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華夏英雄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部)第十三回 西征喀什 意圖疆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部)第十三回 西征喀什 意圖疆藏

上回書說到南朝國師文蜀為報父母之仇,上表朝廷獲得太祖批准。文蜀終於回到故國,並在文郡與同道中景雲道長相見。

景雲在觀內命道童為文蜀奉茶後,關切地問道:“文道兄,你不是在南邊效力嗎?為何歸來故國?”

文蜀備說前情,道:“景雲道兄,南朝太祖皇帝思賢若渴,你可以一展抱負,無愧於一代宗師名號!”

“文道兄,在下正有此意!只不過我獨自貿然前往,又無什麼書信文憑,南朝會相信在下嗎?”

“無妨無妨,我寫下角書一封,道兄帶到南朝,親呈太祖。保你一切順利!”

“那就勞煩文道兄了,請喝茶……”

景雲命道童取來紙筆,親自為文蜀研磨。但見文蜀沉吟片刻,寫下角書,遞交給景雲。爾後,景雲吩咐預備下飯菜款待文蜀不在話下。到了第二日,景雲與文蜀各分東西,向守觀徒弟以及道童交代好觀內事務後,將角書藏在緊身處,收拾好細軟,挑了一匹快馬,徑直往那南朝驅行而去。

景雲策馬驅行南朝之事暫且放在一邊不表,單表魏梓佑率領的南軍在遼東大戰大敗而歸,回到西京皇宮,向太祖請罪。監軍毛琳銅以及兒子毛勇也請太祖懲罰自己的過錯。太祖詢問文武群臣道:“魏梓佑首戰失利,該當何罪啊!”

丞相張幸福已經年邁,他顫顫巍巍地奏道:“皇上啊,老臣認為魏梓佑將軍這次戰局失利,是情有可原的。他年少氣盛,性格容易衝動,致使敵人利用他的弱點,以小小伎倆險勝。老臣懇請皇上念及此情,這次就饒了魏梓佑將軍罷!”

東王朱成也上奏道:“皇上,丞相言之有理,魏梓佑將軍雖首戰失利,但勝敗乃兵家常事,老臣也請皇上寬宥則個!”

太祖問毛琳銅道:“遼國天德皇帝在與我軍遭遇時,有沒有出格的舉動。他的眼裡還有朕這位天可汗嗎?”

“皇上,王洪濤倒也知情識趣,凡遇見我軍便退避九舍,除了在戰場上雙方鬥法,我軍傷亡較大。王洪濤沒有傷及我軍將士一分一毫!”

此時,西王魏民竹再也聽不下去了,他主動請罪道:“皇上,梓佑首戰敗北,全在他年少輕狂,無知戰場危局所致。他作為一個主帥,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老臣平時對他疏於看管,也難辭其咎。老臣請皇上將梓佑按律嚴辦,老臣降薪降級任憑皇上發落,老臣絕無怨言!”

太祖微笑對西王道:“魏愛卿啊,朕就是等你出來說話。你既然有這樣的表態,朕也放心了!梓佑侄兒小孩子般的脾氣嘛,難免有輕狂的舉動。我們年輕的時候也衝動過。朕已經瞭解,梓佑侄兒在戰場上表現勇敢無畏,也是一個主帥的模樣。遼國那邊請得一位高人剋制了梓佑,這也是在戰場中難免的。梓佑當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下次挽回敗局才是啊!”

“下次?皇上是說我們還要征討遼國,而且我兒還是主帥?”

“魏愛卿,一個將才需要多經歷練才能成熟。朕閱人無數,相信自己的眼睛,徵遼之事非梓佑侄兒不可!”

毛琳銅在一旁笑道:“西王,皇帝哥哥說得對,梓佑是我們重點栽培的帥才呢!吃一塹長一智,我們年輕的時候不是也吃過虧嗎?”

他的一席話令太祖以及文武群臣頓時釋然,哈哈大笑起來。

散朝以後,西王攜梓佑回到王府,等他沐浴更衣以後。令他到書房問話,西王平時對梓佑管教嚴厲,梓佑妹妹卜嬡怕哥哥被父親責打,便暗中給母親通風報信,讓她前來“救急”。西王見王后以及卜嬡也來了,便責問道:“你們來幹什麼?”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爺今天要打佑兒,就先打我罷!是我平時沒有管教好,皇上都說佑兒無罪了,你為何還不肯放過他!”

“愛妃,你又聽嬡兒胡說了罷?哪個說要打佑兒了,我只是問他戰場上的情形!”

“那你問話罷,我就在這裡看著。哪裡也不去!”

西王見狀,哭笑不得地道:“好好好,你就在這裡看著,瞧你把孩子們慣成什麼樣了!?”

他轉向魏梓佑問道:“佑兒啊,你告訴父王,那個人是何門派,用的什麼伎倆剋制你?”

魏梓佑將長風道人的門派以及戰場上的情形細細地為西王道來,西王吃驚道:“原來是截教教主長風?他是闡教的剋星,父王當年還是紅花會香主的時候,早聽過他的威名。當年溫嶺四海觀闡教廣明道人為了恢復闡教在宗派的主要地位,也和長風發生過鬥法。廣明聯合他的兩位同門師兄廣言廣昌三人與長風相鬥三十場陣法,都被長風打敗。長風從此江湖無敵,目今,他的功法想是更加厲害了,佑兒你當然不是對手了!”

“父王,也怪我輕敵,致使大敗而歸,父王您應該責罰我的!”

“佑兒啊,為父平時嚴厲管教你,都是為你好,你要理解我的一片苦心才是。至於這次的失敗,皇上都說了你要總結經驗,等待下次戰局再扭轉危機。為父的今天就不說你什麼了,你和你妹妹出去好好玩罷,緩解一下心情嘛!”

魏卜嬡聽到父王放口,連忙挽住哥哥的手道:“哥哥,你徵遼以來,還沒有好好看看咱們西京的市景吧?妹妹就陪著你逛逛!”

魏梓佑向雙親告辭後,歡欣地與妹妹走出府外。西王看著一對兒女的背影,欣慰地道:“愛妃啊,我們的佑兒長大了!”他與西王妃會意地笑了。

西京鬧市上,人頭攢動,熱鬧非凡。原來這西京兩江環抱,群山環繞,雄踞西南中心,端的是一座山城。大夏國自從金陵屠戮後,定都西京,自此,西京已經達到百萬人口,成為當時南朝的第一大都市。

魏梓佑牽著妹妹魏卜嬡的手,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卜嬡問梓佑道:“哥哥,父王今天不同往日,也不打罵於你,這是怎麼回事啊!”

“妹妹,你是不知道啊,父王今天很高興,他嘴裡不說,我是清楚的。”

“父王為什麼高興呢,怎麼我看不出來啊。好哥哥,你給我說說罷。”

卜嬡調皮地拉扯著梓佑的手,搖晃了幾下。梓佑假裝嚴肅地刮了一下卜嬡的鼻子,道:“好好好,你這個鬼精靈,哥哥怕了你了。父王因為皇上的一席話,因為皇上刻意歷練於我,將我打造成帥才。父王見我有出息了,如何不高興啊!”

“哦,我明白了,父母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孩子能有出息罷!”

“是啊,妹妹,你可真聰明。走,哥哥帶你去買四川糖人。”

“好啊,還是哥哥對我最好了!”

兩兄妹興高采烈地來到魯祖廟一帶,魯祖廟乃西京最為繁華的商業區,各種 買賣都在這裡聚集,包括西京的民間技藝。四川糖人是西京的一絕,製作者都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加入顏料或色素使之呈紅色或綠色。製作時火候的控制是關鍵,過熱則太稀易變形,冷了又會太硬無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多是勺形和鏟形的。這個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等。

梓佑為卜嬡挑選了龍形的糖人,自己卻拿了猴子的糖人。卜嬡道:“哥哥,你對我總是這麼好,從小你都讓著我。妹妹今天獎勵你,把龍形糖人給哥哥你罷!”

“妹妹,你長大了,很懂事嘛。哥哥就吃這只猴子了,龍是屬於妹妹你的。”

兩兄妹行至朝天門禹王宮,發現前面有一隊人馬。梓佑與卜嬡定睛一看,原來是小忠王劉銘與弟弟劉仇帶隊巡查到此。卜嬡上前主動與劉銘打招呼道:“劉銘哥哥,怎麼你們巡遊到這裡了,下馬來陪我走走。”

梓佑對卜嬡道:“妹妹,劉銘哥哥公務在身,他怎麼能下來隨便走呢?”他轉而向劉銘劉仇兩弟兄抱拳道:“二位哥哥巡城辛苦了!”

劉銘騎在馬上還禮道:“梓佑兄弟,卜嬡妹妹,你們都還好嗎?梓佑,你徵遼之事我知曉了,勝敗乃兵家常事,你不要太放在心上!”

“多謝劉銘哥哥,這件事我早就沒有計較了,你大可放心!”

“既如此,梓佑兄弟和卜嬡妹妹你們都要擅自珍重,我公務在身,失陪了!”

劉銘說罷,帶領一隊巡城部隊繼續前行。

梓佑卜嬡兩兄妹正欲返回西王府,忽然聽見劉銘那邊方向傳來陣陣吵嚷之聲。卜嬡好奇,又牽著梓佑往吵嚷聲方向跑去。卻發現巡城士兵正在詢問一位道士模樣的人,這位道人原來不是別人,正是來自清國文郡的景雲道人。因為與南朝語言不通,巡城士兵將他當作了細作,將他帶到了劉銘面前。景雲道人咿咿呀呀地說話,讓劉銘劉仇等人如墜雲裡。

劉銘問道:你這位道人,來自那座仙觀,為何盡是異國語言?”

景雲道人復又咿呀說了幾句,劉銘搖了搖頭,吩咐巡城士兵將景雲帶回去嚴加審問。

“劉銘哥哥且慢!這位道人能否交給我,我父王少年時期遊遍天下,對異邦語言頗為熟悉,如果他是細作,我一定綁縛他前來親手交給你。”原來是魏梓佑見得這位景雲道人並非大奸大惡之像,情急之下,想出這樣救景雲的辦法。

“原來是魏兄弟,既然你這樣說了,我就把人交給你罷。劉仇,咱們撤罷!”劉仇領命與哥哥再帶巡城士兵向前方直行而去。

魏梓佑向前對景雲抱拳道:“這位道長,我乃南朝西王魏民竹之子魏梓佑,請道長隨我到西王府一敘。”

景雲道人也還禮,似乎明白了梓佑的話,便跟隨梓佑卜嬡前往西王府。

西王聽聞此事,連忙讓梓佑卜嬡帶景雲道人進得內廳說話。景雲道長首先講了一席話,西王聽出了端倪,也用清國語言對景雲道長道:“道長,你是清國文郡人罷?”

“哦,西王您也知曉文郡,那你認識文蜀道長否?”

“哈哈,你可算找對人了,文蜀是我們南朝的國師,也是皇上的師傅。”

“正是如此,貧道這裡有文蜀國師的角書一封,請西王看來!”說罷,便將懷中角書交給了西王。

西王仔細看過,道:“此事本王要奏請皇上,由他定奪!”西王吩咐家丁們預備下飯菜款待景雲道人不在話下。

第二日早朝,西王將此事上奏於太祖,太祖見了角書大喜,庚即封景雲道人為國師以及祥雲觀第二代主持。

話說北朝遼東總督熊應賜舉家在沈陽城自盡後,貴順帝收到了熊應賜的血書奏摺,禁不住伏案痛哭起來。文武群臣紛紛勸慰,貴順帝方止住哭聲,對文武群臣道:“若舉國文武群臣都能向熊愛卿這般以死報國,朕的江山早就統一了。嚴陵愛卿、陸睿愛卿,國郎愛卿,你們要加緊操練人馬,等待克服遼東之日!”

文武群臣山呼萬歲,貴順帝下旨追封熊應賜為忠烈候,並給予全家功名。建忠烈候祠,以供後人追思。

花開兩頭,各表一支。遼朝天德皇帝派遣四路主將之一的金定起兵十萬,進攻喀什汗國。金定將軍久經沙場,對荒漠作戰也頗為擅長,天德皇帝此次派遣他前來征討喀什,是作了各方面的考量的。金定所部行軍到了庫勒城,在此安營紮寨,等待有利時機向迪化進攻。

喀什汗國大可汗丁亮在大汗宮聞得戰報,便召集文武群臣商議對策。國師靈智上人道:“可汗不必驚慌,貧僧只帶十名番僧擊退遼軍!”

“好,國師所言極是,朕就命你帶十名聖僧前去抵禦遼軍!”

靈智上人道了聲阿彌陀佛,便率十名座下弟子前往庫勒城。

庫勒城遼軍營地,主將金定上得瞭望臺觀察迪化城情景,卻發現前方隱約有番僧旗號。金定仔細觀看,卻原來是十幾名西域喇嘛模樣的人正在做著佛事。此時,番樂陣陣,一位禪師模樣的人端坐在法臺中央,閉目打坐。原來,這幫西域喇嘛模樣的人正是靈智上人與十名弟子。此時,靈智上人坐上了金頂法轎,由十名番僧抬至遼軍大營面前。

金定命將士前去盤問道:“你這西域和尚,為何擅闖軍營,你們難道不怕死嗎?”

靈智上人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貧僧乃喀什汗國國師靈智上人,一向不殺無名之輩,你們報上名來罷!”

“本將乃遼朝徵西主帥金定,你們喀什難道無人,竟然派你們這些西域和尚糊弄本將!”

靈智上人並不答話,雙手合十,念動大明咒語“唵、嘛、呢、叭、咪、吽”,十名番僧站立在四周加持**。忽然遼軍大營陰風大起,上空烏雲密佈,電閃雷鳴,風勢助力火勢,一場大火席捲而來,燒得遼軍大營悲聲處處,呼救不止。此時遼軍十萬大軍竟燒得只剩下二三萬人馬,主將金定拼力仗劍前行,對靈智上人道:“你們只省得用什麼邪術,端的不是什麼英雄好漢?”

“哈哈哈哈,金將軍,今日貧僧只要你退兵,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再看貧僧法術罷!”

但見靈智上人再念動索命梵音,一絲絲奪人性命的音調向金定襲來,突聞咔嚓一聲,金定將軍的盔甲崩裂,他被靈智上人強大的內功震得口鼻出血。金定見大勢已去,預備拔出寶劍自盡,他的中軍勸阻道:“將軍啊,你不要糊塗,為今之計,只有暫時班師,儲存好僅剩下的二三萬人馬,在皇上面前也有個交代啊!”有分教,今朝將軍被法困,明日長風再助法。金定究竟命運如何,留到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