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現代 > 王牌導演最新章節列表 > 160 紅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60 紅了?

前有戛納、後有多倫多,威尼斯電影節近來發展很是尷尬,如何在夾縫中尋求生存,是組委會以及外界最為關注的問題。

因為羅曼·波蘭斯基、大衛·柯南伯格、塔瑪拉·霍恩、托馬斯·阿爾弗萊德森等一眾大牌導演的加盟,本屆主競賽單元成為近幾年威尼斯展映片中,質量最值得期待的一屆。

率先進行媒體放映場的《大新聞》似乎為了證明自己絕對值得外界的期待值,放映期間媒體笑聲不斷,氣氛空前高漲,堪稱近幾年威尼斯電影節開幕片媒體放映場氛圍最好的一次。

隨後媒體發佈會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偌大的會場,座無虛席,600家媒體出席了《大新聞》媒體發佈會。

記者攝影師加在一起上千人,將整個會場擠得密不透風,許多搶不到位置的記者只能無奈選擇站在後排。

霍恩導演絕不是什麼沒有見過世面的土包子,但《大新聞》絕對稱得上她從影十年來,電影發佈會記者到場最多的一部電影。

在場絕大多數媒體人都觀看了上午的媒體放映場,對於電影,他們有太多話要說。

提問最多的問題就是,電影所描述的場景,究竟是藝術加工,還是真實發生!

“您在電影中向我們展示了戰爭地區的狀況,包括難民營少女公然叫賣,恐怖組織迫害雅茲迪人,土耳其邊境發生的混戰,難民偷渡等等,請問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還是您只是在某些聽說過的事情上進行了藝術加工?”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共和國報》媒體人舉手問道。

導演笑了笑,“其實電影中很多場景都是我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在電影正式公映前我們會和法國電視四臺合作,放映《大新聞》誕生紀錄片,紀錄片裡包括我們在電影籌備拍攝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電影我確實在個人經歷上進行了藝術加工,但這是真實經歷基礎上的加工,而並非子虛烏有。”

記者們倒吸一口氣,“您的意思是您曾經深入isis組織內部?”

對於這一點苔米搖頭,“這就有些抱歉了,我們只在isis組織控制地區轉了一圈,不過我們曾經從他們手中贖出連個雅茲迪少女,這個女孩也就是電影最後一幕逃出生天的孩子中的一個,這個是我個人一個幻想,這畢竟不是紀錄片,你不能阻擋一個導演的臆想。”

記者聽後深以為然。

開場白過後,導演將更多機會留給演員,他們需要保持曝光率,和記者保持良好的互動,顯然是他們維持曝光率的手段之一。

其中最受媒體歡迎的自然是片中的男一號馬修·卡索維茨。

一位記者忍不住詢問馬修·卡索維茨,“彩蛋中出現的畫面是真的嗎,您真的曾經和霍恩導演爭取過這部電影的拍攝權利?”

卡索維茨看起來有些高深莫測,他把問題丟給了記者,“你說呢?”

記者一頭霧水,馬修繼續高深莫測臉。

臺下記者一陣鬨笑。

演員們分享了他們在拍攝過程中遇到的很多有趣的事情,難免會提到這一次中東之行。

吉姆·布勞德本特頗為感慨地說道,“這是我最不願意想起的拍攝經歷,也是我最為驕傲的拍攝經歷,我想沒有一個劇組經歷過槍林彈雨,我之前沒有之後應該也沒有。”

隨後,吉姆幽默地轉頭對導演說,“我年齡大了,以後有這樣的拍攝,還是去找別人吧。”

導演非常無辜地眨眨眼,記者們又忍不住笑了出來。

電影發佈會氣氛還是非常好的,作為一部喜劇片,裡面的演員活躍氣氛都是一把好手。

安妮·康斯金尼再一次在霍恩的電影中打醬油,她在發佈會毫不客氣的“抱怨”,“每一次我都是救場,我覺得自己就是霍恩的救場王,可她卻是一個小氣鬼,連個像樣的角色都不給我,和她合作過三次,加在一起戲份都不超過十幾分鍾。”

媒體又是一陣竊笑。

當然,記者們也不會忽視薇諾娜·瑞德。

作為曾經的好萊塢巨星預備役,薇諾娜·瑞德當年絕對是好萊塢一線,只是很可惜,現在的她只能在一些電影中打醬油,比如說去年的《黑天鵝》,又比如說今年的《大新聞》。

薇諾娜倒沒有抱怨自己戲份少,相反她十分感激導演,“老實說,我真的沒有想到這樣的機會會落到我頭上,對方是塔瑪拉·霍恩,而我只是一個過氣的演員,我知道導演用我冒著非常大的風險,非常感激她。”

薇諾娜的話,讓媒體人不住辛酸,他們中相當一部分是薇諾娜作品的影迷,曾經好萊塢當紅花旦淪落到出演幾分鐘戲份的小角色,那種感覺,並不是十分舒服。

作為製片人的雷蒙德·培根,在記者問及妻子太優秀是否會對他造成壓力時,培根非常驕傲地說道,“我以前最驕傲我是雷蒙德·培根,現在我最驕傲我是塔瑪拉·霍恩的丈夫,完全沒有壓力,我擁有了最美最優秀的女人。”

臺下記者連連尖叫,非要雷蒙德和苔米擁吻,可惜兩人並沒有滿足記者們的惡趣味。

》》》》》》》》》

塔瑪拉·霍恩再次點名道姓調侃isis組織,又一次引起了恐怖分子的強烈不滿。

已經有恐怖組織懸賞3000萬美元要塔瑪拉·霍恩脖子上的那顆漂亮的腦袋。

b&h工作室威脅信塞滿了信箱,不斷有不知名的人發來威脅讓他們小心,並揚言會讓這個女人付出應有的代價。

整個威尼斯電影節加強安保環節,生怕一個不小心混入恐怖分子。

不過,這似乎並不能影響,媒體人和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喜愛。

根據威尼斯電影節期間發行的日報《ciak》雜誌9月2日統計,8月31日分別於晚上7點和8點,在salagrande(大廳)劇院和ale(雙年展)劇院放映的開幕片《大新聞》,是首批放映的電影中,最受媒體和觀眾歡迎的影片。

80%以上的媒體給出電影四顆星到五顆星的高評價,近半數的觀眾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到目前為止電影節放映的最好看的電影還是開幕片《大新聞》。

“實在是太好笑了,我看完之後迫不及待分享給我們的朋友,他們都很後悔沒有來威尼斯。”一個義大利電影愛好者說道。

“最喜歡塔瑪拉·霍恩的《大新聞》,非常有趣,而且很有意義,看得出來導演花了很多功夫,並不是那種無聊的惡搞,我想我會在電影公映的時候再看一遍,這是讓我回味的電影。”來自瑞典的遊客是這麼說的。

義大利發行量比較大的兩家報紙,《晚郵報》、《共和國報》都給予該片非常高的評價。

《晚郵報》影評人馬蒂奧稱電影“令人驚喜,塔瑪拉·霍恩再次證明真正的天才和普通人的差距”。

《共和國報》則認為這部影片“再現《虎口脫險》的輝煌”,“深諳黑色幽默精髓”。

英國《帝國》雜誌影評人艾倫認為,“和當下太多許多缺乏深度、缺乏內涵的喜劇片相比,《大新聞》更有誠意,雖然開篇略落俗套,漸入佳境後,驚喜連連”。

法新社則用“了不起的創意,了不起的合作”,誇獎了該片所有的幕後的工作人員,並重點誇獎了出演該片的演員,“貢獻了他們從影以來最好的演技”。

當然,也不是所有媒體都沉浸在《大新聞》製造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義大利另一家發行量非常大的報紙《libero》便認為這部電影有“為了製造噱頭而安設令人不舒服情節”的嫌疑,該報影評人同時也提到了法國經典喜劇片《虎口脫險》,認為《大新聞》“與《虎口脫險》相比,缺乏屬於經典的魅力”。

除此之外,《泰晤士報》的影評人保羅也對電影提出了質疑,“塔瑪拉·霍恩無疑是新生代導演中最好的一個,從觀眾的反應來看,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目前為止放映的電影,《大新聞》顯然是最受觀眾的那一批,不過當片方以真實作為宣傳口號時,我們不得不懷疑電影在進行藝術加工後,真實性還剩下幾分”。

很快,細心的影迷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塔瑪拉·霍恩媒體評分最高的影片已經悄悄更換,蟬聯多年霍恩作品分數榜冠軍影片《精神病人》悄悄易主,成了最新首映的電影《大新聞》。

雖然電影還未公映,這個分數還會浮動,但《大新聞》媒體評分高是不爭的事實。

幾乎所有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在網上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當然,這些人秉著不能劇透的原則,堅決沒有給出劇情。

沒有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也只能透過片花和劇情大綱猜測出這是一部戰爭題材的喜劇片,因為牽扯到了isis組織,塔瑪拉·霍恩再次進入恐怖組織黑名單前列,成為基地組織成員最想幹掉的人。

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也成為法國人最想看到的電影。

在威尼斯電影舉辦時間,法新社特意做出了調查,塔瑪拉·霍恩《大新聞》赫然成為觀眾最期待公映的影片。

死亡的陰影也不能阻擋《大新聞》紅遍全球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