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拙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卷 安南古城 第7章:裝逼必打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卷 安南古城 第7章:裝逼必打臉

“好詞、好字!好字,好詞!竟然分不清究竟是字更好些,還是詞更妙些。這哪裡像是十七歲少年的筆力,窮其一生浸潤其間恐怕也難望其項背吧?”

殿宴現場似鳥群飛過般聲響的議論聲還在繼續。

……

……

聖武大帝和涅羽皇后在顯國已是境界最高的玄者。

眾人面容上神色盡收眼底,殿內喧鬧的議論亦清晰入耳。

自然立時看明白也聽清楚此刻的情境。

顯然是這美少年又是一篇震古爍今的佳作面世。

他二人等不及太監呈遞上來御覽,親自至案几前品讀。

緊接著他二人面部表情也隨著默讀欣賞變得精彩起來。

涅羽皇后眸光從墨跡未乾的紙抄上收回,望著文使團眾人。

她淡淡道:“二位鍾先生,不知我顯國的這位少年郎的長短句,能否入您二位文壇泰斗的法眼,還請您二老品評一二。”

眾人卻見鍾洪正自搖頭晃腦的品味這長短句的其中數句。

“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妙,太妙,太絕妙,妙到巔峰!”

直到舍弟鐘鳴拉他的衣角,他才從沉湎詩詞的心醉神迷之中清醒過來。

得知是皇后問自己話,惶恐答道:“回皇后娘娘,此詞入境入情曼妙無雙,竟是字字珠璣,確實算是絕妙好詞,豈是我那頑劣弟子詞作可比,簡直天上地下雲泥之別。

想我大周多山多水多才子,卻怎及你顯國一殿一宴一天才。文壇巨匠自然是不在多而在精,不出數年,文壇領袖當屬意顯國啊,不對,此時此刻,便應讓賢。

姜小先生此前‘登鸛雀樓’詩作,加上此‘聲聲慢’詞作,憑此二者當中任何一首,自當不朽矣。

別說我那不肖劣徒,便是我本人之劣作……鍾某自嘆弗如,甘拜下風。”

眾人自是聽得出來,鍾夫子此語中透出的真誠及巨大的信息量。

此時場上有數人看到這一幕畫面,不禁呆住了。

其一便是姜乙的假爸爸衝鋒伯姜達。

得知此子是狸貓換太子換的假兒子後,他悲憤交加,簡直快要被氣瘋。

自從罪婦梅夕母子流放到罪雲城後,姜達便像是府中本來便無此二人一般,任其自生自滅。

梅夕被斷腿、下毒、廢玄脈、喪玄功,這種事又怎麼可能不傳入伯爵府,可他依然無動於衷不管不顧。

前幾日他便知道母子二人回到安南城,甚至很清楚他們住在下馬驛站,可是他還是不聞不問,更沒有半分要接回伯爵府的意思。

此刻見到皇帝皇后及大周國鍾大學士的一番評論,他內心百味雜陳。

而定國公姜牙,見此情境卻是暗自搖頭,並不言語。

另外一個呆住的便是三公之一的護國公明蘇。

其孫女明月心和姜乙至今尚有御賜婚約在身。

他得知此子玄脈殘疾終生玄力不得寸進,並被奪爵,他便對此門婚事大為不滿和不甘。

及至後來姜乙假子風波獲罪流放後,便是更加反對此婚約。

他十分納悶陛下為何遲遲不廢除早前的賜婚。

他孫女修玄方面的天賦遠超尋常玄者,在顯國幾乎無出其右者,又兼之漂亮、聰慧,他自是不滿意讓孫女婚配一個超級廢柴。

今天驟然看到此子,他根本沒認出來。

畢竟六年前所見此子,還是邋遢失意的廢柴少年郎。

當時的姜乙有點黑,很結實,神情老實,給人一種很憨厚的感覺。

後來人們紛紛發現被他這人畜無害的面相欺騙了。

他耍陰謀整起人來,心狠手辣簡直是吃人不吐骨頭。

……

以前眾人對他的印象對他的描述還有很多。

此刻所見,竟然是玉樹臨風貌美如花都不足以形容此青年。

只是,美麗皮囊下,怕是內裡草包一樣。

再說外貌再美,也抵不上玄力廢柴的實事。

今天殿宴現場見此子在詩詞方面大露鋒芒,他心內自是不舒服。

畢竟,三公家族都是以武封爵,只要是修玄廢柴,自然是一票否決。

他在內心天人交戰是否要把此人宴席間表現告知孫女,可是他也知道,無論自己說不說,孫女遲早會知道真相。

畢竟自今而後,殿宴中的場景會有無數訊息傳播出去。

他知道皇宮都會推動此訊息的傳播,這畢竟是帝國的榮耀時刻。

還有兩個呆住的,自然是呂相和安閣老。

呂相是因此孫女呂璇,外號辣椒的女子。

呂相知孫女是此子的好朋友,更是其腦殘般的擁躉。

所以,他對孫女文學方面的眼光頗為自得。

雖然他也覺得此子是修玄廢柴,可帝國雙相畢竟是文官之首。

而安若之安閣老,則是滿滿的欣賞。

他一直便知道這小家夥不凡,卻沒想到竟是如此的不凡。

安閣老是純粹的學士,凡境的他自己玄力境界也不高,自然更看重才學而非玄力。

再加上他知道孫女安可恐怕是情根深種而不自知。

他倒是很滿意這個小家夥,所以看到他詩詞驚天下,大出風頭為顯國爭光,自然是替這學子開心。

顯國參加殿宴的許多達官貴人此刻都與有榮焉。

畢竟此宴頗有大周國的大學士來顯國臭顯擺的嫌疑。

可是來自文化源頭學宗祖源的大周國文使團被狠狠打臉。

而打他們臉的,竟是顯國十七歲的貌美少年。

這比用本國老夫子去打他們老夫子的臉,更令對方汗顏。

這臉自然也是打的更痛了。

想到此點,顯國這群人便覺得心裡爽,他們對姜乙有了頗多好感。

畢竟再內鬥不團結的人群,在面臨共同的外部敵人時,也會生起同仇敵愾之心。會短暫的空前團結起來。

再說,詩詞作品,創作是一會事,欣賞是另一會事。

此前鍾老夫子關門弟子那一首勞什子詞,堆砌很多華麗辭藻,現場許多人看得雲罩霧繞的,根本看不懂。

在天譴大陸,詞又稱為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是配合樂曲而填寫的歌詩。 詞是詩的別體,所以稱之為詩之餘、詩餘。

詩每一句長度相同,賦每一句長度無需相同,詞一般分兩片或數片,每一片內長短句不同,而不同片間,又要求對仗及長短對應相同。

姜乙對詩詞歌賦均有所涉獵,他當時對江霑詞作的點評極其精準到位,根本沒冤屈他。

而姜乙所作此首詞,大多數人不僅看得懂,更能領會其中的美妙與意境。

用字並無生僻,通俗易懂又非俗不可耐,通篇一組合便優雅無雙,韻律也朗朗上口。

正所謂化腐朽為神奇,平凡中見神韻。

經數位真正懂詩詞的再從旁品評一番,大家愈發看出此詞的無窮奧妙與曼妙。

所以,大家雖然自己作出不,可欣賞的水準還是有的。

因此聽到眾所公認的大周國大學士,文淵宗宗主鍾洪的一番評議,眾人對這美公子的好感與敬佩,瞬息爆棚。

聖武大帝與涅羽皇后默默對視一眼,雙方心領神會。

他們自然是不僅要解除流放之罪愆,更是想要彌補對此子的不公待遇。

畢竟當年換子事件,他只是受害人,小小年紀並不知情,怎麼能讓他受這流放苦楚。

而顯然,此刻並非是提這事兒的最佳時機。

總不能讓大周文使團看笑話,顯國好不容易有個神童才子,如今的青年才子。卻原來非他之過錯,而讓他流放若干年。

此事若傳揚出去,不僅大周國會笑掉大牙,怕是許多國都會嘲笑不已。

帝后二人也頗為著惱,六年前,他們因某幾位臣子上疏及苦諫,才把少年才子姜乙羅織罪名,流放到西北苦寒之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們早就想到了此事對姜乙極為不公,只是苦於無機會讓其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