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郡主善謀:二嫁為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端親王回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六章 端親王回京

說著她又跪行到皇后的腳邊,不停的磕頭道:“皇后娘娘,您大人有大量,就繞過臣妾這一次吧,臣妾來生一定會償還您的大恩大德,只要您說句話,皇上一定會聽您的,求求您了,皇后娘娘。”

就憑她對皇上的瞭解,一旦他寵信了誰,就必定會對她言聽計從,當初他對孫淑儀就是這樣的,所以她相信,只要皇后肯替她求情,皇上一定會放過她的,在這後宮之中,誰不知道,皇后是最好糊弄的。

然而這次她的算盤打錯了,只見皇后不冷不熱的說道:“昭儀這話說得可就不對,皇上自有皇上的決斷,豈能任由本宮一句話就能左右?再說了,古語有云,夫為妻綱,對於夫君的決定,本宮只能服從,絕對不能干預,昭儀又何必為難本宮呢?”

所謂軟刀子殺人最痛,皇后既不提她的過錯,也不問罪於她,只是將‘夫為妻綱’搬了出來,這樣一來,既能討皇上歡心,又能堵住陸昭儀的嘴,她也不是聖女,對於自己的對手,她也知道不能太過仁慈。

果然,皇上聽了皇后的話,心中很是受用,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人的絕對服從,是取悅男人最好的武器。

於是,皇上也就不耐煩的揮揮手,對剛好追到宮門口的李公公說道:“將她帶下去,送她上路吧,就不剝奪她的封號了,後事就按照昭儀的位份辦吧,至於他的家人,看在她也伺候了我一場的份上,就遣送出京吧,不必沒入奴籍了。”

隨後他又對陸昭儀說道:“這樣已經是朕能答應你的最大極限了,你就安心的去吧。”

陸昭儀聽了皇上的話,也知道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於是就對著他磕了個頭說道:“臣妾謝過皇上,皇上保重,臣妾去了。”說完她就站了起來,整理了一下儀容抬頭挺胸的走出了坤寧宮,剛才皇上也說了,不剝奪她的封號,她還是昭儀,所以她就算是死,也要保持著昭儀的尊嚴,於是,她就這樣跟在李公公的身後,走向她最後的歸處。

而這時的坤寧宮門口,已經聚集了不少的妃嬪,她們都是接到了皇上要遣散後宮的訊息之後,趕過來求情的,作為皇上的女人,不管你受不受寵,這一生都只能待在皇宮之中,除非皇上駕崩,到那時侯,她們要麼出家為尼從此青燈古佛為國祈福,要麼以身殉情為皇上陪葬,卻是萬萬沒有出宮再嫁的可能。

而現在皇上卻說,要讓她們出宮去自行再嫁,她們可是做過了皇帝女人的,還有誰敢娶?所以她們一旦出宮以後,出嫁是不能的,孃家又是兄嫂當家,她們在家必定會受氣,所以,她們還不如待在皇宮之中,憑著有封號在身,起碼也能衣食無憂,所以眾人就一起趕到了坤寧宮,想請求皇上收回成命。

可是,她們還來不及開口,皇上就讓她們看到了陸昭儀的結局,這陸昭儀,可是目前後宮之中,唯一受過皇上寵幸的人,連她都落得如此結局,更何況是她們這些不曾受過寵幸的人。

於是眾人就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寢宮之中,收拾自己的行李,準備離宮,好在皇上答應了,准許她們將所有的積蓄都帶走,日後就算孃家兄嫂不容,憑著自己手裡的這點積蓄,簡單的置辦一份產業,也是可以平淡度日的。

由於知道已經沒有了轉圜的餘地了,所以眾人也不多做停留,回到住處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之後,就都離開了皇宮,所以,過不了多久,宮中就只剩下坤寧宮的皇后,和幾個資歷比較老的貴妃,這些人都是他還當太子的時候,納進太子府的側妃,同樣也都是陪伴著他一路登上皇位的老人,他也不忍心讓她們老無所依。

於是就讓李公公將她們都請來,然後就對她們說道:“你們都是跟著朕從太子府走出來的老人了,朕也不忍心讓你們就此離去,只是情勢所迫,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離宮是對你們最好的安排,好在你們身邊也都有兒女伴身,也不至於老無所依。

朕也就不瞞你們了,就在前不久,夜闌突然發兵攻打我大魏,而如今的大魏國,由於天一莊的突然撤離,導致國內經濟瞬間衰退,以至於國庫空虛,所以,現在咱們大魏國已經無力再支撐這場戰事了,所以前幾日,朕就派人去與那夜闌太子和談。

而和談的結果是,他讓朕必須傳位於太子,並讓端親王攝政,於是,朕為了不讓大魏像南疆一樣被滅國,不得不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所以,只要端親王一回到京城,太子就會登基為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到時候,你們的身份就會很尷尬,所以朕才決定讓你們都離開皇宮,到時候,朕自會與攝政王商議,將其他的皇子都封了王,並給他們劃點封地,你們就跟著自己的孩子去各自的封地做個王太后吧,那樣也可安享餘生了。

目前端親王還沒回京,太子無法登基,各位皇子也封不了王,你們就暫時先住在皇子府,等候新帝的聖旨吧,今生是朕愧對你們,來世朕再一一償還吧,今生朕虧欠皇后太多,就讓朕此生先償還了她吧。”

說完他就閉上眼靠在椅背上,對著她們擺擺手,示意她們退下,這些都是跟著他多年的人了,也都為他生兒育女過,他又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感情呢?這幾年由於淑妃作亂,他愧對這些老人,而現在他終於擺脫了淑妃的掌控,卻又不得不將她們遣散,皇上心中難免愧疚,所以他不敢看她們那失望的眼神,和她們離去的背影。

這幾位貴妃在聽了皇上的話以後,又看見皇上這樣的表情,當即也是紅了雙眼,對於這樣的安排,她們雖說仍然是無法接受的,畢竟皇上還健在,而她們也都還年輕,根本就還不到離宮養老的年紀,這樣出宮,確實是她們想不到的。

但是皇上能給她們解釋這個中的原因,已經算是對她們有個交待了,想那些年輕的妃子,她們在被遣散出宮的時候,可是連皇上的面都沒有見到的,而皇上不但給了她們交待,同時還給她們安排好了後半生的歸處,也算是難能可貴了,她們也知道,這已經是皇上的最大極限了。

於是幾人就對著皇上行了一禮,說道:“臣妾謝皇上恩典,皇上和皇后娘娘多加保重,臣妾們就此拜別了。”說完,眾人就行禮退了出去,回到自己的寢宮收拾好行禮之後,就往皇子府去了

由於皇子們都還年幼,所以皇上就只是在自己的寢宮旁邊修建了一座宮殿,專門安置所有的皇子和公主,以便於自己可以隨時督促管教。

所以幾位貴妃並沒有離開皇宮,只是從後宮搬倒了皇子府而已,這下大魏的後宮可以說,已經清理的空蕩蕩的了,就只等著端親王一到,大魏就可以改朝換代了。

這一等就是一個多月,端親王回到京城的時候,付子豪登基的一切事宜也都準備好了,皇上還帶領著滿朝文武都到離城三十裡的地方迎接他還朝。

端親王見了這樣的陣仗,心中不禁感慨,這樣的待遇,他還是在十一年前才有過的,當年他大勝夜闌,凱旋回京的時候,先皇就曾率眾親自迎出三十裡地,而到了後來這幾年,哪怕他立下再大的功勞,當今的皇上也不曾有過如此大的陣仗。

他心中當然也很清楚,這一切不過是因為他將要成為大魏國攝政王的緣故,皇上這是在收買人心,想讓自己記住他的情,畢竟日後這大魏國的新帝,可就全在他手上捏著了,於是端親王也就無所顧忌的,朝著他們快步走來。

見端親王越走越近,大魏皇上也往前幾步,走到他面前說道:“端王叔一路辛苦了,宮中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只等王叔一到,就可以讓子豪登基了,日後大魏國的一切,就都有勞王叔了。”

端親王聽了,也不推遲,只是點點頭應道:“嗯,老臣知道了,老臣必定會全心全意的扶持新帝,讓我大魏國越來越強大,今日多謝皇上和眾位大人前來相迎,本王一路上也倒還好,只是將士們接連趕路,很是辛苦,所以子豪登基一事,還是暫緩幾日吧,這畢竟是改朝換代的大事,京城的守備也不可大意,畢竟大魏國內還有個穆凌風在一旁虎視眈眈的,而將士們一路辛苦,總要稍作休息才能有精神去防守京城。”

皇上聽了,心下一緊,他也是一時大意,竟然忘了穆凌風還潛藏在大魏,現在聽端親王提起,他當下也點點頭說道:“還是王叔想得周到,一切就依王叔所言,登基之事就先暫緩幾日,讓將士們稍作修養在做打算,王叔還是先入城吧。”

說著他就與端親王攜手走在最前面,並等上了皇上專用的鑾駕,一路往京城而去,雖說作為親王端親王是無權乘坐龍攆的,但是大魏皇上為了收買他,也將他扶上了龍攆。

見端親王想要推遲,大魏皇上一把拉著他就說道:“王叔不必謙讓,日後這大魏國內,雖說仍是子豪為帝,可朕也知道,一切都要靠王叔全力周旋,今日朕將你扶上龍攆,你也算是名正言順了,這也便於你日後號令我大魏國的臣民,只是朕有一個請求,朕只希望,待到子豪成年以後,王叔能還政於子豪。”

他可以接受端親王攝政,但是他無法接受,他的子孫世代都被端親王府拿捏在手,他現在可以全力的扶持端親王上位,而他的要求就是待到他的兒子成年之後,讓端親王還政於他的兒子,這樣一來大魏就還是他的子孫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