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靈素入凡記最新章節列表 > 201、201.欣欣向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1、201.欣欣向榮

這些晾曬醃製的不說, 她還打起現做現賣的主意來了。一來她靈境裡陸陸續續存下的現成吃食實在太多了, 二來她要玩兒啊。何況她生的倆娃都這麼爭氣,一看見吃的就走不動道兒,這當娘的自然該往這方向多籌謀籌謀了。

最要緊一點是填塘樓的買賣已經正式開起來小半年了, 生意越來越好,連帶著她們這邊街上的人氣也越來越旺。還有從前喝過糊塗湯的路過, 偶爾過來買點什麼醬啊菜的,還會說起兩句:“小嫂子的手藝不做吃食買賣真是可惜了的。”

等方伯豐曉得的時候, 她那裡都一字排開七八只大缸爐了, 也不曉得都什麼時候弄的。

方伯豐問她:“你打算賣什麼呢?”

靈素一甩手:“有什麼賣什麼唄!咱們又不是正經賣什麼吃食的,就地裡山裡收了些什麼,就做個什麼吃的賣。趕上了就買點兒, 不愛吃就等下回。反正我就撿著咱們愛吃的做, 沒人買咱們就自己吃,也不虧。”

方伯豐本來還擔心她要大幹一場更得受累了, 一聽這個打算, 挺好,像靈素做事兒的意思,便點頭道:“那也成,你自己有主意就好。你看有什麼我能幫上忙的?”

靈素道:“嗯,你能幫忙的活兒我都給你留著, 等你歇了就來幫忙,可好?”

再好沒有了,方伯豐最怕靈素整日介累死累活的, 自己在衙門一待倒舒坦了,倒叫她扛了整個家,自己白落一個受用,那還怎麼當人家相公當娃兒們的爹!

從這以後,這掛著極大口氣幌子的雜貨鋪更出新鮮了,各樣果漿子鹹菜照樣賣著,邊上又開了一視窗,做起飲食買賣來了。您要問這家賣什麼的?還真說不好!因為指不定它今天賣什麼,它今天賣這個明兒也不一定就還賣這個。這叫什麼買賣?!可偏還許多人吃去,動不動還排上隊了。為什麼?好吃!還便宜!

整鍋的油沙夾餡兒米糕,現切的賣,一個錢一塊,得有三兩多重,這價兒都不知道夠不夠材料錢。包肉末五香幹的糰子,下油炸過,兩文錢一個,如今蒸包子還得三四文一個,這可著實多了。還有連排煎餃、大餡兒菜團子、油酥蝦子餅、炸魚糕、蘿卜絲轉兒、大肉夾蒸餅……

只是有一樣,這家鋪子都是一鍋頭,今天賣什麼,就這麼多,賣完就完了,沒地方找補去。有沒吃上的問店家:“你這就不能多做點兒?”

店家答:“就能做這麼些,多了忙不過來。”

又有人問:“前兒那酥皮白豆挺好吃,別的地方都沒有,怎麼不做了?”

店家道:“今年頭一年種,沒多少,都賣完了。”

“那你別的糧油鋪子裡批點兒來做不就成了,大不了您提點兒價,咱們也不同你還價。”

店家頗覺不可思議:“我還有這許多能賣的呢,幹什麼還去別處批貨……”

過了一陣子,周圍的住家和腳店裡的熟客都曉得了,這裡雜貨鋪裡的小嫂子是個有本事的憨子。都是家裡有什麼就做點什麼出來賣,全不懂買賣掙錢的道理。

七娘過來看自家買賣,順便到靈素這裡坐坐,見她這買賣做得都發笑,她道:“這做買賣要緊是個名頭。天一閣的雞湯餛飩、素錦春的大麵筋,這餛飩和麵筋可有什麼難做的,可人家那滋味之外還有個名兒,就算嘗不出個中差別的,也得認人家這老字號。可你呢?什麼都做,還就做一點兒!到時候能有個什麼名頭?沒個名頭,人家幹什麼非得吃這裡的?且一樣東西,自然也賣不上價兒去了。你往後可再別說是跟我學的做買賣了,丟不起那人!”

靈素自有道理:“這你不認也沒用啊,我就是跟你學的做買賣!你認不認,還不都是跟你學的!”

七娘咯咯樂起來,同靈素說話就這樣,她就沒那根覺得被人的什麼話給傷著了的筋,只有是這樣或者不是這樣,所以這倆人才能處到一塊兒去。

七娘搖頭:“從前賣山貨、在縣裡養雞養豬,這些我認了,還真是我教的。”說著伸手一指東邊視窗那一隻大鐵鏊子和一個冒著熱氣的蒸鍋道,“這個又怎麼是我教的了!我自己都沒做過這買賣呢!”

靈素正色道:“不是你上回說的嘛!這做買賣就是要叫人得了好處,最好是自己這裡有餘的,剛好用在旁人的刀刃上。這放自己這裡也不值什麼的,卻能大大助益了別人,這就是個好買賣。所以我才做這個的。你看,這些東西都是我山上地裡種的,自家吃也吃不了這麼多,做成吃食,人家還覺得挺好吃,不挺好?你看,都是同你學的。”

七娘聽了大笑,算認了她這話了。

這話自然不假。原是因為腳店群買賣開起來了,且生意越來越好,就同七娘一開始說的那樣,來往的確實是小客商多。還有些遠地方村裡,收了一村的什麼東西,搖了船過來,也不是一日半日就能尋著買主的。若有親戚在這裡,還能對付住幾天,沒有的話,就只能住店了。這德源縣的客店比康寧府自然便宜多了,可在鄉里來的人看來,還是貴。

逢著天熱的時候,多有在橋底下大樹下或者乾脆船上窩一宿兩宿對付的,可如今天冷了,還老下雨,這麼著身子吃不消。要是害了病,這省下的錢還不夠喝湯藥的。所以還是得找個瓦片頂頭處才成。

這腳店群就開的是時候了。住一宿最便宜的才幾個錢,那是論不上單間了,五六個人一屋,不過至少暖和,能遮風避雨。要吃點喝點,腳店也有伙房,同二葷鋪相類,能給加工飯菜。你自己去買點米麵菜蔬回來,付幾個錢給你燒好了。若是懶得煩,直接吃碗麵也貴不到哪兒去。或者有自己帶了乾糧的,那邊有客灶供用,花二三文薪柴使費就得。

這裡聚了人氣,提籃的小買賣人也多了。在樓下轉著圈吆喝:“滿麻燒餅,夾豬頭肉咧!”“大餡兒饅頭,細蔥韭黃青蒜、五花大肉……”“燻魚大蝦,白水羊蹄??!”這都賣幹香鹹鮮的多,賣果餡兒餅小甜糕的那些多半不往這邊來,都在高樓街附近和金寶街沿線的戲園子笑話樓裡。這邊幹活做買賣的多,沒什麼小孩兒和女人家,愛甜口的少。

趕路幹活本就容易累,加上天又涼,再一聽這吆喝聲,不餓都得餓了更別提本來就有兩分飢的。是以這些做小買賣的生意也挺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加上這腳店裡雖許多活都要住店的人自己動手,到底還得有人做些常差,自然就得僱人。南城人多,願意出力做工的也多。黃源朗帶了幾個管事忙了好些日子,才招夠的人手。七娘定的規矩,起先的半年工錢同外頭相類活計的工錢相仿,半年後勘定可用的,就算正式當差了,工錢直接加一半。這話一出來,凡被挑中的,哪個不勤勤懇懇?

只是這麼一來,他們這腳店本來住店的價兒就不算高,這當差的工錢還多,一減一增,主家得的就少了。那日幾人在一處閒話說起來,七娘道:“這也不是我由著性子定的,原是我公婆的意思。二老說了,這做買賣,不能惦記著把好處佔盡,算個差不多的利息,儘量關連的人都得些好處,才是長久之計。我細想了也是這麼個道理。

“一來我們腳店本就不是接待大商賈的,大家都是買賣人,東奔西走地賺點錢不容易,價兒收高了對誰都沒好處。我一個人多收他十文錢,覺著貴了人家下回不來了,另外想辦法去了,我這裡不是少一個客人?我少收這點錢,人覺著合適了,本來能住親戚家的,想想看也還是花錢省心,不是我多個客人?反正這房子都蓋起來了,住的人總是越多越好的。

“二來我們這地方,原是在住家裡頭圍的一塊地。若是不能叫周圍人家都因此得些好處,那就成了一方孤島了,不納福不生喜的,也算不得好買賣。且一樣的,我這裡工錢高了,自然越發多的人想來裡頭做活兒,做不好的就難待住了,還省了多加管事的錢,不也是好處?

“你要說準定賺多少還是準定賠不賠的,這做買賣都說不好這話。哪有穩賺不賠的買賣?!只是如今這麼一來,算是客人也高興,裡頭做活兒當差的也格外勤謹,我們也省心,已經算很好了。”

當時陳月娘幾個人聽了這話都贊她們家這買賣做得仁義,靈素是個“見賢思齊”的性子,既然這麼做對,那我也這麼做唄!

她想想自己沒別的什麼本事,一個就是種田。人家只能種田,她能種山。另一個就是做吃食了。畢竟苗十八就倆徒弟在這裡。大師兄是三鳳樓裡的頭灶,三鳳樓的菜價是不用說的。且也不是你進去點個什麼菜都能吃上頭灶的手藝,尋常菜色都有別的師傅在呢。要是點個松鼠鱖魚、福壽全、德源八寶鴨之類的倒是能請專廚,可這得多少銀子?!多少人沒事能吃這個去!

可她這裡就不一樣了,她自認手藝也不賴呢,這樣本事,反正做自己一家人吃的也是做,多做點拿出來賣給路人不也挺好?叫人也嚐嚐自己這在凡間學到的本事。

所以這麼一論,她這買賣還真又是同七娘學的。只是這回長進了,不是學表,是學了裡了。

立冬小雪後,天氣一陰,那風就往人脖子裡鑽。好在德源縣這裡冬不封河,還能行船,且越到年底越是賺錢的時候。腳店群因建在填塘上,如今人都管它叫填塘樓。名頭漸大,還有原本往康寧府做買賣去的跑這裡住來,說是談商等貨,前後要住一個來月,兩處的價錢差出太多來了。再者這裡直接通運河,只要同人談妥了,直接在這邊交接上船也挺便當。

一個這麼做了得了好處,就不怕沒人學,這麼一來,填塘樓的名號越發響亮了,來住店的人也越來越多,連帶著周圍的大小買賣都跟著紅火起來。

就陳月娘紹娘子和齊翠兒弄的那個絲綿作坊,翻出來的絲綿卷子根本存不住,攢起夠一擔兩擔的,就有人來收了去了。惹得幾人連串門閒話的功夫都少了。陳月娘那裡從她大了肚子就一直在她家幫忙的大娘,因家裡小兒媳也有身子了,不好再在外頭耽擱,便辭了去了。這下可好,她家娃兒也才兩週多點,放家裡沒人管,帶身邊又沒法做活了,愁得不成。

最後還是她婆婆另外從村裡鄰居家裡生給拉了一個嬸子來幫忙看孩子,才算安耽。這嬸子也帶著娃兒跟著在這作坊裡頭呆著,娃兒要睡著了還能幫手做點活兒。就這麼也還來不及,幾個人都開始商量要另外請人手的事情。

靈素這裡的買賣也跟著紅火起來。人家行商也不管你是什麼雜貨鋪備了多少貨的,加上她這地段和上頭掛的那幌子,都當是個可躉貨的地方。

過來瞧瞧,——唷,這松子不錯啊,什麼價兒?嗯,這價兒還算實在,這麼著,給我來二百斤的成不成……

就這樣,靈素本以為今年無法可想的乾果山貨買賣,都不用動窩,就這麼一茬一茬地賣了出去,比常年賣的還多還快。看看靈境裡越攢越多的銀錢,還有那沒來得及煉化的神銀,“這想不發財都難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