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宋記最新章節列表 > 156、第 156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6、第 156 章

“那國舅府的意思是?”

“我大哥的意思是家中兒郎憑本事做事, 得不得看重, 看聖上的意思。”

宋小五頷首,易家學乖了, 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皇后在宮裡, 他們在宮外, 這尺度本不好掌握,他們是皇帝助力的時候, 皇帝不想用也得用, 但只靠著皇后一個身份刮皇帝的皮,別說皇后不得聖心了, 就是得,又經得住幾次刮。

“好事。”宋小五是贊同易家的態度的。

像陳家, 陳相之前是靠不同流合汙上的位, 現在他上位了,知道用女人裙帶的好處就死抓著不放手了, 手段用得比前任還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次陳相一派得重任的還不及你父親門下的多, ”戶部這邊直接出去了三個主掌一州錢糧,這三人說來是身後朝中有人,但說是宋尚書門下也不為過,“這次是宋大人這邊贏了, 王嬸要提防著點。”

什麼贏了?皇帝用自己的人更多。

但陳家那邊是削弱了點, 她爹得了宗室的支援,兩派聯手,逼得皇帝不得不退步, 宋小五對這個結局還是有一點滿意的。

殺不得說不得,那就趕著往前走。

“多謝娘娘提醒。”易家不動心,難得,但宗室這邊得敲打敲打,這些人家親沾著親,昨天吵得不共戴天,隔日來個會說情的人走動走動,就又難免鬆動了。

易皇后見她了會了,便不再多說,問起了德王別莊的事。

她問,宋小五也不藏私,皇后現在心裡能裝天下事了,她就能多說點。

上位的知道的多了,不一味胡來,下面的人就能少受些罪。

皇后留了宋小五半日,傍晚的時候還讓五皇子親近德王妃,留了她提早用了晚膳,在關宮門前才送了她出去。

宋小五第二天請了宗室的人過來說話,讓各家離陳家遠點,說到離陳家遠點的事,隨南陽王老世子妃而來的守寡的那位年輕王妃跟宋小五提起了安文公主府跟她大嫂應氏應家的親戚關係,並道:“我那天元宵去廟裡探望舊友,其中燒香的人就有陳家的女眷,她們坐在前廂房歇腳,我在後廂房,巧極了,我在後面聽了個牆腳,聽一人說宋家大夫人已答應了替安文公主與你說情之事,我後來去打聽了下,原來應家一有女嫁予了安文公主一庶子為妻。”

侄王妃是後來刻意去打聽的,她原來不是個愛走動的,耳目不夠,把這關係打聽出來,很是費了些時日。

但為著能為德王嬸做些事,她皆一一耐心去打聽了,能遇到時機把這話說出來,天助她也。

“是嗎?”宋小五點頭,“知道了,多謝你。”

南陽王妃嘆了口氣:“陳家這些年可沒少動作,與他沾親帶故的不少,門生也不少……”

還是不夠沉得住氣,像符家就沉得住氣多了,自從那位被她爹誑了頗對她爹有些看不慣的符先琥僕射大人得病下去之後,符家再扶上來的人就是符先琥的堂兄,這位老大人就對她爹客氣多了,符家這幾年也沒冒進,朝中家族子弟極少,如不出意外,等這個時候都不忘結黨營私,也不願意退一步的陳相被幹掉了,符家的那位一直得聖心的符簡將成為繼陳光仲之後最年輕的一國之相。

災年當中,符家族下分佈各州的支族都舍了錢財鎮災,救扶百姓,而且他們家的功勞都沒有上報朝廷,完全不及宋家一門忠臣來得顯眼,但分支在各地得的一地的民心卻是實實在在的,哪怕那個地方只是幾百人幾千人受益,但這些東西一旦聚攏起來就不可小覷了。

符家下的棋長,而當了一國之相的陳家卻一步不退地圈地為王,不知道是富貴迷人眼,還是太過於相信自己的手段了。

“這就是我叫你們來的意思了,莫讓人纏上了,”宋小五輕描淡寫道:“把家裡人看好了,叫那幾個骨頭輕的正正身骨,這時候就莫中人的美人計了。”

宗室年輕一輩有個優秀的領頭人,這幾年又有做事,荒唐事要比以前少了,但皇族中人喜好美人的人可不少,尤其有生子這一塊牌子頂著,有兩個老王爺一把年紀了也還在隔三岔五就往府裡抬美人。

年輕人現在看著不糊塗,就怕當爹的糊塗。

宗室那幾個人的淫*亂南陽王府的世子妃是再清楚不過的,之前他們也跟陳家關係頗好,沒少收陳家的好處,聞言她訕笑了兩聲,低頭回了一句:“我回去就跟父王稟告。”

“我們這邊先緊緊,這事就由著陳家動,我們就別再大動干戈了,不要顯得比上頭還勤快。”

“這……”

“讓聖上看著辦。”

“誒,是。”

世子妃有事要先一步回南陽王府,守寡的年輕王妃程氏留了下來,宋小五見宗室的其他人時她留在身邊沒走,等到晚上才請安告辭。

宋小五把燕都的一些瑣事清理得差不多了,德王才帶著世子回來,一回來世子就拿著家裡的東西往外跑,去了趟皇宮還有幾個朝中大臣家送東西。

原來是他在別莊答應了陪他玩的幾個小友人要送他們禮物,一諾千金的德王世子回來睡了一覺,第二日就忙碌了起來,拿了德王府不少只有他家一家三口用的好東西送給別人。

德王妃冷眼看了幾天,這天小世子拿著東西去符家了,德王妃一聲不吭讓他拿了東西走,連她屋前她栽的大蒜盆被他拿走了兩盆也只點頭,不過等人帶著東西帶著僕從走後,她低頭就對躺她腿上假寐的德王道:“我莫不是養了個敗家子?”

家裡的蔥都讓他拿去送人了。

德王笑著側臉在了她的腿上,拉下了頭上束髮的玉冠。

德王妃以手代梳替他梳了兩下發,接過侍女遞過來的梳子替他梳了幾下,便全神貫注地替他梳頭來了。

“他是覺得他們傻,”德王被梳得舒服極了,等一邊梳好了他換了一邊,臉對著她的小腹後,他抱上了她的腰,跟她道:“在莊子裡好幾個小孩兒受大人指使拿金玉跟他換菜苗,他收了不少,正拿著你的寶貝去跟人換銀子呢。”

宋小五搖了搖頭。

朝中有不少人都當她是妖女,更當她種出來的東西是妖物,殊不如這些進化過的農作物都是她用死板的方法才把產量提升來的,她厲害的是後人的知識面,現在整個大燕能發現的農作物都被挖掘出來了,能吃的適合各個季節種就那麼一點,用此去充實國庫是大大不夠的,跟她想達到的層次更是差著十萬八千裡,而這,已經是大燕這些臣子能想到的最好了,還當寶貝一樣想侵佔。

外面的世界,大得很,侷限一個人智慧的不止是疆域,還有思維。

“二郎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宋小五放下梳子,輕撫著他的頭,“也不知道會帶回什麼。”

“要不要派人去接?”德王此前提過,這次又忍不住提了一句,“我們府裡有批死士能派出去,他們不畏生死。”

就是有去無回也無妨。

“無需,大海太大了,碰上的機率太小了,就讓二郎自己回來罷。”宋小五想了想,“倒是可以在五百海里前後不時探詢下。”

“這個早吩咐下去了,”德王抬頭,看著她:“你想他了嗎?”

他知道小辮子格外喜愛她那個二哥。

宋小五沉默了許久才回答:“想。”

她是想的。對她那幾個哥哥,她教他們東西,糾正他們的不對,訓斥他們的錯誤,一直都在用很生硬且有點高高在上的態度在對待他們,相比大郎三郎四郎對她的敬畏,二郎對她溫軟當中帶著寵愛,他是真的把她當妹妹疼的,他敬畏她,也把她當幼小的妹妹愛護。

他真心一片,就是他遠離了,宋小五想起他來也能感覺到他真心的溫度。

這世上毫無條件愛她的人就那麼幾個,少一個就是沒了一個,叫她如何不想?

“我陪你等他回來,”德王抬頭捏了下她的臉蛋,“等他回來了,你要多笑幾個給我看。”

宋小五不禁微笑了起來。

德王看得眼也不眨,嘴裡道:“這個不算。”

宋小五攔了他發亮的眼,笑嘆了一聲。

**

燕都每日都有大事發生,路人熙熙攘攘,每日都有無數貨商走卒湧進都城,燕都每一樁事都讓來燕都的這些來客們驚歎出奇,把手中的貨物出手後在回程的路上又把這些事帶到了大燕的每個角落。

知道朝廷每個縣會派一個帶著種子專管農事的官員前來扶助百姓後,各地的百姓們都在盼著了。

燕都每天都有新鮮事發生,是以安文公主府的安文公主上吊的訊息在燕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燕都的百姓更喜歡聽哪個大人被任命為了哪個州哪個縣的農司,喜歡談這位大人的崛起之路。

安文公主之前幫了陳家落了宗室的臉面,現在眼看最後一批被指派前往各地的官員當中沒有她兒子的名字,陳家話說得再好聽也沒用,她就非要陳家給一個說法,陳光仲本因這次的指派當中他的人佔數太少已焦頭爛額,安文公主不識大體還跟他鬧,他只得派了自家的二夫人去說服她,而安文公主最終也被說服,用上吊要脅宗室,哪料宗室鐵石心腸,由著她丟臉,她其後哭到皇后面前去也沒用,皇后跟宗室一條心,站在了宗室那邊,完全無意給她做主。

安文公主見勢已經鬧大也沒人依她,便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哭到了皇帝面前,痛訴以德王妃為首的宗室對她的欺辱。

她一連三宮門前哭了三日,鬧得朝廷上下皆知,燕帝不得已見了她,見她參列德王妃的種種不是,燕帝回了一句:“朕會著人徹查。”

這一徹查就放到了宗府手裡,宗府的主掌就是南陽王,南陽王就是德王府的走狗,安文公主見帝後都不理會她,心裡一橫,借了個名目把庶子的那位應家女媳婦打了個半死,訊息傳到應家,應家上下一通氣,哪能不知道這是安文公主在隔山震虎,這位應家女的母親哭到了應家老夫人的面前。

且說這位應家的老夫人與應芙之母是妯娌,之前應母在她現在所在的竟州聽到女兒在都城所發生的事,來了急信讓應老夫人把女兒的事掩下去,切莫讓她出頭,不要管安文公主府的事,這應老夫人心裡也知道讓應芙這位嬌嬌女去為公主府落自家小姑子的臉面不值得,所以也把人叫到跟前來敲打過,把這事平了。

哪想安文公主不放過自家媳婦,把他們應家的女兒打了個半死,這臉直接打到了應家的臉上,應家要是不管,都要當應家女沒孃家了,是以應老夫人派人去了公主府要個說法,哪想安文公主不講道理,應家的人一走,她叫了病中的兒媳婦過來侍候,這位應家女過來沒一會兒就她被折磨得昏了過去,等訊息傳到應家,應家老夫人被安文公主這種搓磨人的法子氣得直哆嗦,無奈之下,只得去請了應芙。

應芙回了趟孃家,被當家的大伯母握著手哭著求了一通,她無奈之下只能答應了下來,回家途中她心道不能讓婆婆為難,回去後也不能跟大郎說,省得他攔,是以她一出應家,就去了德王府。

她去得急,沒上帖子就上了門,宋小五讓人傳了她進來。

應芙紅著眼見了宋小五,這次她真心實意地跟宋小五見了禮,“妹妹,打攪了,這次嫂子前來是跟您有事相求。”

宋小五請她入座。

應芙坐下,等下人奉上茶,她忍著淚低聲說了這段時日以來安文公主對她族妹的搓磨,末了道:“如若不是我孃家妹妹性命有憂,我也不敢上門來打擾妹妹,還望妹妹慈悲,看在她同是自家妹妹的份上,能施以援手。”

宋小五是真沒料到她這個嫂子親自求上門來,倒不怕她們因此生閒隙。

“此事我會著人去辦。”宋小五沒跟她多說這事,答應了下來就問起了應芙宋家家裡的事來,說了會兒話那侄王妃過來了,宋小五還留了她們一頓飯。

應芙沒想她答應得如此乾脆,又看不透這小姑子那一貫冷淡臉下的心思,在王府一直都有些魂不守舍,過了片刻怕宋家的人來找,忙告退回去了。

宋家那邊已經知道她去了德王府,張氏聽到後閉眼長嘆了口氣,知道兒媳婦回來後也沒叫她過來,反倒是兒媳婦一回來換了身衣裳就過來她這裡跟她道明了此事的前因後果。

事已至此,張氏也無力回天,她對兒媳婦們沒心思,但不是她是個沒心思的人,她把話都咽了下來,安慰了媳婦幾句,等人走後叫下人讓大爺回來了就過來見她。

宋大郎回來後知道了此事,去了母親房裡的一路上臉都沉著,張氏叫他過來見他此臉色,心中嘆了口氣,叫長子坐到了跟前,寬慰他道:“你媳婦也有自己的孃家要顧……”

她是應家女,得了應家的養育就要還應家的恩,跟他們家不能完全一條心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要怪她,以前你們是怎麼過的,往後就怎麼過,你妹妹你是知道的,她只要你們管好了自己就行,她自己的事她自己能解決。”長媳這一求情,是讓女兒罔顧皇家宗室的臉面,宗室在出氣,她要是說情,這要置她於何地?更何況那安文公主對她不敬,還在帝后面前告過她的狀,帝后都不理的事情長媳卻敢答應,不知道仗的是什麼,張氏想想就心冷,但長媳已經擔了此事,大郎就是責怪媳婦也無用,還不如就讓這事就這麼過了。

宋鴻湛聽了靜默了半天,跟他娘道:“孩兒知道該怎麼做,您放心。”

他回屋後,知道他被母親叫去了的應芙有些忐忑,但見他跟平時無二,又大著膽子問了他母親叫他去為何事,聽他回了句說是讓他們夫妻倆莫要吵架,應芙便安下心來,是夜與丈夫小意溫存,又在他懷裡哭著言道了一番自己得夫家寵愛他心疼她的福氣。

宋家無風也無雨,德王府這邊宋小五叫了侄王妃程氏私下去處理了此事,頗用了點手段,好歹是把安文公主給安撫了下來。

應芙知道後,心裡也是長舒了口氣。

她賭對了。

她就知道,她於宋家是最重要的那個,她的臉面就是宋家的臉面,小姑子只要是宋家女,就必須得敬她這個於宋家有功的長媳三分。母親告誡她的對,但母親畢竟是老了,她的局勢跟當年母親在應家的局勢不一樣,母親到底還是過於小心謹慎了些,也太放低了自己。

她承認她母親的那一套作法很有用,可母親的委屈求全不是為的讓她將來在婆家活得更有底氣?現在她有了底氣,有了倚仗,為什麼還要過得跟母親一樣小心周全,忍氣吞聲?

這要忍到何時才止?

她有應家,她有大郎,她有宋家的長孫,以後整個宋家就是她和大郎的,她憑什麼沒有底氣?

她就是只有一個宋家,假以時日也不會比小姑子差,小姑子能做到的事她都會做到,甚至只會比小姑子更強。

而安文公主這邊得了安撫,她長子進了宋韌的戶部為主事,很是得意,因此給應家謝了禮,另一頭也給宗室獻了個好,背後捅了陳家一刀,把陳光仲經她收取賄銀的事捅到了燕帝面前。

燕帝看他們鬥來鬥去又成了窩裡鬥,德王府那邊只給了點甜頭安文公主這個沒腦子的就又成了德王府的刀,他都懷疑起他的丞相用人的眼光了。

作者有話要說:  前天淋了大雨感冒發燒,腦袋昏沉,今天才緩過來點寫更新,實在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