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清歌荀令[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3、第 3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第 3 章

光和七年,潁川陽翟郊外,三三兩兩的文士趁著秋日出遊,或談論政事,或探討文章,甚至還有及笄女子跟著家人出行遊玩,端的是一片祥和之景。

空地上鋪著各種席子,文士們說到興頭上便拿起身邊備好的酒水,酣飲之下寫詩作賦在此時最為平常不過了。

臨溪的一間亭子中,因為四周陰涼所以注意到的人並不多,便是有人想要來這兒,看到亭子中備好的酒器草蓆也知曉這是被別人佔下的地方了。

此時,亭子旁邊站著的男子一襲青衫風流,墨髮上並不是常見的玉冠,而是被一枝不合氣節的桃花枝挽住,眉眼間帶著笑意,只一眼看去便如同春風拂面般沁人心脾。

此人正是在這漢末生活了二十年的荀玉,或者說――荀。

當年初來之時萬事不知,只知曉家裡是世家大族,規矩禮儀皆是極好,“玉”與“”同音,他也沒多想,長歌門本就是注重禮儀之地,只是成年的靈魂被拘束在小孩子的身體之中讓他頗為不適應罷了。

直到後來,偶然間知曉自己名為荀,他才終於恍然大悟,知曉那些隱隱的熟悉感是從何而來了。

荀,潁川荀氏,漢末大族,對於一個從小跟隨張九齡學習文治的長歌門弟子來說,他竟然沒有第一時間反應過來,若是被師父知道,怕是要將《後漢書》《三國志》等書放在一起抄上十幾遍了。

祖父荀淑,父名緄,如此明顯的資訊擺在面前,他竟然還一直以為家中只是普通氏族,這實在讓他一個以向來以記憶力自豪的長歌門弟子無地自容。

最初知道身份之時,荀的確迷茫了好久,就算他接受能力極強,也無法一下子將自己代入那個史書上驚才豔豔卻悄然落場的荀令君。

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最後卻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

一個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之人,最後卻憂鬱而亡......

在大唐之時荀玉無父無母,是張九齡將他撿回長歌門並撫養長大,名字也是師父想了許久才定下的。

荀,荀玉,師父是希望他能成為一個一心為民之人,只是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成了那個被師父用來給他當目標的人。

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之後,荀對周圍的關注便多了起來,即便當時還只是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娃娃,在幾位兄長唸書的時候他也會巴巴的湊上去,只為了確認這到底是不是他熟知的那個東漢年間。

長歌門弟子心中皆有匡扶天下之心,大唐盛世的繁華看久了,陡然到了這麼一個君王色令昏庸的年代,若說心中沒有什麼打算那是假的。

讀書為了報效國家,習武為了打抱不平,長歌門弟子雖受儒家思想教導,但也不會被儒家教條所拘束,在江湖上待久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也沒那麼重要了。

到底是跟在張九齡身邊長大的,官場中的汲汲營營荀再清楚不過,家中不肯讓他過早接觸政事,荀也不急,該來的總會來,過於急躁反而容易出錯。

男子二十冠而字,荀按部就班在長輩兄長的看護之下終於在去年迎來了加冠禮,隨之而來的便是與史書記載無異的黃巾之亂。

外戚專政,宦官專權,家中長輩大多在朝堂之上,荀對這動盪的天下看的清,卻也依舊無可奈何。

現在大亂才剛有些苗頭,那些之後嶄露頭角的人現在還不知道在哪兒,他不過一普通世族子弟而已,現在過於關注反而讓人起疑。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已經千瘡百孔的天下,豈是一兩句口號便能變得大吉?

眸中笑意散了些,荀將腦海中的雜亂念頭甩開,只是久等卻不見人來,嘆了一口氣便搖頭回到亭子中去了。

亭子中央的石桌上擺著一張碧色長琴,形制與時下大家所制之琴略有不同,但是看上去卻別有一番韻味。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八音之中,絃音為首,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此琴名流音,和荀在長歌門之中用慣了的長琴一般無二。

長歌門以書院之中萬卷書聞名,若宇內清平,他們可琴歌劍氣笑傲山林,若恰逢大亂之世,他們亦當有心為民,力挽危亡。

也不知道人都幹什麼去了,獨自倒了杯酒水,荀慢慢飲著,心思早已不知飛到了哪兒去。

他那大侄子可不是喜歡遲到的人,難道出什麼事情了不成?

心下有些擔憂,坐了一會兒之後,荀看著四周備好的酒水茶點,讓僕從在這兒看著然後起身準備去看看大侄子如何了。

荀氏一族人員不少,大兄荀悅因父早亡而在潁川族地成長,荀記事不久後大侄子荀攸也到了潁川,雖然荀悅對他們極好,但是到底年歲在那兒放著,課業也遠比他們繁忙,因此平日裡荀也多是和荀衍荀諶荀攸一起。

荀攸比他年長五歲,雖然差了一輩兒,但是叔侄倆的相處模式更像兄弟。

剛走了兩步,遲遲未到的荀攸終於出現在了視線之中,看到那隨之而來的少年身影,荀啞然失笑,大侄子不會遲到,但是架不住身邊有一個能磨蹭的。

原本對少年硬要跟過來就有些無奈,現在看到荀走到了外面,荀攸嘆了一口氣,三步並作兩步走過去,“讓叔父久等乃攸之錯......”

“無妨,快過去吧。”不等荀攸說完荀便直接打斷了他的話,大侄子認真起來就是他也不怎麼受得了。

未等荀攸回話,一同過來的少年便熟門熟路的繞過擋在前面的高大身影奔向酒水處,“既然到了,何不痛飲一番?”

這看見美酒如同看到美女一般的少年,正是後世大名鼎鼎的鬼才郭嘉,不過現在,這也不過是個半大的少年罷了。

漢末私學盛行,潁川更是其中翹楚,接下來百年大半謀士皆出自這人傑地靈之地,荀自小在這兒長大,在求學的時候自然認識了不少好友。

書院設在陽翟郊外,乃是在荀家的一片地上建起來的,荀氏不少長輩不在官場便在書院教導學生,當然,偌大一個書院不可能全是荀氏把持。

潁陰荀氏,長社鍾氏,許陳氏,舞陽韓氏,潁川四大氏族皆在此投入了不少心力,畢竟家中的小輩都要在這裡接受教導,世家大族最重要的就是傳承,若是不用心怎麼能教導出光耀門楣的後輩?

郭嘉比荀小了許多,現在不過十五六歲,但是一身才氣已然不俗,只是性子過於驕傲嘴巴又毒,因此在書院中的風評不是那麼好。

畢竟不是誰都能受得了被諷刺但是偏偏還不了口的感覺,要不是書院中的學子涵養高,郭嘉早被人堵到牆角套麻袋了。

因著年歲小,荀幾人在面對郭嘉時難免有些偏愛,但是這並沒有讓他的毒舌有所改善,在面對幾個好友之時言語更是無所顧忌。

因為郭嘉慣會順著杆子往上爬,這會兒看見美酒更是忘了旁邊都有些什麼人,黑著臉看著大口喝著酒的少年,荀攸捏了捏拳頭,而後面無表情道,“誤交損友,實乃命中之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