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錦上嬌最新章節列表 > 156 暴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6 暴斃

那官員是個會察言觀色的,一看劉蘊神色就知道要沒戲了,準備就此打住,不想在劉蘊沉吟片刻後來了個柳暗花明。

劉蘊將那封呈來的信原封不動丟到李慶昭手裡:“你回去細看看,為師現在抽不出來過多的精力。正好你今年也該提一提了,能辦好就當結個善緣。”

李慶昭捏著信,明白這是讓他看看能不能想辦法在中間周旋,能辦妥,那就在武安侯府的周老夫人面前記上號。武安侯與護國公又是姻親,本來這樣的事也好開解的,只要他辦得漂亮,也許還能靠近護國公。

劉蘊現在也是有要拉攏兩人的意思,不然哪會那麼痛快的支援兵權更替,肯定是還有下步棋的。

李慶昭激動地握住信,鄭重應下後快速回了府。

李夫人一直在等著兒子回來,聽到動靜直接迎出屋,殷勤地為兒子摘了披風。

她將披風抖了抖才給丫頭遞去,關切地問:“可是在外頭用過了,孃親給你燉了天麻鴿子湯,這就讓人端上來。”

李慶昭不置可否,撩了袍子就在廳堂坐下拆信,閃動的燭光將他側顏照得忽暗忽明。

李夫人看著兒子又消瘦了面旁心疼不已,轉身自己親自去了廚房。李慶昭就那麼就著燭火快速看完,瞭解完事情後便開始思索。

居然是關係到內宅的事,然後怪責牽連到那人頭上了。

護國公世子待武安侯嫡女的態度還真是如傳言一般,看來兩家好事是要定下的,不然馮譽怎麼會掐這事,其實也是一種宣示。

扯上內宅李慶昭想了想,倒覺得此事若是兩家間才不好解決,但是他明面就有解決辦法了。

只要將這信交給馮譽,直接了當告訴馮譽是周老夫人侄子急到沒有分寸,這會敗壞他名聲。馮譽可是今兒才得已加封,屁股後邊還一團的亂麻,他看了信肯定會覺得不如少一事,而自己再說是劉蘊讓來的,賣個好。再保證此事沒有他人再知道。

這可不就是拉了近關係!

李慶昭想得眼晴都亮了,唇角翹起了弧度,越想越覺得這差事落得好!

劉蘊讓他這五年都在翰林,就是在等時機不讓他外放,直接跳到六部。五年資歷已經夠了,這事再辦好,劉蘊只會越發重用他!

李夫人端著熱氣騰騰的湯羹回來時就見兒子笑得開心,進門時那陰鬱的摸樣不在了,她看著也歡喜不已。

“慶昭快喝了,最近都瘦了,補好身子,才有精神忙事情。”

李慶昭心情不錯,雙手接過,也拉了李夫人到身邊坐下,與母親說說話。李夫人和他說了今日在鏡花月的事兒,只感慨:“真真是遇到菩薩一樣的人兒,還是勳貴家出身的。這可是孃親第一回接觸到侯爺嫡女呢。”

鏡花月的事讓李慶昭的笑意早斂了,他母親在外受了欺負,他自然臉上無光。可一想到那侯府嫡女,他又好奇不已:“是哪個侯府,可知道?”

京城封侯的,顯赫的,式微的,加起來不下十家。當憑一句侯府嫡女可沒法判定。

他這樣一問,李夫人也怔住了,好半天才說:“有多少家侯府是有十三四歲女孩兒的,那掌櫃的也沒有說太明白。”

哪個侯府沒有十三四歲的女孩子,不過是嫡女,倒是可以排除幾家的。

“兒子去打聽打聽吧。”李慶昭知道問母親也是不知道的了,“若是能問到,母親還是要備份禮送過去,即便人家不見我們,但我們也不能失了禮。”若是見了,搞不好就能拉進關係,那可是顯貴的家世。

李慶昭是個極會鑽營的人,自然不會放過任何一點攀龍附鳳的機會。

李夫人還沒和多少官夫人來往,這些事情是不太懂,聽兒子提起就哎喲一聲:“是這個理才對的,瞧我什麼都不知道。”說罷,又惆悵嘆口氣,“所以我總催著你尋位官家小姐,早些成親,官階底的人家也無所謂的,起碼她懂這些人情事故。也好不叫我老婆子一頭懵。”

兒子都要及冠了,卻還沒有個訊息,她哪裡能不著急。

提到婚事,李慶昭只道:“這事不要著急,等兒子今年升了職再說不晚,您放心,保證給您娶個貼心的媳婦回來。”

每回說起親事,李慶昭都是這句,但起碼是有了升職的準話,李夫人心頭倒是寬慰,問起此話何來。

母子倆便又說話一刻鍾,李慶昭才回房,在洗漱過後,突然想起一事來。

前世武安侯是沒有接妻女回京的,這世好像有點不太一樣。

他坐在床沿上,細細回想,腦袋裡確實沒有關於武安侯妻女的一絲資訊。此時一位纖腰的小丫頭來過來幫他脫鞋,小丫頭俯身時一片雪白從襟口露了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慶昭的視線不由得就被吸引到了上面。已是深秋的天,小丫頭竟只穿了薄薄的對襟衣裙,他看得眸光一暗,在她站起來的時候順勢就摟了她的腰。

小丫頭嬌嬌低呼一聲,滾進他懷裡,很快就柔柔的被他按倒在身下。

李慶昭腦子裡就只得香軟在懷,哪裡還管什麼武安侯妻女在這世有變故的事。

小小的屋內登時是旖旎的喘息聲。

刑部衙門皇宮的西面,不同其它五部,出了承天門穿條大街就到了。

這時正是散朝的時候,沈君笑坐在自己的班房內,聽到外頭有走動聲,便知是上司幾人歸了衙。

大開的房門能看見外邊日頭正好,陽光落在院子的樹梢上,蕭瑟秋景便帶了份暖意。

沈君笑卻一直未抬頭,正奮筆疾書,是在抄錄什麼。

說話聲從遠到近,再又不可聞,可一步伐聲卻在漸漸靠近。

他聽得不對,一抬頭便見到自家兄長已走到門口,估計是走得急,到門檻的時候還將官帽摘下擦了把汗。

沈君笑忙將筆擱下,在右側坐著的傅凌已極有眼色從案後出來,上前幫著沈二老爺正了正官帽,行了禮後轉到邊上的茶房泡茶去了。

“您怎麼過來了。”

少年人上前,將他迎進屋,在東面的兩張椅子那坐下,中間是素面黑漆的小幾。

沈二老爺坐下,緩口氣笑道:“刑部和大理寺衙門就在兩隔壁,我竟是走得氣喘噓噓,歲月不饒人啊。”

沈君笑挑眉,正好傅凌已端了茶過來,便沒有應聲,直到他又尋了藉口出去才再看向沈二老爺:“您是有什麼著急的事?”

沈二老爺吹了吹茶沫,抿了口:“這茶不錯,你這手下的人也機靈。”說著,神色就嚴肅了些,“是有事兒,順天府衙門報了個事上來,出了人命。”

沈君笑濃濃的劍眉簇起,“我們這幾個衙門,哪個哪天不出人命。”

“是這話。”沈二老爺將茶放下,靠近他耳邊壓低了聲說,“可這人命死得蹊蹺不說,還是馮氏那邊送來的”

馮氏?

已經許久未再見過的婦人被提起,沈君笑詫異,腦海中卻又出現一道娉娉婷婷的身影,鳳眼裡就有了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