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華夏英雄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回 招兵買馬 智收琳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回 招兵買馬 智收琳銅

上回書說到蜀漢王金海濤起用了李元峰、程長卿、趙新坡、張睿等“彭水四傑”,將那蜀漢國治理得是井井有條。蜀漢王釋出詔書,意在鞏固基業 扶持農桑,重視水利以及廢除苛捐雜稅,一時深得人心。只是有一樁事情讓蜀漢王心情煩憂,原來在這川陝邊界,有許多土匪出沒,其中有三股勢力最為龐大,列位看官,你道是哪三股勢力?這第一股便是盤踞在川陝邊界紫陽縣境內的王守信以及花癩和尚,第二股來自於達州府的張大福和徐連 第三股是黃安壩清風寨的毛琳銅和孫不順。在這三股勢力之中,毛琳銅和孫不順人馬最多。他們殺富濟貧,專掠貪官汙吏之財物,對百姓倒也仁愛。只是那王守信和張大福兩股匪患多行不義之舉,搶掠不分貧窮富貴,為惡哪管老幼婦孺。使得當地百姓怨聲載道,叫苦連天。

這裡單說那毛琳銅本是山西吉縣人,自幼生得來四方大臉,濃眉大眼。鼻直口闊,說話彷彿洪鐘之聲。琳銅自小耍槍弄棒,詩詞歌賦卻是件件不會。說來毛琳銅也是出身於書香門第之後,乃山西吉縣名流毛太公第三子。這位毛太公,雖頗有家資,但平日裡樂善好施,專好幫助良善的窮人,是縣裡一等一的積善之家,使得毛家落得個“雪中炭”的美名。唯一讓毛太公懊惱的是,三子毛琳銅的這般尊容以及棄文習武之事。他常在夫人面前數落道:“夫人,你看我家三子之中,琳銅與他兩個哥哥似有天壤之別。專好打鬥,不愛讀書。讓我好不鬱悶啊。”毛母張氏也是吃齋念佛之人,她安慰太公道:“老爺,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銅兒天賦如此,乃上天賜予。說不定今後前途無量,大有作為!”毛琳銅十二歲上,正值帝巴王朝熹宗皇帝天順十年,山西吉縣境內土匪陳長志常來滋擾吉縣百姓,縣令吳守盛頭疼不已。這位吳縣令寒門出身,平時倒也清正廉潔,對百姓也是愛護有加。如今在他治下出現匪患,致使百姓遭殃,怎不讓他心生煩悶。謀士商鞠見狀,上前勸慰道:“大人不必如此煩憂,屬下有一計可解燃眉之急。大人只需如此如此……”聽聞商鞠計策後,吳縣令大喜。他連忙吩咐府裡置辦筵席,請到毛太公等縣裡社會名流過府一敘。酒過三巡,吳守盛抱拳道:“列位鄉黨,如今土匪陳長志侵擾我縣黎民百姓,本縣作為一方父母,自然守土有責。今日請你們到府,就是希望你們能鼎力相助。”毛太公道:“大人放心,吉縣遭此匪禍,我們也心存不安。我以毛府闔家老小的性命擔保,剿匪之事,毛府要人出人,要錢出錢,絕不敷衍搪塞。為今之計,我看還是要組建民團,保衛鄉土。”毛太公此言一出,得到了在座列位鄉紳的一致響應。吳守盛聞言大喜,他將酒斟滿,遞到毛太公眼前。充滿敬佩地道:“太公真不愧為當今義士豪傑,真是快人快語。吳某人素來崇敬英雄。今日這杯酒,吳某人專敬毛義士!”說罷,吳守盛將自己的杯中酒一飲而盡,毛太公也一口幹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毛太公回到府上,準備佈置好組建民團的事務。但見毛琳銅又在耍槍弄棒,太公斥責道:“銅兒,你整天不務正業,好勇鬥狠。與你的兩位哥哥差之千里,讓為父好生失望!”毛琳銅聞聽此言,當即向太公下跪道:“父親,孩兒雖不及上面兩位哥哥那樣飽讀書文,但也曉得禮義廉恥為何物。目今土匪陳長志掠奪吉縣,攪得鄉黨們人心惶惶。孩兒一身武藝,願報效鄉土,將那土匪一舉殲滅!”毛太公聞言大喜道:“我兒能有如此抱負,為父自然心安。既如此,我就讓你來幫為父籌練團丁,以一個月為限,早日剿除陳匪!”自此,毛琳銅受毛太公之命,在吉縣徵集壯年男子,籌辦團練。一時間,吉縣各家各戶青壯男子都來毛府應徵,與毛琳銅自幼交好的孫不順也來投奔。毛琳銅大喜,將孫不順安排做了副職。不出半月,一支團練隊伍即刻建成。毛琳銅與孫不順二人日夜加緊操練,這一日,縣令吳守盛專到毛府體察團練籌辦情形,看見演兵場上旌旗招展,喊殺聲震天。毛琳銅擂鼓助威,團練操練有序。吳縣令不禁大喜道:“毛太公,想不到你家三公子年紀尚輕,竟有如此作為,真是可喜可賀啊!”毛太公聽了縣令的一番褒獎之詞不禁頗有些得意,不過嘴上謙遜地應答道:“吳大人抬舉了,犬子年幼無知,專好刀槍劍戟,詩詞歌賦全然無知。小老兒只好由著他的性子來,讓大人見笑了。”吳守盛笑道:“太公此言差矣,令郎不管修文還是習武,都是為朝廷效力。”這邊廂,毛琳銅操練完畢,吳守盛傳他來近前答話。吳守盛捋了捋鬍鬚,問道:“賢侄,如今土匪圍城已達數月,你當作何計較?”毛琳銅胸有成竹地答道:“大人,陳匪雖然來勢兇悍,但終究有勇無謀也是枉然。我安排手下前往那匪營之中,誆騙陳匪夜襲吉縣。我假意裡應外合,賺得他進城來,然後一網打盡。”吳守盛笑道:“賢侄果然是好主意,本縣今日要看出關門打狗的好戲了。”毛太公也在一旁滿意的笑了。

毛琳銅吩咐手下備好信物一件,遣孫不順前往賊營下書。匪首陳長志正在與部眾商議攻城之事,聞報孫不順在營外等候。便讓人請孫不順進營,孫不順進得營來,陳長志在中軍主帳正襟危坐,他盤問孫不順道:“你是吉縣城上毛府的長隨吧,今日闖入我營,難道你就不怕死嗎?”眾將也虎視眈眈的望著孫不順,讓人心生畏懼。孫不順不慌不忙地答道:“大王,吉縣縣令不識時務,與大王為敵。我家少主人毛琳銅知大王英名,願意裡應外合,獻城於大王。這是少主人信物。”陳長志見信物後深信不疑,便約定今夜子時,城上火光為號,直取吉縣。子夜到時,毛琳銅吩咐團丁高舉火把,陳賊以為訊號,便引匪眾進城。毛琳銅又吩咐團丁關下城門,搖旗吶喊:“休教放走了賊匪!”團丁齊集弓箭,向匪眾齊射出去。陳長志驚呼上當,但悔之晚矣,此時進退兩難,匪眾早已傷亡一半。陳賊見勢不妙,欲往外奔命,被琳銅一箭擊中要害,一命嗚呼了。毛琳銅庚即下令停止發射,餘下匪眾性命皆免,發給養家銀子,遣返家鄉。縣令吳凱盛聽聞土匪平息,便論功行賞。他授予毛琳銅“吉縣第一勇士”的稱號,還親自為毛府題寫“鄉土護神”的金匾,賞賜黃金綢緞不在話下。毛太公見毛琳銅立功授獎,無不欣喜。自此,毛琳銅名聲在外,吉縣不再聞匪事。

帝巴王朝覆滅後,毛琳銅聲稱前往川陝地區做生意,並帶孫不順團練眾人。趁此機會,毛琳銅決意扯旗上山,建立清風寨。毛琳銅為山寨寨主,自號“大杆子”。封孫不順為二當家,號二桿子。自此,二人在清風寨劫富濟貧,深得民心,當地民眾給毛琳銅一個尊號“毛大王”。蜀漢丞相李元峰此時主持剿匪大計,聽聞毛琳銅許多軼事,不由點頭讚歎道:這也是英雄人物,若皈依我軍,蜀漢軍將更為強盛。”為此,他向蜀漢王請命智收琳銅,蜀漢王金海濤聞言大喜,欣然允諾。次日,李元峰隻身一人前往清風寨,意在說服毛琳銅歸蜀。毛琳銅聞聽此事,吩咐手下嘍囉安排油鍋一口,大火煮沸。設定刀林陣,以顯示山寨威風,一切預備停當,毛琳銅下令升帳,宣李元峰覲見。李元峰撥開刀林陣,緩步上得主殿上來。毛琳銅見李元峰生得英武不凡,頓生敬佩,準備下階相迎。孫不順在一旁假意咳嗽,毛琳銅深知其意,對李元峰道:”尊駕挑什麼萬兒?(客官通報你的名字)“”在下規矩萬兒“”打的什麼字旗?”“兄弟我帶上一堂草單片,請候貴碼頭一緣哥弟,尤恐款式不周,掉紅掉黑,卷邊折角,言語不清,口齒不明,禮節不周,請候不到。兄弟多在山崗,少在書房,只知江湖貴重,不知江湖禮節,一切不周,還望各位高抬龍袖,涼個膀子,龍鳳旗,日月旗,花花旗,給兄弟我打個好字旗。”毛琳銅和孫不順此時一起下階相迎,剪拂了。少頃,毛琳銅吩咐安排酒宴,招待李元峰。酒過三巡,毛琳銅問李元峰道:“李先生,你認為天下形勢如何?”李元峰道:“當今天下,已是群雄逐鹿之形勢。蜀漢王金海濤審時度勢,以四川為根據地,勢必統一全國。如果毛大王您投金總統,是明智之舉。”毛琳銅聞言,仔細考慮了一番。問孫不順:“二桿子,你看如何?”孫不順道:“大杆子,兄弟們都聽您的,隨您上刀山下油鍋,在所不辭!”毛琳銅道:“既如此,我就跟定李先生追隨蜀漢王了!”李元峰笑道:“實不相瞞,我乃蜀漢王陛下的丞相,陛下需要您們的投名狀。”“哦。”毛琳銅來了興趣:“敢問是什麼投名狀?”李元峰道:“西路川陜這趟線上,還有兩股土匪,他們欺壓百姓,無惡不作。陛下甚為擔憂,如大王您能一鼓作氣,消除匪患,這是大功一件啊!”毛琳銅幹了一大碗酒,然後摔碗立誓道:“好!我們給蜀漢王獻投名狀。”次日天曉,毛琳銅、孫不順、李元峰帶領清風寨一萬眾弟兄下山剿匪。在離開清風寨之前,毛琳銅騎馬巡視山寨三週,便放火燒盡了山寨。

毛琳銅一行先向王守信與花賴和尚營地奔殺而來,王守信聞報,便點起人馬,與毛琳銅部形成對立之勢。李元峰見王守信部眾列隊齊整,旌旗獵獵。心想:“這廝治軍倒也有一套,可惜心存不良。”毛琳銅剪拂道:“合字上的朋友,一碗水端來大家喝。”王守信道:'朋友們,燈籠扯高一點,我們這是個黃草窯子!"毛琳銅指著王守信的山寨道:“朋友,你這裡風景不錯啊,不過,聽說你們不講江湖規矩,到處燒殺搶掠,殃及無辜百姓。今日我們替天行道,消滅你們這幫土匪。”王守信大怒道:“那就看看你們有沒有本事了!”說時遲那時快,王守信展開了對持。兩軍對壘,喊殺聲滾滾而來。毛琳銅與王守信廝殺,孫不順看住了花癩和尚,李元峰也與敵陣偏將激戰。毛琳銅使的是一把宣花大斧,王守信使的是一把銀槍,兩人廝殺了百多回合,竟然不分勝負;孫不順用的是雙刀,花癩和尚只憑一把金色禪杖,兩人也如二龍鬥法,不分伯仲;李元峰用青龍寶劍,殺得敵軍聞風喪膽。孫不順與花癩和尚相鬥數百回合,體力逐漸不支,李元峰見狀,向花癩和尚奔殺而來。花癩和尚放棄孫不順,又與李元峰力戰。兩人鬥了三十回合,李元峰故意露了個破綻,出其不意,將花癩和尚刺下馬來,當即喪命。王守信見花癩和尚戰死,鬥志也喪失一半。毛琳銅與孫不順乘機進逼王守信,王守信欲逃,被毛琳銅一斧砍為兩半。匪眾見主帥戰死,紛紛剪拂。毛琳銅命令善待降軍,收編隊伍,焚燬山寨。

毛琳銅收編王守信部後,勢力日益強大。四方紛紛來投。達州府的張大福以及徐連聞聽毛琳銅部正撲殺而來,遂修備攻防,堅守不出。毛琳銅命令屬下不停罵陣,張大福知是計謀,每日只是防守,絕不迎戰。毛琳銅不覺心煩意亂,升帳商議對策。毛琳銅道:“張大福這廝,憑我怎樣叫罵,堅守不出。如之奈何?”孫不順道:“大杆子不必煩惱,我軍勢大,想那張賊必是害怕,不如派人去勸降。”李元峰道:“勸降不妥,張大福這是緩兵之計。我們當從長計議。”毛琳銅問道:“李先生有何高見?”李元峰道:“達州城四面環山,最怕山洪。我夜觀天象,近日達州將有傾盆暴雨,我們可暗中在四面山上開道口子,讓山洪全洩到張大福賊營,定教他死無葬身之地。”毛琳銅聽計後大喜,命令軍士暗中在山上挖掘引道,以待暴雨來臨。第二日,天象果然轉變,暴雨傾盆,導流渠直奔賊營。瞬間,賊營呼救聲不斷,張大福令手下撤退,此時水勢更猛,賊兵半數淹死。張大福和徐連殘部狼狽逃竄,毛琳銅命全體軍士抖擻精神,奮力殺敵。一時間喊殺聲震天,張大福和徐連被逼至絕境,乞降不止。毛琳銅宣佈二賊十大罪狀,公開斬首示眾,達州城百姓無不拍手稱快。

毛、孫、李三人剷平頑匪後,領3萬人馬浩浩蕩蕩向成都開拔而來。蜀漢王金海濤聞報後,大喜。親自在城門口迎接凱旋之師。金海濤吩咐安排接風盛宴,酒過三巡,蜀漢王對李元峰和毛琳銅道:“丞相啊,你此次功勞不小。先是收復了毛琳銅,後又剷平匪患。去掉了蜀漢的心頭之患。還有毛琳銅毛大王你識時務,為朕獻上投名狀,這也有你的功勞。今日是蜀漢的大喜之日,朕有意與你們三位結拜兄弟,不知你們意下如何?”毛、孫、李三人欣然同意。四人遂上香跪拜,立誓道:“黃天在上,今我四人結拜兄弟,死生相托,吉凶相救,福禍相依,患難相扶。天地作證,山河為盟,一生堅守,誓不相違!”金海濤稍微年長,為大哥;李元峰為二弟,毛琳銅為三弟,孫不順為四弟。結拜完畢,金海濤手捧大碗酒,對三位義弟道:“兄弟們,朕他日如能統一天下,當效仿堯舜,按次序禪讓江山於你們。如違此誓,有如此碗!”金海濤飲盡碗中酒後,使力將酒碗摔在地下,那碗早已四分五裂。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