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完美男神成長記最新章節列表 > 96、今天覆檢,才回家不久,更不了今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6、今天覆檢,才回家不久,更不了今天

蘇景手撐著下巴,懶洋洋看向石福, “你以為阿瑪當真不知弘暉的舉動?”

“太子既然清楚, 為何……”石福就弄不明白了。放縱親兒子與被圈禁的死敵來往,這又是甚麼道理。

“你很奇怪?”蘇景眼裡一片冰冷, “石福, 你要記住,人, 總是會偏心的。身為父親,就更喜歡偏心。”

偏心更弱那一個,更可憐那一個。

當初他初回京城, 無依無靠,除了自己, 除了寵愛,甚麼根基都沒有。所以那位阿瑪,日後的雍正皇帝心底有愧疚,有憐惜,心, 就偏到自己身上。然而如今呢, 情勢轉變。昔日的嫡長子因病癱瘓在床, 更因生母之故被剝奪嫡子的身份, 從雍親王府的繼承人落到如今人人避之不及的地步。當父親的,自然就要將心偏回去。不僅要偏回去,還要看看自己這個從弘暉手裡奪走一切的長兄是否真的表裡如一的寬容大度,能容忍弘暉一切的任性。

是的, 此時的弘暉明顯已是個廢人,所以做出的一切事情只怕在身為父親的看來,都不過是任性罷了。

畢竟,實力懸殊太大,註定不能成功。

次日風和日暖,蘇景晨起在院子裡打過拳練完劍,還未來得及用早膳,石榮就來稟告,道昨晚安置明月的院子裡來了探子,另還有高嬤嬤藉著送膳食的機會闖到屋中,與明月起了爭執。

“底下的人一直監看著,發覺那老嬤嬤說話的時候,來打探訊息的人似乎有些衝動,幾次三番想要竄出來,不過都被另一個給攔下了。奴才估摸著他們不會死心,怕是還要過來。只是照著您的意思,怕打草驚蛇,沒派人跟上去。”

“跟上去做甚麼。”蘇景隨手一扔,手裡的劍就像長了眼睛般飛到架子上。他接過帕子擦了擦手道:“那明月雖嘴硬,有一句話倒是不錯。”

石榮不解的看著蘇景。

“她那句若要找她同黨,就得殺的江南血流成河。”蘇景看著石榮難看的臉色,笑道:“你這是做甚麼,你我主僕都在這江南長大,江南士人對朝廷的想法,莫非你不清楚?”

自然是清楚的。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殺的江南人頭滾滾,釋手幾乎堵塞河道。自隋唐以來便富庶冠天下的江南在那一場又一場的屠殺中,經歷的是滅門之禍。江南人對朝廷的恨,那是入骨之恨。若非如此,前明又為何將南明小朝廷建立在江南呢?

“江南自古富庶,故而多出士人。這士紳,說不忠,他們對朝廷,對前明的確算得上不忠。要不是天下士紳為了自己那點利益屢屢組織前明崇禎變法,更私下投效我大清。滿洲要入關,沒有如此容易。可說到忠心麼,他們骨子裡畢竟是漢人,滿人對他們是而言,本是異族,是未開化的莽夫,原本做奴隸的人踩在他們頭頂上,原本該士紳階層享受的權利全叫滿人拿去了,漢人不管有錢也好,有權也罷,統統要低滿人一頭。這可是他們之前沒想過的,所以他們如何甘心呢,自然便覺著還是以前的王朝好,遂又有了反叛之心,說來說去,江南這群士人,他們忠的不是朝廷,而是自己的好處!”

聽到蘇景這番見解,石榮有些不服。

蘇景見他臉色,好笑道:“你想說甚麼?”

“奴才,奴才曾祖便是因不肯剃頭被朝廷砍了腦袋。”

他這樣一說,蘇景便明白了,“你是說那睿親王攝政時下的剃髮令。”

石榮沒有吭聲。

“留頭不留發,留髮不留頭啊。”蘇景喃喃念著這一句在大清早已過去許久的政令,“你想的倒也不錯,當年若無這剃髮令,江南對朝廷的怨恨未必如此之深。”

漢人自來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然這並非就是漢人從不剪髮的意思。事實上為了面容整潔,漢人很早就有專門的剃頭匠,朝廷每五日一回的休沐亦是源自於此。頭髮長,就要耗費許多時間才能打理妥當。可也是因此,正好體現漢人對頭髮的別樣看重。

身體源自於父母,自己就當珍惜,這原本是前人告誡後人看重自己的性命,然而一旦融入孝道這個因由,一切就變的大不一樣起來。

所謂受之父母,那麼你的身體自己便沒有處置權,隨意損害便是對父母的不孝。自殺為罪,有些家族甚至不許自殺之人葬入祖墳。對時下講究死後有靈的傳統而言,這樣的懲罰可謂嚴厲無比。便是後宮,妃嬪自盡被視為對君父的忤逆,妃嬪任意落髮則是大不敬。

是以,當年一道剃頭令,固然讓許多珍視性命的人屈服了,但也有無數人為了堅持對祖宗的孝寧死不從。

等到漢人習慣滿人髮式,因此令而造成的血腥殺戮方慢慢減少,但蘇景相信,不僅是在江南,在天下漢人心中,對這剃頭之事,皆是不甘不願。

看上去不過是簡單的剃髮,可當年的攝政王多爾袞卻罔顧漢臣吶喊與民間人心,寧可殺的人頭滾滾,烽煙四起也要通行此政,莫非多爾袞是個莽夫,為了臉面才執意如此?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然不。

當初多爾袞並不是為了所謂的朝廷臉面,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冒著大清江山隨時可能動搖都要堅持的原因只有一個——藉此令打斷漢人的脊樑!

你們漢人不肯承認江山已經屬於大清,想要反清復明,你們漢人包庇前明餘孽,四處與大清作對。所以你們漢人最看重甚麼,我就要毀滅甚麼!

你們所謂的孝道與忠心,一切的一切,最終都抵不過我手裡的屠刀!

不可否認,在這一場較量中,勝利的人是更狠心的多爾袞。他寧可眼睜睜看著大清人口銳減,天下十室九空也要推行自己的意志,滅亡漢人的骨氣。

這一擊過後,活下來的漢人,至少那些普通的百姓都屈服了,哪怕他們關起門來望著銅鏡中面目全非的自己痛哭流涕,生不如死,然後他們最終還是明白自己成了滿人,而不再是大明百姓。

但強權帶來的,除了屈服,伴隨在血液中流淌的還有仇恨。尤其是在這江南,讀書使人明智。讀的書越多,越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質。江南的人在付出血的代價後,對大清的手段同樣看的清楚明白,恨意就越發深邃了。

“早立儲君,屢下江南,恩撫士人,都沒用。”蘇景眼神幽幽看著牆上掛著的一副聖駕巡遊圖,上面百官恭迎,士人歡呼的場景描繪的栩栩如生,可蘇景心裡清楚,那只是一副畫給人看的畫罷了。

“罷了,時機未到啊。”蘇景吐出一口濁氣,對在邊上一臉後悔不敢吭聲的石榮道:“曹家可有動靜?”

石榮一時衝動說了些話早已後悔的厲害,此時看蘇景換了話鋒,忙道:“回主子,那嶽姨娘尚且不知道咱們已將人捉住了,在曹家的探子來報,她昨日一直在與身邊的一個婆子商議,看樣子她是打算對曹寅下手。”

“盯緊些,別反被人啄了眼。”

“主子放心。”

江南這邊異動不停,旬日後的京城中同樣暗潮湧動。

康熙昨日臨幸過一名小答應,今早起來又聽梁九功回稟江南新送了上等的補身藥丸回來,不由心情大好,“這孩子,朕早就囑咐過他,盡心查探就是,朕的藥丸他留下藥方,交給太醫院就是了。”

“事關萬歲龍體,太孫最是孝順之人,如何肯呢。”梁九功討好的奉承了一句。

康熙自然被哄的開懷,覺著今日也無甚麼大事,興致一來便令昇平署將排的新戲在暢音閣備好,又令梁九功去請太后與后妃,“這出臨門笑還是弘昊那孩子去江南前令昇平署排的,也有兩月了,朕今日且先瞧瞧。”

皇上一張嘴,宮中上上下下都動了起來。

今日正好五福晉與十二福晉一道入宮給太后請安,太后得了太監傳話,就吩咐五福晉和十二福晉不必早早出宮,一道去暢音閣看戲。

“今兒這出戲還是頭一回唱,哀家早就盼著呢,是太孫出京前特意吩咐昇平署排的戲,說是給哀家和皇上解悶用的。今兒你們就陪哀家一起樂一樂。”

“是,孫媳今日就沾您的光,看看太孫親點的戲。”五爺因養在太后膝下緣故,一眾孫輩媳婦中自然五福晉在太后跟前頗有幾分臉面。五福晉在五爺面前不得寵,在看重嫡庶的太后面前卻全然不像在府中時的木訥,很會討好。

她既知太后寵愛蘇景,便口中一口一個太孫孝順,誇讚不停,哄的太后越發滿意她,難得開口道:“你放心,你終歸是嫡福晉,府裡要有不聽話的,別說哀家,便是宜妃,也不會容的。”

五福晉心頭酸澀,嘴角卻帶笑道:“太后放心,都是服侍咱們爺的人,孫媳這做嫡福晉的,自會善待妹妹們。”

“那就好,那就好。”太后拍拍五福晉的手,由她和十二福晉扶著上了轎子。

誰知半路遇上同樣接了聖旨趕來的德妃,太后正要令下轎請安的德妃起身,竟看到德妃身子晃了兩晃,身邊幾個嬤嬤宮女都沒能拉住,咚的一聲腦門朝下,重重栽在地上人事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