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不計其庶最新章節列表 > 375.汪汪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75.汪汪汪

徐景昌扭頭問庭芳:“我在前頭打,你在後頭分田,做得到麼?”

庭芳有些驚愕,南昌分田順利,是因為百姓在水患過後一無所有,而後所謂分田也沒並沒有真的分,畢竟肯為了租田爭執的是極少數,刺頭兒在強權下抽兩鞭子就老實了。庭芳現在還沒天真到覺得自己立刻就能實現**,連兔子那幫逆天的精英都建設了那麼多年,還是大家都知道亡國奴的滋味以後。各種不可描述的手段,才得以順利把田租出去。

別的地方較之南昌更難,他們有許多有生力量,以席捲之勢必然遭到反撲。江山好打不好坐便是這個因由。土豪好打,中產不好滅。佃農可用三五畝田收買,那中產呢?例如君子墨那般百來畝地的中農,又該如何處置?沒得分了土豪了,偏放過他們。改革不徹底,麻煩比先前還要多。

房知德眼珠一轉,便道:“調兵需要時日,不若先讓中產破一破家!”

庭芳道:“咱們還得收買人心呢!”

房知德道:“江西境內小地主不多的,人心叵測,叫佃農算計豪強或不敢,算計小地主他們卻是行家。”

徐景昌頭痛的道:“小地主何其無辜。”

房知德道:“從來朝代更迭,小地主們就要倒黴,咱們提前點兒罷了。”

徐景昌問:“如何算計?”

房知德道:“謊稱聖上旨意,學那漢武帝先徵稅,再行告緡令。此法見效極快,三五個月就能折騰的富戶分崩離析。到時候咱們兵也調過來了,從北往南一路打過去,沒有不歡心鼓舞的。”

庭芳道:“倒是撈著些不用插秧的田土了。”

房知德道:“總算讓我逮著郡主的一回不是了。”

庭芳滿臉疑惑。

房知德道:“郡主有所不知,南昌是首府,自是處處都好。旁的地方盜匪橫行,土地都拋荒了。大抵只有城牆外還種點子。”

庭芳瞪大眼:“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麼?”

房知德道:“故謀劃些許富戶不算什麼,只怕不消用到告緡令,只消強徵賦稅即可破產。至於豪強,橫豎是要打的。”

徐景昌道:“光明正大的打,跟造反差不離了。”

房知德道:“可有同殿下說此事?”

庭芳道:“殿下如今也是聽天由命了。”福王完全無法控制南昌景況,一切都寄託在徐景昌的良心上。這便是實力不足的下場。他們也沒精力去解釋那麼許多。後世公司喜歡設立在京城,就是面對面交流的優勢。電話與影片電話都不能彌補的細節,古代比蝸牛還慢的信件就更別提了。福王老實貓著,省了不少事。

兵貴神速,徐景昌下定決心,所有人都運作起來。房知德火速返回,庭芳則當機立斷免除所有商稅,以引資本,另擇了一個管事往南洋去購買珍妮紡紗機。同時使人將南昌還有大量無主荒田之事傳揚出去,引流民來種植。玉米只需要四個月便可收穫,廣泛種植可確保前線的糧食供給,以及打下來的地方補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就忙碌的幾人登時陷入了昏天黑地的狀態。穆大工所帶領的研發團隊,燈火徹夜不熄。庭芳又請了十幾個養殖戶,專管養雞鴨鵝。如今沒有白羽雞,土雞出欄得半年,飼料轉化率極低,且耗糧不菲。只得果蠅與蚯蚓養殖雙管齊下,同時利用往日東湖販貨所得四處購買糧食。此刻考慮的已非銷售,而是軍需。前線的兵丁需要豐富的蛋白質供養,鹹鴨蛋無疑是很好的來源。庭芳原想著自家軍隊,怎麼著也得每天有個蛋,現在想來只怕頭一年還做不到。

南昌三成地租之事,逐漸傳播開來。引來了許多流民,布政使衙門始終有辦理租田事宜的人。若是流民,還提供四個月的稀粥。四個月後玉米都收穫了,自然不再要衙門操心;若是孤兒寡母,衙門也不與她們田去浪費,指路往庭芳辦理的大型養殖場去。雞鴨一多,果蠅幼蟲需求量與日俱增,果蠅廠很是忙不過來,偏庭芳堅持只要女眷孩童。此刻打仗種田哪裡都要男丁,她豈肯浪費力氣在果蠅上。何況養殖所需的不是爆發力而是耐力,自然女性更佔優勢。

至四月底,東湖兵丁盡數到了南昌,隨之而來的是房夫人並任邵英等人。徐景昌的勢力徹底撤出東湖,轉戰江西。

南昌雖忙,但有奔頭,並不那麼難熬。而在京城的福王便如驚弓之鳥了。房知德的所知不過是傳言,許多誇大,許多又沒提。身在京城的福王卻是膽戰心驚。差一點點,邪教就攻入了皇宮。固然可以反擊,然只要皇宮失守一次,在人心裡便全然不同。花花腸子的人更多,京城就更危險。福王沒聽過破窗效應,但在此刻,他領悟到了破窗效應的含義。

聖上下令徹查了許久,才知攻入京城的還是白娘子教的餘孽。首領被砍後,白娘子教分為了兩部,分別有勇王與忠王執掌。二人也不知是勢均力敵還是有那麼些許香火情,彼此都不干涉,唯拿著京城做彩頭。今日勇王來打兩槍,明日忠王來放兩炮。福王看著邪教都有了火器,又驚又怒。本朝火器十分稀少,大字不識的流民造不出來,竟是一半靠著武備庫的人偷著賣些中飽私囊,一半問洋人走私!中飽私囊在本朝已不稀奇,要緊的是與洋人勾搭。要靠洋人,就是對天津形成了有效控制。福王愁的徹夜難眠,他們可是打算從天津登陸的,天津落入叛軍手中,可如何是好?

京城四處殘垣,趙總兵已顧不得有無奸細,急調五百人入京保護福王。太子更是不敢踏出皇城一步。京城街道風聲鶴唳,早無往日之繁華。不到萬不得已,居民都龜縮家中不出。

五百兵丁並非小數,福王府叫擠的滿滿當當。庭瑤無法把家人接過,只得派人千叮萬囑,萬不可隨意出門。菜蔬米糧一律由福王府的兵丁五日一買,分別送入大房與三房處。二者相去不遠,有住在富戶扎堆的地方,各家為了安生都組織了家丁巡邏,上回便是他們守住了路口,不曾叫流民侵襲。越有錢越怕死,庭樹等人混在中間,倒可爭得喘息。

朝廷海運磕磕碰碰的開始運營,貪官賺的比朝廷還多,朝廷微薄的收益不過過一道手,又投入了軍費當中。宮廷用度一削再削,親王的年俸都拖欠。福王本就是個窮王,此刻又多養了好幾百號人,都快省儉的穿布衣了。

那一年先太子逼宮,道是京城氣氛壓抑;到今日才知,那簡直是舒心至極。邪教不停的襲擊京城,夾帶著流民也跟著碰運氣。守軍疲於奔命,雙方都死傷無數。若非有野心,福王早帶著人跑了。去哪兒都比京城安全!

不單城外的危機,京城米價起伏不定。京城自身不產米糧,皆有外頭供給。不過地處皇城,其存糧隨便頂三個月都不妨事。可存糧有耗盡的一日,不到圍城,都要從外運糧進來。每回運送,皆一路重兵把守。即便如此,家家戶戶都在囤糧,運一回便宜不到兩日,又飆升往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到了春夏相交,一場瘟疫席捲了京城。惶恐中的人抵抗力更弱,無數人上吐下瀉。京城的藥價登時一飛沖天,大夫遇著的病患最多,也是一個接一個的倒下。葉家曾防過瘟,眾人都還記著些。周姨娘忙使人去買生石灰,卻是人人都想要,早賣空了。還是庭瑤記著,給二處分派了些許,眾人才心安了一絲絲。

孫姨娘原就身子骨不好,一折騰病情愈發重了。偏偏城內再尋不著大夫,便是有也叫權貴接入家中供養,百姓不過掙命罷了。躺在床上昏昏沉沉,滿心想的都是女兒。想見上一面不留遺憾,又怕她來過了病氣。先前被夫家嫌棄,也不知如今過的好還是不好。一時又記起庭蘭肚子不曾有動靜,心裡更是發急。

朦朧中,聽到有人說話,似要把她挪出去。此一驚非同小可,葉家在京郊的小莊正鬧邪教,去歲都幾乎沒收上多少糧食,挪她出去,豈不是叫她去死?求生欲誰都有,越是病入膏肓,越不想放棄。此刻聽得訊息,早明白是鬥了半輩子的周姨娘弄鬼,竟憑空生出一股子力氣,翻身而起,罵道:“我好端端的,哪裡就害了癆病了?嚇的你們三魂沒了七魄!我還沒死呢!你們若不懷好意,我做了鬼都不放過你!”

就有個婆子隔著窗子乾笑道:“姨奶奶別叫奴婢為難,原是朝廷的法令,叫不好的人挪去城外靜養。朝廷有大夫有藥,不比在家乾熬著強些?”

孫姨娘病中屋子常閉窗戶,此刻她一把推開,怒罵道:“姓周的,你別乾淨殺絕。趁早行善積德,好洗清你身上的罪孽!你做了甚缺德事老天看著呢!你今日敢動我試試?你不怕報應,我便要報到他葉庭樹頭上去,剪了你的命根子!你才知道好歹!”

庭蕪在屋中聽見,知道親孃又犯渾,氣的倒仰。走出門外,就看幾個僕婦在孫姨娘屋外躍躍欲試,喝道:“你們做什麼呢?”

為首的那個小跑過來道:“好叫姑娘知道,孫姨奶奶不大好了,按規矩得挪出去。”

庭蕪一口啐在她臉上:“按規矩,按哪門子規矩?便是以往闊氣的時候,也沒有挪主子的道理!”說畢掀簾子衝進周姨娘的屋中,忍氣壓低聲音道,“孫姨娘都病了好幾年,眼瞅著就要……你何苦做那惡人?”

周姨娘看著越發陌生的女兒,亦氣不打一處來,往庭蕪身上拍了一下:“你還沒人家呢,就胳膊肘往外拐。我為了誰?啊?咱們養了她那麼久,夠仗義的了,如今的模樣,還想辦喪事不成?”

庭蕪冷笑:“我竟不知咱們幾個吃閒飯的,還有餘力養旁人。一樣是吃祖宗基業,誰又比誰高貴?”

周姨娘氣道:“忘根舍本的東西!你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娘?”

庭蕪與周姨娘磨著,那邊僕婦早七手八腳去去抬孫姨娘。孫姨娘用盡全力掙扎著:“姓周的,你喪盡天良!不得好死!你今日敢叫我出了這道門,我便化作厲鬼,殺了你兒子!叫你陪著那沒良心的老爺一起斷子絕孫!”

庭蕪瞪著周姨娘:“京中還有大姐姐,你別太過!”

周姨娘冷笑:“你大姐姐舒舒服服住在王府,才不管我們死活。你醒醒吧,她眼裡放的下哪個?你們同她又不是一母同胞,大難臨頭各自飛!她真疼你們,怎地不接去了王府?怎地不與你說親?葉大姑娘,葉二姑娘,深宅大院裡住著,全不曾想過我們的擔驚受怕。我是看透了,如今只好各顧各的吧!”

話音未落,孫姨娘的尖銳罵聲穿透了簾子,灌入耳中:“葉庭樹我告訴你!不孝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孽!你一個頂樑柱,特麼的裝死!我給你爹守了三年孝!你就縱著你娘這樣對我!你們娘三個都不會有好下場的!老天看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