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世上便有了度無量量劫之說?”
李滄海美婦嚴肅而又認真的道:“是的,修士的根本所在乃是三盞命燈,所謂修行的終極目標之一就是要度完無量量劫。”
墨明智與李妃月大吃一驚,道:“照你這麼說,慧根乃無量量劫之根,與三盞命燈相融相合,這怎麼可能度完?”
“不錯,無量量劫,度之不完,因此即使是天縱奇才的蓋世修士,縱橫天地數千載後,所有的一切都只能成空。”李滄海美婦長嘆一口氣,而後又面露嚮往之色,道:“傳說中,永存世間的永生者必須完全度完無量量劫,將慧根化作永生樹,一片綠葉就足以讓萬里沙漠迸發生機,變成一處生命淨土。”
“唉,說來說去都是一些傳說,連永生者是否存在都難以確定。”李妃月一陣感慨,道:“這些離我們還遠,不如說一些實在的東西吧。”
“慧根,無量量劫之根,量劫無量,度之不完,但修士要想奪取不屬於自身的壽元造化,必然要衝破慧根的枷鎖。”李滄海美婦雙眸流露出兩道精芒,道:“在慧根中醞釀一線生機,於無量量劫中萌生一根芽,凝出‘神我’聖果,祭成文宮,托起命星,超脫於慧根之上。”
墨明智思忖了半刻,心中有些想不明白,問道:“慧根束縛住三盞命燈,兩者可謂是相融相合,祭成文宮,托起命星,超脫於慧根之上,這豈不是相當於脫離了三盞命燈嗎,修士的一切根本皆在三盞命燈,可以就此離開嗎?”
聽到墨明智的發問,李滄海美婦笑了笑,面露讚許之色,道:“我講過,三盞命燈乃是修士的根本所在,所有的一切皆由此開啟,但並沒有說除了三盞命燈之外就沒有其他。”
李妃月聽後,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其他是什麼?”
“若想永生,僅修三盞命燈還遠遠不夠,文宮是超脫慧根、通向人體其他世界的唯一所在……”
“也即是說,除了三盞命燈,還有其他……更為恰當的說,身體內還有一些類似三盞命燈的存在?”
“若想屹立在世間巔峰之上,只要將三盞命燈修到極限,就已經可以了,但如果想證得永生之境,只是修三盞命燈,絕對是不夠的。常言道:性道為神,命道成仙,成仙為神皆是道,但皆無法證得永生,唯有修性命大道,才有一線永生的希望。”李滄海美婦這般道。
說到此處,李滄海美婦露出一抹悵然的神色,畢竟就連她也難以確定世上是否能證得永生,她繼續道:“即使是驚才絕豔的絕世天驕,一生中僅修三盞命燈就已足矣,會受益無窮。想要凝出‘神我’聖果,祭成文宮,托起命星,超脫無量量劫之根,增長自己的壽元,並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你們要謹記,切勿好高騖遠,唯有打牢堅實的基礎,才是最最至關重要的所在。”
時光如水流逝,轉眼間已經度過三個月,墨明智與李妃月漸漸適應這裡的生活,這種變化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慢慢接受了這一切。
在此期間,兩人並沒有真正開始修行,而是一直在汲取種種常識,以及思考將來如何走,李滄海美婦顯得很耐心,認真而又細心地教導他們,給予長年累月積蓄下來的經驗與感悟。
很顯然,這些心得體會非常重要,對於墨明智與李妃月來說無疑是及時雨,直到又過去了一個月,他們才感覺全部融匯與理解了,覺得能夠進行所謂的修行。
“三盞命燈與慧根共存共生,修三盞命燈就不得不修慧根,可以說所有的一切皆是從慧根開始,也即是‘啟聖’。”
修行乃是一個逆天而行的過程,特別是剛剛開始修行的初學者,若沒有人給予引導,根本連門都無法見到,更不用說要堪破其門。
“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我將助你們堪破修行之門,成為真正的修煉者,此後便不會再獨自教導你們,你們將要和其他弟子一樣,一起到‘聚靈十九谷’中上早課。”
墨明智雖然不是大荒內院的弟子,但李滄海美婦在教導李妃月時,任憑墨明智在旁聆聽,並沒有什麼‘法不外傳’的忌諱。
李滄海美婦很清楚,即使墨明智堅持修行,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改變,到頭來一場空。大秦時代,墨明智擁有的‘極境’可謂是天上地下唯我無敵,但現在卻已經泯然眾生矣,不足為慮。
初入門者,打牢堅實的基礎最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比其他人走得更加遠。
所以,當李滄海美婦得知兩人傳承了‘女媧觀想圖’啟聖卷後,頓時消失在重重巒山深處,一炷香時間後才返了回來,拿出了一枚光彩流溢的古玉簡,裡面記載著‘女媧觀想圖’啟聖卷的種種經驗與體會,墨明智兩人問後,才得知古玉簡出自納蘭馨之手。
此世間,聖人觀想圖並非是字面上所說的圖畫,而是以大道之經文,摹刻聖人真身形象,融入了聖人的大道奧義,記載著聖人開創的功法、神通,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聖人觀想圖乃是聖人的大道化身。
而女媧觀想圖傳承於某一赫赫有名的不朽聖山,其基礎法門號稱世間最強,在浩瀚無際的東勝神洲中,也只有幾種聖人觀想圖能夠與它並列,而沒有完全超越者。
當然了,墨明智與李妃月所獲得的‘女媧觀想圖’不可能是完整無缺的,邊荒聖廟裡收錄的僅是‘女媧觀想圖’的起始篇章而已,不然的話,一旦有人獲得了真正的‘女媧觀想圖’,將會沾染上大恐怖因果。
雖然是‘女媧觀想圖’起始篇章,但也是號稱世間最強基礎的無上法門,可以將初踏修行路者的基礎打得無比堅實,未來將會受用無窮。
李滄海美婦運轉玄法,直接將古玉簡記載的種種經驗與體會灌輸到兩人元神中,字字珠璣,刻骨銘心,像是銘刻在靈魂深處似的,再也磨滅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