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捨身飼魔[綜武俠]最新章節列表 > 122、12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2、122

從形勢上看,太子長琴和季閒珺兵分兩路, 前者留待軍營以作不時之需, 後者……後者就不知道幹嘛去了。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倒是功德佛來的正是時候, 不僅一解雁門軍的燃眉之急, 作為本身就信徒廣泛的沙門, 無論做什麼,各地百姓都會行與方便, 不像是江湖人和軍隊, 哪怕只是稍微駐紮都會惹得人心惶惶。

功德佛曰:“這正說明佛法的偉大, 怎麼樣?要不要就這樣加入佛門?”

太子長琴表示拒絕。

不知這和尚到底怎麼了,最近總是在莫名其妙的時候說些莫名其妙的話, 中心思想從沒脫離過入了我佛門,四大皆空, 親, 不吃一發安利嗎?等等,簡直煩不勝煩!

“我說, 大師……你很閒嗎?”最近沒有出戰,營內傷員也少,為一些傷員按時換好傷藥,剩下的就是準備一些常用藥物,而且這些零碎活計也因為那些終於找好位置的大小姐接手,所以長琴現在顯得無所事事。

但是和他比起來,功德佛顯然更加“閒”。

都說傳教的時候就是要臉皮厚, 功德佛視對方嫌棄的眼神於無物,露出慈和的笑臉。

“貧僧確實無事可做,閣下有何建議嗎?”

太子長琴:“沒有,”果斷道,“你能不跟著我嗎?”

“不能,”功德佛亦是輕描淡寫,不見半分煙火氣。

太子長琴:“你!”

功德佛:“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貧僧此次過來,為的可不是旁的事。”

太子長琴斜眼睨他:“那你想做什麼?”

功德佛收起微笑,寶相莊嚴道:“你可知季公子所去何處?”

太子長琴:“他有他自己的想法。”

功德佛:“那我換一個說法,眼下疫病將起,閣下就沒有什麼話說?”

太子長琴眯起眼睛:“疫病?”

功德佛:“阿彌陀佛,凡大災過後必有大變,施主,這天下……尚未安定。”

彷彿印證功德佛之言,三千裡外,屬於江南的地界,那些在胡人口中福碩的中原人生活的地方。

女真人跟突厥人化整為零,悄悄潛入大慶腹地,隨後到來的羌人與匈奴人因為過於顯眼的長相則一路裝成外來的歌舞團,悄無聲息的透過各地監察,只待重新整合成一直所向睥睨的馬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自從烏維單于被自己的妻子說服之後,他無力的像是傀儡一般不得不依照族人的心願,讓他們的鐵蹄震懾大地,拔出自己的刀劍砍掉漢人的腦袋,奪走黃金,美酒,一切好的東西來滋養自己。

透過這個過程,烏維單于看到可怕的未來。

他從自己族人臉上那份殺人時的狂熱,漸漸看到那頭被釋放出來的野獸。

他們已經不能算是“人”了。

每一天,每一天夜裡烏維單于都會對著月亮祈禱自己的懊悔,即使他已經離開故鄉的草原踏上異鄉的土地,他仍堅信祖靈一直在保護著族人。

“偉大的……請一定、一定要……”

將我們的靈魂帶回您所在的地方。

烏維單于對這趟行程生出不好的預感,但是他怎麼都沒想到,他們的報應居然來的那麼猝不及防。

鋪天蓋地的洪水從山澗之間奔襲下來,水龍搗爛一切阻擋之物,奔跑的馬匹來不及轉頭就被捲入水中淹沒頭頂,馬匹上的人更是連一聲呼救也發不出來就消失在奔湧不息的怒浪之間。

烏維單于望著這被當做神的力量的天災,帶著幾許解脫的呢喃道:“天啊……”

接著恐懼不及生出來,人已經消失在水中。

水龍的頭頂,竹筏順流直下,安然的在激湧的浪濤間像是一片綠葉波瀾不驚。

捲入水中的東西但凡想要靠近竹筏都會被無形的力量推走,站在竹筏上的人迎風而立,長衣獵獵作響,水汽氤氳他的眉目,卻奪不去那一絲傲然色彩。

山間兩峽的麗色在此時都成了他的陪襯,襯得那一衣紫服格外雍容威嚴。

這世間能將這身衣服穿出如此威勢的,除季閒珺以外再無他人!

“剛才有掠過什麼東西嗎?”最近確實在長江附近活動的季閒珺若有所思的看向洶湧澎湃的水面,不過他本就不是會糾結在小事上的性格,“算了。”

水流推動葉舟,速度說是一日千里也不為過。

從俯視的視覺觀望,會見一頭以長江水為源頭的龐大水龍向著西北位置奔騰不息,而雁門關正好在那個方向。

洪水洪水……水災!

堂堂大慶皇帝足足有七日不曾安眠,但是今天好不容易休憩一會兒,服侍的大太監剛想為他披上衣裳,卻見本該熟睡的人突然驚醒,驚醒之後泛著紅色血絲的眼珠緊緊盯著慌忙找出來的來自江南的奏摺。

“朕為什麼才想到!”

直到此時此刻,朱珵珺終於發出無力的哀鳴,握緊的拳頭重重敲在桌案上,惹得許多太監,宮女驚恐的跪下去。

“請陛下息怒!”

“啊啊!”

哽咽倉促的停在嘴邊,轉變成痛苦的喘息,破碎的低吼,朱珵珺帶著滿臉的疲憊叫來以諸葛神侯為首的大臣。

御書房分明燈火通達,四處都是奢侈富麗的裝潢,可是穿著一身帝袍的青年卻看起來極為消瘦,半年來的勵精圖治已經將他逼得沒有半點兒年輕人的神采,眉目間具是深沉倦怠。

諸葛正我為這樣的皇帝心頭哽塞,可有些話還是不得不說。

“陛下……下使來報,泰山……泰山崩頂了!”

崩頂亦是地動,也可以說是地震。

自古以來,泰山都被視作和天子相關的第一高峰,每年都要在泰山山頂舉行祭天大典,以此運轉國運。

然而泰山卻崩了,崩塌了……

朱珵珺眼一黑,勉強靠撐在扶手上的手臂支援住。

“朕……有話要說。”

諸葛正我憂愁道:“陛下,請您多保重身體。”

朱珵珺頓了一頓,神情有些遲緩的露出一個苦笑的表情,接著堅定的搖搖頭。

“朕要下罪己詔。”

此話一出,滿朝文武大驚。

接連有幾人不假思索的跪下去,大喊:“陛下不可啊!”

諸葛正我亦是深深叩拜下去。

“陛下,請您三思,罪己詔若下,那天下百姓該如何看待您?”

在眾多針對皇帝的規矩之中,罪己詔之重,無疑能剝奪一位帝王的天授皇權。

簡單說,那就是以後出什麼事,都可能是因為皇帝老爺立身不正,村裡母雞不下蛋,地裡糧食又減產了,對,這都是皇帝不好!

普通情況下,大多數皇帝都會選擇讓朝中一位重臣下野,以此平息民怨,也做出了態度,更重要的是保住了自己在百姓之間的威信。

但是朱珵珺卻是用在自己身上,所以諸葛正我和其他大臣才相繼驚駭莫名。

要知道,大臣可以隨時更換,可皇帝卻始終只有一位,只要這個皇帝不昏聵,每個大臣都希望皇帝活的越長越好!

這樣朝野才不會動盪,國家才會安寧。

他們想不出來,為何陛下會突然生出這個念頭,難不成是有誰在背後搗鬼……?

諸葛正我的眼神突然犀利起來,凌厲的視線自周圍人身上掃過,氣氛突兀凝滯,人人都察覺到這股蓄勢待發的龐然大怒。

緩緩看了一圈,諸葛正我深吸一口氣,不是計較的時候,隨之他轉過身鄭重開口:“請陛下收回成命!”

彷彿被他的這一聲劈開眼前迷障,所有大臣頓時做出相同反應。

“請陛下收回成命!”

朱珵珺表情麻木,費力的擺擺手,五味陳雜。

“朕心意已決。”

諸葛正我嚴肅道:“還請陛下再次三思,您若退位,又有何人能擔負這無邊河山?一直以來,臣等目睹陛下兢兢業業,方能朝野上下一心,若你罪己詔,不僅是汙了自身,亦是對當下情況沒有絲毫好轉。陛下,臣所言句句發自肺腑,請您千萬不要一意孤行!”

有諸葛神侯領頭,後面的人相繼說道:“臣附議!”

“陛下,微臣也是如此想的!”

“陛下,三思而行,臣等不曾逼迫你一定要給出個辦法!”

“咦?”

在座各位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出說出最後一句話的那個人身上,嚇得他做出怕怕的表情。

大家夥:嫌棄!一把年紀賣什麼萌!

諸葛正我嘆氣又有些放心的想,陛下果然還是年輕。

即使這一年來發生的變故足以讓任何一個人心神俱疲,當今聖上卻仍能顧全大局,也因此哪怕年紀尚輕卻也在不知不覺間贏得諸多大臣的信賴,成了一根不可或缺的主心骨。

然而終究是個年輕人,終於也到了堅持不住的時候。

不過,諸葛正我目光一利,國家大事可不是你說不做就能不做的!

朱珵珺呆滯的看著氣場兩米八的諸葛神侯慢慢逼近。

叮——系統提示:您預訂的說服教育已到線!

作者有話要說:  我琢磨琢磨怎麼完結=-=,大家手頭的雷別存著了,該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