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全世界都在等我們分手最新章節列表 > 38、第 38 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8、第 38 章

風起03

傅落銀最近除了忙傅氏軍工b4計劃的事,還有最近聯盟大會新議題的事情。

學術界要整改, 禾木雅這次野心勃勃, 上次星大的名畫鑑定案應該只是一次導火索。不出半個月,連檔案都下來了, 檔案肅清的內容條款堪稱史上最嚴。

七處跟這次整改關係重大, 聯盟80%以上的前沿科技都跟七處接軌, 話語權有一大半是他們的,但這是一個隱性的話語權——七處不屬於任何編制, 除了學術圈外,外邊的人甚至連七處有多重要都不知道,只依稀覺得是一群穿白大褂的科學家扎堆的地方。

肖絕和傅落銀這幾天都是加班加點擬提案,檔案下來之後直接炸了:這次下來的檔案中囊括了許多方面, 包括肅清學術資金腐敗問題、專案條例規整、嚴打抄襲剽竊、資料偽造、期刊版面費……等等多方面的問題,全面,但是來勢洶洶, 更有許多地方是不合理的。

傅落銀看了一眼其中一條條目, 念出來:“期刊管理:禁止注水充數行為,同作者文章核心內容重合率大於80%禁止拆分發表,過往類似行為一經發現撤銷論文, 取消學位或職稱。嚴查在自己沒有貢獻的論文上署名的行為, 嚴查編輯對於舉報學術不端行為不作為的行為……”

傅落銀最近投資負責的專案接觸的都是年輕人,最近有個叫陳飲的大三學生透過專案認識了他,找周衡應聘了實習學術助理,幫傅落銀處理一些周衡處理不了的事情, 比如專業效能強一點的。

他本來在旁邊幫傅落銀整理歸檔文件,聽他念了之後“噗”地一聲噴了。

傅落銀抬起眼瞥他。

陳飲急忙正色,噤若寒蟬。

雖然傅落銀年輕,跟他接觸的人也知道,他不太走那些個上了年紀的人的做派,沒有官僚氣,平時玩笑也開開,但是正經場合是不會有人沒腦子去開玩笑的。

“別緊張,說說看。”傅落銀皺起眉,“我也覺得這個有問題,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些地方恐怕有漏洞。你是學生,你從你的角度說說看。”

“傅總,我就說實話了,學術圈不大不小,裡邊也分三六九等,而且最看派系和師門。我念金融的,方向偏理論,我們這個系博士生要畢業,至少要發兩篇中級以上的期刊文章,但是哪裡有那麼多新題材給我們發呢?大部分都是新瓶裝舊酒,而且不止我們,我導師,他任教二十年了,聯盟現在的規定是十二個月內不發表核心期刊論文的,就要降級或者取消評職稱資格,我們導師還好,我認識一個同學的導師,做冷門生物分類的,也不發論文,就是帶學生,分類歸檔,也在做實事,但是看病錢都要省著用,反正我覺得……一竿子打死可能,有點問題吧。”陳飲誠惶誠恐地說。

傅落銀“嗯”了一聲。

他的工作性質註定了要和許多學術圈的人打交道,陳飲說的情況他也知道。

聯盟規定的“十二個月”時限一直都飽受詬病,但是一直缺乏整改,這本來就是一項不完全對的規則,而現在禾木雅的意思,顯然是沒有考慮到漏洞存在的情況,而要去抓漏洞之下攀附的存活者。

關於“同一作者核心內容重合率大於80%的期刊論文重複發表”很常見,學術界一直以來都有個現象,就是“灌水”或者“刷資歷”,圈裡曾經出過本科學生一年發表20多篇頂刊的情況,行內人一眼就知道是怎麼回事:尤其是做實驗方向的,一種物質改改官能團,測一測紅外紫外,講一個好點的故事,闡述一下這個物質以後可能會有什麼作用,投稿之後就是一片漂漂亮亮的文章,其意義差不多就是把青椒炒雞蛋的做法研究換成了紅椒炒雞蛋的研究。

而另一種“刷資歷”則稍微高階一點,把一個專案的成果內容拆分成好幾篇論文成果分別發表,材料、工具手段、半成品、成品、結論,但凡能琢磨出一篇論文的,都會扣扣索索地寫成單獨的論文進行投稿。

這種情況甚至還發展成了一個業內約定俗成的梗:即投稿前將專案內容“拆分為最小可發表單位”發表。

傅凱任董事長的時候,在這上面趟了不少雷——作為傅氏軍工科技的第二代,他不是業內人士,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位置高、履歷漂亮的水貨見多了之後,才慢慢學會甄選取捨合作物件。

在他之前,傅家是傅落銀的爺爺傅青松一手創業辦大的企業,傅青松是科研人,卻不是一個好的商人;明明有一手核心科技,卻一直等到傅凱接手之後才慢慢發揚光大,而傅青松本人直到去世都沒能看到這一點。

傅落銀吸納了前兩代人的經驗;從第八區出來之後下基地的兩年更是為他在這方面的瞭解打下了良好基礎,在七處,他恐怕是唯一一個擁有這種基礎的人。

傅落銀跟肖絕反映了一下情況,肖絕也很為難:“這個事底下人不是不知道,也都在找我們反映,這幾天不止咱們七處,九處和二處那邊電話也被打爆了,但是禾將軍那邊態度也十分堅決,第一個就是她要看到成果,第二是上邊他們不懂這些,他們就想把事情解決了,目前檔案剛下來,我們就說不行,這個對七處也是沒好處的。”

傅落銀想了想:“那麼我去找禾將軍談,您授個權給我,這事我去整理報告和上邊談一談。”

肖絕有點吃驚:“你去?”

傅落銀說:“我爸跟禾將軍是戰友。”

肖絕恍然大悟。

傅落銀回了一趟科研基地,先動手寫報告,再讓周衡準備聯絡下週的航班。

傅凱是認識禾木雅不假,不過就傅落銀所知,兩人的關係沒那麼近。他也沒打算動這層關係,更沒打算讓傅凱知道。

他自己打了個電話過去:“喂?你好,我是七處的,請你幫我找禾將軍預約一下……對,對,我是小傅,看禾將軍什麼時候有空,我想叨擾她老人家說一些事。”

……

林水程回到學校,照常上課、做專案,王品緣出差回來了,一回來見到數院辦公室空了一大半,眼睛都差點瞪脫眶。

最近學術界整肅的事情,到了現在,所有人差不多都知道了些訊息。畢竟與自己利益相關,是學生都忍不住會惴惴不安,只怕矯枉過正,鍋哪一天就扣在了自己頭上。

只有量子分析系是個異端——作為量子計算機開發出來之後的新興專業,他們借了實驗工具的東風,更不愁發文章。像分析預測氣象地動、幫頂尖公司做數據檢索之類的事情,每做一個專案都能發一篇文章,學生和導師都能大撈一筆,出去之後更不愁工作,就算拿不了七處、九處之類的鐵飯碗,出去之後也有的是公司搶著要人。

故而這邊一片歲月靜好。

林水程中午和徐夢夢去吃涮鍋,徐夢夢就跟他大談他不在的這段時間裡的八卦,天南地北地聊。

吃到後面他們去結賬,出門時遇到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呼朋引伴地過來了,看見他們之後愣了愣。

林水程正覺得對方有點眼熟,那男生就先笑了起來,跟徐夢夢打了個招呼:“師姐好。”

又看向他,微微頷首,“林水程。”

林水程愣了一下,那男生就對他笑了笑,和身邊人一起走進去了。

林水程和徐夢夢走出去的時候,那群男生裡傳來一陣起鬨聲和笑聲。

徐夢夢說:“小林師弟,你不認識他嗎?他是韓荒,這一屆大三學生會主席。”

林水程想起來了——他終於把聯系人中的“韓荒”和剛剛遇到的那個男生對應了起來。那天他差點暈在講臺上,韓荒一路揹著他跑到醫務室,他沒來得及記清他的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水程在記人這個方面欠缺一點靈性,如果不是他自己特別注意,很難記住一些無關的人。

林水程開啟手機,就看見韓荒給他發了條資訊:“今天來得不巧,沒能趕上蹭你的飯吃。”

他和他約定過請吃飯當謝禮。

林水程輸入:“不好意思,這幾天事忙忘了,後天晚上一起吃飯怎麼樣?”

韓荒立刻回覆:“沒問題!”

林水程晚上回去繼續審稿。

他拒絕了好幾個量子分析的活,把專案任務都給了徐夢夢,就是特意為審稿騰出時間。

對於他來說,化學始終是他沒有忘記過的領域,cfjto的審稿內容有助於他不斷提升,比如他昨天晚上審到的第三篇,就是非常漂亮的稿子——漂亮得他很難給出意見,他也對這個方向產生了興趣,從而查了很多資料,沉浸其中。

傅落銀今晚沒有回家,林水程看稿子看到晚上十二點,直到首長過來拱他,他才想起來給這只小貓咪喂糧吃——最近這項活計都被傅落銀包攬了。

他也才想起自己沒有吃飯,去廚房看了一圈兒後,發現昨天傅落銀炸的那碗薯片還有剩。

他就就著冷的炸薯片吃了起來。

十二點半,徐夢夢給他發了個訊息過來:“臥槽,小林師弟,出大事了,來吃瓜!!!我剛知道的事!你睡了沒有?”

林水程打字:“沒睡,怎麼了?”

徐夢夢:“楊申教授被舉報學術不端!!!”她一連發了好多個感嘆號給他,“不知道其他人知不知道,我這邊的群裡傳瘋了,現在都在說我們數院風水不好,所有教授都要挨個翻車,許空教授生病,咱們老闆被歐倩牽連挨批評,沈院長撤職,餘樊撤職取消博導資格,現在就剩楊申和羅松兩個沒翻車了,但是現在看起來也逃不過了!”

林水程打字:“什麼情況?”

他記得楊申,對她很有印象。楊申是數院為數不多的女性正教授,並且做到了副院長級別,當初他們小組軍方立項時,她也是答辯組的老師之一,和許空、楊之為似乎都認識。

儘管接觸不多,但她是名畫報告時幫他聯絡楊之為擔保請假的人,話裡話外也對他多有維護。

徐夢夢說:“我聽人說的,好像是被舉報了,楊老師是被牽連進去的,好像是她以前帶過的一個碩士文章畢業後資料造假,她沒有參與,但是掛了她的名字。”

林水程皺眉:“掛名?”

“不是你想的那樣,小林師弟,那個碩士沒跟讀博士,畢業後就直接工作了,那篇文章是他工作時發表的,應該是想要提高過稿率,所以帶了楊老師的名字。楊老師自己對這件事不知情,她最近兩年都在帶學生,也沒有怎麼關注這些方面的事。”徐夢夢說,“最近學術界整改的事情你知道吧?這次舉報直接讓老師撞槍口了,不知道最後會是什麼結果。”

林水程:“既然這樣的話,只要調查清楚了,老師應該會沒事的吧?”

徐夢夢說:“這個說不準,但是調查肯定會要時間的,下個月院長評選,楊老師這次肯定沒辦法了。”

這個時間點實在是太過巧合,巧合得讓人忍不住懷疑是有人故意針對,所以這樣吹毛求疵地給楊申的路上製造障礙。

林水程切出去在網路上看了看,查到了楊申被舉報的資訊。

在這個情況下,羅松當院長的呼聲越來越高,看起來已經是不可阻擋之勢。

林水程翻了一會兒論壇,想了想,開啟聯系人頁面,找到最近一條轉賬記錄,進入聯系人頁面。

這個備註依然沒有名字,轉賬是六塊八毛,他和傅落銀鬥地主輸掉的錢。

他想了想後,打字傳送過去:【教授被舉報學術造假,要調查清楚的話,最快需要多久?】

傅落銀沒有回他,應該是在忙。

林水程等了一會兒後,放下手機,抱著首長繼續審稿。

視窗上方突然彈出一條訊息:【尊敬的vixerunt,您有一條新的審稿任務,分配來源:sinemora】

林水程點進去一看,首先看到了sinemora的批註:“本文為出版社約稿內容,審閱建議:排除拒稿(reject)、大修(major revision)。”

sinemora不是主編,但是這條批註條件顯然是給他看的,有那麼幾分提醒和提攜的意思。如果對方是金李,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他幾次作為審稿人,能對林水程的審稿意見進行批閱修改。

現在放在林水程面前的這份稿件,相當於編輯約定特邀領域大牛的稿件,預設約稿不能拒收和建議大幅度修改,這是基本的常識。不過遵循投稿傳統,依然需要稽核人象徵性地給出評審意見。

對於林水程這樣剛進稽核會的新人來說,直接審到約稿稿件是不常見的——這一類投稿基本都是在編輯那裡走走過場,而後直接接收,是最好混評審任務的好事,編輯一般會選擇和自己關係好的審稿人。

不過林水程開啟稿件之後,看了一下標籤,立刻就理解了:這篇論文的方向是量子計算和小分子堆砌,同時涵蓋材料化學和量子計算機專業,這正好是他入會之前提交的資料中,他所擅長的專業領域。

然而第一行字入眼,林水程再往下看的時候,不由得愣住了——

引言部分:本文採用量子分析手段,系統闡述了分子堆砌在人工造假技術上的影響與鑑定方式,對於高科技犯罪手段採用有效應對方法,循案例xx……

再往下拉動,圖片、資料對比,赫然就是他自己在星大做的那一次名畫鑑定報告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