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江海潮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 欺師學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 欺師學子

學校組織部到農學系考察向尚,而他所擔任班主任的一班、二班的班長和團支書也列入了考察談話的範圍。二班的班長於春和團支書瞿巧榮接受談話後,方知組織部在考察向老師,將要提拔重用。

於春和瞿巧榮正猜測向尚提拔使用的崗位。

“向老師年輕,也許提拔到新建的系裡任用。”巧榮分析說。

“農學系沒有副書記,也缺少系副主任,他的專業是農學,畢業後一直在農學系工作,就地提拔的可能性較大,將來對我倆和二班的畢業分配不利。”於春擔心的說。

“你說得對,上次,向老師推薦應聲當校學生會宣傳部長,硬是被我們攪黃了,他心中肯定不悅,這對我們來說還真不是什麼好消息啊。”巧榮附和的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於春心中的小九九是想當學生會主要負責人,他認為系裡的推薦意見很重要,向老師如果提拔當上了系領導,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就很難說了。

前車之鑑不能忘啊!他當兵時,他們大隊連他體檢合格的就兩人,只能入伍一人。他父親向縣、公社人武部寫人民來信,還多次找部隊帶新兵的首長,說另一個體檢合格者偷過生產隊青玉米棒子,還有尿床的毛病。公社定兵時,於春成了他們大隊的唯一物件。

在入伍前,他父親拉著他的手語重心長的說,任何時候都不能老實巴交,遇事要動腦子,要善於抓住別人的弱點為我所用。要想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爭取不努力,怎麼會有好事輪到你呢?

在部隊當兵時,他記住了父親的話,深知“只有爭取努力才能得到”的道理。為了自己入黨,他透過向上寫反映材料,把排長關照的士兵的入黨問題給攪了,排長很不愉快,還給了他一個綽號叫“刺兒頭”。後來排長當上了連指導員,於春就退伍了。他一直認為他的退伍,是老排長使的壞,如果當時排長提為連指導員時,他發揮下“刺兒頭”的作用,也許情況會大不一樣。

他覺得生薑還是老的辣,自己遇事還是缺乏他父親那樣的勇氣和魄力。這次在對待向尚提拔使用的問題上,一定要好好謀劃一番。他便對巧榮說:

“想辦法打聽打聽,向老師會提拔什麼職務,如果離開農學系求之不得,如果在農學系提拔還得想想辦法。”於春道。

“團委王八柱書記你和他工作接觸多,向他打聽打聽。”巧榮說。

“團委怎麼知道組織部的事兒?”於春不解的問。

“這你就不明白了,聽麗豔說,八柱書記的同班同學是組織部的幹事,來系裡的考察組裡就有他。”巧榮神秘的說。

“走,找八柱書記去。”於春高興的說。

“快熄燈了,太晚了,明天找吧?”巧榮說。

“沒事,搞學生會的活動時,我經常和他在一起,熟!”

八柱宿舍烏燈熄火。於春和巧榮先後敲門都沒人開門。

“奇怪,剛剛還聽到聲音的,怎麼就不在了呢?”於春說。

“我們就在這兒等,王書記遲早要回來的。”

“好啊,等就等。”於春說。

麗豔正在八柱宿舍聊天,聽到敲門聲他倆都慌了手腳,這麼晚了擔心別有用心的人瞎說一通。於春和巧榮就在門外,看來不開門是不行了。八柱掀開床鋪上垂下的快接近地面的褥子,讓麗豔躲進床底下去,麗豔不肯,八柱湊到她耳邊說:

“就這麼小的房子,其它沒有地方迴避,這是唯一的辦法。你還在上學,這麼晚了,孤男寡女在一起,雖然咱倆沒什麼事,但說出去不好聽,人家會誤會的。”

麗豔很不情願的躲進了床底下,她感到是天大的委屈。

八柱開啟燈開了門。於春開門見山說了來意,八柱似乎有些為難,自己是團委副書記,扶正的事也要靠組織部幫忙唻,冒昧打聽幹部的使用情況是比較忌諱的事。

“王老師買的這雙女鞋挺好看的。”巧榮指著從下垂的褥子邊兒露出的鞋尖說。

八柱一見就有些慌了,是麗豔的鞋尖,怎麼沒有藏好的呢?這下可麻煩大了。他連忙說:“我明天幫你們問問,今天不早了,請回吧。”

於春和巧榮樂呵呵的離開了。

八柱擔心於春他們看到了麗豔的鞋尖瞎說,就向組織部老同學打聽訊息,給於春和巧榮交了差。

於春得知向尚擬提拔為系黨總支副書記的事,心生鬱悶,他擔心向尚提拔後會報復他,如此看來,當校生會主要負責人的夢想就會成為泡影了。

於是於春和巧榮就以二班全體同學的名義,向學校曹校長寫了一封人民來信,反映向尚收受學生幹部賄賂,輕二班重一班的問題。曹校長立即批示:停止對向尚考察並查清事實。

應聲作為一班班長被推到了矛盾的旋渦,有人認為一班眾多榮譽都是應聲透過不正當手段爭取來的。

一天,校組織部和紀委組成的調查小組找應聲瞭解情況,他是丈二尺和尚摸不著頭腦,根本不知道說什麼,有什麼好說。後來調查小組的老師問了應聲兩個問題:一是向向尚送土特產是怎麼會事,二是一班二班換教室是什麼情況。

原來,應聲每次回家看了園前屋後的瓜果蔬菜爛了可惜,他就把掛簍裝得滿滿的拉到學校,他把腳踏車停放在教師住宅樓下,逢人就送,直至把兩掛簍的蔬菜瓜果送完為止。調查組的老師聽了後都哈哈大笑,有個老師說:“我還記得拿了應聲四個茄子唻。明白了明白了,再說說一班佔著大教室的事兒。”

一條寬闊的走廊將一班、二班的教室隔開。二班是小教室朝陽,精緻而亮堂。一班是大教室陰向,寬敞而昏暗。大教室前面擺放著一班學生的桌椅,後面擺放的是帶有琵琶手柄的椅子,上大課時供二班同學使用。一班有同學認為,大教室面積大,多做衛生不說,光線很差,提出要與二班換教室,可是二班同學不願意,應聲做了本班同學的工作就沒事了,也沒有驚動向尚老師。根本不存在一班佔著大教室不肯與二班換的事。

調查組的老師納悶,八分錢一張郵票寄封人民來信,讓他們折騰了一陣子不說,還耽擱了向尚的提拔使用。

瞿巧榮從麗豔那裡得知,經過調查核實,認為二班同學反映的情況不實,調查組將書面向校黨委和校長室報告。他覺得跟於春這樣走下去很危險,自己的入黨和分配兩件大事,離開向老師是不行的。於是他就揹著於春悄悄的找向尚老師討好,把這次人民來信的策劃詳情,連同反對應聲當學生會宣傳部長的醞釀過程,像竹桶倒豆子全部抖漏了出來。

向尚老師心中翻滾起憤怒,全身心教育你們助你們成長,創設和爭取為你們提供鍛鍊身手的一切平臺,居然還有人背後使絆子,真是豈有此理?但向尚畢竟是向尚,念大學時就是學生會的主要幹部,諳熟個中套路,知道瞿巧榮說的情況基本沒有水分,也知道巧榮這樣的人見風使舵善於選擇站隊投機取巧,說實在話,對這樣的所謂賣友求榮者,心裡也是瞧不起的,但他裝得不動聲色像真的一樣,雲淡風輕的肯定了巧榮對老師反映情況的態度,也吩咐他不要與別人再說起此事,在班委會和團支部改選之前,班級的工作要照常開展,班集體要保持穩定和諧的局面,利於大家的學習和生活。還特別說明叫巧榮不要把那些事再放在心裡,其實那些小動作,向尚提前就知道了一二。

巧榮同學離開老師時,心裡就打起了鼓點,向老師說得很客氣,但他心裡會怎樣看呢?這是很重要的。至於別的同學怎麼看,就沒有精力去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