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鴛鴦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四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四章

“店鋪還沒開張就把牌匾掛出去了沒事麼?”在門口站了一會兒,欣賞了一下牌匾書法的孟知微問同來的莊起。

“你知道這字是誰的嗎?”莊起問。

孟知微觀察得很是仔細,早已看到牌匾後的落款,很簡單,就一個簡簡單單的‘九’字,再聯想一下莊起將皇帝墨寶掛在米鋪的壯舉,立即就知曉了答案:“難不成還真的是皇上?”

東離當今的皇帝,在還是皇子的時候排名第九,睿王爺排名第五。這位皇帝即位頗為順遂,因為是么子,得了太上皇的寵愛,又是嫡子,上頭嫡親的兄弟死光光了,自然就輪到了他。太上皇怕新皇地位不穩,退位後依然扶持了一段時日,最後死於急症。太上皇死了,底下蠢蠢欲動的諸位王爺就開始興風作浪,最後睿王力壓群雄,挾天子以令諸侯,成了新一代的權臣。

“皇上的墨寶自然要高高掛起,早早的以示眾人,我們不能辱沒了皇上的才華。”

孟知微對莊起的性子已經有些瞭解,很直白的戳穿他道:“你這是狐假虎威。明裡暗裡的告訴外人越人閣背後有皇族支援,替我避免了很多麻煩,也省了很多彎路。”她側過身子,“不過,我對你的險惡用心有了更深的認識。”認識皇帝的人是莊起,與皇族有來往的人也是莊起,對朝廷對百姓有貢獻的人更是莊起,甚至,在皇城裡能夠堂而皇之的將皇帝墨寶掛在自家店鋪的人也只有莊起。越人閣的牌匾一掛出來,說不定很多人就已經認定了鋪子背後的老闆是莊起,與她孟知微沒有任何關係。一旦孟知微與莊起有了矛盾,莊起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將越人閣佔為己有。

莊起是什麼人,聞炫歌而知雅意。他雙手負在背後,一副視錢財如糞土的高人模樣:“放心,皇帝欠了我不少人情,我求他一幅畫很容易。他也知曉不是我自用,而是用來送人。你這越人閣的名號也早就在宮中女眷們面前路過臉了,他們都知曉這不是我自己的產業。”

孟知微很是無語,盯著他一會兒,問:“你在皇上面前提起過我?”

莊起撇開頭去,故作鎮定:“我只說起過越人閣,無緣無故提你做什麼?讓皇帝選你入宮做妃子?”他上下掃視了孟知微一遍,很是挑剔的道,“你也不用太自卑,你這容貌和身段,入了宮頂多封個婕妤就綽綽有餘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孟知微低頭捏了捏自己的腰身,等到對方視線也落在上面後,才莞爾一笑,稍稍傾過身子,原本被襦裙給籠罩看不出身段的胸部頓時洶湧起來,柔荑覆著的腰肢在彎折中盈盈不堪一握,因為裙襬微提,露出綴著兔毛尾巴的繡鞋,半露不露,引誘著對面的男人恨不得將她整個人都籠在懷裡揉捏。還有那張平日裡看起來溫婉的臉,被冬日難得的暖陽鍍上一層朦朦朧朧的金砂,陡然間變得柔媚又清冷起來,黑眸裡溫水蕩蕩,紅唇欲說還休,簡直美豔不可方物。

“婕妤也沒什麼不好,不過五年,十年之後呢?公子認為,妾身有沒有可能躋身四妃之一?”

莊起只覺得喉嚨一梗,似乎有塊石頭卡在了其中,上不得下不得。四妃之一?她真的拿出手段來,皇后之位也是可以肖想的吧?

莊起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覺得手心癢癢得厲害,一邊是想要狠狠的擁抱她將她佔為己有,一邊又忍不住想要狠狠的羞辱她,打消她瘋狂的妄想。

左右為難,最後勉力背過身子,冷冷的哼了一聲:“別做夢了,你這輩子是不可能入宮為妃。”

孟知微咦道:“難道公子不替妾身引薦嗎?”

哪壺不開提哪壺,莊起都要惱羞成怒了,壓了又壓,最終啞聲問:“入了宮,你這越人閣到底還開不開了?”

孟知微戳了戳他僵硬的背脊,笑道:“開,怎麼不開。怎麼說我也不能浪費莊公子的一片苦心不是。”最後,還是嘴癢的嘀咕一句,“再說,入宮給皇上做小妾也沒什麼好的,稍有不慎就屍骨無存了。”

此話一出,莊起立馬舒坦了,回過身對她道:“年前鋪子是無法開張了,年後還要裝潢,儘量在三月鬥花節之前開門迎客。那時候不止世家官家的千金小姐們,就是宮裡的嬪妃公主們也會外出賞花,品評鬥花大會,到時候再趁機將越人閣的新貨推薦出去,藉此壯大名聲,來個名利雙收。”

兩個人都很會經商,孟知微對莊起的提議很是贊同,不過,她對自家店鋪的短板知曉得更加清楚。想要賺錢不假,問題首先是必須貨物充足。雖然手中還有存貨,大多也都是離開敖州之前的玩偶餘存,冬季新的衣裳也在來的路上由春繡帶著的徒弟們一起趕製了出來些。因為徒弟們手藝不精,大部分繡品都是春繡和丫鬟們熬夜縫製,完品不多,哪怕趕工到三月,相比皇城龐大的女眷人數也是皮毛。

年前又下了一場大雪,哪怕是在皇城也有不少無家可歸之人,更多的窮人開始修葺加固房屋,不少官家開始布粥,張家亦同。

孟知微是個心思活絡的,當即就對張老夫人道:“我們家裡裡外外也有幾十口人,每家每戶總有一些舊的衣衫鞋襪。因為府裡每季都會添置新的,舊的大多沒人再穿了,不如都收集起來一起贈送給需要的災民,幫他們度過今年的難關,也讓人稱頌一下外祖母的菩薩心腸,如何?”

張老夫人抱著孟知微笑得前俯後仰:“你這丫頭,別人都是做好事不留名,你倒好,完全反了,分了衣衫就要別人記得你的恩德,說出去會讓人笑掉大牙。”

孟知微道:“哪裡有人真的做好事不留名?真的不要名聲,大家布粥也就不用選在自家門口了,挪到城門去找幾個府外之人施粥,或者直接將米糧送到衙門以朝廷的名義賑災,那才真的是大公無私呢。說到底,好名聲也就是好官聲,沒有一點好處,誰會做呢。別人家都要藏著掖著,暗搓搓的讓人去歌功頌德,我們家就偏要另走捷徑,直言是外祖母憐惜眾生,費心費力費了錢財收了舊衣衫送人,真正需要的人自然會來領衣衫,不需要的,我們也不強求,能夠救得了一人是一人。”

張玉瑤道:“這樣也太自誇自擂了。”

孟知微笑道:“妹妹,你知道一朵鮮花在萬花叢中要如何引得人的注意麼?”

張玉瑤理所當然的道:“開得更豔麗就行。”

孟知微道:“沒有最美的花,只有更美的花。做人也是一樣,眾生平等,你要如何才能凸顯你的才能,讓真正的伯樂發現你呢?趙家布粥,李家布粥,我們張家也布粥,在皇上眼中都是布粥,有什麼不同?在老百姓的眼中,我們張家的粥跟趙家李家的粥也沒什麼不同。可若是我們除了布粥,再送衣衫,那就不同了。”

張玉音道:“可是別人家也會送啊!”

“第一個做出改變的家族總是不同的,因為百姓只記得第一個對他們有恩的人,人人都施恩,那就與布粥毫無區別了。所以,做任何事,第一個做出改變並且成功的人才是真正的能人。就好像一個花圃,第一朵開的花總是會引起人們的讚歎,也會得到園丁的悉心照料。等到第二朵,第三朵出現,那人們也就習以為常不再關注了。”

張老夫人聞言點了點頭:“在這皇城裡,拔尖的人總是引人注目,這有好處也有壞處。可是,對我張家來說,利大於弊,就這麼辦吧!”

為什麼張家的好處更多?因為張家的兩位老爺現在碌碌無為,很難在眾多大臣中得到皇帝的青睞。他們必須做出一些出眾又不會引起其他大臣公憤的事情來吸引皇帝的注意力,贈送衣衫比單純的布粥耗費不了多少銀錢,可是能夠很快的在皇城裡引得比別人家更好的名聲,暗中再推波助瀾一下,皇帝想要忽視都難。

孟知微趁勢道:“皇城不比敖州,來之前孃親也吩咐了繡娘們提前給府裡的人都添置了衣衫,不過我們輕車從簡,很多舊衣衫早已不在了,不過可以去成衣店買一些。有些鋪子年年做新衣,倉庫裡總會擠壓一些發黃的舊衣,我們買了下來也花不了多少銀子。”

張氏對女兒的提議只會贊同,兩位嫂嫂聽說對自家老爺有好處哪有反對的道理,最終連張玉雯也從果點盤子裡面舉起了爪子:“我也有舊衣衫,不要錢,奶奶儘管拿去。”

老夫人頓時抱著最小的孫女心肝寶貝一頓叫喚,惹得張玉瑤與張玉音也嫉妒得紅了眼。

張玉音更是對孟知微隱隱佩服了起來,湊了過去問:“一朵花要引人注意真的只能提前開花一個法子可行嗎?”

孟知微狡黠的笑道:“當然不,還有另外一個法子。”

“什麼?”

“鮮花插在牛糞上,自然就能引得路人的目光了。”

張玉音瞠目結舌:“牛,牛糞!”她附耳笑道,“姐姐你也太壞了。”至此,張玉音對待孟知微也與旁人不同。

不過兩日,張家果然收了不少舊衣衫,他們府邸人口眾多,只要不是破得不能再穿的,不管大小不管新舊統統折價賣給了老夫人。也有人白送,老夫人都會額外補償,一時之間,老夫人的名聲在府裡更是高了一層。

孟知微讓胡算盤跑遍了皇城裡大大小小的成衣店,用低廉的價格買了不少堆積的舊衣。有的是布料發黃了,有的是被老鼠咬了破洞,有的是式樣老舊賣不出了,有的店鋪老闆娘見他專門只收舊衣衫,把自家不要的衣衫也賣了出去,胡算盤照單全收,博得了很多老闆娘的好感。

不到三日,張家門口例行布粥的棚子旁邊就另外又搭了個草棚,男女老人小孩的衣衫都分門別類的摺疊整齊擺放,來一位領粥的災民,只要登記一下名字,就能夠給自己領取三件衣衫,厚的棉襖薄的褻衣,褲子裙子都行。

孟知微更是派了一位管事,等災民領了衣衫之後就會上前詢問,他們家有沒有懂得織布繡花的人,他們越人閣招人,包吃包住還有銀子拿,從根本上讓災民們能夠自力更生。

不過半日,滿城的災民就知道張家不單有粥喝,還有衣衫發,更有銀子賺,口耳相傳,還不到晌午,在張家門口排隊的人就絡繹不絕,不止災民,更有很多窮苦人家的孃親帶著自家女兒尋來,她們不求一口粥不求一件衣衫,就只求能夠入了越人閣得一份差事,這樣可以減輕家裡的負擔還能夠養活老小,何樂不為。

孟知微也不是來者不拒,你說你會織布繡花,最少你得拿出自己的成品來證明。有的直接指著身上的衣衫說是自家織的布,有的說曾經在哪個大戶人家做過繡娘,有的直接拿著繡品來,說是原本要賣給其他成衣鋪子的,問越人閣收不收。

篩選了三五日,孟知微就對皇城裡繡娘們的手藝有了大概的認識。會織布的人家大部分家裡都有織布機,孟知微又讓人分發了各色棉線下去,讓她們織出一段布來,誰的布織得好,就要誰。

同樣的棉線,同樣的色彩,到了不同的人手中,高下立現。

孟知微早就託莊起買了兩處簡單的三進宅子,一處安置繡娘們,一處安置織布之人。再將早就畫好的花樣圖紙讓春繡分發下去,開始為明年三月的鬥花節做準備。至於春繡那些徒弟們,對玩偶製作早就嫻熟,不到過年就已經製出了好些。

她特意交給莊起,讓他送給宮裡的娘娘公主們,每個禮盒裡面只有一個巴掌大小的人偶,或撲蝶或繡花或琴棋書畫各有特色。格外引人注意的是,她們身上穿著的宮裝居然與宮裡娘娘們的華服相差無幾,每一位嬪妃公主們拿著屬於自己的小人偶,就好像抱著小一號的自己一般,格外惹人憐愛。

故而,不用等到來年三月,越人閣的名氣已經在宮內的女眷中有了特殊的地位。

作者有話要說:餓了qaq,弄夜宵去,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