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3章 一起辦實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3章 一起辦實業

年後趙九福就開始著手他年前就做好的計劃,開源看似簡單, 其實受到條件的限制困難重重, 一開始的時候他倒是考慮到海運,但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大周朝其實並未禁止海運, 當年趙九福往瓊州府去,走的也是海運的路線, 不過大周的造船技術不夠發達, 船隻的大小上不去,遠行出海的話風險就大。

在內海的時候, 曾經他稱作的那般大小的船隻就足以安全,但要去更遠的地方, 船隻的重量肯定得大大的增加,不然的話就得拿船員們的性命冒險。

趙九福一來不是孤注一擲的人, 二來他自己對造船的技術一無所知, 很快就把出海這件事從計劃之中暫且劃掉,與其現在去冒險,還不如走陸地更加安全,等將來國力強盛了花費大量的經歷研製出更大更安全的船隻來,再去想開發新大陸也不遲。

趙九福手裡頭賺錢的法子其實不少,但能夠光明正大拿出來的卻不多, 而且他還得考慮拿出來的東西會不會對現在的技術產生碾壓性的打擊。

要知道民國時期, 紡織技術之所以在中國發展緩慢, 是因為紡織機的進口導致不少民間的家庭失去了收入, 他們聯合起來抵抗這種技術, 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當天大周的大環境是平和的,百姓們安居樂業,趙九福從未有過因為一己之私就帶來全新的技術,到時候反倒是害的一部分承受原本不該承受的壓力。

他傾向於緩慢而平和的發展,這也是當年他在瓊州府的時候為什麼大力發展農業和制糖業,反對較為冒險的下海進山尋寶。

不過即使是他認為較為平和,不至於對現在的產業造成衝擊性打擊的法子,光靠著戶部也是弄不成的,戶部的主要職責在稅收這一塊,製造和創新真不是戶部官員的專長。

相比起來,趙九福的老東家工部倒是十分在行,當年他在工部搗鼓的那些傢什這些年也從未落下,有了曲轅犁的啟發,後頭甚至出現了不少的農具。

趙九福想了想,還是拿著自己的東西去了工部,進門之後就發現在工部的熟人實在是不少,他離開六年,但工部就職的有一半還是當年他認識的。

工部尚書呂靖更是趙九福的老上司和老熟人,因為新帝的關係,呂靖看著對趙九福的態度比當年還要更好一些。

“呂大人,趙某今日前來,實在是有事相求啊。”趙九福一進門就直截了當的開口了。

呂靖哈哈一笑,引著他坐下之後才說:“趙大人不必著急,咱們先喝一杯茶,有話坐下來慢慢說就是了。”

趙九福挑了挑眉,總覺得此時此刻的呂靖笑起來跟狐狸似的,看著不知道在打什麼主意,他喝了一口茶,倒是也沒避諱他人:“呂大人,下官實在是沒辦法了,這才求上門來,哎,誰不知道六部之中,也只有呂大人帶領的工部能人干將最多。”

呂靖聽了這一記馬屁倒是也高興,笑著說道:“哪裡比的了趙大人,不瞞你說,這些年工部不過是吃老本罷了,那些工匠倒是有一些本事,但讓他們創新卻難上加難,這幾年來光是折騰當年趙大人留下的冊子了,這才搗鼓出一些像樣的東西來。”

創新看似容易其實困難,從現代回到古代的人通常很奇怪,為什麼有些東西看似簡單,古代人卻偏偏搗鼓不出來。

但這其實是眼界決定的,就像是現代人從小就會知道彈簧的好處,但在古代即使是技術到位了,如果沒有第一根彈簧的出現,恐怕也不會有人憑空幻想出來。

現在看是簡單的每一樣東西,其實都是在歷史長河之中不斷改進不斷提煉最後留下來的隗寶,這也是現代人在古代的最大便利,他們所以為的常識,在古代可能就成了創新。

如果僅憑著幾個人自己想的話,要從無中生有的難度就增加了許多,這也是為什麼當年趙九福帶領的時候,工部總能迅速的創新,但他一走就迅速慢了許多,他雖然自己不下手當工匠,但卻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靈光一現作用。

“呂大人客氣了,誰不知道這些年工部做出了許多利國利民的農具,農是一國之本,工部能提高百姓們耕種的速度,就是大大的好事了。”趙九福自然不會露底,只是笑著說道。

呂靖卻轉而問道:“也不知道趙大人什麼時候有空,倒是可以去指點指點那些不開竅的,一個個榆木腦袋看得人都著急。”

趙九福眼神微微一閃,笑著說道:“如今我在戶部任職,再去工部的話難免被人說越俎代庖,不過若是能有下官幫得上忙的地方,呂大人吩咐一聲便可。”

呂靖聽到了自己想聽的話,哈哈笑道:“好好好,當年先 帝就誇趙大人腦子靈活,如今陛下也滿口的稱讚,我看這工部就沒有一個能比得上趙大人懂農的。”

這話趙九福倒是不敢直接接過去了,轉而說道:“呂大人謬讚了,今日下官前來確實是有事相求,還請呂大人通融通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呂靖猜不透他為何而來,索性也不兜圈子了:“趙大人所為何事?”

趙九福這才說道:“是這樣的,戶部那邊想要弄一些新奇的東西出來,到時候也好為國庫增添一二收入,只是此事戶部想想倒也罷了,卻沒有動手的工匠,下官這才不得已而求之,不知道呂大人可否借調一批巧手的工匠過去。”

說完自己的來意,趙九福又解釋道:“當然,這些人過去之後,戶部會負責他們的吃穿住,也會按照工部的標準給俸祿,若是做得好的話也能有賞。”

呂靖聽了這話倒是有些好奇起來:“不知道趙大人想要做些什麼?”

趙九福自然不能這時候就說,只是說道:“現在倒是還不明確,只等有了人手再慢慢研究,呂大人也是知道下官的,動嘴皮子是利索,自己動手怕是不行。”

呂靖眼神微微一動,倒是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提議道:“既然如此,趙大人要人手也不是不行,不過這樣的事情按理來說,其實應該由工部來做才更好吧。”

“這……”其實趙九福也有這個憂慮,按照大周的六部劃分,其實這樣的事情都應該劃給工部才是,當然,六部的職責也沒有那麼清晰,戶部想要做點自己的小生意,若是能盈利的話旁人也說不出什麼壞處來。

趙九福心裡頭自然是不樂意的,別看他跟呂靖的關係不錯,但呂靖是皇帝的親舅舅,維持良好的關係自然好,但若是一起研究他想要做的東西,等最後東西出來了,工部和戶部誰知道會不會扯起來,分贓不均最容易導致矛盾。

腦子裡頭思考了一下,趙九福還是如實說道:“不瞞呂大人,此次想要做出來的東西無關農事,不過是一些新奇玩器罷了,想必工部也不會特別感興趣。”

呂靖見他不願意倒是也沒有強求,他與趙九福的關係十分不錯,確實是沒必要為了不知道底細的東西就弄僵了不是。

在呂靖看來,自家大外甥是打定主意起用趙九福的,誰知道這個人將來能走到什麼位置,國舅公的地位雖然好,但每個朝代都有下場淒涼的外戚,他最是謹慎之人,向來是不會跟有前途的人作對的。

再者,趙九福說白了是玩器,那肯定就是玩器,就算是再新奇對於工部萊索利益也不大。

這般想著,呂靖倒是大方的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就讓人挑出三十個巧手的工匠,今日就跟著趙大人走吧,趙大人用完之後記得把人送回來就是。”

呂靖肯定不會知道,此時此刻他輕易的鬆口,很快就會成為自己一生之中最後悔的一件事,若是他能堅持堅持讓工部參與進去,恐怕之後的吞金獸也有他的份兒了。

趙九福聽見了這一句準話才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揖禮,笑著說道:“下官多謝呂大人,若是能夠事成,到時候必有重謝。”

等從工部出來,趙九福卻聽見萬亨在腦中嘀嘀咕咕起來:“阿福,你折騰什麼手錶,什麼人造玻璃,那還不如趁著這功夫多建造幾個學堂,積攢多了積分想要什麼沒有,別說流利了,就算是你要鑽石珍珠翡翠也隨手可買。”

這段時間趙九福的積分只出不進,也不怪萬亨要嘀咕了,趙九福好聲好氣的解釋道:“我要弄這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大周的國庫,這些東西現在可以賣給富裕的人家,從他們家扣出銀錢來供給天下,將來海運通了,還能直接出口。”

“你放心,學堂的事情我也放在心上。”趙九福見萬亨要急了,也安慰了一句,“你想要積分,我也不嫌多啊,只是現在我在戶部,在其位謀其職,總不能去管人家禮部的事情。”

萬亨卻問道:“你真的不考慮去跟皇帝說說,把你直接換到禮部去,禮部掌管天下科考大事,要是去了那邊的話,你的積分說不定能飛速的上升。”

趙九福也知道這個道理,但還是說道:“我現在履歷年紀,就算是去了禮部也做不得什麼,咱們的積分現在也夠花了,先把大周百姓的日子變好了,這樣將來學堂辦起來了,能夠供孩子讀書的人家才多,人一多,積分也多,這叫磨刀不誤砍柴工。”

萬亨反正是說不過他,很快就鬱悶的閉嘴休息去了。

趙九福其實真的是把這事兒放在心上的,但就像是他解釋的那樣,學堂的事情急不得,不然他一個戶部左侍郎滿天下的辦學堂是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