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浦江東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7章 長出一口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87章 長出一口氣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準確的說,這並不是一句古詩。

如果真要說出處的話,只可能和李白的《行路難》有一定關係。李白的這首詩中有一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意思是說該是出人頭地的時機到來了,要把握住這個機遇,幹出一番事業。

副市長的這一句“古詩”顯然是屬於臨場發揮,把本不相關聯的兩句話當成一句類似於古詩的形式,一併說了出來。

但是,對現場翻譯者來說,難也就難在這裡。

只要稍微瞭解翻譯工作的人都知道,古詩詞的現場口譯是一個難兩全的活兒,譯者必須同時服務於兩個“主人”:演講者和原文作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西方甚至把翻譯作為一種科學,不是沒有道理的。

曾經有人說:“科學無法解決文學的優美。不能只翻譯表面形式,要提取中心思想。只有堅持中國文化的美感,才能讓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可以說,在現場口譯上,為了能讓英文讀者領悟到中國古詩裡的思想,譯者不但需要找到極其恰當的詞彙來置換,也需要在英文中保持住原來古詩的韻律,翻譯出來後要朗朗上口,又要不失意境。

實話是說,對於這種古詩詞的翻譯,王建東現在真是弱項。

古詩詞的翻譯本來就是一件很難完美的事情,這裡還要碰上其實只是一首詩裡的半句話,再加上副市長先生自己加上去的大半句話。

那-----,這句話,是包括詩裡面整句話的意思都翻譯,還是只翻譯副市長先生說的這半句話?

如果是分開來翻譯的話,兩者又怎麼比較完美的銜接?

這顯然是一個問題。

可是時間緊湊,卻又實在容不得王建東有更多的想法。

這時候領導已經講完,一屋子的老外正看向他等著他翻譯的呢?

好在,這兩句話雖然類似古詩詞,但是相對來說,其含義比較明確,這樣就給自己的翻譯留下了較大的彈性空間。

王建東覺得,只要自己在現場的翻譯上緊扣副市長所想要表達的中心意思,在含意上只要八九不離十,意思上大體差不太多,就能基本達到要求的。

當然了,這樣一來,作為非專業人士,或許王建東在翻譯這兩句“古詩”的內容上,可能就長度來說就要稍微比專業人士多一些英語的字詞句了。

內容長一點就長一點吧。只要自己盡力了,這些瑕疵,領導應該也能理解和原諒,可能也不算有大失誤的吧。他心裡安慰自己。

這也就是王建東,初生牛犢不怕虎。因為到底是領導的講話,要是換作別人,在翻譯上可能要顧慮的地方就相對較多了。

他稍微思考了一下,決定按照自己的思路往下翻譯。

於是,王建東接下來就按照自己剛才的想法作了這兩句“古詩”的翻譯。

還好,底下的老外都聽懂了。大廳裡響起來陣陣友好的掌聲。

哎呀,我太難了。副市長先生明明知道自己不是專職翻譯,還出來這樣的難題。王建東心裡松一口氣:這一次總算馬馬虎虎終於應付過去了。

接下來希望,千萬不要再有這樣的古詩詞的翻譯了。他心裡祈禱。

可是,真是“禍不單行”,市領導緊接著又說了一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最後再講一句,我們上海,還有浦東將以誠懇的態度、飽滿的熱情、積極的狀態,熱烈歡迎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去上海,去浦東走一走,看一看,我們一定會給大家帶來驚喜的。謝謝大家。”

市領導終於講完了。

王建東這時候長出一口氣。

還好還好,出自《論語·學而》的這句話,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簡單,也比較好翻譯的一句古話。

這句話翻譯起來還不算是特別有難度,淺顯易懂。哪怕就是在翻譯時內容上稍微放大一些,大致意思也都能翻譯出來,而且還不至於和領導想要表達的準確意思有多大的出入。

稍加思考,王建東就翻譯道:“Is it ful to have friends distant quarters?”

“Thanks。”這是最後王建東在整場見面會上說的最輕鬆的一句話。

見面會開完,王建東,丁潔,sherry,還有窗口單位的幾個工作人員留下來善後。

丁潔對王建東今天的表現很滿意。

“很成功。不過說實話,我們一開始對你作這一場翻譯不是很有信心,真的是替你捏了一把汗的。”

她開玩笑:“看不出來的呀,你一個業餘翻譯,最後竟然還能得到市領導的嘉獎。”

丁潔所說的嘉獎,是副市長最後臨走的時候,特意和王建東握手,說是辛苦,也感謝王建東這一場他很滿意的翻譯。

副市長尤其對王建東能對黃浦江上各座大橋的相關資料張口就來的表現比較感興趣,當場還問他了一句話:“浦南大橋都建成好多年了,那些資料你還記得那樣清清楚楚?”

朱總和林總也在旁邊。

這回是朱總先搭話:“這位小王同志,本身就是浦南、浦楊大橋,還有現在正在建設的浦徐大橋的親身經歷者和建設者,現在是浦徐大橋三項目部的助理。”

市領導笑道:“人才難得,後生可畏啊。”

林總對王建東這一場的翻譯很滿意。

但是因為現場人多,他又不好多說什麼,只在臨走的時候拍了拍王建東的肩膀。但是從他滿含笑意的眼睛裡完全可以看出來,他對王建東這次翻譯上的臨場表現,至少也是比較讚賞的。

“是的啊,在我來單位這半年多的記憶裡,連我們自己單位的那些專職翻譯,好像都沒有這個待遇的。”

sherry也對王建東這個臨時翻譯的表現很認同,說道:“表現落落大方,特別有氣質。香港話講,好勁啊,靚仔!”

王建東只笑,忙著收拾東西,不說話。

終於算是“挺”過去了。

剛才的這場見面會,對於王建東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臨時翻譯來說,其難度真的太高了,可能不親身經歷的人是很難想象的。

實際上不為人知的是,儘管現在正是深秋,可剛才一場會議下來,王建東後背上都真的隱隱有汗水要流淌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