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郡主善謀:二嫁為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聖旨賜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章 聖旨賜婚

付贏然就這樣茫然的過了十幾日,這段時間端親王妃來了很多次,端親王世子也來看過她幾次,這日,付贏然正坐在房裡發呆,突然小丫鬟跑進來喊:“郡主、郡主,聖旨到了,王爺讓您去前院接旨呢。”

她來到這裡有半個月了,她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好好的出去打個架,惹個禍,咋就打到這古代來了,得,總比中槍死了強,穿越就穿越吧,既來之則安之,還是乖乖接旨去吧,這裡畢竟是皇權大於天的古代。

贏然看了一眼自己身上,還過得去,就說:“走吧,再怎麼說總是聖旨,不好怠慢。”兩人加快了腳步,往前院趕去。

到了前院,只見端親王府大門口,一個太監手持明黃的聖旨,而端親王夫婦也在,端親王滿臉的氣憤,他沒想到皇上居然敢下這道聖旨,端親王妃則是滿臉的擔憂,她就只有贏然這一個女兒,這以後處處低人一等,讓她怎麼能接受。

贏然見了,趕緊行禮道:“父王,母妃”雖然她不是他們的女兒,可是這身體卻保留了原主的情感,看見父母如此,贏然心中微微酸澀,於是她緊走幾步站到了端親王妃的身邊扶著她。

“靜嫻郡主付贏然接旨”傳旨太監扯著嗓子喊,

“臣女接旨”

“奉天承運 皇帝詔曰,端親王嫡女付贏然,溫婉賢淑,惠外秀中,德行俱佳,特賜婚於靖王端木靖為平妻,十五日後與左相孫茂祥之女孫淑媛同日大婚,尊卑有別,靜嫻郡主午時後方可入府,欽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明顯的打壓付贏然,但是贏然還是接下聖旨,既然敢算計她,那就準備接招吧,想擺佈我的人生?做夢。

“謝主隆恩,萬歲萬萬歲”平妻是介於妻和妾之間,可著紅裙,可入宗碟,生的孩子也算嫡出,但總是不如正妻,總要低人一等,唉……,想她付贏然,一個來自現代的靈魂,從小接受的是一夫一妻的教育,可如今卻落到如此地步。

付贏然接過聖旨,從地上爬起來,走到端親王妃的身邊,抬頭對著傳旨太監說:“這位公公,我母妃身子不適,我就先陪母妃回去了,你請自便。”這傳旨的太監是皇上的貼身太監李公公。

贏然轉身又對著端親王說:“父王,女兒先告退了。”

“去吧”端親王大手一揮,讓她們母女先回院子去了。

這靜嫻郡主,是先皇親封,品級一品,準其入皇家宗牒,並賜下信物,可見王不跪,如朕親臨,她父王端親王是當今皇帝的親叔叔,手握二十萬兵權,十五歲就上了戰場,十八歲封王,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戰神王爺,先帝親封一字並肩王。

她付贏然還有兩個嫡親哥哥,大哥是端親王世子,協助端親王打理端親王府的勢力,二哥是一品護國將軍,手中也有十萬兵權,目前鎮守在大魏國的北疆。

所以在大魏國, 她付贏然就是個特別的存在,不光擁有強大的後臺,還有先皇御賜的信物,皇宮內院可任意行走,大魏國內可任她差遣。

好在贏然也懂得分寸,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至今為止最多就是鬧鬧小脾氣,卻也沒有做出什麼不該做的,所以當今皇上即便猜忌,也無法收回她手中的權利。

贏然扶著端親王妃一路回到主院牡丹苑,端親王妃剛一坐下,贏然就給她倒了杯水:“母妃先喝杯水吧。”。

端親王妃接過杯子,卻沒有喝,放到了一邊,卻是對著付贏然說道:“我看皇上是越來越過分了,想你父王一生征戰,為了這大魏國的江山嘔心瀝血,可他卻處處刁難,你父王兵權在手卻出不得京城,你二哥人在軍中卻不能回京,而你一國郡主卻賜予一個異姓王爺為平妻,皇上他真是欺人太甚了。”

端親王妃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兩男一女,老大付天陽是端親王世子,老二付天辰是護國將軍,手握十萬兵權,老三就是這靜嫻郡主付贏然了。

“母妃,不用難過,一切都會好的,這不是還有十五日嘛,總會有辦法的,你女兒可不是什麼人都可以隨意拿捏的,先不說我身上有皇伯伯御賜的信物,就是父王和哥哥們手上的勢力,任何人都的忌憚幾分的。

女兒想過了,這次賜婚說不定是個好機會,按照規矩,嫡親妹妹出嫁,作為兄長,二哥此時回京送嫁,天經地義,再說這次皇上賜婚可是結結實實的,打了我們端親王府的臉,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婚禮,向皇上發難,再請太后下道懿旨,讓二哥回京送嫁,到時候就順理成章了。”

“話是這樣說,事情怕是不好辦啊,皇上這兩年對我們端親王府的猜忌越來越重,想要讓你二哥回京,難啊。”

因為贏然手上有如朕親臨的信物,加上端親王父子手中的兵權,皇上那是日防夜防啊,就怕端親王利用贏然手中的權利,帶兵逼宮造反 畢竟端親王也是皇室嫡系子孫。

這二公子付天辰十六歲離家,至今已有六年了,最後一次見面還是兩年前先帝駕崩,他奉詔回京奔喪時見過,而付贏然由於一直在天一莊,那次沒有回來,所以付贏然已經有十年沒見過她二哥了。

自從皇上登基以後,就一直不讓他回京,說是邊境不安,需要他護國將軍親自鎮守。

其實皇上是擔心,擔心他們父子兩人碰在一起,要知道端親王和付天辰手上的兵權加起來就有三十萬,這對皇上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威脅,而端親王明面上只有二十萬的兵權,可暗地裡的勢力,除了端親王自己誰也不知道,所以皇上就讓他們父子兩地分隔,以便互相牽掣。

“母妃說得是,皇上肯定不會輕易的答應,所以我才會接下這道聖旨,讓皇上先對我端親王府理虧,再找太后提出讓二哥回京的要求,我相信太后娘娘肯定能答應的。

女兒可是聽說了,自從淑妃進宮,皇上整個人都變了,連自己的結髮妻子都可無故圈禁,更何況我們這些人,女兒覺得這次的賜婚很有可能就是淑妃動的手腳,所以我想明日進宮,將這想法透露的給太后,我想太后也會不希望,皇上事事都由著淑妃說了算吧?”

付贏然心裡也沒底,穿過來這半個月她並沒見過太后,並不知道太后的脾性,全是憑著原主的記憶,記憶中這太后對自己還是很好的,再說,也沒有哪個母親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事事聽女人的擺佈。

“但願吧,這兩年太后娘娘只怕也是對皇上失望了,她這兩年避居壽康宮不管世事。不過也難怪了,這皇后娘娘畢竟是她孃家的侄女,皇上寵妾滅妻她總是會寒心的。”自從兩年前皇上登基之後,皇后就圈在坤寧宮,從此不出宮門半步。

當時因左相孫茂祥扶持皇上登基,皇上為了安撫他,便納了他長女孫淑儀進宮,並封為淑妃,從此以後就是後宮獨寵,就連結發十年的的皇后都無故圈禁,太后多次勸解也是無效。

而這淑妃手段也是了得,皇上這兩年對她是言聽計從,太后也是無奈,索性甩手不管,收回皇后的鳳印,從此避居壽康宮,從此不聞不問。

只要鳳印在太后手上,任憑淑妃在後宮鬧翻天,淑妃永遠也只能是淑妃,而這淑妃卻是不死心,她膝下有一子,今年剛滿一歲。這宮裡的女人,哪個不想做皇后,哪個不想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

這淑妃當然也想讓自己的兒子做太子,她也想自己當皇后,到時候等太子登基,她就是太后。所以她就花樣百出的纏著皇上,打壓皇后和太子。

當今太子是皇后嫡出,今年才八歲,無過錯不得廢除,如今皇后圈禁坤寧宮,太子則由太后親自教導,一直住在壽康宮,若是要想到壽康對太子宮動手腳?,那就是茅房裡點燈,找死,只要皇后還是皇后,太子還是太子,淑妃就毫無辦法,立嫡立長,她兒子什麼都不是。

於是,這兩年,後宮就算被淑妃弄得雞飛狗跳的,不管她如何打壓陷害,皇后還是皇后,太子還是太子,只要皇后的鳳印一日不到淑妃手中,她就永遠不能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