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娛樂圈探花[古穿今]最新章節列表 > 9、演義怎能當正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演義怎能當正史

吃完之後,陶清風回家時,已經晚上九點多了,他的生物鐘是戌時(19-21點)之間入睡,寅時(3-5點)起身,坐在車上時就困得不行,回家倒頭便睡。

陶清風,翻過身沉入夢鄉。夢裡又聞到了南山桂香,滿室書馨。

夢到了從前的事情。

夢到了同科同甲同分入禮部的,同僚。

――“陶清風?振清風,照明月,濯清流,揖西山――名字好,人也好。只比不才的‘燕臺心如夢,春水澹煙生’差那麼一丁點。”

他想起當年被人誇讚這個名字時,那人戲謔笑著,還不忘自誇一句。明眸善睞,聰明又驕傲的青年。

大楚佑光三十年一甲榜眼,燕澹生。

陶清風在夢裡迷迷糊糊地想――燕澹生,都道我倆一時瑜亮,然而相識三年,出身懸殊過大,難成友。即便如此……我仍希望你能夠逃過血腥的政變清洗,平安終老。以你的能力和家世,應該不難做到。

我們都懷有文傳鴻臚的心願――刻書傳世,水井處皆唱。只是我已經不可能實現了,希望你,留下綺羅珠玉,錦繡文章……

――――――――――――――――――――-

藝人改名字是很麻煩的事。在這個大家競相曝光,刷存在感的娛樂圈中,改了名字,搞不好大半路人不認識了,以前積攢的人氣和資源就打了水漂。當然,娛樂圈裡信奉名字風水迷信的藝人也有,改了也不是多奇怪的事。

陶清的名字改動是個例外,公司高層幾乎沒有多少障礙地同意了新名字,據說是麗莎在會議上大力說服高層:路人大部分能從新名字聯想到原來陶清那個人。一來是因為相似,二來是更符合他日後想要轉變的風格。麗莎在會議上當場就劃給了陶清兩個後續資源,都是古裝。得了她的力保,高層也同意了。在拍完《歸寧皇后》後,陶清風又會有事情忙活了。

總公司要請個大師測算改名吉日,再對外公佈,且容後稟。

第三天,《歸寧皇后》的二稿劇本,終於送到了陶清風手上。上面還註明“修訂中,不代表最終效果”。

二十萬字的一沓a4紙,有拇指厚度。陶清風拿到的三個小時之內,就從頭到尾泛讀完畢。

這個時代的文字是橫著寫的,從左邊翻頁,字形也不少變了。但大致也都能猜出來。橫著讀幾頁,還驚喜地發現能讀得更快。

讀的快一個重要原因是,有很多形狀不同的墨點(標點),隔斷了句子。看了一會兒,能大致猜出不同形狀的墨點各是什麼意義。

這個時代的墨也印得很乾淨,大楚時候只有雕版印刷,常常沾不均勻。這個時代的字可以排列得這樣密集,卻沒有被墨汙花。

大概,又是‘機器’的奇蹟吧。

不過,針對內容,讀完之後,陶清風止不住升起了很多疑惑。

搜尋記憶裡,這個獻禮片了弘揚a省文化的說辭,還有那天在剪彩儀式上,親身經歷的媒體的報道,都讓不瞭解娛樂圈的陶清風有個初步印象:這部片子應該主要按歷史來拍攝。

可是……這裡面的劇情,不按照《天勝本紀稿》,也不按照《通史古鑑稿》的正史,而是取材自《說五王全傳》這種不入流的演義小說,怎麼上得了檯面呢?

這個時代,連《說五王全傳》這種市井混書,也被後世的人當作正史了?

還是說,這個比大楚先進得多的時代,能夠勘證出《本紀稿》、《古鑑稿》是假的,而《說五王全傳》這種大楚一朝不入流的書籍,才是真正的歷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可能啊,大興史的原始材料,他當年在弘文局看了許多,自己也提供了幾頁斷篇進去。

陶清風想去找書。

他不會用電腦,記憶裡原主人也不曾在網上搜尋過書籍,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這種方便的途經。

今天沒工作,蘇尋沒來,沈大娘也收洗好餐具後,進小臥室睡午覺。受聖人禮教那麼多年,陶清風沒法去敲女性睡覺時房間的門。

想到蘇尋捧著手機指給他看那些未接電話,記憶裡也有幾幕,是身體原主人在使用這個小方盒子。陶清風咬牙拿起來,想試著操作一下,能不能“打電話”問蘇尋。

螢幕發出的亮光又把他驚了一下,九宮格數字密碼讓陶清風直皺眉頭。

怎麼按……?

他拼命按著頭,想要從那裡面榨出來什麼似的,慢慢的,腦中似乎有隱約霧氣散開,幾個數字從意識深處浮現――

他連忙按下那幾個位置,手機密碼鎖解開了。

這個小盒子裡,包含著這個時代最尖端、最核心的東西。勤學好問的陶探花,立志要學好它。

而且,剛才拼命想出的數字,也讓陶清風意識到,如果再給他一些時間,放大執念去深挖迷霧深處的記憶,說不定就能看到更多東西,進一步瞭解身體原主人。

或許因為他接受一部分記憶時,要細看細想的太多,導致頭痛欲裂。才無法看清更多東西。等他休息些時日,再去試圖啃這腦海中迷霧般的“天書”。

再是難,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聖人的教誨銘記在心,就不倉皇了。

就算解鎖了,這手機上眼花繚亂的東西,還是讓他雙眼直發愣。好一會兒,才根據文字來辨認:聯系人――

聯系人的介面下面是個“a”,陶清風不認得這個符號,也不會下拉菜單。

a下面是個名字:阿蘭。

這是誰?搜尋了一下記憶,找不到,他不敢貿然點,也不會返回主介面,拿著手機像個燙手的玩意。只好嘆了口氣,又放在一邊。

陶清風決定親自出門去找書。他默默在心裡念了一遍:手機,鑰匙,錢包。這個時代必帶的東西。哪怕手機不會用,還是帶在身上,實在不行,就請人幫他用。反正他已經會解鎖了。

他在餐桌上給保姆留了張紙條,毛筆寫的,豎排,繁體字。

尋書,晚歸,勿等。

不提沈大娘起床後看到那張紙,嘴巴又成了個無比圓的o型;只說陶清風離開了公寓。這尚是他第一次在無人陪伴的情況下出屋,內心有些緊張,主要是怕迷路,找不回來。

於是他走得很慢,一直在記路。一邊觀察這個時代的街景。

再是光怪陸離的景象,起碼是一衣帶水,同樣文字語言的族群。雖然世殊時異,但共有的文化記憶,在心理上還是讓陶清風有了安慰。

希望能找到更多的“還好沒變”的東西,不止是桂花。

街中川流不息的車輛,在陶清剛醒來的時候,造成過很深的陰影,若不是記憶裡知道這叫汽車的代步工具,他定會以為是神話降臨的怪物。

而現在,他不但認識了這種代步工具,甚至有了兩次乘坐“計程車”的經驗,雖然都是沈大娘帶他坐的,只需要告知目的地,就能很快到達,實在非常便捷。

陶清風慢慢在街上走了一會兒,琢磨著,找誰問一下,哪裡能看書買書,然後乘坐那個叫“計程車”的東西,送他過去。

可是,也不能冒冒失失的,隨便攔著個人就問。因為他這身打扮――

黑風衣,低簷帽,墨鏡,圍巾。

這是第一天出門時,在沈大娘疑惑的“小陶哥你怎麼不武裝好”的指導中,學會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千萬不能露臉在大街上走,明星會被圍觀的。

設身處地想一下也能理解,當年一甲登第遊街,自己尚且只是在街上轉一圈,後來出門時,就接二連三地被人指認出,帶來不少麻煩。

這個時代,手機和各種螢幕上,明星清晰的模樣每天都在出沒,認識自己的人,會更多吧。

所以陶清風包裹得嚴嚴實實。這是秋天,戴帽子圍巾的人並不多,他這副打扮,依然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還好並沒有人來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