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3章 還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3章 還鄉

“來了沒有, 你們接到人沒有?”趙九福在外做官多年,他老家戴河鎮這邊的知縣倒是三年一換, 如今已經是第三任,聽聞趙九福不日即將返鄉的訊息立刻就派人在碼頭守著。

要知道趙九福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經是正三品的戶部左侍郎, 又間在帝心,可想而知以後必定更加顯赫,他這般的小人物除了這時候, 恐怕連門都上不了。

那在碼頭來回跑的衙役也滿頭大汗,這時候正好是戴河鎮一年之中最熱的幾個月, 他也顧不得擦汗,連忙躬身說道:“遠遠的看見官船了, 所以小的先回來稟報,小的是快馬加鞭回來的, 按照腳程算,趙大人就算下船了不歇息就往戴河鎮走, 也得兩日之後才能到。”

“那就好那就好。”這位新上任的知縣姓劉,是個沒啥大本事,還有些愛財的傢伙, 不過他膽兒也小,到了戴河鎮之後知道了當地的情況,又瞭解到陳家村還有一個遠在瓊州府當知府的出息人, 頓時不敢在這邊大肆斂財。

如今趙九福一日之間升遷為戶部左侍郎, 劉知縣更加覺得自己做得對, 要是之前他敢在戴河鎮斂財的話, 到時候這位大人回來省親,隨便有一個人告狀就能害死他。

因為有過這樣的小心思,所以劉知縣對於趙九福返鄉這事兒分外的敏感,早早的派人在碼頭守候,得到確切的訊息之後提前一天就在戴河鎮之外迎接。

於是趙九福帶著一家人回到戴河鎮的時候,遠遠的就瞧見有一群人在城門外守候,看見他的馬車過來,有一人飛快的走過來想要行禮,也不知道是不是腳下沒踩穩當,直接摔了一個狗吃屎,嚇得駕車的馬伕連忙勒住馬匹。

趙九福一家人出發去瓊州的時候是輕車簡行,但回來的時候就不行了,畢竟是一地知府,趙九福在瓊州紮根多年,這幾年又是瓊州發展迅猛的那幾年,皇帝大手一劃讓他收下的禮物能夠歸自己,雖說每年還是會將最珍貴的那些送往京城,但快六年的時間累積下來的不是小數目,即使趙九福將大部分換成了銀錢,數量也不少。

為此,趙九福索性讓青竹蘭心夫妻倆臨走一路,除了他們夫妻倆帶回家的禮物之外,其他的傢什都直接送往京城,也免得跟著他們來回奔波。

所以這會兒在趙九福身邊伺候的並不是青竹,而是在瓊州那邊收下的小廝名叫翠竹,是個機靈的小子,自己進了趙家之後要求改的名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翠竹也被嚇了一跳,連忙跳下馬車去檢查那人是否傷到了,幸虧劉知縣皮糙肉厚,只是額頭蹭破了一層皮而已,甚至還能高聲喊道:“下官恭迎趙大人衣錦還鄉。”

趙九福下車來看見他的模樣也不忍直視,只得好言安慰:“劉大人無事吧,要不要先回戴河鎮找大夫看一下。”

劉知縣也是個秒人,當下說道:“下官皮厚無甚大事兒,這點小傷哪裡有給趙大人洗塵來得重要,趙大人這邊請。”

說實話,臨到家門口趙九福是不耐煩應酬的,原本他打算直接從戴河鎮城外往陳家村走,但現在人家知縣姿態擺得這麼低,他總不好一口回絕,那般也太不給人面子了。

到底是老家的父母官,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趙九福很快笑著說道:“倒是讓劉大人破費了,翠竹,你先送夫人去陳家村,本官先與劉大人喝杯洗塵酒。”

劉知縣眼神微微一閃,意識到自己的馬匹恐怕是拍在馬蹄上了,趙大人這是一幅急著回去的樣子啊,不過話說到了這份上,他也只得把人迎接進去洗塵。

這一頓飯吃的沒滋沒味,劉知縣是生怕趙九福生氣,到時候故意為難,趙九福是覺得這位知縣機靈過了頭,這份心思若是用到老百姓的身上倒是不錯,用在他身上就有些煩人了。

不過大家都不是官場新人了,至少表面上的客氣倒是能維持,好歹是把風塵給洗了,劉知縣又特意派了衙役送趙九福去陳家村。

這般一折騰,趙九福回到陳家村的時候已經日暮西斜,不過這會兒村子可一點兒也不寂靜,原本應該是家家戶戶生火做飯的時候,這會兒卻一個個興致勃勃的守在村門口。

老趙頭和老陳氏如今已經年近七十,在古代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論年紀輩分在村裡頭都是一等一的了。

因為趙九福一直往家裡頭送各種滋養的系統出品,老夫妻倆的身子板看著還算不錯,老趙頭甚至還要下地幹活,被趙老大幾個死活給攔住了,他們家根本不缺壯勞力,哪裡能讓年紀這麼大的老爹下地幹活呢,他要是實在是太閒,就在家裡頭教孫子做木匠也成。

這會兒老趙頭夫妻倆也硬要在村口等著,他們一來,老趙家的人便也都來了,一個個眾星拱月的將老夫妻圍在中間,最靠近老陳氏的就是嚴玉華和兩個孩 子,老陳氏親手抱著才六個多月還未滿週歲的趙九福二子趙順暉不放。

嚴玉華回到家之後,老夫妻倆已經摟著兩個孫子哭過一回了,後來就一定要守在村口等著孩子回來,年紀大了脾氣倔,誰說也不聽。

趙家人沒法子,只得將椅子搬出來放好,免得他們站著太累,原本夫妻倆是交代嚴玉華和倆孩子不要來,就在家裡頭休息的,但公婆都在這兒,嚴玉華也不好真的去休息了,索性就過來陪著,還能先說一說瓊州府那邊的事情。

這才有了趙九福現在看到的畫面,遠遠的看見有馬車過來,老趙頭夫妻倆就激動起來,恨不得立刻上去迎接,他們可已經有好多年沒見著孩子了。

趙九福心中也有些激動,沒等馬車停穩就跳下馬車,三兩步走向前撩起下襬就跪下了:“爹,娘,孩兒回來了,這些年讓你們掛心了。”

話音未落,老趙頭就伸手扶他起來,老陳氏要不是懷中抱著小孫子的話,恐怕也得來扶他,父子對視,老趙頭涕淚恆流,“回來就好,回來就好,爹孃想你啊,但也知道你在外做官不容易,有你幾個哥哥照顧著,我們二老身體好著呢。”

老陳氏已經將趙順暉遞給了嚴玉華,這會兒也抓著趙九福的手不放,滿口說道:“黑了,也瘦了,可見這些年沒少吃苦,爹孃倒是在家裡頭享福了,可憐我的阿福為了一家老小的生計,連家也回不得,累死累活了這麼多年。”

瓊州那邊的日曬大,趙九福黑倒是真的黑了一些,即使是曬不黑的體質外加五行陰陽拳的影響,他現在的膚色也比在京城的時候黑一些,不過瘦肯定是沒瘦的,甚至周圍村人看著,覺得這麼些年過去,趙九福似乎也沒有變老,只是整個人官威日盛。

嚴玉華見老夫妻倆情緒激動,連忙在旁邊說道:“爹,娘,夫君現在回來了,咱們有話不如回家慢慢聊,這一次我們能在家裡頭多住一些時候呢。”

老趙頭和老陳氏這才反應過來,卻還是拉著趙九福不放,滿口說道:“對,咱們回家去,娘給你做你最愛吃的菜。”

趙九福心中也有些激動,他抬了抬手對周圍人喊道:“諸位鄉親,等明日趙某再上門拜訪,今日叨擾諸位了。”

見他說話客氣,周圍的鄉親自然也不會阻攔,偶爾有一兩個不識趣的也被村長攔住了,這村長已經不是當年的老村長,而是他的大兒子,他可知道趙九福看似和氣,卻不是那種軟弱可欺的人,好不容易他們陳家村出了一個好苗子,可不能把感情弄僵了,畢竟趙九福可是姓趙不姓陳,原本跟他們陳家村就差了一層的!

即使沒有村裡人,光是看老趙家也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了,從老趙頭這一輩開始生育養活的孩子就多,到了趙九福這一輩也是如此,生下來的基本都養大了,其中自然少不了趙九福的功勞,靈泉水的改造作用不明顯,但擋不住日積月累。

像是他們家這般生下來基本都養大的,村裡頭都找不出另外一家,就算是富貴人家也是極少的,就因為這個,如今趙家的人口也十分龐大。

趙老大四個兒子,三個都成親生子了,其中趙順德更是已經有五個孩子,完完全全的繼承了老趙家能生的能力,是所有侄子裡頭孩子最多的一個。

趙順義趙順榮趙順昌也早已成親生子,其中趙順義在衙門當了個小吏,當年他就是最能吃苦下決心讀書的一個,趙順昌心思靈活坐不住,當年去過一趟京城之後倒是也活絡開了。

這會兒大人小孩猛地齊刷刷往那兒一站,趙九福自己看著都覺得眼暈,幾個年紀差不多的孩子都分不清楚誰是誰了。

不過認親也不急於一時,進了老趙家之後,老陳氏就開始趕人了:“去去去,一個個都先回家去,讓你們小叔好好休息幾天再上門來。”

趙老四哈哈一笑,先跟溫柔一起拉著孩子走了,趙老大也帶著幾個孩子離開,趙老二趙老三倒是想要說些什麼,但老趙頭一瞪眼睛,他們也趕緊走了。

最後只剩下老倆口和趙九福一家人之後,老陳氏忙忙碌碌的去收拾吃的喝的,生怕虧待了自己最疼愛的么兒,嚴玉華連忙去幫忙。

趙九福就抱著兩個孩子陪著老趙頭說話,老趙頭極為喜歡這兩個孩子,一問趙順灝居然已經讀完了三字經和弟子規,頓時更加歡喜,摟著乖孫一口一個讀書的苗子。

這一天,趙九福除了陪父母說話別的事情什麼都沒幹,嚴玉華倒是話不多,她心中明白這會兒公婆眼睛裡頭只有一個兒子,哪裡還會看得見別人。

老陳氏不顧下人和媳婦的反對,親手下廚給趙九福做了飯菜,這菜其實偏鹹了一些,趙九福卻一口一口都吃了個乾淨,這是他思念了許多年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