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馬過江河最新章節列表 > 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58.糾結的郭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最終章.烽火卷長空 58.糾結的郭興

正所謂國有國法,軍有軍規。按照北燕軍中十七律、五十四斬的規程來說;單是“謊報軍情”這一項罪名,已足矣將那六位穢亂百姓的哨騎,串在一起點了天燈的!可他們原本那卑微到骨髓裡的奴隸出身,如今反而成了一道贖罪護命符!

這六人貪圖享樂偽造軍機,堪稱無;而其性貪酒戀色,在沿途村鎮為禍地方,堪稱無德。可這六人如此不堪,又何德何能,竟在神石軍中擔此前哨要職呢?答案也非常諷刺,就只因為他們曾是神石部族汗王的落難兄弟,深受朝魯的信任與器重罷了。郭興雖然不知道他們是否與朝魯約定過“苟富貴、莫相忘”之類的許諾,但他畢竟也是北燕的小侯爺,那些固有官員體系的思維模式,早已深深融入在他的血脈之中,又怎會忘記了未雨綢繆的道理呢?

所以這樁足矣點天燈的重罪,郭興也就只能高高舉起、輕輕落下,當眾將他們杖責一個連血淋漓,再貶為陣前小卒了事;而他自己卻還要親自率領麾下親信,仔仔細細的重新探查起了前方地勢。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前路地勢的復雜程度,要遠遠超乎於地圖所識!

從泰寧縣到扶余城進發,按照地圖上最簡短的路線行程來看,大概兩地相距四百裡。不過這一段路,乃是傅野在任職時,立主開闢的中山東南段商道,沿途可以避開了可供土匪山賊守株待兔的密林險川,官道雖然略有些狹窄、但也稱得上是一片坦途。

根據郭興實地考察得出的結果,這條最近的官道,堪稱是神石軍前進的不二之選!因為即便是最為狹窄的一段險路,他們也毫無中伏之危。

從大體上看,這一段官道乃是南北兩向;西側是中山路漁民的寶地——旱湖;東邊,則是滔滔不絕、九曲十八彎的幽北母親江——混同江。官道雖然狹窄,但左右兩側都是一望無際的水面,幽北三路又沒有水軍編制,更沒有可以預設伏軍之地!

不過,正如它的優勢非常明顯一樣,弊端也同讓令人不敢大意。這條夾在旱湖與混同江當中的商道,入口與中途都極其狹窄;如果從地圖上來看的話,就彷彿是全軍排成可以容納五人並排前進的佇列、依次進入葫蘆口一般;雖然道路兩側都是一望無際的水面,定然無法容納大批量的敵軍預伏;但也由於通路狹窄,無形中會拖慢本就不快的進軍速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即便透過了最為狹窄的一段險路之後,周圍也都是大小零散的湖泊水塘,而並非是一片坦蕩平原;面對這樣的戰場環境,至少在整座扶余縣的北段來說,他麾下的主要戰力——漠北騎兵,就只能徹底改為步兵了。

如果想要盡力避免戰力上的折損,全國繞過這一段水源過於豐沛的扶余北境,選擇全軍調轉,兜一個大圈子話;最樂觀的估計,攻打扶余城的計劃,也要推遲至盛夏初秋時節。

所以,眼下擺在郭興面前的路,就只有三條。

要麼全軍迅速透過這條葫蘆口夾道,但是要接受行軍隊伍被無限拉長、騎兵徹底淪為步兵這個結果

;要麼就全軍立刻掉頭,迂迴至扶余城南境,再發動這場攻城戰。

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留下步兵與輜重營、緩緩透過夾道,並在相對寬闊的葫蘆底紮營據守;待輕重騎兵依仗著胯下戰馬之利,迅速繞至扶余城南向迂迴包抄,屆時步騎二軍再重新匯合於扶余城西,準備攻城。

不過選擇兵分兩路的話,也同樣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弊端。

騎兵深入敵境雖然危險、可好在中山督府軍的人馬,根本就追不上他們。所以孤軍長驅敵境數百裡,倒是也構不成什麼危險;所以問題乃是出在按照原計劃行軍的步兵先鋒與輜重營身上。他們雖然可以在扶余北境紮營據守,但畢竟也是由華神教的亡命徒、以及各地強徵的民夫輔兵組成的九線混編隊伍;如果扶余守將敢於放手一搏,搶在己方立足未穩之時,率扶余全軍出城,打上一遭“反衝鋒”的話……

郭興幾乎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扶余縣的守城大將,也是一位萬至海那樣的硬骨頭;屆時這一批烏合之眾,還真有可能被人家一舉殲滅!

召集親信部將商議一番之後,郭興終於還是敲定了第三條進軍方略——分兵前行。郭興沒有忘記上一次平北軍分兵的慘敗經歷,這一次他是經過了一番戰情推演之後,才發現第三個進軍方略看似最險,實際上反而是最穩妥的方式。

由於第二條全軍調頭的計策,遷延戰機過長,所以首先已經被排除在外了;而第一條計策雖然看似穩妥,但由於葫蘆口夾道過於狹窄,一旦遇敵迎頭阻擊的話,那麼己方就會被地形死死鉗制、完全無法鋪開陣線,兵力與兵種的優勢,也會蕩然無存。

至於說扶余城會不會出現一員類似於萬至海那般的勇將,也許會,也許不會,郭興根本就不在意。因為放眼全域性考量的話,像是萬至海這種智勇雙全,赤膽忠心的猛將,無論放在哪個時代,也絕對是鳳毛菱角的存在。況且這樣的勇武之士,或許可以左右一場戰局的走向;但對於整體局勢的影響,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況且這樣不世出的英雄豪傑,又不是地裡長出來的大白菜;如果幽北三路的守將都是他那樣的硬骨頭,那麼漠北還哪敢年復一年的大肆劫掠幽北百姓呢?

再者說來,己方步軍的戰鬥素質雖然極其低劣,但畢竟也是華神教培育出來的亡命徒,兵力也數倍於敵;即便無險可守,兩軍於野外交戰,打成以二換一、甚至以三換一這種互耗比例,對於神石部族也不算虧本!畢竟整個中山督府軍也才不過六萬之數,而且還要留下三萬以上的精兵,負責拱衛中山首府——青山城!如果那三萬精兵北上馳援扶余城的話,那麼己方的騎兵也就無需依照原計劃行事,可以立即改道、直撲防禦兵力空虛的青山城,徹底將整個中山路攪鬧一個天翻地覆。

反正迂迴的是兩支騎兵部隊,打完了就跑,又沒人追得上他們!

至此,神石部族大軍便分為三路而行;九萬華神教的信徒,與十萬民夫輔兵組成的步軍隊,按照原定計劃進入

葫蘆谷夾道,沿著混同江畔緩緩向扶余城北境進發;而八千輕裝遊騎兵、與兩千重甲騎兵則同時向後轉頭,分為先後兩路,繞過這片不利於戰馬賓士的湖泊河流。

戰局發展至此,郭興已然打出了一張明牌,接下來就輪到幽北三路接招了。

按理來說,這本該是泰寧大將軍於朔、與中山路總督顧晦的份內事,這兩位文武主官,只要彼此取得了共識,也是有資格無旨而動,相機行事的。連顏青鴻的首肯都不需要,也就更輪不到顏書卿過問了。

然而由顧晦執筆,黃玉梅口述的一本戰備詳盡紀要,仍然還是擺在了前丞相府的書房之中……

沈歸看完了密報之後,便請李樂安取來了一份詳盡地圖,仔細探查起了葫蘆口夾道的地形地貌;待他看完圖上的山川走勢之後、竟一言不發地皺起了眉頭。

“怎麼不說話了?是不是血流的太多,腦袋有點暈呢?要不然我給你煲一砂鍋豬肝粥吧?”

顏書卿並非有意給李樂安使絆子,之所以提出這個疑問,也是因為她早就反覆思量了幾個來回,每次得出的結論,都如同丁朔上書奏所請一般。她也認同敵軍自行分兵,乃是己方吹響反擊號角的絕佳時機!

明明是一個如此清晰又直白的機會,為何沈歸反而陷入了長久的思索之中呢?

“嗯……僅憑中山督府軍那點兵力,根本不可能對神石軍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甚至還有傷及自身的可能。眼下我方趨於明顯弱勢,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咱們根本就消耗不起。”

“你不是提前吩咐李子麟麾下的齊元軍,在混同江的東岸沿江下寨了嗎?”

沈歸眉毛一挑,奇怪的看著顏書卿說道:

“咦?這事兒你也知道?不錯,齊元軍的確已經向混同江東岸集結。不過他們卻絕不會踏入中山路一步……至少在青山城覆滅以前,李子麟不會出動一兵一卒。”

“明明都是幽北自家人,他李子麟竟敢在這種緊要關頭待價而沽,是被豬油蒙了心嗎?”

沈歸笑眯眯的看著顏書卿,沒有就這個問題多說什麼;反而伸出了一根手指,指著地圖上旱河以西那一條迂迴路線說道:

“而且,負責押韻輜重的十幾萬步軍、雖然看似肥美無比、又唾手可得;但實際他們身上根本就沒長著幾兩肉!這些人不是從各地徵調而來的民夫輔兵,就是受到神棍章源矇蔽的華神教信徒,即便死上個十萬八萬,恐怕對於諦聽來說,也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所以據我看來,這次分兵中出現的最大一塊肥肉,反而是那兩支輕重騎兵!要知道,這可是神石部族的家底子呀!如果能藉機將這兩支騎兵徹底剷除的話,那麼神石部族這個大麻煩,也就無需我們費心了……”

“道理誰都懂,可漠北人一旦跑開了馬腿,根本也沒人能追得上他們,又談何剷除二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