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郡主善謀:二嫁為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決定離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七章 決定離京

由於知道已經沒有了轉圜的餘地了,所以眾人也不多做停留,收拾好了以後,就都離開了自己的寢宮,所以到了第二天,宮中就只剩下坤寧宮的皇后,和幾個他登基時就冊封的貴妃,這些人都是他還是太子的時候,納進太子府的側妃,這些人都是陪伴著他一路登上帝位的老人,他也不忍心讓她們老無所依。

於是就對她們說道:“你們都是跟著朕從太子府走出來的老人了,朕也不忍心讓你們就此離去,只是情勢所迫,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離宮是對你們最好的安排,好在你們身邊也都有兒女,也不至於老無所依。

朕也就不瞞你們了,就在前不久,夜闌突然發兵攻打我大魏,而如今的大魏,由於天一莊突然撤走,導致國內經濟衰退,以至於國庫空虛,已經無力再支撐這場戰事,所以前幾日,朕就派人去與那夜闌太子和談。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和談的結果是,讓朕必須傳位於太子,並讓端親王攝政,朕為了不讓大魏像南疆一樣被滅國,不得不答應他們的要求,所以不久以後,只要端親王一回到京城,太子就會登基為帝。

到時候,你們的身份會很尷尬,所以朕會與攝政王商議,將其他的皇子都封了王,讓你們跟著自己的孩子去封地做個王太后,也可安享餘生,目前就先暫住皇子府,等候新帝的聖旨吧,今生是朕愧對你們,來世朕再一一償還吧,今生朕虧欠皇后太多,就讓朕此生先償還了她吧。”

說完他就閉上眼靠在椅背上,揮了揮手,示意她們退下,這些都是跟著他多年的人,不可能沒有一點感情,這幾年由於淑妃作亂,他愧對這些老人,而現在他終於擺脫了淑妃的掌控,卻又要將她們遣散,心中難免愧疚,所以他不敢看她們失望的眼神,和她們離去的背影。

幾位貴妃聽了皇上的話,又看見皇上這樣的表情,也是紅了雙眼,這樣的安排,雖說仍是無法接受,畢竟皇上還健在,而她們也都還不到離宮養老的年紀,但是皇上能給她們解釋原因,也算是對她們的交待吧,想那些年輕妃子被遣散的時候,可是連皇上的面都沒有見到的,而皇上不但給了她們交待,還給她們安排好了後半生,她們也知道這已經是皇上的最大極限了。

於是幾人就對著皇上行了一禮,說道:“臣妾謝皇上恩典,皇上和皇后娘娘保重,臣妾們就此拜別。”說完,眾人就退了出去,回到自己寢宮收拾行禮,前往皇子府,由於皇子們都還年幼,所以就只是在皇上的寢宮旁修建了一座宮殿,專門安置所有皇子和公主,以便於皇上可以隨時訓教。

所以幾位貴妃並沒有離開皇宮,只是從後宮搬倒了皇子府而已,這下大魏的後宮可是清理的空蕩蕩的了,就等著端親王一到,大魏就可以改朝換代了, 等端親王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月以後了,滿朝文武都到離城三十裡的地方迎接他還朝。

端親王見了,心中不禁感慨,這樣的待遇,他還是在十一年前才有過的,當年他大勝夜闌,凱旋回京的時候,先皇就率眾親自迎出三十裡地,而到了後來這幾年,哪怕他立下再大的功勞,當今的皇上也不曾有過如此大的陣仗。

他心中當然也清楚,這是因為他將成為攝政王的緣故,皇上這是在收買他,畢竟日後太子可就全在他手上捏著了。

見端親王越走越近,皇上也往前幾步,走到他面前說道:“王叔一路辛苦了,宮中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只等王叔一到,就可以讓子豪登基了,日後大魏的一切,就有勞王叔了。”

端親王聽了,也不推遲,只是說道:“多謝皇上前來相迎,本王一路上也倒還好,至於子豪登基一事,還是暫緩幾日吧,這可是我大魏國的大事,京城的守備不可大意,畢竟還有個穆凌風在一旁虎視眈眈,而將士們一路辛苦,總要稍作休息才能有精神去執行任務。”

皇上聽了,心下一緊,他也是一時大意,竟然忘了穆凌風還潛藏在大魏,現在聽端親王提起,當下也點點頭說道:“還是王叔想得周到,就依王叔所言,先暫緩幾日,讓將士們稍作修養,王叔還是先入城吧。”

說著他就與端親王攜手走在最前面,上了皇上專用的鑾駕,一路往京城而去,雖說作為親王端親王是無權乘坐龍攆的,但是皇室為了收買他,也將他扶上了龍攆,見端親王想要推遲,皇上就說道:“王叔不必謙讓,日後這大魏國,雖說仍是子豪為帝,可朕也知道,一切都要靠王叔全力周旋,今日朕將你扶上龍攆,你也算是名正言順了,也便於你日後號令大魏的臣民,只是朕有一個請求,希望王叔待到子豪成年以後,能還政於子豪。”

他可以接受端親王攝政,但是他無法接受,他的子孫世代都被端親王府拿捏在手,所以他現在可以全力的扶持端親王上位,而他的要求就是待到他的兒子成年,讓端親王還政於他的兒子,這樣一來大魏就還在他的後代手中。

端親王本也不是愛權之人,聽了他的話,當下就應道:“皇上請放心,我端親王府志不在此,本王之所以會答應朔太子做這攝政王,也是權益之計,待到子豪成年以後,若他真有能力挑起大魏的重擔,本王自然會還政於他。”

這也是端親王的真心話,畢竟不是人人都想做皇上的,這權利越大,就意味著壓力越大,手握天下蒼生的生死存亡,就事事都要謹慎行事,稍有不慎,那可能就會弄得民不聊生,留下千古罵名,當今皇上就是最好的例子,只因為寵幸了一個錯誤的女人,將自己和整個國家弄得如此地步。

端親王也知道就他那兩個嫡子,誰都不是做皇帝的料,所以他並不打算長期掌控大魏皇權,只要付子豪成年以後,有能力撐起整個大魏了,他就立馬還政於他,自己也好早日退下來,享享清福。

“有王叔這句話,朕就放心了,朕打算在子豪登基以後,就帶著皇后離開京城,遊歷天下,畢竟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朕繼續留在京城總是不妥,日後大魏的一切就有勞王叔多多操心了。”皇上聽說端親王府無意皇位,也就放心的打算帶著皇后離開京城,脫離這捆綁了他三十幾年的枷鎖。

他作為皇室嫡出,從一出生就被困在這京城之中,為了大魏國的安穩強大,他不能為所欲為,只要是對大魏由幫助的,就算他在怎麼不願,他也必須要去做,有時候他也在想,若是沒有這個枷鎖,他又怎會一個一個的女人抬進府,又怎會有淑妃作亂,有怎會辜負於皇后多年的感情,好在這一切就要結束了。

“這樣也好,你如今正值壯年,若是子豪登基以後,你的身份始終尷尬,離開一段時間也好。”一般改朝換代,要麼是皇上駕崩,太子即位,要麼是皇上年邁,傳位於太子,而當今皇上正值壯年,身強體健,卻不得不禪位於太子,若是再留在京城,也確實尷尬。

“恩,王叔一路辛苦,朕已經在宮中準備了酒宴,就請王叔就帶著眾將領隨朕進宮,也好犒勞一下將士們。”皇上也是想著在離開以前,再給自己多留下個念想吧。

端親王聽了以後,看了他一眼說道:“現在正值大魏國庫空虛之際,就不要多做浪費了,我看酒宴就免了吧,本王還是帶著他們先安頓下來吧,這接下來正是用人之際,本王一路走來,看著到處都種滿了糧食。

這淑妃雖說作惡多端,可也算是做了件好事,一早就讓人大量的耕種糧食,現在也快到收成的時候了,本王估計,這也就是穆凌風一直潛伏在大魏不肯離去的原因,所以我們必須要搶在他之前,將那些糧食收進來,要不然,大魏今年的冬天只怕就很難熬過去了,本王打算等將士們稍作休息以後就行動,所以還是讓將士們好生休養為好”

“恩,王叔所言極是,是朕狹隘了,就依王叔所言吧,朕也正好回宮和皇后商量商量,將該收拾的也收拾一下。”端親王不提,他差點就忘記了這事,當初淑妃使用強硬的手段,強迫大魏臣民大量耕種糧食,想要接濟南疆,不曾想這批糧食竟成了大魏現在的希望,有了這些糧食大魏就能挺過這一關了。

這時候,馬車也停在了城門口,端親王就對著皇上說道:“好,那就先這樣吧,本王就先行一步了,皇上請自便。”說著端親王就轉身對身後的鐵削軍吩咐道:“眾將士聽令,即刻回到鐵削軍營地,任何人不得擾民,副將以上的人隨本王去端親王府商討事務。”

“遵命”眾將士應了一聲以後,就按照端親王的吩咐離去了,端親王也帶著軍中副將以上的將領回端親王府去了,這接下來,太子登要基,京城需要防守,隨後立馬就是秋收了,他們必須要與穆凌風搶糧,所以有很多事情都需要是先部署。

皇上看著紀律嚴明的鐵削軍,又看著端親王威嚴的身軀,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是不如端親王的,起碼這樣的威嚴他是拿不出來的,這就是問什麼他能讓淑妃操控多年的原因了。

隨後皇上也就對眾大臣說道:“你們也都各自回府吧,好好準備一下,三日以後太子登基。”認清事實以後,皇上也就不再留戀了,大魏國在端親王的手上,只會更加強大。

“臣等遵旨”眾臣應了一聲以後,也就各自散去了,說實話,他們也很期待端親王能帶領著大魏日漸強盛,畢竟只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他們這些做臣子的才能安枕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