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8章 口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8章 口風

雖說顧老夫人接過了幫趙九福相看親事的責任, 但她也沒有憑著自己的喜好答應下來,而是將那些有意的人家梳理了一遍, 這才把自己覺得合適的人選送到了顧行之手中。

顧行之一看, 先把其中與二皇子走得分外近的兩家撇除在外,倒不是他看不上二皇子,而是皇帝現在還年輕力壯,早早的上船對趙九福毫無益處。

這麼一撇除最後只剩下三戶人家, 顧老夫人確實是精挑細選了,但憑著趙九福的出生和地位, 能選擇的餘地其實並不太大。

別看趙九福名聲不錯, 那模樣姑娘家看了也會喜歡, 但實際上真正有意結親的還是二三流的人家,大部分顧老夫人先覺得不合適了。

顧行之也沒有直接自己拿主意,而是挑了一個日子找到趙九福,將自己手中的三個人攤到他們面前, “阿福, 你且別忙,過來看一看再說。”

趙九福還是慢悠悠的泡了一杯茶端過來, 一般待客的時候他都會用靈泉泡茶, 這樣泡出來的茶水即使茶葉一般,味道也清香可口, 對身體更是有利。

顧行之原本正忙著, 聞到茶香味倒是沉靜下來, 他細細的品了一口, 忍不住滿足的說道:“阿福這手泡茶的手藝絕了,同樣的茶葉,我就是泡不出這個味道來。”

趙九福就笑著說道:“老師喜歡喝的話就經常過來坐坐,也好讓弟子能獻獻殷勤。”

兩人就這麼坐著喝完了一盞茶,顧行之才忽然笑道:“哎,茶水太好喝,差點把正事兒給忘了,阿福,你過來我跟你說說。”

趙九福心中其實也是關心的,這會兒臉頰微微泛紅,聽話的坐到了顧行之對面不說話了。

顧行之瞧著弟子有些害臊的樣子,心中倒是樂開了懷,再看趙九福愈發俊秀的模樣,忍不住有些可惜,暗道若是那些姑娘小姐能見到阿福,平時一個個都會芳心暗許。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是可惜了,婚姻大事男方的容貌反倒是成了最不被看重的那一點,恐怕有些丈母孃還會覺得長得好看的男人容易花心呢。

相比起許多長輩來,顧行之顯然是十分開明的,不然婚姻大事長輩直接做主,能問一句小輩的都少,更別提跟他仔細商量了。

“為師將那些家裡頭不太清明的撇開了,想必你也不想跟那幾位皇子走得太近,如今較為合適的就是這三人,各有各的好,但也各有各的不好。”

“第一位李家姑娘是家中嫡幼女,親爹雖然只是五品,但祖父卻是陛下當年的太傅,雖說已經退下來多年,但陛下年年都還記得他的生辰。”

“李小姐的父親是李老太傅的幼子,此人我也曾打過交道,是個無心官場的,所以這些年才不得寸金,不過李家是清貴之家,也不太在乎這個。”

“李小姐本人為師並未見過,倒是聽說過她才女的名頭,李家出來的女子,想必教養這方面定是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顧行之顯然對李家還算熟悉,或者說當初他與李小姐的父親還算是志趣相投,若不是後來他離開京城多年,勉強還能說是有幾分交情在。

“另一位是孫家的庶長女,這孫家還是我大嫂的孃家,這位孫小姐雖說是庶出,但卻是家中唯一的女兒,平日裡也算是被看重。”

“孫家的情況比李家差一些,不過勝在全家人都踏踏實實,雖沒有過分出挑的人物,但一輩輩的讀書人下來,在朝中還有幾分人脈和人情在。”

顧行之不知道想到了什麼,還說了一句:“家中母親辦壽的時候,我還曾見過這位孫小姐一眼,品行不知,但樣貌卻一等一的出色。”

顧行之雖然與家中大嫂不親近,但也知道孫家女大多形容出色,不然的話當初他大嫂也嫁不進顧家來,這位孫小姐雖然是庶出,但容貌卻比大嫂更勝一籌。

趙九福點了點頭,倒是對孫小姐的容貌並無特別大的興趣。

見他如此,顧行之忍不住翻了個白眼,覺得自家弟子是不是至今還未開竅,不然怎麼聽見美貌的姑娘也並無多少反應呢。

“這第三位姑娘你怕是也曾見過。”顧行之忽然帶上了幾分興味。

趙九福疑惑的抬頭,就聽見顧行之說道:“嚴家的嫡長女,當初你進京趕考的時候同行的那位姑娘,這麼說來倒是還有幾分緣分。”

趙九福也恍然想起當年有過幾面之緣的姑娘家,他並不記得這位嚴姑娘相貌如何,唯一記得的就是她三言兩語的功夫,就把對她不敬的下人教訓了。

顧行之又繼續說道:“嚴家老爺子當年也是一等一的人物,只可惜死得早,如今嚴家當家做主的正是嚴小姐的親父嚴波,這人你怕也有所耳聞吧。”

趙九福自然聽過嚴波的名頭,畢竟就算他再沒有能力,也是吏部的右侍郎,不過聽到過的傳聞都不是啥好事兒就是了。

外界對嚴波的評價十分不高,倒不 是他做過什麼十惡不赦的事情,而是這人憑著親爹的庇護坐上了高位,卻沒有對等的能力,自然就礙著別人的眼。

顧行之見他知道嚴波的傳聞,也沒有細細分析此人如何,只是說道:“原本這個人選我覺得不大合適,不過嚴家老夫人親自上門與母親遊說,所以才留了下來。”

在顧行之看來,嚴波的問題倒是不大,他雖然缺乏能力,但至少官職不低,最重要的是膽子也不大,這樣的人或許以後不會有晉升,也惹不出大事情來。

只是另一件事情卻讓顧行之猶豫:“嚴小姐雖然是嫡長女,但卻是原配所出,如今嚴家另有一兒一女都是繼室所出。”

顧行之一個大男人其實並不瞭解嚴家的事情,但不妨礙他猜測其中的變故,“嚴小姐從小在祖母跟前長大,嚴老夫人十分疼愛,所以才會為她上門說合。”

趙九福並未直接下決定,事實上三位姑娘的條件看起來,似乎嚴小姐才是最好的那一位,但從顧行之話裡話外的意思不難看出,嚴小姐家世是不錯,但將來怕是不得力,畢竟繼母與她的關係好不到哪裡去,這個從那時候管家的態度就能窺見一二。

“老師,您覺得哪家更合適一些?”趙九福開口問道。

顧行之想了想,還是將李家的拿了出來,說道:“李家在京城紮根多年,裡裡外外的姻親數不勝數,這位李小姐也素來有才名在外,想必也是個好女子。”

趙九福點了點頭,又問道:“李小姐既然家世人品都這般好,為何反倒是看上我了?”

不是他妄自菲薄,像是李家這種大家族,庶女外嫁的可能性很大,但嫡出的女兒一般都是跟熟悉的幾個家族聯姻,慢慢的形成一個聯姻集團。

顧行之顯然沒想到這點,下意識的反問道:“你又有什麼不好的,李家是求穩,但如今也沒有出挑的人物,見你有才敢特意找來也是正常。”

趙九福點了點頭,又嘆了口氣說道:“老師想必也是知道的,我雖然讀了這麼多年的聖賢書,但其實卻是個世俗之輩,與清貴之家不一定能合拍。”

尤其是這位李小姐還有赫赫有名的才氣,這樣的女子必然是有些傲氣的,但趙九福將來能不能符合她的語氣,能不能滿足她的傲氣,就是未知數了。

在顧行之看來,自家弟子是無一處不好,但趙九福卻清醒的很,他如今雖然入朝為官了,但實際上趙家就是泥腿子出生,不說別的,他用靈泉在院子裡頭種花種草的時候,首先想到的還是多種一些菜自己吃,隨後才是賞心悅目的花草。

顧行之一聽這話,奇怪的說道:“這女子嫁進門自然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難道還要你遷就她不成?”

趙九福無奈了,顯然他的想法與自家老師的想法不在一個頻道上。

不過顧行之也是一說,隨後問道:“你莫不是更喜歡孫家姑娘,也是,年少慕艾很正常。”

趙九福被他說得臉紅,抓了一下耳朵才問道:“老師,嚴家願意嗎?”

顧行之聽見這話有些意外,他原以為趙九福肯定不會選擇嚴家,畢竟嚴家的情況擺在那兒,好處不多麻煩倒是不少,尤其是沒有生母從小教導,誰知道這位嚴小姐的性子好不好。

不過他還是回答道:“嚴家自然是樂意的,不然嚴老夫人怎麼會上門。”

他沒有說出口的是,那位嚴小姐應該也是願意的,不過猶豫了一下,顧行之還是提醒道:“我曾聽聞祿國公府與嚴家曾經定過親,定的應該就是嚴大小姐,但一年之前卻傳出來祿國公府與嚴二小姐定了婚,其中必定有幾分說道。”

顧行之倒不是覺得被退親的女子如何,而是表達出嚴小姐在家中怕是不受重視,在他看來,若是疼愛這個女兒,嚴波肯定是不能答應這種事情。

趙九福的腦海之中卻浮現出一道身影,揮之不去,最後還是追問了一句:“那還煩請老師幫我打聽打聽,若是嚴家小姐也是願意的話,我願上門提親。”

這話一說出口,趙九福反倒是有一種松了一口氣的感覺,原本他覺得自己很奇怪,明明只是一面之緣,在聽見嚴小姐的名字的時候卻開始徘徊不定。

如今說出口了,他反倒是安定下來,既然他心中有幾分深藏的喜歡,那麼何必不爭取一下,他要的原本也就是一個妻子,而不是妻族的幫助。

倒是顧行之心中覺得奇怪,暗道莫不是上京趕考的路上發生過什麼事情,不然自家弟子怎麼會一眼相中了嚴家。

若是論家世的話,其實李家更勝一籌,娶了李小姐等於有了李家的人脈,若論容貌的話,自然是孫小姐更加出色,相比起來嚴小姐可不顯眼。

不過既然弟子下定了決心,顧行之也沒有說服他改變主意的意思,畢竟嚴家真要挑錯也挑不出什麼來,不過他還得回去問問母親,這位嚴小姐平日裡為人如何,若是為人不行的話,就算弟子喜歡他也會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