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駐開封西門之後,公孫翊並沒有進入內城,而是把指揮所直接設立在西門的甕城內。一個時辰之後,開封城內的一百多名總旗官,以及大部分在職百戶官和數名將軍依軍令來到西門甕城校場上。透過花名冊與高名衡的知會,公孫翊已經得知眼下城內只有三千明軍,至於城內的其餘兵馬被巡撫李仙風帶往河北平亂。
“諸位將軍們,基層的軍官們,本人乃是陛下親封的河南總兵官公孫翊,不管你們服不服我,現在都必須聽本將軍軍令,誰要是不服的,現在可以去職,本將軍絕對不為難,相反還會賞他五兩銀子作為返家的路費。”公孫翊為了證明自己說話算數,直接讓人抬了一箱銀子放在自己腳邊。
“將軍,聽說闖賊要打過來了,那我們開封還能不能守得住呢?”人群中一名總旗揚聲問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本將軍的回答是人在城在,人亡城亡。諸位應該都是開封本地人,你們也應該聽說闖賊有一條軍規,一天陷城燒殺搶掠一天,兩天陷城燒殺搶劫兩天,三天陷城直接屠城,那麼現在你們告訴我,你們是希望看到自己的父母妻兒財產遭到毀滅,還是希望他們幸福的生活下去?”公孫翊揚聲表達著自己決心的同時,又給了他們一道選擇題。
“將軍,那還說什麼,跟他們拼了。”一名年輕的百戶,拔刀而起,大吼一聲。
“拼了,拼了……”眾人立即附和高呼道。
“好,很好,現在本將軍再宣佈一條獎賞令,凡是殺敵一人者獎勵銀子二兩,以此類推,哪怕你殺了一百個敵人,只要割下左耳作為首級證據,就可以領取二百兩銀子,另外本將還會給你們申報功勞,獲得朝廷的升遷。”好一會之後,公孫翊揮揮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後,他又繼續頒佈了獎賞令。
“將軍威武!”眾將士再次歡呼了起來。
“當然,有獎賞自然有懲罰,一旦開戰,畏懼不前者,殺無赦,私自逃跑者殺無赦,偷盜劫掠百姓者殺無赦!”公孫翊接著又頒佈懲罰令,嚴肅軍紀。
“謹遵軍令!”作為大明軍官,眾將士豈會不知軍令,對此他們自是毫無疑義。
“待會爾等回營把我的軍令傳達給每一位兄弟。另外,把你們營中善於騎射的,善於火器者,立即舉薦給本將軍,本將軍要成立一支騎射隊,一支火器隊,告訴弟兄們,透過本將軍考核者,每月月俸三兩。”公孫翊接著又再次宣佈了一條挑選優秀士卒的命令。
“遵令!”眾將士再次應道。
“開封守備高尚仁,千總陳德何在?”公孫翊點的這兩人,屬於目前開封武官中比較有名望的。
“末將在。”二人出列應道。
高尚仁已經年過三十,身形敦實的他,性格內斂,不喜言論,但卻是個實幹之人,所有在軍中頗得軍心。
陳德今年才二十出頭,但他則是世襲軍戶,其父陳永福身居副將之職,同在河南為官,此刻跟隨巡撫李仙風領兵在外。
陳德的身高目測足有一米八五,壯實紮實,雙目鋒芒畢露,一看就是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很有朝氣。
“高守備,城中的三千兵馬,由你統率,北門和曹門就交給你鎮守,城門若失,你也不用來見我了。”公孫翊直言了當道。
“末將領命。”高尚仁雖然心下有些遲疑,但面對公孫翊逼人的目光,硬是沒敢反駁。
“陳千總,聽說你精於射箭,可否願意擔任騎射隊隊長一職?”公孫翊看向陳德問道。
“敢問將軍,騎射隊有多人人馬,主要職責是什麼?”年輕人就是有朝氣,陳德昂首看著公孫翊。
“暫定二十人,但我需要是能夠百步穿楊的神箭手,一百步內只要是目光所及的人物目標,都能給予致命一擊的神射手。”公孫翊說罷,接著道:“正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本將軍就是準備成立一支這樣專門打擊敵軍前線的指揮官的神射手,只要發現目標,一擊必中。”
“有點意思,好,卑職幹了。”陳德被公孫翊這新式的狙擊理論吸引,立即答應了下來。
“現在你立即跟高守備前軍軍中挑選人手,記住一定要神射手,寧缺母濫。”公孫翊點點頭,再次看向高尚仁道:“火器隊人手,人數不限,高守備你回營後立即備選,我隨後會去考核。”
整頓完城中的三千人馬,公孫翊立刻讓李牟率領三千人馬接防了東門和南門。他則和李巖率領兩千人馬坐鎮西門,等候陳留祥符二縣百姓的到來。
晚上,周王朱恭枵在王府舉辦了一個宴會,邀請了開封全體官員,以及一些豪紳,當然這個宴會主要還是為了給公孫翊接風洗塵。
公孫翊說實在真不想來參加這樣的宴會,現在他是真忙,但他又不得不來,倒不是顧忌周王的面子,主要是他缺錢,所以他必須來籌錢。
下午的時間,他先去了一趟軍器局,隸屬河南都指揮使司衙門的軍器局,如今基本已經處於停滯狀態。這幾年工部雖然派了一些工匠下來,但由於經費的原因,如今軍器局幾乎形態虛設,已經大半年沒有生產過火槍了,更別說火炮。
但讓公孫翊慶幸的是軍器局匠頭焦漠仍舊堅守在崗位上,而且還有六名老匠師由於年紀大了,因為找不到活幹,靠著軍器局每月的一點俸祿養活。
在與焦漠的交談中,公孫翊發現這個三十五歲的漢子,竟然有二十二年製造火器的經驗。從十三歲開始他就跟隨叔父焦勖在工部軍器局學習,可以說他叔父焦勖的手藝他基本學了個全。
五年前因為他叔父焦勖的關係,他被調到河南擔任軍器局匠頭,因為擔任匠頭一個月月俸有一兩銀子,還有一石大米,為了養活兩個妻子,四個孩子,他一個火器專家,就這麼窩在開封足足呆了五年。
按焦漠的說法,遼東明軍使用的紅夷大炮他都參與製造過,因為那些紅夷大炮正是他叔父焦勖和西洋人湯若望一道製造出來的。焦勖這個名字公孫翊還真不知道,但說起湯若望他還真不陌生,所以得知焦漠的輝煌歷史,公孫翊自是大喜過望,當場表示從即日起,焦漠每月領取五兩銀子,其餘六名老匠師每月三兩銀子。
當然公孫翊還答應給他們調撥一百名學徒,以及製造火器的原材料,前提是必須馬上開工製造火藥,眼下製造火炮顯然來不及,但製造守城的火藥卻是可行的。
而經過與焦漠的一番交談,公孫翊得知一旦開工,軍器局的開支起碼每月需要一千兩銀子,要是想製造大炮火槍,那至少需要一萬兩銀子。
現在公孫翊手頭還真沒有閒錢,而在開封想要籌錢,公孫翊能夠想到也只有富得流油的周王,所以這個宴會他還真不能不來參加。
公孫翊一路風塵僕僕趕到王府時,偌大的王府早已經張燈結綵,尚在大門之外就聽能歌舞絲竹樂器之聲,當真是一派歌舞昇平。
“永城州知州兼永城州衛指揮使,總兵官公孫大人到!”門子的一聲唱若,大堂內早已到齊的大小官員豪紳紛紛站了起來,就連主位上的周王也起身站了起來。
“下官公孫翊見過王爺千歲。”公孫翊換了一身白袍儒服,昂首闊步走了進來,在與周王行禮之後,公孫翊又拱手向左右的眾人行禮打招呼。
“來,來,公孫大人請上座。”周王親自邀請公孫翊在他左首位置而坐,而他的右首坐的則是巡按高名衡,由此可見公孫翊如今的地位,在周王心中已經蓋過巡按高名衡。
“開宴。”周王待眾人落座後,隨即示意王府的總管太監上菜。
PS:本章上傳就20萬字了,雖然比較撲街,但也有幾百兄弟在支援本書,希望兄弟們能夠給1張銀票支援一下,票票無疑是更新和寫作的動力,老鹿感激不盡,鞠躬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