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農家考霸(科舉)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4章 產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4章 產業

趙九福對手底下的人向來是十分大方的, 這一點當年工部跟過他的人都知道,所以呂靖答應下來之後, 趙九福輕而易舉的就帶走了一部分匠人。

不得不提一句,在華國古代歷史上, 文人的地位總是很高,在文學上有成就的人通常能名垂青史, 但工匠卻不同,即使是頂級的工匠也不一定能被人尊敬。

這是有歷史原因在的,一來是農耕社會對工匠的依賴程度較低, 二來也是技術最為高超的這部分工匠, 通常都是在皇帝手底下幹活,皇帝的喜好和偏愛就註定了他們的研究方向,這般一來反倒是不如民間的小工匠自在, 在創新這一塊遠遠不如西方。

在大周朝,其實工匠的處境還算是好的, 雖然地位比不得文武百官,但是比起前朝那種半奴隸的狀態,他們現在至少也是大周的臣民。

而從後世而來的趙九福更加知道工匠的厲害,若是有一二天才在裡頭,直接將工業推進幾十年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他才會潛移默化的改善匠人的地位。

趙九福的善意, 這些匠人們自然也感受到了, 正因為如此, 他們才不會藏拙, 才會更加努力的去做這位趙大人吩咐下來的事情。

就比如這位姓王的匠人,他原本只是工部萬千個匠人之一,只是當年有幸跟隨趙九福在莊子上研究農具,頗有幾分才幹,這才越過不少人一步步晉升。

就因為這個,王匠人對趙九福十分信服,自認是趙九福這一派的人,此次他是第一個跳出來自願跟隨趙九福來戶部的。

旁人還在擔心戶部的人好不好相處,到時候他們再從戶部回到工部的話,會不會被上頭的人忌憚,這位卻已經雄心勃勃的開始折騰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月後,王匠人便摸清了趙九福提出來的意思,在大周朝,普通的百姓並不需要知道準確的時間,他們通常只估摸一個時間,或者聽城中鍾鼓樓的提醒就是,而每年之中,欽天監也會根據時間和節氣做出提醒。

貴族中人倒是講究一些,他們會使用滴漏或者染香等方式,在這時候更夫其實是十分辛苦的工作,他們得時時刻刻守著滴漏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出去敲打。

除了貴族之外,也只有一部分道士和尚和工匠會跟時間較勁,他們才是最需要掌握準確時間的人,只是說到底,農耕生活對於這個點的準確性要求確實是不高。

所以在趙九福提出,要研製精準測時的工具的時候,其他的工匠都覺得這位趙大人是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花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這種東西。

但王匠人憑著自己對趙九福的信任和理解,倒是一下子覺得若是能研究出便攜的隨身時鐘確實是十分不錯的事情,一門心思就扎了進去。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他才摸索出一些規律來,又在趙九福似有若無的提醒下,才一步步的往前走,這其中的艱難不足以為外人道。

就算是嚴玉華,瞧著自家夫君忙忙碌碌卻毫無成效的樣子也心中擔心的很,畢竟戶部這是真金白銀花下去的,若是完全沒有成績的話,一力主張這項產業的趙九福自然要擔責。

幸虧有系統這個金手指在,趙九福還有一個系統出產的星際手錶,雖然星際手錶是不能拿出來給外人看的,但是也不妨礙他把手錶拆開了,看一看最基礎的手錶功能。

工匠給力,趙九福的提醒更加關鍵,這般雙方配合之下,五個月之後第一座時鐘居然就有了成品,雖說這只是個試驗品,但也讓趙九福激動起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一座時鐘之所以用座來形容,只因為他足足有一個成年男人辦高低,寬也有半個手臂長,看著完全是個龐然大物。

這個是難以避免的,第一次製作時鐘,匠人們連原理都還未弄清楚,製作出來的零件能夠使用已經十分不容易,更別提將那些零件縮小到巴掌大了。

即使如此,趙九福依舊是興致勃勃的第一時間趕來了,在他來了之後,那王匠人才笑盈盈的問道:“大人,可要現在撥動發條。”

趙九福自然點頭,很快王匠人就親自去上了發條,那發條的位置不低,王匠人個子矮小,還得踩在矮凳上才能撥動,只是他一點兒也不想別人代勞。

在發條按下去之後,粗大的秒針跳動了第一下,滴答滴答的聲音像是敲打在所有人的心頭,有一個工匠你年齡小一些,掩不住驚訝的喊起來:“動了,真的動了!”

“噓,噤聲!”王工匠連忙喝道,那人趕緊捂住自己的耳朵,這時候秒針剛好轉了一圈,下一刻分針就吧嗒一下,往前挪出了一小格。

“成了!成了!”王工匠興奮的喊起來,一雙眼睛都冒著火光。

趙九福也忍不住興奮了一下,不過他到底是見過高科技星際手錶的人,很快回過神來,笑著喊道:“來人,上一壺茶,王匠人,不如咱們坐下來慢慢喝茶,看看到底準不準。”

王匠人這會兒恨不得一直盯著這座鐘錶不放,但聽了趙九福的話也不得不去旁邊坐著喝茶,他自己個兒是坐立難安,再看趙九福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暗道怪不得人家能考中狀元當大官,就這氣度就是自己比不上的。

一群人圍著那試驗品硬生生的做了大半個下午,一開始那時間是很準確的,但後來慢慢的有些偏差,可見這個試驗品雖然差強人意但還未完美。

很快,趙九福賜下一頓豐盛的飯菜之後,王匠人就帶著一群人繼續投入到這場持久戰之中,這一次有了希望在眼前,原本遲疑的匠人們也全心全意投入了進去。

進度一下子快了起來,趙九福每隔幾日就能聽見那邊傳來的訊息,他很不大方的將這邊的訊息徹底的封鎖,只等著最後的成品出來再說其他。

旁人只因為趙九福異想天開,雖說當年他在工部是做出了一些事情,但那時候他做的是農業,跟這會兒搗鼓的東西可沒有絲毫的共通之處。

不過這是戶部自己的事情,就連李松仁也不管,皇帝也不過問,他們也無可奈何,只有幾個人暗搓搓的想著,就等趙九福花費無數的銀兩,最後要是搗鼓不出什麼東西來,也足夠他吃一壺的,沒看見去年為了節約開支,皇帝都點頭削減自己的花用了嗎?

他們卻不知道,趙九福現在安心的很,他等待一個時機,一個讓鐘錶一鳴驚人的時機。

只因為王匠人他們的動作已經超過了趙九福的預期,在第一座鐘錶出來之後,那些匠人就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迅速的大步大步往前邁進。

原本怎麼都不開竅的人,見到第一座成品之後也飛速的往前跑了,這就是發明的重要性,在第一樣東西出現之後,後頭的人總能飛快的開始模仿。

而王匠人更是其中之罪,他不但開始將鐘錶的大小縮小,甚至還可以動起了其他的花樣。

在沒有趙九福提醒的情況下,這位王匠人居然就搗鼓出了報時鳥,這一點可是出乎趙九福的預料,鐘錶成了切切實實的報時鍾。

趙九福奇怪這位王匠人如何會想到,便隨口問道:“這報時鳥確實是奇思妙想,有畫龍點睛之妙,不知道王匠人是如何想到的?”

王匠人倒是也不隱瞞,樂呵呵的說道:“小的之前做鐘錶的時候,就覺得缺了點東西,後來一想,這時鐘好是好,但只看時間未免太無趣了一些,這才想著將外形做的好看一些,至少也能當一個擺件,又把報時鳥加上去,也算是能充當玩器。”

這就是趙九福與匠人們思維的不同方式了,趙九福通常指看到實用的方面,但是對匠人們而言,尤其是這群常年為皇家辦事的匠人,他們不但講究實用,這個實用還得好看,還得好玩,宮中就算是恭桶都是如此,更別提是時鐘了。

這座最後的成品自鳴鐘光是外貌就極為不俗,它的本體是上好的木材打造的,上頭刷上了一層金漆,光是那雕工就讓人驚豔,最上頭盤踞的是五爪金龍,依次往下分別盤踞這不少的奇珍異獸,而在鍾的本體位置,底盤是用上好的藍色寶石作為裝嵌。

而那只讓趙九福覺得驚豔的報時鳥,竟然是用真正的翠羽加工而成,整體呈現出藍色的色調,與下頭的鐘錶花紋交相輝映,偶爾出現的時候,就連趙九福都要誤以為是真正的一隻鳥雀,更別提初次見到的人了。

因為這鐘錶是大周朝自己研製的,上頭自然不會使用別國的文字,但漢字實在是不好放到鐘錶盤之中,所以每一個刻度只是用了一條豎線來替代,只是在上下左右的刻度上加粗了一些。不得不說,這麼一弄,整個鐘錶都顯得高大上起來。

光看上面的花紋就知道,這第一個成品的自鳴鐘肯定是要送進宮中,只供皇帝使用的,不然的話趙九福可不敢讓人雕刻五爪金龍的圖樣。

而很快,趙九福就等到了送禮最好的時機,他私底下先與皇帝通了通氣,免得皇帝真以為他花費了無數的時間,只弄了一個玩器出來,這才帶著王匠人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