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春深日暖最新章節列表 > 71揪尾巴大白傷人,刺童生潘氏護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1揪尾巴大白傷人,刺童生潘氏護女

沈家人來了,槿娘跟汪文清肚裡這點歪水更沒處出脫了,總是親家,若是當著人的面咒人家女兒養不出兒子來,沈家必得鬧到王老爺跟前去。

王老爺到底待不待見汪文清,槿娘自家知道,這個女婿,親爹是萬分瞧不上眼的,她一個出嫁的女兒幫著夫家謀孃家的家財,若親孃活著,必得大耳刮子抽她。

再者說了,汪王雖只差著三點水,卻是兩宗不同姓的人家,若真到了過繼那一步,族中嫡嫡親的大伯家那許多的堂兄弟,俱都娶了媳婦生了兒子的,哪裡還輪得著她。

槿娘想的是把弟弟哄住了,自家看中他們昊哥兒,叫他去跟族裡頂著來,到時便是族中再不肯,也只得過繼了。

如今只得把話先咽回去,又疑心是秀娘不肯留她們,這才把沈家人叫上門來,她心裡不樂,帶了昊哥兒跟沈老爹潘氏問了安行了禮,便退回自家屋子裡去。

過不得多時,小丫頭便來了,低眉低眼的兩句話,說得汪文清差點兒跳起來,既是沈家老兩口來了,自然是住在蓉姐兒的正屋裡,孫蘭娘跟妍姐兒便只住在三間正房的西梢間。小丫頭來,是請汪文清住到外院去的。

總歸是有女眷在,怎好混住一處,便是王四郎聽了也覺有理,還嘆一口氣:“買這院子時覺得夠大了,怎麼的如今還是顯得淺窄起來了。”

秀娘嘴上應一聲:“原想著我們幾個住這院兒怎麼都是夠的,倒沒想著親戚們。”把這夫妻兩個隔開來,看她們還弄不弄得鬼:“左不過就這幾日,過了年三十總要去給爹拜年的。”她倒要看看這一家子是不是真能舍了臉在王家過年。

這回回來不僅僅是買茶園子,王四郎還打算重修親孃的墳塋,他原倒是想要遷墳的,當時家裡貧困置不起好棺木,草草一具薄棺材還是伯父家裡資助的,手裡有了錢想到這些陳年舊事,越發心裡不得過。

埋人時也沒尋甚個好風水,只在原來家中薄地裡頭起了個坑,埋了下去,好叫左右親鄰看著,待他們走了,也好有人照管。

可俗話說的好,“窮不改門,富不遷墳。”你眼裡是窮山惡水,到風水先生眼裡卻是好地頭,人哪裡會沒個緣故就發達起來,往那根上想,許就是這墳埋對了位置。

既不能遷,也要把地方整得像樣兒些,定下主意便早早給族中的大伯去了信,封了五十兩銀子,叫他疏通,那地原是耕地,挖一塊當墳便罷,一整畝都要造起孝屋來,那便是佔了耕地,必得叫官府中人寫一張籤出來。總不能叫老孃在墳頭裡還睡得不安寧。

既然是要造孝屋,木石磚瓦水泥沙子都不能少,王四郎想著濼水難尋好杉木,一路辦貨時就買了來,總有百多根,俱都擺在船上運了來,王四郎有這一件事擱在心上,急著家去,聽見秀娘說十日八日的話便道:“叫算盤收拾了老屋,帶幾個下人去便罷了,把娘的墳修起來要緊。雅*文*言*情*首*發”

秀娘正等了這話,可她娘家人剛來,這便要去倒有些趕人的意思,應了聲:“各色孝衣總要備起來,哪有大年下裁白布的,再急也要緩到年後去,只先把沙石買了從船上拖過去,都預備好了,再一同起事,還要尋訪個好些的陰陽先生,和尚道士的,難道還緊著年前開工。”

這倒是實話,王四郎撥了算盤珠子算一算,這一場倒要花費七八百兩,銀子便算了,要緊的是還差著一付好棺木,他算完帳便道:“訪得玉皇觀裡的道士是有道行的,這些人慣走白事辦道場,我差算盤去問一問,哪裡有存的好棺木,便是百來兩也要求了來。”

秀娘曉得王四郎親孃下葬簡薄,他如今高屋廣廈的住著,心裡那些個舊事又翻騰出來:“那是自然,我看還得尋個畫工好的匠人,給婆婆畫個影來,咱們也好在家裡祭她,也叫蓉姐兒瞧一瞧,親奶奶是個甚樣子。”說著又溫聲軟語一句:“便是我,也不曾見過婆婆的,等畫好,往她靈前奉杯茶。”

一席話說得王四郎如雪天喝了熱湯,暑日用了冰碗,通身千萬個汗毛都熨貼了,摟了秀娘的肩:“我去安排,你在丈人面前告個罪,只說事兒辦得急,不能留他多住,等咱們回來,接了兩老過來小歇便是。”

王四郎自來覺著沈老爹潘氏兩個瞧他不起,這回秀娘想得周到,這才投桃報李,拿了袖裡的鑰匙:“你開了箱子,多拿些銀餅出來,打些銀錁子,再打一付好頭面,給女兒也置一套,要見鄉親,不好落了面子。”

秀娘剛應一聲,就又聽見他說:“給梅姐兒也辦上,幾個姐姐那兒,你瞧了辦吧。”說著轉身戴了帽兒出門去了。

秀娘深吸一口氣兒,聽這意思是怎麼著也要給這幾個姑子辦上一份了,心裡再不樂意也知道是給王四郎作臉,只怕得了臉的那些越發要踩到頭上了。

蓉姐兒正帶了潘氏幾個看她自家的屋,點了花瓶告訴妍姐兒:“這不是真的,仿生的,能摘下來戴到頭上,我送給舅姆一朵大的。”

孫蘭娘聽見了便笑,倒沒白待她好,潘氏正扯了玉娘的手問她:“那屋那對兒來了多久?”玉娘照實說了,潘氏聽見斜斜嘴兒:“趁得熱灶,往日卻瞧不見她添把火。”

玉娘曉得潘氏的脾氣,若被她知道那兩個正圖謀傢俬,老太太非跳起來拿了雞毛撣子上門拼命不可,她把話兒藏了不敢說,又是吩咐丫頭倒茶上湯,又是開了點心匣子叫他們用點心的。

“這泡鏍是軟口點心,叔祖父吃起來最好的,一入口便化了,不必嚼。”說著又指了丫頭去熱一份乳餅子來給妍姐兒吃,小丫頭還提了銅壺進來給孫蘭娘洗臉梳妝,樣樣都照顧周到。

那邊槿娘冷眼瞧著正房裡出入不斷,哼上一聲:“這家還姓了王呢,倒叫一家子外人住得正房。”說著抱了昊哥兒,待這些個家業都落到自家兒子手上,這此個看人下菜碟的奴才俱都打出門去。

她倒忘了昨兒才來這屋裡也不曾停過人,只覺自家受了慢怠,心頭記上一筆,又想著這沈家也不算大門大戶,原來四郎不曾發跡,如今是個富家老爺了,再要尋個好出身的又有何難,秀娘又沒個兒子,還有個甚話好說。

不一時秀娘領了丫頭進了屋子,先問父母可有甚不好的,再給孫蘭娘送一付妝匣,這裡頭的東西自然是比槿娘那份要厚得多,她拍一拍妝匣子眼睛往那屋一斜,孫蘭娘便知道了,趕緊捧到西屋去收起來,還有給妍姐兒兩套小衣裳。

原是給蓉姐兒做的,放得大些,妍姐兒穿起來倒不嫌小。秀娘坐下來便道:“爹孃來時怎不說一聲兒,我也好先備下東西來,這兒不過再住四五日就要回去的。”

潘氏扯一扯她的袖子:“還不是為著你,趕緊的,咱們吃上三日素,往那觀音廟裡請個送子娘娘回來!”這一句正說著了秀娘的心事,當著親孃的面差點兒落下淚來。

潘氏一瞧氣得邁了小腳站起來拍桌:“怎的,王四郎敢富貴休妻,看我告不告他,叫縣太爺打他的板子!”

秀娘趕緊拉住了:“哪裡是他,若他是這付心腸,我這些苦又是為誰。”說著把小丫頭怎生聽見槿娘夫妻兩個說話的俱都告訴了潘氏,娘家人一來,秀娘便有了主心骨,叫她一個跟槿娘硬來,她還沒那麼足的底氣。

潘氏聽見這話長出一口氣,口裡念了一聲佛:“原是那個等吃冷豬肉二十年還不曾咬得一口的,翻得什麼浪來,倒不夢個金光菩薩撒給他錢使!”學子祭聖人必有一道冷肉,中了秀才往上才能分得著,這汪文清祭了二十多年聖人將將進了學,,童生連豬肉都沒得吃,再是個讀書人潘氏也不往眼裡瞧他。

說著又要伸手去點秀娘的腦門,到底忍住了:“你也忒不成事,他姓汪,不說別個,頭一個你公爹難道能肯?嫁出去的女兒還要伸手進孃家兄弟家裡,亙古就沒這個道理。”

潘氏說完這些,一口一個王八的罵,氣哼哼的在屋子裡轉圈兒,正想尋個由頭找王槿娘吵吵一回,外邊院子裡一聲驚叫,接著便是震得樓都搖的哭喊聲。

大白似道銀閃電,衝進屋來跳到床上,蓉姐兒剛要叫它,外邊槿娘罵罵咧咧進來了:“那貓兒呢,怎的抓傷了昊哥兒。”

昊哥兒正是貓狗都嫌的年紀,瞧見大白在廊下卷了尾巴曬太陽,躡手躡腳走過去,一把揪住它的尾巴把它往地下一拖,大白原也警醒著,只宅子裡人多了,它也慣了人聲腳步,這才沒躲,冷不丁叫個毛孩子揪了尾巴,反身一撲,爪子正撓在手背上。

槿娘聽見兒子哭叫出來一瞧手背上三道爪痕,都破了皮了,叉了腰進門,一付要剝了大白皮的模樣。潘氏看見了站起身來:“呀,這是怎的了?”

闔屋的人都看見大白躥進來躲到床上,蓉姐兒還爬上去要摸它呢,槿娘曉得潘氏裝聾作啞,氣得一張臉兒通紅:“親家母可瞧見那只大白貓兒,撓得昊哥兒的手都破了皮。”

既是問看見沒看見,潘氏搖了頭:“不曾見呀?哪一只白貓?”

槿娘曉得她睜眼說瞎話,冷哼一聲:“親家母怎說這些虛話,我可是瞧見它跑了進來,撓了人的貓兒難道還要藏起來不成?”

大白鑽到背子裡,蓉姐兒直發急,悄悄把眼睛看過去,叫槿娘一窺便知大白躲在床上,她三兩步就要走過去,叫潘氏一把扯住了:“親家姑娘怎的說這話,我藏一隻貓作甚,若說的是我家大白,不知蹲在哪個牆頭睏覺呢,它最是懶的,瞧見耗子打眼皮子底下過都不肯伸一伸爪子,怎會撓了人。”

大白在沈家這許多時候,來往的娃娃們沒一個叫它撓過,偏昊哥兒叫它一巴掌撓破了皮,定是傷了它,那踩了它尾巴的小兒還沒見它抓過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蓉姐兒急急張開兩條胳膊護住大白,瞪起眼睛來:“不許抓大白!”

槿娘見個小人兒也敢跟她叫板,把頭一扭,指了秀娘:“四郎媳婦,你且瞧瞧要怎辦!”她若是不曾說過那過繼的話,秀娘許還真要把打大白兩下,讓她消了這個氣,可她既存了這份歹意,秀娘也不給她面子:“孩子傷得怎樣了,可拿水洗過沒有,這傷口可不能拿陰陽水洗,可有晾涼的水,洗乾淨了才好上藥。”

槿娘急急進來,只拿絹子給昊哥兒包了一下,哪裡上過藥,聽她這一說,趕緊又迴轉去,瞧了他們人多,等四郎回來狠狠告上一狀,非打斷這貓兒一條腿不可。

秀娘看了眼玉娘,玉娘趕緊差了銀葉把大白看牢,蓉姐兒知道護住了大白,神氣起來,衝著門邊翻翻眼睛,秀娘點住她的鼻子,蓉姐兒這才轉身把大白摸出來,拍它的背摸毛,一摸身上掉下許多毛來,知道剛才昊哥兒欺負了它,虎了臉:“他為甚住我家,叫他家去!”

倒豎了眉毛生氣的樣子跟王四郎一色模樣,秀娘拿她無法,又不好叫她再說:“趕緊住了嘴,來的是親戚客人,你怎好說這話!”

蓉姐兒聽了悶聲不響,抱了大白到西廂房去,坐在小凳子上念念叨叨,拿臉蹭蹭大白,愛惜的摸著它的尾巴:“我不叫人抓了你,我護著你。”

妍姐兒換了新衣,看見妹妹坐著不樂,走過來跟她一起發愁:“要不,我們把大白藏起來,藏起來姨姆找不到。”她要大兩歲,主意也更多,指指床底下:“藏在那下面,你姑姑還能爬床?”

蓉姐兒覺得有道理極了,她吃力的抱了大白,到東廂房去把大白睡的褥子拖到床底下,曉得阿婆幫著她,團在阿婆身上:“阿婆,你別叫人把大白捉了去!”

孫蘭娘拉了秀娘進來內室,把帳薄並一匣子整錠的雪花細銀盛過去:“你且點點,這是這一年收來的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