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復唐最新章節列表 > 46、chapter.4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46、chapter.46

田三郎來的匆忙, 喝了口水順好氣之後才解釋了一下。

原來卻是江都府知州設宴,請了趙匡胤, 為了拍馬屁,還把本地最有名的大儒師行一給請了來。

師行一不僅自己來, 還帶著幾個弟子一同前來,想來是為了弟子在知州和定國節度使面前露面。

也不知道黎明朗到底是怎麼操作的,居然戰勝了許多排位在他前面的師兄跟著去了。

席間談起詩詞歌賦,黎明朗那首詞自然又被拿出來被諸人誇讚。

跟著田通判去的田大郎眼見黎明朗一副得意小人模樣,沒忍住,當場炸了!

一個文人,剽竊是最大的罪名, 如果被認定為剽竊, 除非跑到一個小山村去隱姓埋名,否則怕是寸步難行。

黎明朗當場面色漲紅,又有些慌亂,他還沒想好怎麼反駁, 師行一就表現出了不開心。

師行一對黎明朗態度上是可有可無, 只是覺得這算是個胚子,磨練一番或許也有成績,他收弟子會挑選一些良才美質悉心培養,然後再收一些資質尚可的弟子,這些教的比較粗,而黎明朗就是這個比較粗的範圍內。

可不管怎麼樣,黎明朗也是他的弟子, 被人這樣當眾打臉,誰都不能忍。

好在師行一脾氣不錯,只是提出想要見見那個所謂的“原作者”。

田三郎說完之後,臉上帶著些許歉意:“大郎是一時衝動,並未想過要將李郎君陷入不義,他……”

李從嘉擺手說道:“沒關係,大郎急公好義,我感激他還來不及,哪裡會怪罪他?還請三郎等我一等,待我換身衣服,便與你同去。”

李從嘉一邊說著心裡的小人已經開始摩拳擦掌,這個機會來的正是時候,他剛剛還在擔心直接去書院找那位大儒,是不是會顯得太過輕狂,萬萬沒想到機會這就來了!

李從嘉特地穿了一身素色繡有暗紋的衣服,身上配飾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選擇了最高檔次,卻又十分低調的那一種,大概就是認識的一眼就能看出價值不菲,不認識的大概也看不出有多麼值錢。

不過也好在現在乃是亂世,各個政權還沒有太過嚴格的服飾等級,李從嘉可以從容的穿著用銀絲線繡著暗紋的衣服,配玉佩玉腰帶。

因為天氣冷,李從嘉想了想配了一套黑色貂裘,頭上也配了琥珀發冠,這一套下來,看的田三郎眼睛都直了。

田三郎忽然就覺得,官做得再大,也沒有富家翁來得舒服啊。

李從嘉穿戴好了之後,讓春生將馬車牽出來。

李從嘉跟著田三郎一路去了知州在城外的別院,知州家的別院可比通判家的大許多,也風雅許多。

李從嘉自然是沒有資格坐馬車進園,只能在側門就下來步行,而自側門到宴廳這一路可算是賺足了眼球。

此時宴會大廳氣氛可以說的上是尷尬,在場大佬臉色都不太好看,趙匡胤和知州倒還好,他們兩個都帶著些許好奇。

知州是早就聽說過李從嘉這個人,畢竟也算是通判的親家,只是寫詞……知州很難想象一個富戶能有這樣的文采。

別說他,就連田通判都不信!

這些人裡對李從嘉最有信心的反而是趙匡胤,因為他總覺得李從嘉身上有著一絲文人特有的溫潤氣質。

李從嘉被僕人引領著踏進大廳的一剎那,所有人心中的天秤變成了平衡狀態。

就連師行一,心中的不滿和怒火都少了許多。

誰讓從古至今,越是有頭有面的人物就越是顏控呢?

如果讓李從嘉跟黎明朗站在一起,保準大家覺得李從嘉才該是師行一的弟子。

李從嘉站在大廳上從容行禮,趙匡胤見他如此精神俊秀,心中越發喜愛,居然起身走來拉住了李從嘉的手說道:“幾日不見,看起來精神不錯。”

趙匡胤明明白白表現出對李從嘉的熟稔,眾人一時之間面色各異,開始猜測李從嘉到底是什麼來頭。

黎明朗更是心中慌亂,他敢剽竊李從嘉的詞,不過是因為知道對方沒有根基,至於田家……等田家知道的時候,他已經名聲大噪,找到了靠山,田家怎麼可能因為一個不怎麼樣的親家來跟他過不去?

可如今……難不成這傢伙跟定國節度使有什麼關係?

李從嘉含笑回答趙匡胤:“入冬以來,頗為安逸,又有諸位親友照顧,自是與之前不同。”

這倒不是他敷衍,自從搬到江都府之後,吃好的用好的,也不用擔心明天就被抓走或者被周軍大上山,整個人都放鬆下來,前兩天李從嘉都驚悚的發現自己的腹肌又要變成一塊了!

趙匡胤微笑遞給他一杯酒說道:“今天你想安逸,怕也是不行。”

李從嘉一臉受寵若驚的表情接過酒杯,一飲而盡之後,苦笑道:“不過區區一首詞,便攪得滿城風雨,還驚動了使君,令李某萬分慚愧。”

趙匡胤看了一眼師行一,開口問道:“如此,我們將你喚來的原因,想必你也知曉,如今你可敢當著大家的面,說清楚這首《青玉案》到底是誰所作?”

李從嘉從容說道:“自然是在下所做。”

“哦?”師行一開口問道:“可是除了一個人之外,你可還有其他人證?”

李從嘉轉頭看向師行一略有些疑惑:“小子駑鈍,不知這位老翁是……”

“我乃藍田書院山長師行一。”

李從嘉躬身行禮:“見過師山長。”

師行一點了點頭又問道:“你有何證據?”

李從嘉笑道:“這還要什麼認證呢?詩詞之事本就是自由心證。”

“哼。”黎明朗心中見師行一維護自己,心中微微安定,聽到李從嘉如此說馬上出言嘲諷:“說話可是要負責的,沒有證據,你竟敢在諸位長者面前大言不慚?”

李從嘉溫言說道:“我說過,偷來的永遠也變不成自己的,既然我敢這麼說,自然就有把握,若你堅持不認,那也好說,便讓在座長者出題,你我當場書寫,而後讓諸位評判如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黎明朗心中一慌,強撐說道:“笑話,作詩作詞乃是神聖之事,豈能一蹴而就?如此倉促寫出的詞,怕要汙了長者眼睛的!”

李從嘉不為所動:“能夠在三炷香之內寫出《青玉案》的人,自然也能在三炷香之內寫出另外一首詞,當日情形與今天有何不同?我都不怕,你又何必推三阻四?”

黎明朗有些不敢置信地看著李從嘉,他原以為李從嘉那首詞應該是早就寫好,而後在詩會之上寫出來,可他萬萬沒想到李從嘉敢跟他比拼當場寫詞。

三炷香一首詞,並且還要水平不低,就算是師行一都未必能夠做到,而在場的其他人……就更沒人敢這麼說了。

敢誇下如此海口,不是狂生,便是自身詩詞造詣不低。

師行一此時終於提起興趣,他看了一眼黎明朗略有些不滿,人家都當面下戰書了,黎明朗居然不敢應戰,反而出言譏諷,此子心性是在不堪造就。

見黎明朗還是不說話,師行一不得不開口說道:“明朗,你便與李小郎較量一番便是,不必擔憂,前些日子你所寫的那幾首詞,也是不錯的,平穩發揮就好。”

前些日子?幾首詞?李從嘉敏銳的從師行一的話中聽出了重點,不由得面帶嘲諷地看向黎明朗。

他就說師行一作為江都府當地有名的大儒,又是書院山長,怎麼可能糊里糊塗憑著一首詞就收黎明朗為弟子,看來黎明朗又不知從哪裡弄來了幾首詞,糊弄了師行一。

不過這一次,李從嘉倒也是冤枉了黎明朗,黎明朗本身也算有才,只是距離進入藍田書院差一些,他將自己之前的詞拿給師行一看,師行一雖然覺得差強人意,但再看黎明朗“新作”的那首詞,又覺得此人或許已經開竅,再加上他實在喜歡那首詞,便破例收下了這個弟子。

黎明朗心中有苦說不出,只能硬撐著頭皮說道:“既然如此,我便應了。”

他一邊說一邊在腦海中搜尋著有沒有好詞可以“借用”一下,然而之前他一向喜歡收小弟,享受那種眾星捧月的感覺,肯捧著他的又哪裡有什麼水平?

趙匡胤看了一眼知州,知州對著身邊的侍從輕聲吩咐兩句,過不多時,兩副書案連帶筆墨紙硯全部搬上了廳堂。

兩個小侍過來研磨,李從嘉看向四周,等著出題。

雖然宴會主人是知州,但是知州從頭到尾都在做隱形人,趙匡胤官職最大,自然由他來。

不過趙匡胤自知水平不夠,再加上師行一在,便笑道:“師山長在此,我怎好班門弄斧?還請師山長出題。”

師行一也有些躊躇,他是黎明朗的夫子,若是出題不慎,怕是會被人說偏袒自己學生。

想了半晌,他開口說道:“既然你們當日以雪與梅為題,不如就寫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