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重生回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章 金77,銀7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章 金77,銀78!

這是改革開放後的第四個年頭了要,整個社會需要行業不缺人,但是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

需才孔急。

濱江大學,作為現在東三省人才搖籃“基地”。

這裡的大學生自然也備受各個東三省單位的關注。

張高興就被一些單位關注了。

當年是作為地區狀元,入學之後,各項表現也是優良,特別是他的一些關於經濟的言論,受到任課老師的大力讚揚。

也許張高興覺得課堂上說的一些玩意,自己是隨口而說出的,比如未來國企改革,西方搞的股份制這些……

根據自己後世一些發展方向說的,但是這年代很多想法那是非常大膽的。

那自然給經濟專業授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那些每學期的評價都寫進了檔案裡,那成為他備受關注和矚目的原因。

“高興。”

濱江大學如今很受省城,乃至帝都高校都十分尊敬的嚴教授都找上了他。

這讓自己覺得大學期間表現得很中規中矩得他,很是一絲詫異。

自己似乎跟這位教授也來往頗少。

“嚴教授有什麼事情嗎?”

“高興同學,我們經濟系老師想你畢業後留校,希望你能考慮?”

嚴教授對自己直接邀請,這讓張高興吃了一驚,甚至感覺有些惶恐。

帶著一絲詢問詫異地口氣,張高興道“讓我留校當老師?我能當老師嗎?”

“你可以的,你很多方面很具有開拓性,正是我們經濟系需要有想法的老師。”

桃李滿天下,當老師這種也是很能產生成就感的事業,但是張高興真沒想過當一位老師。

當一個園丁,算了吧,這輩子,他想發家致富,他想建立一個商業帝國,他想去世界到處去看一看,當老師了,就被圈在象牙塔裡了,他並沒有有志於此,於是感謝了嚴教授的邀請留學的好意。

有濱江大學老師希望其留校任教,有經濟部門希望招攬其從事智囊研究,有外貿部門希望其加入外貿部門,他英語不錯。

……

除了張高興在未畢業時候受到關注,一切其他初露能力的同學也是備受關注。

還未畢業,他們都很吃香的,不是個別現象。

一切都是因為第一屆大學生,就“大學生”這三字都是頭上罩著光環的,含金量槓槓得。

他們的工作和發展機遇特別的好,作為與眾不同的群體,普遍是比這年代其他人要高的,後來發展也比較快,後世無論是在政界,商界,學界,商界,有許多領軍人物都是77,78級的大學生。

時代造就了他們,國家也需要他們,然後他們將自己的價值凸顯了出來。

為官者有主政一方,或執掌部院,即將擘畫神州大地的發展,引領民族的航向,傑出人物就是老了張高興天天在新聞聯播裡看見的他們。

從商,他們或投資設廠,或興業興產,推動神州大地的經濟騰飛,比如TCL李東生。

為學,他們開課授徒,傳承千年文明,開創時代新學,比如易中天。

有影視界的導演張藝謀。

還有陳凱歌,他曾說過沒有高考,就沒有《霸王別姬》。

其他教授級高階工程師,科學院士,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得各行各業翹楚無數。

77,78級大學生,這兩屆學生成才之率之高被成為金77,銀78,他們集合了十幾個年頭青年中的精英,或許人才較為集中。

這種77,78現象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特定時代,特定需要的產物,這些大學生是數千萬被耽誤青春的人中突圍而出的一個群體,他們註定會光彩奪目。

張高興現在成為其中的一員,他倍感驕傲。

學習的時光沉迷在其中,當回過來來看,發現時間總是過得那麼的快。

當然,當你不沉迷的時候,在其中你覺得時間過得很慢,但是同樣你再次回過頭來看,同樣也是發現時間總是過得那麼的快。

學習了四個多月後。

1981年元旦即將來臨,一場元旦和部分同學畢業的晚會一起開,濱江大學一些專業的學生因為行業的需要,國家的需要而提前畢業,學校即將對他們宣佈分配方案。

元旦晚會也是一場壯行晚會。

一些同學先畢業,可能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他們即將奔赴祖國四面八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次元旦晚會的規格和檔次不再是班級為單位,而是全校師生,規格和檔次是全校師生參加,充滿體現了學校對這屆先行畢業的學生的重視程度。

整個大學老師和學生這些時日經常在濱大青年園排練,青年園,那是1977級學生張高興這些人當時將荒蕪沼澤的地方慢慢改造的。

當年畢竟許多人都下鄉幹過活,都是既能讀書又能拿得起鋤頭的,整治水源,清理塘底,種植荷花,種上樹木,維修道路,當年的校園荒蕪一角落,舊貌換新貌,如今青年園樹木林蔭,當年種植的樹木已經在茁壯成長。

這裡儼然成為濱江大學的文化地標,師生們在此會友,賞景,讀書,思索,構成了師生們美好的校園印象。

張高興看到他們在那裡排練,感覺時間真是快,轉眼間,他們這一屆就成為了校園裡最大的一屆學生了,工農兵大學員徹底地退出了校園的舞臺,現在在校學生都是透過高考公平晉級的。

一個舊的時代徹底去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是徹徹底底地嶄新了,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屆大學生都一部分要開始了陸陸續續地登上“舞臺”了,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

元旦那天來臨。

精心準備的歌舞節目贏得了全校師生的熱烈鼓掌。

激情歲月如歌。

除了歌舞節目,校領導們也給予了囑咐:一個青年,剛開始工作,只有取得各種有關基礎性的鍛鍊,才能更好滴熟悉本行業務,才能培養起踏踏實實的良好工作作風,才能進一步有效地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

……

一月十八日,分配方案下來,一部分人先行離開濱江時,同學們紛紛送行,平時剛毅的男同學也流下了眼淚,女同學們早已經泣不成聲。

他們就要終身離開了,好像離家上戰場一樣,揮淚而別。

這年代淳樸的友誼,作為後世人的張高興,也很是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