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七零嬌嬌女[穿書]最新章節列表 > 109、109.廣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9、109.廣告

109.

一九七九年年冬, 隨著國家平反冤假錯案工作的推進和政策等原因, 老莫夫婦得到了下放這些年的工資補償, 按照每月的工資補貼, 總共獲得差不多快兩萬塊的工資。而這還不是個例,社會各界平反回來的,大部分都有工資補貼,當然有些數額沒有這麼高, 有些也沒有三水大學這麼及時發放,不過都是多多少少給了補貼。

對於江寄餘來說, 這個時候給教師們發放補貼, 真的是他腰帶式教師擴音器推廣的好時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因為他這算是私人辦的廠子,要賣產品還得自己來。

產品生產好了,如何推廣出去也是個問題。

江寄餘把目光放在了報紙上。

姜可可說的幾點零碎資訊就是關於廣告推廣的,而現在用電視機推廣不太實際,電視機還沒普及,最為普及的是報紙。

然而自從文革之後, 報紙是不接廣告的,到現在b市沒有一家報紙刊登過廣告。

江寄餘對此也不在意,親自找上b市一家日報,跟裡面的總編輯交談。

日報的總編輯周石是七七年恢復了職務的,重新接任這個職務之後, 發現報社其實一直是虧損狀態的,而在文化運動前,這家報紙每年是有盈餘了。

恢復職務的周石也沒有大展拳腳, 很多東西還是禁錮,不敢大動作,這讓周石其實有些‘窩囊’,報社沒有盈餘一直虧損便要跟上頭拿錢,跟人拿錢哪有那麼容易,現在報社許多職工連福利房都沒住上,條件很差了,因此江寄餘找來說要刊登廣告,其實報社內部人員是歡迎的,有廣告便有收入。

但是有些領導擔心,說上頭沒有明確指示,如果貿然在報紙上刊登廣告,怕是不太好。

周石也有些猶豫,然而江寄餘開出了七百塊的廣告費。

七九年的七百塊,那是很大一筆錢,尤其是現在報社職工的工資也才幾十塊一個月。

而且,周石看到的不是這七百塊,而是七百塊之後的一個又一個七百塊,有了這些廣告收入,那他們的報刊也能扭虧為盈,職工福利房也能建起來。

幹還是不幹,這是風險和機遇並存的事。

“……周總編市面上現在大火的那本《情景英語》嗎?不瞞您說,那本書是我未婚妻主編,當時是我去聯絡g市出版社出版的,而在g市出版社出版前,這本書還曾經聯絡過b市出版社其他出版社,但是他們都是以上面還沒明確批准而拒絕了,結果g市出版社出版了,不僅沒有惹到麻煩,現在還實現了出版社的盈利狀況。”

《情景英語》那本書周石當然知道,他家裡就有兩本,一本是他買的,一本是正在念高一的兒子買的,當時剛出現在市面上還差點賣斷貨,是後面增加了刊發量他兒子才買到。

當時他也隱約聽說過b市出版社這邊似乎特別痛心讓g市出版社撿了漏,原來竟然是這個原因嗎?

又看眼前這個年輕人,他應該只是二十出頭的年紀,但是卻是一臉鎮定地跟他說這件事,彷彿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沒什麼可緊張害怕似的。

難不成是他老了才不敢拼不敢闖?

周石想到了報社的財務狀況和每次跟上面申請撥款時各種千難萬難,咬咬牙,“成,登就登!”

大不了他就再被停職一次,也好過這樣沒有建樹窩窩囊囊!

搞定了周石,廣告語便是個問題,江寄餘特別‘不恥下問’地找了自己小未婚妻姜可可商量。

“目標顧客是只定位教師嗎?”姜可可忽然想到這個問題,雖說她不會做生意,但是也是從商業繁榮後世回來的,那個時代到處都是廣告,而一個廣告最終的目的就是賣出產品而不是多好聽。

要想想好一個廣告語,那還是要確定目標客戶人群。

江寄餘愣了下,因為國內環境的因素,三水大學也沒有營銷學的課,他有做廣告的概念,但是如何做出廣告的效果,這卻是不懂的。

當即就讓姜可可仔細說說看。

姜可可也不是多專業,不過還是盡自己所能絞盡腦汁說了有關廣告的知識,就是這些零碎‘不專業’卻很精闢的廣告知識讓江寄餘醍醐灌頂,之前他隱隱約約知道要做廣告,現在卻是明白廣告要是做得好,效用會有多大。

江寄餘忽然有跑到各個市裡去做廣告,甚至思考要不要去廣播臺做廣告的念頭。

不過想到現在他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是先看看情況,要穩住不能太急,該有的都會有的。

一九七九年冬,華國自文化運動後第一支廣告刊登在了b市日報上,這家報紙雖然沒有人民日報那麼大威力,但是b市不少人都會訂來看,於是當天,不少訂購了這份報紙的市民便發現往日‘中規中矩’的報刊上多了一角‘新奇’的廣告。

廣告分為三部分,居中的是江寄餘的工廠大門照片和註冊企業名稱,下面留有廠址和聯系人和聯繫方式。左邊是他廠子出產的迷你型收音機,這款收音機的廣告詞是‘迷你時尚易攜帶’,配圖是收音機在男人手上的照片,顯得很小巧。右邊是擴音機廣告,這款廣告的廣告詞是‘華國第一款擴音器,你值得擁有’,下面還有較小的字寫了這款擴音器的功能,教師領導都可以用,方便又護嗓,配圖是姜可可畫的,一位微笑女老師戴著擴音機的畫面,特別形象生動。

這款廣告讓當天看到這報紙的人都是眼前一亮,像教師和一些經常要開會或者給人做思想報告的領導都比這款擴音器感興趣,而年輕人便很想要那款迷你型的收音機,那麼小巧,以後都能隨身放進書包裡攜帶。

但是在哪裡買呢?百貨商店沒有供貨,供銷社也沒有?難不成去廠子裡?

有頭腦靈活膽子大的個體戶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大著膽子摸到江寄餘的廠子去想看看能不能‘批發’,沒成想江寄餘竟還真給答應了。

一臺迷你收音機賣一百零八塊九毛,一臺擴音器賣六十九塊七毛,都不要票。

而個體戶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一次性購多少臺會有優惠,一個是在這邊抵押金,拿上戶口本登記,可以先批發多少臺出去,賣出了多少給提成。

一個是先付錢,一個是‘無本買賣’,第一天跑過來的個體戶大多選擇第二種。江寄餘拿了他們的戶口也不怕人弄走了不賠耍賴,他給每個人都拍了一張照片,到時候自然留有證據。

真想耍賴的,他會讓他們知道什麼叫代價。

江寄餘是每個人都給了三天時間,三天後不管有沒有賣出去,都要回來,不然就視為違約要上門了,然而卻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不少個體戶跑過來把錢交上還進貨,說是太好賣了,尤其是迷你收音機,不要票,拿出錢買下的人真不少。

而賣擴音器的也跑到大學高中初中的家屬樓去賣,竟然也賣的不錯。

個體戶之間都是有‘關系網’的,一個個體戶賣得好,自然也會喊來新的個體戶,來拿貨的越來越多,就連他們廠子有員工也大著膽子來問他們也能不能進貨拿去給婆娘賣,他們不拿擴音器,拿迷你收音機,不要票的話,到附近農村去也不少人要買。

現在是七九年,不少人已經開始挑菜什麼到城裡賣,手上攢了一筆錢,早想買腳踏車收音機,奈何沒有票,現在這個收音機不要票,肯定能賣出去的。

對於廠子的員工,江寄餘會更加放心,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還答應每一臺比其他個體戶要多賺一毛錢,這讓來提這要求的廠子員工格外高興,沒想到真的能同意,還給多一毛錢的提成,現在的一毛錢還是很值錢的,一個雞蛋賣給供銷社才三四分錢。

就在江寄餘的銷量一路走高的時候,他也發現那些拿了他產品去賣的小商販並沒有按照他給的價格,而是賣高了,市場價很混亂,沒個統一。

然而江寄餘也沒想攔著,這是個競爭,能賣得出去就是他們的本事,他當作不知道。

初期他是不擔心這個市場競爭的,就像他,都準備弄一批貨到南方g市去,g市人的購買力讓他很眼紅,甚至他有打算就在本地建廠的衝動,不過目前這還不能實現,得先把這一批收音機收回成本並且盈利才有流動資金支撐建廠。

然而在他還沒出現聯絡g市那邊的時候,國家年底新成立了工商所,而這個工商所允許個體戶辦理營業執照。

這個政策讓江寄餘南下的計劃暫時擱淺。

作者有話要說:  ——下一更大概要hin晚,因為我要去更新隔壁的《她又野又嗲[娛樂圈]》!!!啊,為何我要雙開呢???

——文中報紙刊登廣告的事我參考了百度,當時79年國內的第一個報紙廣告是個牙膏廠的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