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請開始你的表演最新章節列表 > 20、第二十次被攻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第二十次被攻略:

一直到第二周,李老師都再沒有回來,他的孩子李響也在某天一並突兀的消失了,彷彿他們從未出現過,猶如把一副畫裡的某個角色徹底擦掉,誰都不記得了。

以前陸見晏也遇到過這種情況,所以哪怕不知道原理,也並不驚慌。

陸見晏始終沒有就合作的問題和藥無患談妥,他說不上來為什麼,就是一種第六感吧,總覺得藥無大患比他表現出來的還要危險,危險的多。

藥無患暫時的耐心也還沒有告罄,於是兩人就這樣白天一起上幼兒園,晚上偷偷見面的耗了下去。

在頻繁的來往裡,幫助陸見晏順利解開了又一個謎題:藥無患到底是怎麼偷溜進陸家的?

回答:當然是因為有人幫他啊。

藥無患再神通廣大,也只有六歲,就那短胳膊短腿還沒有陸見晏高的體型,並不能日天日地。陸家也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只憑藉一條秘密通道――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的地方,如果真的這麼容易被一個孩子來來回回混進來數次,那陸家的保鏢團隊就可以全體引咎辭職了。

藥無患主要倚仗的還是藥家那頭的專業人士接應,以及……兩家父母的縱容。

講道理,藥家父母因為兒子的病對他溺愛到不著邊際,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陸爸陸媽?真的沒開玩笑?陸見晏覺得受到了莫大的驚嚇。陸爸爸還有可能,但是陸媽媽也參與進來簡直無法想象啊。作為一個在媽媽的tough love(嚴厲的愛)下長大的兒子,陸見晏不得不抖m的說一句,此事必有蹊蹺!

有嗎?

當然有!

自從上次陸見晏被幼兒園園長叫了家長,陸媽媽就一直格外注意大兒子的一舉一動,小心翼翼的分析他的每一句話,甚至是每一個表情,並盡己所能的對兒子各種無底線的示好,還會不斷的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過於嚴厲了。

而這一切還要從陸媽媽到底為什麼被叫家長說起。

幼兒園園長給陸媽媽看了一段陸見晏“自虐”的影片,也就是陸見晏剛剛重生時,為了確認真實,而用力掐了自己的那一段。

前面介紹過了,蒙特利梭幼兒園裡遍地都是攝像頭,寢室也不例外(只有衛生間和更衣室裡是只在門口有攝像),盡職盡責的午休老師注意到了陸見晏不對,趁著園長要調樓等閒打架的影片,便也就提了一下陸見晏的異常,然後就看到了這段。

這種事情在大人看來不可能就這一次。

“晏晏在學校的表現是很正常的,我們為此特意調了之前他這些天的監控,均無異常。如果您需要的話,我們也可以給您複製一份。但我們相信這不是睡糊塗了的一次性反應,不可能只有這一次,如果是突發奇想,他不會做的如此流暢,如此的有目的性,又剛好是老師出去的時間。我找您來是希望能夠瞭解一下,晏晏平時在家裡有沒有什麼不對勁兒。”

雖然園長沒有直說,但其實陸媽媽心中也有了差不多的想法,陸見晏這種反應有點自虐傾向。

陸媽媽仔仔細細在腦海裡苦思冥想了一番,但還是搖搖頭:“晏晏在家裡和往常並沒有什麼區別,至少在我看到的時候是這樣。”

“那家裡或者他身邊的朋友有沒有什麼變化呢?類似於和朋友吵架啊,家庭變故什麼的。”

陸媽媽蹙眉,顯然是想到了什麼。如果一定要說家裡最近出了什麼事情的話,那就是她和丈夫生下了他們共同的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永遠不能小看任何一次細枝末節的改變,會引起多大的後續。如果陸見晏知道只是他在重生時習慣性的掐了幾下自己,他媽媽會擔心到失常,他一定會很內疚的。可惜,他並不知道。

陸媽媽很擔心兒子的“自虐”問題,但她最擔心的還是兒子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出格行為,是家裡多出來的陸弟弟造成的。

按理來說,作為上面已經有一個姐姐的多子家庭成員,陸見晏對弟弟的排除應該不至於如此恐怖。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家的情況比較特殊,他們其實是個重組家庭。陸爸爸和陸媽媽在遇到彼此之前,均有一段不那麼愉快的婚姻經歷。這些往事幫助他們快速理解了彼此的痛苦,也促使他們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但不管他們的二次婚姻有多麼合適,他們都無法避免重組家庭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好比陸姐姐並不是陸媽媽所生,這也就是為什麼她和陸媽媽全無相似的原因,能像了才有鬼呢。

有關於這件事,陸姐姐是明確知道的,比起她那個只因為嫌她哭鬧,就不斷給她喂安眠藥的生母,她當然更喜歡萬事以她為中心的陸媽媽。陸媽媽也因為陸姐姐遭遇的過去而總是情不自禁的想對她千依百順。

陸見晏也很清楚的知道這些,因為不管是家裡的誰,都並沒有隱瞞此事的意思,還是陸姐姐主動提出來的,在上小學的她已經透過電視看了不少狗血劇,總結出一個經驗――不管是怎麼樣的戲劇衝突、狗血誤會,歸根到底不過一句話,所有人都不願意好好說話。非要瞞著,直至瞞到更大的隱患爆發。

陸姐姐一點都沒有成為這樣狗血纏身的主角的意願,陸媽媽和陸爸爸自然是尊重陸姐姐的一切想法的。

但也因此,從陸見晏的主觀感受上來說,他很少能體會到來自長姊的感情威脅,哪怕陸媽媽明確的告知過兒子,如果陸姐姐足夠優秀,得到了大部分董事和河內陸家的承認,那麼陸姐姐就會成為毫無爭議的繼承人。

比起血緣,陸家更看重的是能力。陸媽媽對此也投了贊成票。

事實上,陸見晏一直覺得陸媽媽更加偏愛陸姐姐,因為她是她唯一的女兒。

但陸見晏無論如何都不會對陸姐姐產生嫉妒,因為他出生時陸姐姐就已經存在了,她就像是爸媽之於陸見晏。

陸弟弟就不同了,他是陸見晏生命裡多出來的那個外來者、侵略者,他分走了父母和姐姐對陸見晏的關注,佔用了本來家人可以帶著陸見晏出去玩的時間,陸見晏甚至因為弟弟在睡覺都被囑咐要小聲一點。

陸姐姐已經經歷過一次小嬰兒需要特殊照顧的階段(陸見晏出生的時候),對此適應的很快,陸見晏就未必了,他甚至有可能會覺得這是一種連姐姐都不站在他這邊的“背叛”。

哪怕陸媽媽已經儘可能的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但誰知道她平時的某些舉動會不會導致兒子誤會?

小孩子在不懂事的時候,總是很難理解父母的某些稍顯強制的舉動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義。

幼兒園的園長還給了另外一個思路,那就是雖然陸爸爸和陸媽媽在懷第三胎之前,就已經徵求過女兒和兒子的意見了,確定他們百分百的同意和接受,才開始了備孕與生子。但小孩子的情緒是很多變的,也許前一刻陸見晏還發自真心的想要有個弟弟陪他玩,但是下一刻他就不喜歡弟弟的哭鬧了。

甚至有可能,陸見晏之前同意要個弟弟,只是還處於懵懂的階段,並沒有真正理解了一個新生命會給他的生活帶來多大的麻煩和改變。

“也許這些改變裡有什麼是晏晏所不喜歡的。可是他已經答應了你們會接受第三個孩子,這樣前後的矛盾給晏晏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畢竟晏晏一直都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一方面他不想出爾反爾,可另外一方面他又真的不能接受,他始終無法調節好自我情緒,壓抑著、壓抑著就……boom。”

園長是知道陸媽媽和陸爸爸二婚的事情的,當年陸姐姐也是在這所幼兒園畢業的,她那麼幸福驕傲的對所有人說,她有了一個對她很好很好的新媽媽,童話故事書都是騙人的!並不是所有的繼母都是惡毒的!

陸媽媽本以為多對孩子表達一下愛意,大兒子就能夠慢慢好起來。

但是,在認識了藥爸爸藥媽媽後,陸媽媽才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有些孩子的心理問題其實是病理上的,直接作用於基因和神經,這並不是隨隨便便一句“你多看開點也就好了”所能解決的。說這種話的人其實都是極其不負責任的。

在確定藥無患也無法給陸見晏帶來更多的改變後,陸媽媽終於還是決定要帶兒子去做心理諮詢。

找的心理醫生正是一直給藥無患做心理疏導的專家。

藥無患特殊的偏激決定了他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就要定期檢查心理健康,以免他走向什麼不可挽回的道路。藥媽媽也是在經過各種努力尋找、對比了多年後,才確定了這位優秀的心理醫生,對方和藥家一起回了國。若不是有藥媽媽的這個關係,對方都不太可能會特意抽出時間來給陸見晏做心理諮詢。

不過,最先和醫生談的,不是陸見晏,而是陸媽媽,她簡單交代了一下他們家的情況。

“聽你的描述,確實是有一些小問題。”

哪怕是性格大大咧咧的陸姐姐,都直白的表達過對家裡新來的弟弟的一些不滿,好比他總是哭啊,很吵鬧,又或者覺得弟弟有點醜之類的。

但這都是正常的多子家庭會面臨的孩子之間的矛盾。

反倒是像陸見晏這樣,完全沒有一句抱怨弟弟的話,才比較奇怪。陸媽媽就把陸見晏重生後的種種表現解讀成了一直在苦苦壓抑對弟弟的不滿。

如果陸見晏知道他就是這麼被確定有心理問題的,他一定會說:不是不抱怨啊,是時間回溯之前已經抱怨過了!他不喜歡反反覆覆的抱怨,那是小孩子才會幹的幼稚事。

難道成熟也是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