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娛樂圈探花[古穿今]最新章節列表 > 121、論文出版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1、論文出版了

陶清風的論文集要出版的訊息, 在一開始籤出版合同的時候,按照規矩, 陶清風向麗莎彙報過。

麗莎還是緊急參詳了一通合同, 確認沒有問題, 並對陶清風能出版這種書感到十二萬分的震驚。她雖然早就有捧紅陶清風的心思,早就看出來陶清風資質可圈可點。但是到了這種程度……

麗莎想起一年多前的螃蟹宴。在那之前,她並不熟悉陶清風, 僅從幾次逃課經歷和關於補課道歉爭執中,覺得這小孩不懂事而已。但是那次就好像一個分界線, 從此之後, 不但變成一個知禮、懂事、認真、勤奮的陶清風, 他的星路走得也是越來越寬。到了如今, 居然能在不耽誤工作前提下,在其他特別專業的領域發光發熱?

麗莎覺得:她撿了一個寶。

藝人有這種學術成就, 實在太難得,麗莎跟陶清風商量:“這其實也可以作為一個營銷點。”

陶清風卻有顧慮,他對麗莎解釋說:“我這本論文集, 不算是通俗科普類。只適合有一定研究基礎的人員去看。如果公司參與營銷廣而告之,總覺得不太對勁。”

畢竟這種書不適合娛樂圈, 而且本來這該是出版公司去想辦法擴大發行量的事情, 娛樂公司如果參與了, 會很奇怪。

麗莎眼珠一轉,道:“好吧,我知道你的意思了。這件事, 公司明面上不會參與。但是你的粉絲們要是想來買書學習,誰也攔不住呀。”

麗莎估量得沒錯,陶清風那本學術論文集要開啟預售的訊息,最先由小朦先在那個核心粉絲群裡通知的時候,就讓這部分人心潮澎湃,分分鐘化身自來水。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偶像為什麼這麼棒!我現在滿腦子只有學習,第一時間買來學習!”

“好開心呀,旋轉爆炸昇天!我今年就像在過年!”

“開心+1”。

“把這本書的訊息貼給那歌星的狗腿粉絲們看,我們一定能收穫更多開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我很懷疑,她們大概不懂什麼叫學術論文集,上回不都有黑子說鉛印是盜版嗎?”

“這就看我們的大新聞,是不是能搞得通俗易懂,很清楚讓他們知道‘到底多牛逼’了。”

出版社實習的中文系那朋友,還在qq上喋喋不休對小朦說“我們出版社,窮,沒有營銷經費,你去你那個演員粉絲裡宣傳一下,爭取把這一千冊賣完……”

小朦回頭看了看右下角,除了管理核心小群之外,她還加入了兩個比較大的粉絲群,每個上限是五百人。而這樣的群,起碼有一百來個……

小朦於是對那位朋友說:

“你們出版社的印量,是不是少了一個零?為什麼才一千冊?”

那個中文系的朋友解釋說,學術論文集的印量都很小,消費者數量實在有限。很多作者出書也不是為了賺錢,只是為了讓研究成果成為紙質出版物而已。他們出版社背靠高校,一年能出幾十本學術論文集,但是印量都很少,很多作者還要貼錢,出書來拿一部分去贈閱給圈內學者。

“你們真的都要買嗎?”那個中文系朋友不確定道,“如果能多賣當然是好事,但第一批印量已經定了。如果你們真的買得完,到時候再去談加印的事情吧……”

她非常懷疑,畢竟很多人網路上看起來粉絲多,但賣雜誌時就被打回原型,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粉絲願意花錢。論文集比起娛樂雜誌來說更不沾邊、也不通俗,這些人真的會買嗎?

小朦非常有信心道:“當然,你們就等著吧。”

華大出版社的市場營銷好聽一點是清高,難聽一點是根本沒有經費營銷。雖然與時俱進地在微信、京東、噹噹上都有官方售賣渠道,但是平時根本沒多少市場化的宣傳。點進去無論從內容排布,書籍介紹還是店鋪裝飾,都充斥著一股復古味道:比如學術出版物的書名賊長,比如內容簡介也是擷取高深的論文內容,對偶爾路過的讀者一點都不友好。

出版社內部員工,從社長上下到編審,也都知道陶清風的演員身份,縱然一開始都非常懷疑,但是看過成稿質量後他們都紛紛閉嘴,感慨:這世上的奇人真多啊。

“這大概算是我們出版社的頭一份,應該也是他們娛樂圈獨一無二的苗子了。”出版社長開玩笑說。

發行部例行公事,把陶清風論文集的預售連結張貼在官方渠道之後,這位清閒的發行部主任就去做其他事情了。學術論文集的發貨量,好一點大概每天能賣幾本。他悠哉心想:明星有粉絲,這回應該可以多賣一些。他待會來看效果。

結果沒到十分鐘,發行部的實習員工焦急打電話:“主任,您能看看渠道連結嗎?剛才上的那本論文預售賣完了啊。”

發行部主任一口茶水險些噴在螢幕上,他們都還沒發今天的公眾號新書介紹呢——雖然閱讀量也不大,好歹也有些老顧客會惠顧。發行部主任趕緊點進了各個渠道的後臺頁面,他們設定的預售量為九百九十五,因為按合同還要贈送給作者五本。現在各個渠道的頁面從正常連接點進去:不同平臺顯示著不同的“售罄”“請期待下次開啟”“看看別的相似物品”等,都已經被秒空了。

發行部主任趕緊去找社長,社長點頭說:“明星就是明星啊,還是有號召力的。幸好我做了準備,和印廠那邊也未雨綢繆過,新的一千冊在一週之內可以加印出來,你再去開一波連結。”

發行部主任又開了一千冊的連結,然而沒到十分鐘,又空了。

發行部主任再次哭笑不得地去找社長時,看到新來的校對實習生也在那裡,正在給社長轉達情況:

“我朋友是那個明星的粉,她來問出版社能不能多印點,這麼一千冊一千冊的加,真的難受。”

實際小朦原話比她的轉達激烈多了,畢竟她在各個大群裡,也遭到了哭唧唧搶不到的陶瓷們的圍追堵截。

“我才剛點進去就變灰了,氣die!”

“兩次了!眼睜睜看著還有庫存量正要下手,結果卡了!然後沒了?”

當然,一兩千冊的圖書銷量是不至於把平臺弄卡頓的。但有些人電腦延遲,愣神的功夫,就被秒了。

出版社長問實習生:“她們訴求大概是多少?”

出版社實習生小心翼翼建議:“再開個五千冊?”

其實小朦原話是:“現在普通圖書,誰不是上萬冊的銷量?出版社只管照著這個數字印。”但是出版社實習生不敢託大。

社長想了想,點頭說:“五千冊要加印半個月,我去安排。”

發行部主任把渠道下面新增的留言,還有微信公眾號新增的私聊選取給社長看:剛才兩輪秒空之後,這些粉絲就來留言。數量還不少,都是求再開的。

於是華大出版社破天荒的一天第三次開預售連結,而且是量最大的五千冊,照理說經過前兩輪,最核心的那組粉絲應該都已經吃到,客流量會相應慢下來。然而這組預售勢頭不減,也在一小時之後見了底。

“她們怎麼這麼能買?”出版社長吃驚問。他卻不知道連《乾俠東君魔女》夕陽產業藍光dvd都能賣一萬套,dvd全套售價幾百塊錢。圖書只要二十多元,陶瓷們更是有餘力支援了。

很多人還不止買一本。

“我想訂三本,給我家親戚搞這個研究的送過去,結果一本都沒搶到,哭唧唧。”

“哈哈,我搶了五本,我師姐是這個專業的,我準備去送她和室友們,感覺倍兒有面子。”

“打死上面這個多搶的,有人還在吃糠咽菜呢。”

在這五千冊預售空了之後,依然有人留言說搶不到。出版社長無語地想:平時少有市場營銷操作的他們,今天居然實打實地飢餓營銷了一把。他正在愁下一波該預售多少,忽然發行部主任又跑過來,臉色古怪地說:有一位女士打電話來說,她單獨要一千冊,每個公司擺幾本……

那是嚴澹沉迷追星事業的母親,覺得用這本書來作為典型案例,去激勵她的員工們上進,還能給檯面增加點人文氣息,真是一舉兩得啊。

出版社長虛弱地想:這位明星的粉絲們,真是不可小覷。

這本書反覆加印,預售第一天總共創造了兩萬銷量,在零市場宣傳的前提,只是透過粉絲們的口口相傳。後續還有餘量,小朦給實習朋友說,今天不是週末,有些粉絲要晚點才能看群,估計都不知道這訊息呢。

公共平臺暫時一點水花都沒有,因為粉絲們並沒有把這個訊息外傳,她們在等。

等小朦和各位搶到書心滿意足的核心管理們,找一些相關領域大v,開始宣傳。她們最後把目標鎖定了那位華大歷史博主。小朦去給這位沒見過面的歷史系博士生師兄發私信,先問他知不知道陶清風出了和歷史相關的論文集,不一會兒對方發私信過來:

“完了,我導師說陶清風這本書對大楚斷代工程研究很有價值,讓我通知嫡系學弟學妹們人手訂一本,我都不知道是今天開預售啊。出版社怎麼不發通知?”

小朦道:“師兄……在出版社沒外鏈的時候,我們已經把預售買空了。”

華大歷史博主哭笑不得:“這又不是衝銷量打榜的追星活動,給別人留點行嗎?

小朦斷然道:“不行,還有很多粉絲朋友沒有搶到。今天晚了,等著明天他們上班再開連結呢。”

華大歷史博主道:“放我進你們粉絲群,這樣就不會錯過了。”

出版社那凡事都慢半拍的作風,下次開預售說不定又是被秒空的命,華大歷史博主完不成導師的任務很發愁啊。

小朦連忙拒絕三連:“師兄,你又不粉他,我們才不會讓你進群呢,除非……”

華大歷史博主趕緊表明態度:“誰說我不粉他。我現在轉粉可以嗎?這是我們導師推薦的書,那是什麼概念,說明價值高啊。我不粉演戲,粉學術大佬行麼?”

小朦弱弱道:“可是群裡基本是女孩子,追星畫風非常……”

日常花痴打卡。讓外人看了非常羞恥的那種。

華大歷史博主道:“我好歹也算個走在諮詢前沿的大v,對娛樂新聞熱點張口就來,追星那些娛樂圈事情也不陌生。你們什麼畫風都嚇不到我。你不就是想讓我發點這本書的宣傳嗎?不放我進群我怎麼能更好get你們愛豆的畫風?”

在小朦放他進群等連結的時候,華大歷史博主果然發了關於這本書的宣傳。他先是介紹了一下隸屬國家十二五規劃的大楚斷代研究工程,突出這個工程的重要性,又介紹學術前沿的領軍人物,他們華大的嚴澹教授,正是這個研究工程的中堅力量之一。最後畫風一轉,說最近這個領域有一本學術論文集的出版,為這個工程的推進,起到了補闋、啟發與開拓的意義……

華大歷史博主的粉絲中,對大楚感興趣的朝代粉非常多,畢竟這是歷史上最繁榮的時代,服裝也都很飄逸美型。他們繼續看下去,下一行赫然蹦出的作者名字:陶清風。

很多人看到這裡還沒反應過來,直到華大歷史博主補充在後面的一句:陶清風先生,能在百忙的演藝生涯中,撥冗做出如此成績斐然的卓越研究,其治學勤勉之心,乃是吾輩學習的楷模。

該微博是一張長圖,從頭開始是論文集書本的外包裝、接下來是書本目錄,最下面有一張陶清風非常中規中矩的照片。

到了此刻,很多人才意識到,這個陶清風,是那個前不久大熱武俠劇的演員,也是最近央視熱播的鄉土劇男主。

他,居然是個隱藏的學術大佬!

大批路人都是懵圈的,機械地順著連結點進預售頁面——謝天謝地出版社第二天終於掌握了不上限預售連結的開啟方法,他們之前從沒試過——機械地看著預售頁面更詳細的圖片和文字介紹,有同行評語、有推薦、有期刊收錄說明、有試閱片段,機械地點下購買的按鈕……

好多路人買了之後才來得及震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個陶清風專業是什麼?不是演員嗎?然而網路資料告訴他們,陶清風並非是什麼歷史科班出身,也沒有演技科班的光環,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怎麼回事,演得又好,還能寫論文。

訊息透過大v傳出來,很快被一些自媒體諮詢站看到,他們先以為是陶清風自費買書號出版,先一頭霧水去看了陶清風的官方微博,去找了星輝公司的官微,卻什麼宣傳都沒有。

但是預售的是華大出版社,書本正規資訊寫得清清楚楚,該領域的大v又是這種態度……他們遲鈍大腦終於反應過來,開始驚訝地集體嚎叫,以非常吸睛的標題寫了出來。

“震驚!當紅小生的學術出版論文!!原來他是這種人!!”

這個驚掉人下巴的當紅流量操作,先是被自媒體擴大,繼而被無數大v競相轉發,逐漸蔓延進整個娛樂圈,訊息掀起了軒然大波。無數娛樂圈粉黑仔細看過訊息,都被震得大腦空白,集體緘默了幾秒。

緘默過後,就是爆發式討論,當然,很多人都不忘點進預售連結,出於好奇或是求知,哪怕是對家,也控制不住想買一本瞧瞧。

不封頂的預售連結,在華大出版社的發行部主任後臺資料中,第二天資料更是破了紀錄,賣了五萬本。這就不全是陶瓷的功勞了,而有大量的路人湧入看稀奇,價格也便宜,就順便買,還帶動了大楚斷代工程的其他書籍銷售。華大歷史博主,也順利給嫡系學弟學妹們買到了書籍,完成了導師交代的任務。

這時候一直忍著的陶瓷終於可以發聲了,她們先是在官方後援會官博上,又把陶清風的書認認真真地介紹了一遍,然後宣傳輪轉發起來,讓很多不加群的散粉們也心潮澎湃了一把,然後盡情地在評論裡揮灑著自己的歡喜之情。

“清風哥哥太棒了!”

“我怎麼粉了這麼多才多藝的偶像,吹爆清風哥哥。”

“清風哥哥是才子,但更是學者,他寫的東西是對學術研究有價值的。”

“好好學習,清風保佑我考上理想學校。”

粉絲幾家歡喜幾家愁,之前那位小清新歌星的粉絲,早就驚得臉色慘變。對比起來,他們偶像就是寫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片段,不好聽來說,就是無病呻|吟的囈語,連“文學”都很勉強,更不要說“學術”。說過“陶清風文盲劣根性”等等的黑子,現在的臉簡直腫得像是被蜜蜂叮咬過。更多的人則是默默黑轉路人,甚至黑轉粉。

在這過程中,星輝娛樂公司一直沒插手,免得被人安上營銷的帽子。陶清風也沒有發聲,卻在訊息出來後,被經紀人通知接到了十幾個採訪。除了娛樂圈的媒體之外,還有高校記者團、有地方臺的生活頻道採訪,竟然還來了中央臺的新聞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