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情滿大荒山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公路的通暢通達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2章 公路的通暢通達

茅草坪村38公里通村公路硬化後,為村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這種方便是全方位、整體性,惠及千家萬戶的。

畢竟,村民要到和平鄉政府辦事,要到和平集市上趕集,要去信用社裡存錢或取錢,要送孩子到和平中心校上學讀書。

以前幹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不堪一去不復返。不論刮風下雨,都可以正常出行。

就是市裡和鄉里的各級各部門,到茅草坪村檢查工作,也不用擔心車子在泥路上打滑了。

茅草坪村38公里通村公路上,跑得最多的是摩托車。其次是農用車。汽車也慢慢多起來。

今天早上,鄉政府通知,市政協劉副主席今天要來檢查茅草坪村脫貧攻堅工作,要我們做好準備。我對相關工作作了安排。

馬二爺從樓上的廣播站下來,看到我們在辦公室,進來和我們坐了一會。我和老丁、肖朝敏、程宇飛在聊茅草坪村的交通變化。

我說:“我們去年騎摩托車去鄉政府開會,或者回市裡去,得帶一套換的衣服,不然衣服上全部是灰。而且,到和平鄉開會,因為下雨,我和黃朝華他們還走過一次路,走了6個小時。”

肖朝敏說:“我要是連續走6個小時,腳都腫了。”

老丁說:“八十年代,我才參加工作那會兒,去哪兒都是走路,交通全部靠走。”

馬二爺說:“我們茅草坪村這條路雖然修通得早,但也沒什麼交通工具,就是去年,一些群眾出行也是靠走路。”

我對馬二爺說:“我還記得去年,你兒媳婦難產,走路送到醫院的情形。”

馬二爺感慨地說:“所以說,交通對一個地方太重要了。記得小時候,我和父母出門去哪裡幾乎都是步行,因為那時候的農村都很窮,連肚子都吃不飽,哪有錢買什麼出行的交通工具。記得那時候如果誰家有輛腳踏車,那一定很了不起,說明那家肯定是富人。”

程宇飛說:“腳踏車好呀,綠色、環保、低碳的出行工具,我在市裡就喜歡騎腳踏車出行。”

馬二爺說:“八十年代,黨的奮鬥目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其中就有農業現代化。千百年來,淳樸善良、勤勞勇敢的農民們,用雙手與天地爭鬥,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發明了膠輪車、雞公車等運輸工具,用以減輕體力勞動,提高勞動效率,但有些事確實是人力無力完成的遠距離運輸,比如蓋房子的瓦、磚、石頭等。經濟困難時,大坪子這一帶家家蓋的都是土掌房,但土掌房經常漏水。後來經濟條件轉好點後,蓋房就要蓋成瓦房了,但本村沒有燒瓦的,需要到20公里外的茶花村去購買。距離遠了,不可能用膠輪車、雞公車把那麼多的瓦運回來,必須要用汽車。早先在和平鄉跑的汽車是解放牌汽車,還有大腦殼的依發車。車是集體的,但付運費很貴,村民們就會跟駕駛員搞好關系,悄悄地給駕駛員一隻公雞,或是一隻火腿,駕駛員空車時,順便就給村民把瓦、磚等捎回來。”

老丁說:“所以說,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世界。機械極大的提高了生產力。”

馬二爺說:“到九十年代末時,小四輪拖拉機出現了,這種兩段式、六個輪子的機械,爬坡能力強,可進可退,靈活機動,平路可載重2噸多,爬坡可拉1噸多,極大的提升了農村的運輸能力。人力得到了進一步解放。以前我們十多個人背一天的老苞谷,現在小四輪拖拉機一車就拉回家了。但小四輪拖拉機要1萬多元,很多村民買不起。再者,小四輪拖拉機結構簡單,非常危險,在和平鄉全鄉來講,每年因小四輪拖拉機事故喪生的平均在2-3人。”

肖朝敏說:“我老家小四輪拖拉機也多,確實實用。”

馬二爺說:“你們村委把這條38公里長的路硬化了,就是為全村5000名群眾辦的最大的好事,是最大的民心工程。”

這時,於鄉長打電話給我,說市政協劉副主席他們已經從鄉政府出發了,讓我們到五道拐等著。

我和老丁趕忙騎著摩托車,來到五道拐,等了5分鐘,於鄉長和劉副主席的車就到了。

市政協劉副主席聯絡和平鄉脫貧攻堅工作。今天第一次到茅草坪村來。我向劉副主席簡單介紹了38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的組織施工情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劉副主席用一根小木棍測量了路面厚度。我對劉副主席說:“劉主席,我們這個路面,建設要求是15公分。為了堅固耐用,我們修了35公分,一尺來厚。”

劉副主席問我:“你們這個路上級下達資金是多少錢一公里?”

我說:“上級下達資金是35萬一公里。全市都是一個樣。”

我們一路走一路停。劉副主席又仔細察看了邊溝、涵洞、擋牆、錯車道的建設情況。

在村委門口,劉副主席拍著我的肩膀說:“你們村這條路,是我見到的修得最好的村道。結合農村實際,創造性地籌集資金,發動群眾嚴格控制質量。不錯,辛苦了,感謝你們,為全村人民辦了實事。”

我趁機說:“報告劉主席,茅草坪村通村路是解決了。但還有四個組的交通出行依然困難重重。一組三組至今不通路。四組五組借這次電站建設,毛路修通了,但還沒硬化。交通建設上還需要上級部門大力支持。”

我們站在村委旁邊的山坡上,把各組的位置指給劉副主席看。劉副主席看了一會兒,說:“通組路的硬化,是以後鄉村振興的事了,一組三組不通路,這事得解決。一個組一個組的解決吧。三組你們預算下來,修毛路要多少錢?”

我說:“初步預算要50來萬。”

劉副主席說:“你們趕緊寫個報告,一份交到市脫貧攻堅指揮部,拿一份給我,我找分管脫貧攻堅的市委副書記羅書記彙報,首先解決三組的公路建設問題。”

我、老丁和張玉鳳陪劉副主席察看了大荒山農特產品開發公司的屠宰廠。劉美向劉副主席介紹公司的經營發展情況,以及公司助力脫貧攻堅情況。我們陪劉副主席走訪了起合林、趙國蓮兩戶貧困戶,瞭解了大荒山農特產品開發公司跟他們的訂單養殖情況。

之後,我們又陪劉副主席視察了馬槽箐水電站蓄水壩和電站廠房建設情況。臨走時,劉副主席對村委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勉勵我們繼續努力,為茅草坪村致富奔康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