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華夏英雄榜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部)第四十二回 朱海叛亂 姜恆失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部)第四十二回 朱海叛亂 姜恆失孤

上回書說到南朝丞相李國華在夢中得到九天玄女娘娘親授的無字天書,一夢醒來,枕邊果然有這一部無字天書。李國華想到九天玄女在夢中所囑,吩咐家丁備好坐轎,前往祥雲觀覲見景雲國師。

景雲國師正在道觀閉目打坐,道童前來稟告丞相駕到。景雲國師點了點頭,滿意地笑道:“此乃天機也,該來的終於來了,請丞相進來罷!”道童領得師命,庚即將李國華丞相帶進觀中。

景雲國師見到李國華丞相,便上前唱了個大喏道:“丞相今日來到我觀,這真是蓬蓽生輝啊,貧道這廂有禮了!”李國華還禮道:“國師客氣了,今日本相前來,實在是有事請教國師,還請國師不吝賜教!”景雲國師笑道:“丞相之事,貧道已經知曉了,請到觀內說話,貧道為丞相備下了您喜歡的碧螺春茶。丞相請!”

二人到得觀內廂房,分賓主位坐定。道童奉茶以後告退,李國華向景雲國師抱拳致禮道:“國師,你適才言道知曉了本相來貴觀的意圖,還請國師指教一二。”景雲國師笑道:“貧道放眼目今天下,已經是大夏、洪朝、大遼以及神龍四國紛爭之勢。這四國之中,究竟誰能逐鹿中原,一統天下,此乃丞相心中所慮之事。貧道觀丞相面色,昨日夢中是否得到九天玄女的一部無字天書?”

“國師真乃神人也,本相昨晚確實在夢中與那九天玄女娘娘相遇,她親授本相一部無字天書。還對本相說,如果有疑惑之處,便來相求於國師。本相在夢中醒來,那部書卻在本相的枕邊,你說奇也不奇?所以,本相就來請教國師了。”

“善也,善也。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河山萬朵。看來一統天下之人就在眼前。”

“國師,你是說本相就是能完成大夏統一大業之人?本相何德何能,竟然擔當如此大任。”

“昔日偈語有云‘妙行真人,重陽師父,遇師呂祖玄通。十年了道,歸去得乘風。一紀三番下界,性正直,凡事依公。天上現,無為手段,超顯自然功。全真文集裡,藏機隱密,妙在其中。論龍吟虎嘯,嬰奼嬌容。玉內金光燦燦,神丹結,躍出靈宮。人還悟,速修清淨,休受世間崇。’這部無字天書包涵天地萬物,只要丞相你能潛心在本觀修煉,爾後蒐羅到輔佐你的人才,統一大業何愁不成?”

“國師,本相一直所慮的是大夏目今是強敵環伺,難道這些強敵沒有一統江山之志,他們為何最終不能成事?”

“丞相勿憂,貧道觀天下大勢,將四國做了比較。首先說這大洪江山,貴順帝生性多疑,朝中奸臣弄權,民生凋敝。眼見得幽雲十二州盡數喪失,邊關將士早已失去信心;再來看這大遼,本是蒙古成吉思汗後裔王洪濤聯合臣子們假以天命,盜刻玉璽,斷章取義,妄自尊大,似此也不可長久;而神龍王朝,偏居海外,多用邪惡之術,違背天命,強佔他國之土,令百姓生靈塗炭,背井離鄉,此乃失道之舉,似此如何能永坐江山呢?而我大夏朝物阜民豐,經歷永和盛世,以及今上仁愛為本的治理,國力大大增強,勢必能後來者居上,最終實現江山一統。但是,我朝統一天下之日不在今天,而在後世矣!”

“國師所說,後世帝王繼承者中,誰能擔當大業?”

“今上有十位皇子,貧道掐指算來,其中三皇子李勳傑文武雙全,德才兼備。若得丞相你精心輔佐,統一大業何愁不成?”

李國華丞相與景雲國師談論了統一大業之事,在景雲國師的開導下,李國華丞相拜景雲國師為師,修煉無字天書,靜待時機,完成心中宏願。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李國華丞相與景雲國師祥雲觀密談之事暫且不提,單提那康定前線,遼朝五虎上將之一的蕭承佑被北王毛勇之子毛宗偉擒獲,北王毛勇得知戰報,喜悅萬分,庚即上表魏梓佑元帥為毛宗偉請功。此時,蕭承佑被五花大綁到了北王毛勇營帳。毛勇見蕭承佑生得英武不凡,頓生惺惺相惜之心。他親自為蕭承佑鬆綁,吩咐兵士們上得好酒好肉款待。

毛勇抱拳對蕭承佑言道:“本王乃南朝毛勇是也,素聞遼營中有一驍將蕭承佑能征善戰,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本王一向敬佩英雄,蕭將軍你言行舉止端正大方,實乃正人君子也。本王願與將軍你交個朋友。”

蕭承佑冷笑道:“你少拿好聽話語誆我,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本將軍不吃你這一套!”

毛勇大笑道:“將軍果然是英雄好漢,本王有一言請君聽之。我堂堂南朝,本無意與遼朝爭端。魏元帥與遼朝天德皇帝之戰約,實乃天意也。你我都不能相違,將軍你英雄人物,勝而不驕,敗而無憾。待此戰結束,本王願上奏朝廷,與遼朝永世修好,未知將軍心意如何?”

蕭承佑心裡暗自思忖道:“我嘗聞南朝北王毛家男兒代代英勇善戰,這位毛勇更是以一當十,實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也。今日之言也是豪爽,我便與他交個朋友也是值得!”但見他將酒斟滿,雙手端起酒杯,道:“北王之言,實乃出自肺腑,令末將感佩。末將敬北王一杯,願與北王交個朋友!”

毛勇聞言大喜,他爽朗地大笑道:“好,蕭將軍果然英雄人物。本王今日高興,要與你喝個痛快!他娘的,這酒杯如何能盡興,來人啊,換大海碗來!”二人果然換了大海碗喝酒,喝得乾坤倒轉,日月翻覆,他們哈哈大笑起來。

話說遼營帳內,天德皇帝聞聽得蕭承佑被南朝擒獲的戰報,不免焦躁起來。他面對階下眾將領道:“爾等誰去叫陣?”明鏡公主請戰道:“父汗,兒臣願往!”階下一黑臉大將早已按捺不住,上前奏報道:“狼主,末將願上陣,救出弟弟!”原來這位將領不是別人,正是蕭承佑的哥哥蕭承佐是也。

天德皇帝點頭道:“如此甚好,蕭將軍就帶一營人馬前去殺敵。”蕭承佐果然領命,帶領一幹人馬前往南朝營帳叫陣。但見這蕭承佐一身盔甲,腳跨一匹千里馬,手執狼牙棒,對南朝營帳喊道:“爾等南蠻子聽者,我乃遼朝五虎上將之一蕭承佐是也。識相的,便將我家兄弟蕭承佑放了,否則我今日不肯罷休!”

北王毛勇營帳內聞聽得蕭承佐的叫陣,便巡視階下眾將問道:“爾等誰去拒敵?”眾將紛紛主動請命,此時,蓮花道人又向毛宗偉遞了個眼色

,毛宗偉跪拜在地道:“父帥,孩兒願往,前次孩兒擒獲那蕭承佑立得戰功一件,今日孩兒再要擒得他的哥哥蕭承佐,再立一功。”

毛勇聞言大喜道:“孩兒果然是英勇善戰,本王就許你前去,擒獲蕭承佐前來繳命。”

毛宗偉得到將令,迅速騎上一匹快馬,手執宣花大斧,領了一干人馬到得陣前,向敵陣喊道:“蕭承佐那廝是何人?還不快來送死!”

蕭承佐見得來了一個黑麵小孩,不由得哈哈大笑起來道:“你是哪

裡來的黑炭小孩,如何不回家吃奶,這裡不是你玩耍的地方!”

毛宗偉抱拳道:“你就是蕭承佐罷,告訴你也無妨。小爺我是北王毛勇之後,你的蕭承佑兄弟是我親手擒獲,要不你也來嚐嚐小爺的厲害!”

蕭承佐聞言暗自吃驚道:“原來這小廝便是擒獲我家兄弟的毛宗偉了,想不到他一個小小孩子,竟有如此大的本領,我須得小心應付才是,”

但見他還禮道:“原來你便是南朝小將毛宗偉,本將對少年英雄十分欽佩。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我看如此吧,今日本將與你相鬥五十回合

,若你先輸,你便將我家兄弟放了。若是本將輸,自會帶領人馬離開康定府。”

毛宗偉笑道:“算你識趣,小爺答應你便是。來來來,小爺與你惡戰幾十回合!”但見毛宗偉手提宣花大斧,策馬向前,橫著向蕭承佐劈來。蕭承佐此時大吃一驚,好在他久經沙場,庚即躲開毛宗偉斧法,暗自讚歎道:“毛宗偉真乃少年猛將!”列位看官,原來毛宗偉這一招斧法叫“橫槊賦詩”,這一招力大無窮,若一般人中了此招,身軀便四分五裂,丟了性命。饒是蕭承佐這個沙場老將,也是被這一招法驚出一聲冷汗。蕭承佐所以要讚歎毛宗偉,也是這個原由了。

蕭承佐僥倖躲過一斧,反手用狼牙棒朝毛宗偉打來,這狼牙棒也是威力無邊,這一招叫棒打鴛鴦,直取對手頭部。倘若是一般人,早被這一棒打得腦袋迸裂,去見了閻王。而毛宗偉並不慌亂,順勢將宣花大斧橫擋過去,瞬間只聞得叮噹一聲,散出一陣火花來。二人均被一股慣力震開,毛宗偉抱拳對蕭承佐道:“蕭將軍,果然好功夫!”蕭承佐還禮道:“承讓承讓!”毛宗偉笑道:“那小爺要加力了,你可小心點!”蕭承佐也笑道:

“本將奉陪到底!”

說時遲那時快,毛宗偉變換了斧法,與蕭承佐力戰起來。蕭承佐也不示弱,真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與毛宗偉不相上下。二人惡戰了一百多回合,毛宗偉憑藉一招開天闢地將蕭承佐手中狼牙棒震落在地。頭盔也被打落下來,蕭承佐欲乘快馬逃竄,反而被毛宗偉追上前,將他一舉擒獲。

遼軍見主帥被擒,紛紛潰敗而逃。毛宗偉又獲勝戰,命令三軍鳴金收兵,回到南軍營帳。毛宗偉少年英雄,連續兩戰兩捷,十分威武,這便是毛宗偉力戰兩蕭的故事。

遼夏康定之戰暫且不提,單提那偽楚皇帝朱高慈自從江夏戰敗後,舉家逃亡到桂西邊境。後來朱高慈與皇后相繼病逝,只留下朱海一門血脈。這朱海夢想著稱帝登基之日,在東瀛降將左國郎的相助下,朱海倒也糾集了十萬人馬在這桂西邊寨重建了後楚朝,定都桂林,自封楚桂帝。封左國郎為德威大將軍,主管這楚朝兵馬。朱海還將自己的結髮妻子封為皇后,並吩咐兵士們到民間挑選民女進宮封為妃嬪。

這日,楚桂帝朱海在桂林皇宮召集文武群臣,商議楚朝奪取南朝江山之事。左國郎獻計道:“啟稟皇上,微臣以為,我朝欲取得天下,必先首重人才。朝廷不如張榜求賢,使得天下人才為我所用。”朱海聞言大喜道:“左愛卿所言極是,朕下旨全國張榜求賢,以彰天朝神威!”

後楚求賢榜在桂西、滇南二省張貼以後,前來應徵者也是趨之若鶩。話說桂林府有一落榜的舉子駱文,今年二十有五,因多次鄉試都是名落孫山,目今只有在家中賣柴為生。駱文父母雙亡,只有一位二十歲的妹妹駱思思相依為命。這駱思思生得來猶如花中仙子,水中牡丹。今日合當有事

,駱文與往日一般,挑著山柴往那集市中販賣。妹妹駱思思留在家裡做做家務,為駱文準備好可口的飯菜。

駱文挑著山柴,到得桂林府集市。但見這裡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尤其是在城牆這邊,聚攏男女老幼,他們競相看著朝廷釋出的求賢榜,其中一位白胡子長者念道:“ 大楚天朝為天下蒼生計,向江湖求得聖賢人士,無論地位尊卑,凡能獻計於天朝。天朝不吝以丞相之職授之。”駱文放下山柴,瀏覽了一遍榜文,當即挑起山柴,飛跑回家。妹妹駱思思正在添火燒飯,見得駱文風風火火地挑著滿擔的山柴回來,便上前關切地問道:哥哥,您今天如何回來得這般早?這一點山柴也沒有賣出去,你為何還如此興奮?”

駱文笑道:“妹妹啊,咱們的苦日子就快到頭了。你哥哥這次要發達了,妹妹你跟著沾光罷!”

“哥哥何出此言?”

“妹妹你是不知道啊,我今日在桂林府賣柴的時候,看見了大楚朝廷的求賢榜文,憑我的實力,當個丞相是綽綽有餘的。到時候,妹妹和我到丞相府一齊享受榮華富貴。”

“哥哥,妹妹不懂國事。但也曾聽聞這大楚乃南朝叛臣朱高慈所立,目今大楚天子朱海乃朱高慈之後,不得民心。哥哥你怎能助紂為虐?”

“我在南朝沒有取得功名,目今大楚待興,正是我建功立業的大好時機。妹妹,在家裡等著我,待我去揭了榜文,就回來接你。”

駱文換了一身書生的裝束,向駱思思辭行,大步流星地趕往桂林府,揭了榜文。看守榜文的兵士們將駱文帶到德威將軍府,德威大將軍左國郎接見了駱文。左國郎問道:“這位先生尊姓大名?你可有定鼎天下之策?”

駱文向左國郎拱手道:“晚生駱文,本埠人士。晚生觀天下大勢,四國呈鼎立之局,而我大楚初興,正是有為之時。大楚立足於桂滇,對內劍指湘黔等地,對外可取安南、大食等國。大楚意欲得到天下,必先攻大夏。晚生願意出山,相助大楚實現千古霸業!”

左國郎聞聽此言,大喜道:“駱先生有如此大才,本將十分佩服。駱先生馬上隨本將進皇宮,去見當今天子。你在天子面前可要小心應答。”

駱文隨著一身披掛的左國郎上了一架馬車,左國郎吩咐駕馭馬車的兵士快速策馬前往皇宮,覲見大楚天子。

楚桂帝朱海自從黃衣稱朕以來,意欲奪取天下,成為九州之主。此時,朱海頭戴帝冕,身著龍袍,穩坐在龍椅之上,殿下站滿文武群臣。他聞聽左國郎帶來一位人才,喜出望外,並庚即傳旨左國郎與駱文上殿面聖。

左、駱二人到得主殿,面向楚桂帝跪拜在地,山呼萬歲。楚桂帝朱海讓他們平身答話,朱海問駱文道:“你便是揭榜者駱文?朕聞聽你有雄才大略,朕觀你也非那些池中物。你對目今天下形勢有何見解?”

“啟稟皇上,草民適才同左將軍也講了,大楚當務之急,乃是先攻打湘黔地區,建立穩固的根據地。爾後,征服周邊安南、大食等國,成為南方霸主。只要草民出山,大楚霸業何愁不成!”

楚桂帝聞言大喜道:“駱愛卿有如此本領,朕十分欣慰,朕封你為大楚丞相,世襲罔替。並命你全權指揮出兵湘黔,直搗黃龍!”

宮內太監奉上丞相丞相官帽、錦衣、緞帶,黃

金五千兩,楚桂帝對駱文言道:“駱愛卿,只要你盡心盡力為大楚效力,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錦衣緞帶、黃金五千兩都屬於你的,還有兵士、奴役、家丁、丫鬟兩百三十二人,賜你房屋千傾作為你的丞相府。以後還有封賞。”

駱文謝過隆恩,換上了一身錦衣緞帶。命家丁端著黃金,在兵士等眾人的簇擁下,坐上八抬大轎。沿路吹吹打打,好不熱鬧,引得桂林城中百姓競相觀看。這路人馬到得丞相府門外,管家駱成吩咐駐轎,但見他快步跑到轎門前,掀開了轎簾,對端坐在轎內的駱文道:“丞相,我們到了,請您下轎罷!”說罷,管家便摻扶著全身錦衣的駱文緩步下轎。駱文抬眼望了望偌大的丞相府,感嘆道:“這真是難以想象啊,昨日本相還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書生,哪料到今日搖身一變,做了堂堂丞相,這真是光宗耀祖啊!”他此時好像記起了什麼,他吩咐家將駱升道:“駱升啊,你快帶幾名兵士前往城東豆腐坊把我的妹妹接來丞相府。”駱升領命,便帶了四名隨從快馬加鞭前往豆腐坊接駱思思前來。

駱思思此時正一身樸素打扮,正在推制豆漿。鄰居家馬嬸心慌火燎地趕來,對駱思思道:“駱姑娘,你們家沒人犯事招惹官非罷?有五名軍漢模樣的在打聽你的住處,馬上就要到我們這裡來了。駱姑娘,你說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駱思思放下手中夥計,平靜地道:“俗話說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我駱思思又沒有犯什麼王法,怕他作甚?”

馬嬸連忙告辭道:“駱姑娘既然這裡無事,老身就先告辭了。”馬嬸剛剛走開,駱升等五名軍漢便到得駱思思家。駱升問道:“這位姑娘,敢問你是不是駱思思?”

駱思思大方地道:“這位軍爺,小女子便是駱思思,請問你們今日前來有何公幹呢?”

“原來真是駱小姐,我們奉駱丞相之命,前來迎候小姐去往丞相府。”

“軍爺,你說的駱丞相是何人啊?”

“小姐,駱丞相就是你家哥哥駱文是也,他現在飛黃騰達了,小姐你也該享福了!”

駱思思聞言大喜,她庚即讓駱升喚來左右四鄰。駱思思換了一件乾淨衣服,對馬嬸等一干鄰居道:“各位街坊四鄰,我和哥哥平時多承你們照顧。今日飛黃騰達,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我這豆腐坊今後就交給馬嬸照料經營了,我駱思思在這裡感謝你們了!”說罷,便向四鄰行了個萬福。馬嬸等四鄰紛紛向駱思思道別。

駱思思在駱升等兵士的護衛下,騎馬到得丞相府。駱文頭戴丞相官帽,身穿錦衣緞帶。正在丞相府前等待駱思思到來,駱思思等人到得丞相府。駱文親自上前將駱思思迎下馬來,對駱思思道:“妹妹,你想不到罷,哥哥我一夜之間鯉魚跳龍門。”駱思思笑道:“還是哥哥英明,我們駱家因你而轉運了。”兄妹倆說說笑笑,進入丞相府。第二日,駱文便整頓人馬,率領手下將領莫巖、陳天均、梅篸等三萬人馬開赴湘省,準備禍亂大夏江山。

話說南朝天子夏太宗聞得邊報,心急如焚,便傳旨上朝。在勤政殿,編鐘敲響,黃門官高呼上朝。文武群臣按兩班站定,夏太宗環視文武群臣道:“今日湘黔邊關急報,南朝叛臣朱高慈之子朱海在桂林府黃衣稱朕,派兵滋擾湘黔邊境,情勢十分危急,列位臣工有何良策?”

丞相李國華出班奏道:“皇上,微臣以為,對朱海叛臣餘孽應當斬草除根。不過,天下兵馬大元帥魏梓佑已率精銳徵康定前線。朝中只有兵部尚書杜中秋掌握兵馬,藩王之中,南王李毅已經在家頤養天年

,其子李國泰也請假在家照顧二老。微臣推舉杜尚書領兵彈壓叛軍,匡扶正義。”

夏太宗問兵部尚書杜中秋道:“杜愛卿,你認為丞相之言如何?”杜中秋出班跪奏道:“皇上,丞相之言實為不妥。當年,鄂王朱高慈怨恨朝廷對他不公,負氣出走。目今客死他鄉,微臣以為,朝廷對鄂王之後應招安為主。朝廷如果連年戰端,恐使黎民百姓受難。微臣願做招安大臣,前往桂林,招撫朱海等人歸順天朝!”

“杜中秋此言禍國殃民,與叛逆等同!”但見班中閃出一位藩王,直言叱喝杜中秋的推諉之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夏太宗一看此人,原來是福王姜恆。太宗問姜恆道:“依姜愛卿之言,又當如何?”

“當年,叛臣朱高慈還是微臣的表兄,因為陷害東王的計謀東窗事發,竟然在江夏扯旗造反。微臣也曾與朱高慈那廝同流合汙。先皇不顧自己的安危,單刀赴會前來微臣營帳,幾番言語說得微臣無地自容。微臣在陣前反戈一擊,自此暗自發誓永遠效忠大夏!杜中秋這廝長期掌握兵部,卻從不操練兵馬,民間傳言‘兵部不見兵,戶部不見銀’。微臣建議,將杜中秋免職查辦,以振朝綱!”

“姜恆,你休要血口噴人。你與朱高慈狼狽為奸,是先皇仁慈放過了你。你是藩王,我杜中秋好歹也是兩朝元老。別人怕你,我杜中秋可不怕你!”

夏太宗勸道:“好了,二位都是朝廷棟樑,休要爭吵。姜愛卿,為今之計又當如何?”

姜恆請命道:“皇上,微臣願提人馬前往湘黔邊境平叛。”

夏太宗大喜道:“姜愛卿果然忠臣,朕許你領兵十萬人馬,前往湘黔邊境平叛。”

福王姜恆謝過皇恩,庚即領命轉回福王府中。王后上官青槓為姜恆端來一碗參湯,其子姜靈霄已滿八歲,生得來聰明伶俐,惹人疼愛。他乖巧地跟在上官後面,學著母親的口吻對姜恆道:“父王,你歇息一會,喝碗參湯罷!”

望著兒子可愛的模樣,姜恆夫婦甜蜜地笑了。姜恆對上官道:“夫人,明日為夫要開赴湘黔前線,誅滅叛臣朱海餘孽,你在家要帶好霄兒啊!”上官青槓道:“王爺,你就放心上陣殺敵罷,家中之事自有為妻照料。”夫婦二人談話到深夜不提。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話說駱文領兵在湘黔邊境安營紮寨。此時,他在營帳中詢問探子道:“南朝主將是誰?”探子回道:“南軍主將乃福王姜恆是也!”駱文思忖片刻,道:“本相聽聞姜恆膝下有一獨子名喚姜靈霄,我們不妨派出暗探,將他孩兒賺來,使姜恆這廝無心戀戰。”他與探子耳語了幾番,探子領命而去。

自福王姜恆領兵前線後,上官青槓親自在家照料孩兒。這日天晴日朗,正值西京廟會。上官青槓帶著姜靈霄與兩名丫鬟前往廟會遊覽,哪知身後緊跟著幾名鬼鬼祟祟地人影,原來這是駱文派來拐帶孩子的暗探。當上官青槓等人走到一個僻靜地方,幾名暗探取出朴刀,上前準備強搶小孩。這上官青槓也懂得一些武功,持劍與暗探相搏。一名暗探暗中使出奔雷手,撒出一團青煙,說時遲那時快將姜靈霄抱在手裡,然後庚即消失在青煙處。上官青槓雙拳難敵四手,此時又見孩子不見蹤影,心裡焦急如焚,高喊道:“救人啊,有人搶我孩兒!”有分教,奸邪自古無善心,遺臭萬年留罵名。未知姜靈霄命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