家裡的事黃娟都交給成業的媳婦,每日逗弄孫兒,至於汪太太那邊,黃娟也只是像以前一樣相待罷了。

這日黃娟正抱著孫兒在院裡曬太陽,老柳家的走了進來:“太太,舅太太那邊送來帖子,說是黃九姑娘的牌坊還有幾日就要竣工,黃家族內要在那日大宴賓客,請您同去呢。”黃九姑娘從十七歲守到四十歲,青絲已經熬成白髮,終於守得貞節牌坊,黃家族內既多添了一道牌坊,自然也要大宴賓客,為族內又出了一個節女慶祝。

黃娟接過帖子,這些年歸寧孃家,黃五嬸還能瞧見,黃九姑娘卻再也看不見了,聽嫂嫂說,黃五嬸常對黃九姑娘說些黃娟再嫁墮了婦人的好名聲,哪能和這樣人接觸?等聽得靈兒嫁的是黃娟的婆家族內,黃五嬸更是當著眾人就罵黃娟不知羞恥,這樣的事都做,還說等著瞧吧,靈兒嫁過去日子一定不會好過,一定會被婆家責罵和看不起的。

可惜事與願違,靈兒嫁過去頭兩年,家計是淡薄些,甚至靈兒還要和陪嫁丫頭一起操勞家務。可是他們夫妻恩愛,婆媳姑嫂之間也甚是相得。汪五奶奶這些年每年積攢的些銀子也就拿出來零碎買些田地,等靈兒的丈夫進學之後,仔細算一下,竟也買了四十畝田地,進了學這每年的稅賦也少些,每年的收成更多些。

汪枝和黃娟商量過之後,拿了六十畝地算做靈兒的嫁妝,說好每年的嚼裹都可以從這六十畝地裡取,但是不管是變賣還是做別的什麼,都只有靈兒能動。汪五奶奶明白汪枝的意思,再說這嫁妝田地若按風俗連每年利息的取用婆家都不能動的自然連連答應。

既有了這一百畝地,每年的稅賦又少了好些,日子比原來好過許多,去年靈兒丈夫又中了舉,那時恰逢靈兒生下第二個孩子,真稱得上是雙喜臨門。上門道賀的人誰不誇汪五奶奶的後福極好,又不住嘴地誇靈兒是個旺家旺夫的。還有人半真半假地說早曉得這樣就該早早求娶靈兒旺家,這樣的話雖只能聽聽就算,但這樣的話很快就傳遍了。

這時吳家當年那個因靈兒八字貴就要娶靈兒的舊事又被提起,很快還有人說起吳家後來娶那個姑娘,說吳家正準備另尋一個沖喜媳婦的時候,那個痴兒竟被一顆桂圓噎死。吳二太太大怒,拎起根柴就把那姑娘打的皮開肉綻。若不是怕出人命,只怕那姑娘也就被活活打死。

後來吳二太太的怒火沒消,竟讓下人出外去尋了個衣衫襤褸的人來,當場就把那姑娘給那人做媳婦去了,還怕那人不肯要,又搭上二十兩銀子,叮囑那人定要每日拿捏姑娘。

那姑娘昏昏沉沉就被另嫁,等醒來時竟在一個窩棚中,曉得已被婆家另嫁,也只有嘆幾聲命苦。那人雖窮,心也還善,當時雖答應了吳家,但等姑娘醒來時候就問她可願意回孃家不用跟著他。姑娘左思右想,回孃家說不定也是再被賣一次,眼前人雖衣衫襤褸,看來也是相貌堂堂,倒不如跟他一起過日子,況且還有吳太太給的二十兩銀子,將來做本哪能窮一世?

這姑娘既有了決斷,就和這人拜天地做了夫妻,怕姑娘孃家知道再來招惹,竟遠走他鄉別府,後來也不知有了什麼機遇,兩口竟發起個大大家事來。這姑娘的孃家知道後也曾去尋過,結果只被姑娘扔了五百兩銀子出來,說當年既已賣了自己,親情早斷,這五百兩銀子就當了結。

這家子追悔莫及,也只有痛哭回家,這訊息傳出來又遇到靈兒丈夫中舉的事。頓時眾說紛紜,說的就是看來當初算命的說的不差,兩個姑娘命中都貴,只是吳家受不起,這才不但沒衝好喜還讓自己的兒子剋死了。吳家聽說了也只有氣的要死,這堵住全城人的嘴可不是件輕易的事。

靈兒過的好,親人們自然是歡喜的,只是黃五嬸更添了幾分怒意,特別是黃五嬸的侄媳婦聽說後還專門來尋黃五嬸,抱怨當年就是她在前面攔著不許,結果把一個旺家的媳婦白白丟了,不然也能輪到自己兒子中舉,得享富貴。黃五嬸氣的差點中風,只得怒道天下考不上進士的人多了去了,就不信她靈兒能讓丈夫旺到中了進士。

這衝突黃娟也聽說了,不過淡淡一笑罷了,人的命總是要靠自己,那姑娘若不是有決斷能看出眼前人是什麼人,也不會得到潑天傢俬。

老柳家的見黃娟不說話,想了想方道:“太太若不願意去,就回了。”黃娟把懷中孫兒伸向那張請帖的手拿開才道:“去,哪能不去。還有,那日不但我要去,連靈兒也去。”老柳家的笑了:“知道了,說起來這事也……”老柳家的想了想終於還是沒有說出後面的話,轉身出去準備去了。

黃娟抱緊懷裡的孫女,在她臉上親了下才道:“乖乖,祖母告訴你,這做女人,有些事能忍,有些事可千萬不能忍。”孩子也聽不懂,只是咯咯笑了。黃娟瞧著她的笑臉把她抱緊一些,有自己的家庭子女,得享天倫之樂這不是很平常的嗎?為何黃五嬸就固執己見,不肯讓黃九姑娘再嫁,這望門寡,比起一般的寡來守的更是辛酸艱難。

到黃九姑娘牌坊立起的正日子,黃娟一大早就收拾好帶著靈兒前往黃家去,因要順便歸寧,還帶上了孩子們。一路上靈兒的大兒子趴在視窗問個不停,小女兒和成業的孩子都坐在懷裡依依呀呀說個不住,路上倒也頗不寂寞。

回到黃家,先稍事歇息後黃娟才和嫂子侄媳婦等帶上孩子們往黃五嬸家去。立牌坊是大事,這日祠堂門已經大開,男人們已去祠堂上香昭告祖先,女人們都聚在黃五嬸家裡稱讚九姑娘,贊她為族內爭光。

黃娟她們到的時候,正好聽到女人們在那你一句我一句地稱讚,今兒是黃九姑娘的大日子,她依舊一身素色,頭髮梳的光溜溜的,雖才剛四十,但那頭髮已是白多黑少,聽到眾人稱讚,那已有些乾癟蒼白的唇露出難得的笑容。

旁邊的黃五嬸瞧著氣色比女兒要好很多,滿面都是喜色,聽到人說黃娟母女到了,黃五嬸並沒漏過女兒面上的那絲恍然,緊緊捏下女兒的手:“你啊,你今日的風光,豈是那些俗人所能懂的,別看當著人她們這樣,背了人,還不曉得多少人在罵不守婦道呢。”

這樣的話黃九姑娘已經聽了很多,到此時也只有茫然點頭,黃娟已和靈兒走到黃五嬸面前,依例說過幾句慶賀的話也就各自坐下。黃九姑娘雖被自己的娘誇了又誇,可眼還是忍不住豔羨地往黃娟身上望去,記得她比自己還大了那麼四五歲,可是此刻她發上沒有白髮,一張臉容光煥發,說自己比她老十歲都有人信。這被旌表流芳百世的名聲和這俗世的幸福,到底哪樣重要些,黃九姑娘閉一下眼,讓自己不要去想這些,誰不知道黃家出了一對母女節婦,雙雙得建牌坊,走到哪裡都被人稱讚。

可笑聲還是傳進黃九姑娘的耳裡,特別是當黃九姑娘看到有人接過黃娟的孫兒在那一個勁地誇的時候,黃九姑娘眼裡的羨慕還是不自覺加深,只是這種羨慕,不敢告訴自己的娘罷了。

外面鞭炮聲響起,黃舉人歡喜無限地走進來,到黃五嬸面前道:“娘,妹妹的牌坊已經建好,眾人請妹妹出去呢。”黃五嬸拉起女兒,黃九姑娘把那種羨慕壓下,得旌表的是自己,得以被記下的也是自己,而不是黃娟這樣的人,短暫的幸福那比的上後世人的讚頌?

黃九姑娘在眾人簇擁下走出大門,門外等候的人已很多,黃九姑娘一步步往自己的牌坊走去,似乎能聽到眾人的嘖嘖讚歎聲,面上的笑容雖然很淺,卻是從心裡發出的。牌坊越來越近,石制牌坊十分高大,還能看到上面一把鎖住的鎖,鞭炮已經點響,牌坊下有穿公服的人在那站著,那是本地知縣,特意來給節婦行禮的。

黃九姑娘已經走到牌坊下面,知縣已經上前一步打著拱,對黃九姑娘開始念旌表之辭,這是黃九姑娘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刻,聽著這些,黃九姑娘覺得再多的孤寂都值得。這些禮行過,鞭炮又響,黃九姑娘正打算回去,就看見有個管家模樣的人跑的氣喘吁吁地高聲叫道:“我們家大奶奶在哪兒?方才來了報子,我們家大爺中了進士,太太讓大奶奶趕緊回去呢。”

這聲喊頓時讓眾人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想知道新科進士夫人是誰?黃娟已經認出人,對靈兒笑一笑讓她走出去,那管家看見靈兒忙行一禮把方才的話重複一遍。知縣本打算上轎離去,連酒席都不領,聽得本縣有人新中進士,細想一下,本縣確有那麼幾個舉人上京趕考去了,算起來放榜的訊息今早到的,想必是師爺讓人下去報的,倒心裡有些懊悔該看了榜才是,但能見到新科進士夫人也是件好事,順路還能去道賀,忙走到靈兒跟前道:“恭喜恭喜,不知夫人家在何方,下官正好趁此道賀。”

靈兒見了縣主,忙還禮道:“拙夫姓汪,上科新中舉人,想不到初次會試就僥倖了。”知縣默算一下就道:“原來是汪舉人娘子,記得汪舉人中舉時候年不過雙十,當初下官還道果然英雄出於少年,現在又得中進士,倒讓我們老大才得一第的人萬分慚愧。”

訊息早已傳遍,黃家算來也是姻親,頓時覺得有幾分光彩,別說黃家的族長,連黃舉人都圍過來說恭喜,商量了一下,竟有一多半的人簇擁著靈兒回汪家道賀,這裡只剩下不多的人去喝慶賀酒。

黃九姑娘如從雲端跌落下來,自己最榮耀的日子就這樣被人冷待了,她看著眾人遠去背影,淚慢慢滴落,黃五嬸心中又妒又恨,見女兒流淚忙道:“休睬他們,都是些趨炎附勢的小人。”

黃九姑娘嘆了一聲:“娘,您沒瞧見連哥哥都去了,我這裡留下的人有幾個。”黃五嬸再沒得開口,眾人有些隨靈兒去了,剩下的也圍著黃娟道恭喜,此時恭喜完了,總算想起今兒的正主是誰,忙上前來簇擁黃九姑娘去赴席。

黃九姑娘看著黃娟,眼裡的淚又要滴落,終究還是頭一低走了。黃娟能看到黃五嬸經過自己時候眼裡的怒意,只是回她一個笑容,輕聲道:“恭喜五嬸心想事成。”黃五嬸鼻子裡重重哼出一聲走了,黃娟面上的笑容漸漸加深,老柳家的已經擠進人群尋到黃娟:“太太,老爺讓您也快些回去,說今兒是汪家的大喜日子,還要商量怎麼擺酒請客呢。”

黃娟應了,和自己嫂嫂說了一聲也就離開黃家回去汪家,有好丈夫好兒女好孫兒,人生至此,不稱圓滿就是人心不足了。黃娟抱緊熟睡的孫女,輕輕拍打著她,一顆心如泡在蜜糖一樣的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