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七零嬌嬌女[穿書]最新章節列表 > 100、100.宣示主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0、100.宣示主權

100.

三水大學英語教材錄音的人選確定了下來, 年紀最小的姜可可因為是提議人英語發音又好, 就給選中留下來錄音。

錄音也不是像後世那樣錄個音訊然後上傳, 這個年代華國市面上都還沒手機電腦了, 錄了音訊要怎麼播放啊?

自然還是用這個年代的產品,買來了空白磁帶,在裡面錄,然後放到錄音機裡面播放。

這個年代錄音機還沒普及, 功能很簡單,不能充當收音機使用, 價格還挺昂貴, 一般家庭都不知道這個東西。不過學校有兩臺,是國產的葵花牌,可以放磁帶。

姜可可跟一些老師商量好時間就到廣播室錄音,廣播室的隔音效果比較好,在那兒錄不怕錄進雜音。

不過錄音的時候不知哪位老師不小心開了廣播,把他們的聲音都給播放出去了。

於是全校的師生都聽到了一串兒英語在學校各個角落的廣播喇叭裡傳出來。

外語系的學生一下子就認出了那是姜可可的聲音, 雖說廣播播放出來的聲音跟原因會有點兒不一樣,但是姜可可上課一直是帶著擴音器的,所以此時跟廣播的聲音也就差不多。

而還沒有聽過姜可可說英語的學生還以為學校找來了外國人在讀英語,內心的想法是:

‘啊,我們學校有外國人了嗎?’

‘好像有兩個外國人跟華國人在用對話?’

‘什麼對話, 那是我們英語教材內容好嗎?’

‘哇,這個外國人說話真好聽,還挺甜的。’

而剛好有廣播電臺的人過來三水大學考核, 他們電臺接到上面的指示,準備在臺裡開辦一檔新的廣播節目,跟英語相關的,節目的播音員就在b市各大高校中去選拔考核,被選中的話是種榮譽。

剛到了校園來沒多久,就聽到了這一串兒對話。

“你們學校已經接收留學生了嗎?還是有外教老師了?”廣播電臺的人很好奇,那個年輕好聽的女音說的話超純正的,廣播電臺的副臺長好奇問學校領導。

校領導還沒來得及回答,廣播電臺的副臺長就聽見英語對話停頓了下來,他以為那個是外國人的女音換了中文,“鍾主任,可以嗎?我們先聽一下效果。”

副臺長:……

“這個說中文的跟剛剛說英文的是同一個人?”

校領導笑了笑,“是啊,應該是我們學校外語系的老師們在給學生的教材錄音,沒想到不小心開了廣播。副臺長有興趣過去看看嗎?”

校領導對姜可可還是有印象,畢竟當初考核的時候他也在,而且姜可可的聲音是挺有辨識度的,他也知道外語系在弄那個教材錄音的事,沒想到這麼巧是在今天,還不小心按了廣播。

副臺長點頭,“行,咱就過去看看。”

此時的姜可可他們還不知道廣播外放的事,直到校領導他們敲門進來,這才發現廣播不小心開了,趕緊關了抱歉。

校領導沒有追究這事,這失誤沒造成壞影響,而且還像廣播電臺的領導們展示了他們學校的實力,這讓校領導還挺高興的。

“這是廣播電臺的副臺長許國忠……”校領導給介紹了廣播電臺來的幾位考核成員,一一互相打過招呼後,才問,“你們剛剛是在錄教材啊,效果怎麼樣,放出來讓我們聽聽。”

鍾主任會意,給播放了一下剛剛錄進去的效果,可以說是真的很不錯了,乍一聽還真以為是外國人在說話。

而且對話的語氣也很自然很正常,好像真是外國人在那個情境中聊天一樣。

過來考核的幾位廣播電臺的工作人員眼裡都閃過欣賞神色,這效果真不錯,跟他們播音員都有的一拼了。

副臺長也很滿意,他考察了不少高校,三水大學只是其中一個,而且他們的英語專業77級的時候才重新開辦,怕是沒多少人才,還聽說外語專業的錄取分數都比較低,會過來這邊考核也是想三水大學怎麼都是名牌大學,應該有點底蘊,過來試試看,沒想到還真有厲害的。

“怎麼會想到要弄這個錄音?”副臺長有些好奇的問,他在其他學校也沒聽說老師教授們專門給學生教材錄音。

這種場合像姜可可這樣的小蝦米是要保持安靜的,她很懂事的做個小花瓶站在邊上安安靜靜聽人說話。

鍾主任就給解釋了,按照姜可可提交的那份報告書來,不過說完後她並沒有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而是將姜可可推了出來,說是她的意見和建議。

姜可可愣了下,見領導們把視線落在自己身上,趕緊罷手,“我只是提了個建議,還是各位老師教授領導們同意才能實行。”

她不擅長說漂亮的場面話,這個是最大限度了。

不過她年紀小面善,很容易刷好感度。

其實剛進來大家就都注意到她了,畢竟在一眾中老年教授當中唯一一個年輕鮮嫩的,又漂亮又乖巧的樣子,鶴立雞群一般,能不注意到麼。

副臺長有個跟她差不多大的孫女兒,不過還在念高一,此時把話題引到姜可可身上了,對她也是柔和了語氣說話,“姜同志看著年紀挺小的,已經是老師了嗎?想法很有創新力也很為同學們著想啊。”

姜可可不好意思笑笑,“是學校領導給我機會,讓我破格當這個老師教學生們英語,我很感謝所以就想要做的更好,不要辜負大家給我的機會。”

校領導就很適時地在一旁解釋姜可可是特招從學生變成老師的,“……她跟隨留洋的父母在國外生活了十多年,可以說在說英語的環境裡長大,後來父母被國家研究所那邊聘請回國她也就跟著回來,還十分支援國家政策去下鄉當知青,等到高考的時候還是當地的省文科狀元……”

大概是看出了副臺長對姜可可的友善,也想他們三水大學能有老師被選拔進廣播電臺,校領導是仔仔細細把姜可可的家庭背景和能力給說了一遍。

要知道這個廣播電臺不是地方那麼簡單,b市的廣播電臺跟全國的廣播電臺可以說是同個概念,而這又是一檔全新的,接上頭指示開辦的英語節目,關注度肯定妥妥的。

而且校領導也聽到一些風聲,上面估計要再次排遣留學生到m國e國a國等以英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度,還要接收外國留學生,如果這次他們學校能有老師被選到去廣播電臺主持那節目,他們整個學校都有榮譽,後面派遣和接收留學生都會比較有競爭優勢,能多爭取一些名額。

學校大方向是想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人才,小方向也是有私心,希望三水大學越辦越好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副臺長一聽姜可可在外留洋那麼多年,父母又是國家研究院的研究人員,還上山下鄉過,高考還考了個省狀元,那對姜可可又是高看幾眼。

也不會覺得說她是外國養大的小崽子怕有什麼政治問題,他父母既然都是國家聘請回來的,那還能有什麼問題?而且她本人回來後也跟隨國家政策去下鄉,更是顯示出她是擁護國家政策的嘛。

政審上沒問題,個人又如此優秀,還年輕,未來前途可期,副臺長是真的對她欣賞,不過還有幾個學校沒考核,暫且也不能下定論,因為也沒多說什麼,聊了會天就讓他們繼續工作,沒再打擾他們錄音了。

姜可可對他們來一下又走也沒什麼特別感覺,她還沒充分意識到這個年代的‘求賢若渴’,很多事情沒辦法走後門,有實力的人在現在這個時候完全是不怕被淹沒。

將這個小插曲放下,又一塊兒錄音去。

至於鍾主任他們倒是有看出什麼來,不過卻是沒有什麼嫉妒心或者眼紅什麼的,都經歷過牛棚那些年了,人也上了年紀了,外語系就這一個小年輕,給個機會又怎麼樣。

專心地把教材錄音工作給做好。

他們的錄音工作做的挺順利,磁帶效果錄得可以,還做了備份,恰好有兩臺錄音機。

等弄好之後,這錄音機就提到外語系英語專業學生的課堂上了,聽到裡面的聲音,這下子學生們也知道那天廣播意外播放出來的聲音是為了什麼事。

學生們還挺激動也挺感動的,沒想到學校這麼關心照顧他們,為了他們更好學英語都額外花時間花心思來給他們教材錄音,錄音效果還那麼好,尤其是姜老師簡直跟外國人說英文一模一樣了,不知道的還真以為這錄音有外國人參與錄製。

以前跟姜可可同個宿舍的趙欣雅等人也聽到了這錄音,不過心底卻生不出什麼嫉妒只有羨慕,覺得她很厲害了,跟傳奇人物似的,一下子從學生變成老師,還能跟教授們一塊兒給教材錄音,已經跟她們不是一個級別的,眼紅嫉妒不來,反倒想更努力學習,爭取也跟她一樣變得優秀。

就是趙欣雅也生不起嫉妒的心思,都搬出去了,不在眼前,又不是一個級別,哪能升起嫉妒的心思。她現在是慶幸自己沒被姜可可教到,不然多尷尬啊。

姜可可也不知道她們這些心思,她從宿舍搬出來後就很少跟舍友見面,畢竟上課和工作時間不一樣。不過她倒是還跟夏圓保持友好的關係,上學期在宿舍她跟夏圓處的不錯,偶爾也有一些課跑到一塊去上,還能說說話。

但是也不頻繁,隨之時間的推移,等姜可可不去蹭一些中文系老師的課程了,估計就很難再跟夏圓有其他交集。

姜可可也知道這是必然現象,就像她在後世,一開始的時候還能跟舍友出去玩什麼的,但是後來舍友為工作打拼的打拼,為家庭忙碌的忙碌,就她一個人全職在家做作者畫手,工作內容和時間都不一樣,很難湊得出來,即使湊出來話題也很難聊到一塊去。

時間總是會替你篩選同行的物件的,有的是過客,有的是夥伴,每個階段都是經歷。

而自從英語專業的學生發現聽教材錄音更能訓練聽力的時候,有些家庭條件比較好或者說家裡有錄音機的學生,就跟姜可可借了磁帶去複製一份。

市場上有賣空白磁帶,一塊兩塊九毛錢,也不用票,因為這東西用的人其實不多,畢竟普通家庭的多,是買不起一臺錄音機。

現在市面上錄音機很少,有也賣的很貴,像國產的葵花牌、熊貓牌什麼的一臺最低就要五六百塊,還要票。而友誼商店要外匯券不說,賣的外國牌子更貴,得一千兩千。

華國的錄音機成本還沒降下去,也沒大面積生產,更不是改革開放,所以要見到小年輕穿喇叭褲戴著□□鏡扛著錄音機跳迪斯科也得到了八十年代,那個時候改革開放兩年了,富裕家庭要多了,也有能力置辦貴一點的家電。

像到了八十年代,結婚可不止三大件了,手錶、收音機、縫紉機、腳踏車之外,還有錄音機、黑白電視機/彩電、冰箱、電風扇。

那是華國小家電繁榮時候,眼下還不行呢,春風還沒吹起呢。

不過英語專業的還真是有家庭比較富裕的,能主動報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個人興趣,也跟家庭出身多少有些關係,比如有華僑或者什麼的。

就姜可可班上跟她借磁帶的就有十來個人,別的老師班級上也有。

他們商量了一下可以借,不過把人集中起來統一錄製,免得弄壞了,空白磁帶是可以反覆錄音了,萬一使用錯誤不小心把原先的錄音弄混了或者覆蓋刪除了就麻煩了,備份不多,重錄也勞師動眾。

除了教材錄音之外,姜可可也倡導同學們建立英語角,每天或者每週固定一個時間到一個地方交流學習英語的心得,或者互相教學英語,推薦英語閱讀課程等等。

這跟學習互助小組差不多,不過可以弄得更加正式,內容更加豐富點,也可以面向全校,歡迎所有想學英語的學生,不分專業和年級,大家一起交流,多多少少也能豐富一下課外知識。

這個倡議班上基本都是透過的,他們還想讓姜可可來組織這種事,不過姜可可不擅長組織,還是拒絕了,讓學生們去弄,她可以幫忙簡單策劃一下或者每週邀請外語系的老師教授們過去給大家分享一下學英語心得什麼的,也算是一種小小的個人講座。

77級和78級的學生不少是帶薪上學,也就是工作過的,像組織策劃這些事能力肯定不差,事實上他們確實弄得很好,這兩屆大學生中人才不少,不能用看一般學生的目光去看待他們,他們是特殊的兩屆大學生,也是經歷豐富很有能力的大學生,有時候給提供個方向,自己就能做得有聲有色。

姜可可除了在外語教學的課堂上把他們當作學生,平時跟他們相處也是像朋友一樣的,有些還特別有人生經歷,跟他們也能學到非常多的內容。

第一次英語角的時候基本是英語專業的學生比較多,佔了有四分之三的人,此外的就是其他專業的學生或感興趣或好奇過來的。

地點是在大學西樓那邊的半山坡草地上,到了這裡,英語角的組織人一開始先給大家介紹了什麼是英語角,建立英語角的目的是什麼,在這裡有什麼規矩。

其中規矩其實很少,但一條就是要開口說英語,儘量用英語交流,不能不開口,這是鍛鍊大家英語聽說能力的方式。

然後那位同學說完後就個‘打個樣’,先用英文來了一段自我介紹,接著又用英文讓大家毛遂自薦上來用英文介紹自己表達自己。

不少外語專業的還是很是可以完成這個簡單的任務的,尤其是姜可可教過的學生,她之前都有讓他們自我介紹一下,而且一直鼓勵他們開口講英語,在講臺上表現自我,很積極踴躍,沒有羞澀,都紛紛上來。

這讓其他專業的大開眼界,對他們來說,開口講英語其實挺難為情的,因為覺得自己英語很差很爛,讀起來特別怪不好意思,結果看到這麼多學生上去展現自我,有好多發音也沒比他們好到哪裡去,但是那種大膽自信特別吸引人,讓他們也生了勇氣去介紹自己展現自己。

而這邊的熱鬧也吸引了不少其他路過的學生好奇過來看看,然後發現是在講英語,還覺得很新鮮很新奇,也跟著留下來看熱鬧。

姜可可那天也有過去看看熱鬧,跟江寄餘一塊過去的,怎麼說都是自己倡議的,也有些好奇他們能辦成什麼樣。

看到這麼熱鬧的樣子姜可可心裡挺高興的,覺得自己的學生真厲害,如果她沒有兩世的經歷,估計這種時候也沒那麼大膽敢把‘蹩腳’的英語講出去。

最後姜可可還被眼尖的學生看見,讓她上去也給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學英語的心得或者歷程。

三水大學大部分學生都知道學校有個十分年輕的英語老師,但是不少人沒見過樣子,眼下聽說她就是傳說中那個老師,氣氛就更加熱烈了。

姜可可有些不好意思,看了眼江寄餘,看到他眼裡縱容驕傲的樣子,這才有更多自信在講臺之外的地方發言。

她也是用英語跟他們交談,儘量用簡單的詞彙,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後也說當年說英語的經過,不過她兩世學英語條件都比較好,沒辦法作為常規例子,於是便把江寄餘拉上來,讓他講學英語的過程。

江寄餘真的很聰明,他現在英語都能跟她日常交流對話,雖然不夠純正但是也很好聽。

他被姜可可拉上來也不羞惱推脫,事實上姜可可不拉他上來他都要宣誓主權了,別以為他沒看見姜可可說話的時候在場多少小年輕那放光的眼神,在塘邊村他就見過不少!

江寄餘簡單介紹一下自己後,就很‘心機’地說自己的英語都是姜可可教出來的,平時見面就一起用英語對話,多說多練,自然能進步。

這種雄性宣誓主權的語氣不少有蠢蠢欲動心思的小夥子都感受到了,有人就問江寄餘跟姜可可是什麼關係,還有更大膽的直接問以後姜老師像這樣教他英語。

姜可可沒有回答,江寄餘卻上前一步微微擋住了姜可可,臉上帶著笑,“不行,她是我見過父母,訂過親的物件。”訂過娃娃親也算是定親。

姜遠鵬:可去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