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郡主善謀:二嫁為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章 敲定婚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章 敲定婚事

所以淑妃才會不顧端親王府的意願,要求皇上賜婚孫淑媛為靖王正妃,要知道靖王手中可是也有十五萬的兵權,而兵權不管在哪裡都很重要,她想要重新廢立太子,兵權必不可少,於是靖王府的兵權,就成了她們謀劃的物件了,只要讓孫淑媛做了靖王妃,還怕靖王不支援孫家,不支援淑妃嗎?

這時候端親王剛走到牡丹苑,在門口就聽見她們母女剛才的對話,於是也開口說到:“你這丫頭果然長大了,你的想法跟為父的一樣,明日父王也一起進宮,皇上既然敢下這道聖旨,本王倒要看看他還有什麼後招?”折回端親王想多了,下這道聖旨,皇上自己也是糊里糊塗的。

“不過這次確實要讓天辰回京,就算不能長期留京,也不能讓皇上的日子過得太舒坦了,以為當了皇帝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得要讓他知道,有些事不是他能控制得了的。”看來是該給他點教訓了,不然他就要忘記他自己到底姓付還是姓孫了。

“是,父王,那女兒這就先回蘭苑去了,準備一下明日好進宮。”贏然福了福身子就要回自己的院子,她得要回去找找先皇御賜的信物,明日入宮應該用得上。

“哦,對了,剛才李公公傳話,說明日靖王要來下聘,他上午會先去左相府,下午才會到端親王府,我們明日早點進宮,午時以前回府便是了。”端親王想起李公公走時,替靖王傳的話,順便告訴贏然,讓她有個心裡準備。

原來剛才李公公先去左相府宣旨,當時靖王也在左相府,想著趁著聖旨剛下,未免發生意外,讓端親王府想出對策,當下就決定明日下聘,他知道李公公接著要來端親王府宣旨,於是就叫他給端親王府傳個話。

“女兒知道了,父王不比擔心,明日我自會處理,女兒就先告退了”贏然轉身就出了牡丹苑,大腦卻回想著原主留下的記憶,原來靖王和原主是青梅竹馬的師兄妹,小時候的還感情不錯。

原主小時候很調皮,端親王又常年征戰在外,於是在原主五歲時,就將她送到天下第一莊,交給好友端木原,讓她跟著端木原學習武藝,以免他堂堂戰神王爺的女兒,以後被別人欺負了去。

根據原主的記憶,她和靖王小時候的相處還挺和睦的,可如今五年過去了,每個人的身上都發生了變化,這世上人心是最難滿足的,從他應下這莊婚事就可以看出來,他端木靖變了。

從他明知端親王府對這樁婚事不滿,他端木靖還是應承下來,就可以看出此事必有內情,也許他覺得憑著幼時的感情,贏然就算委屈自己成全也必定會成全他的。

想想也是,這孫淑媛是左相之女,淑妃親妹,一個是文臣之首的左相,一個是把持後宮的淑妃,有這兩人內外相助,必然能事半功倍。 娶孫淑媛所得到的利益。大過了對她贏然的個人感情。

其實早在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當時宮中設宴,孫淑媛作為左相之女也隨母親進宮赴宴,遠遠的見過端木靖一眼,就芳心暗許,非卿不嫁了,回府後就纏著孫左相說:“父親,女兒今生非靖王爺不嫁,您去求求皇上,讓他給我們賜婚好嗎?”

孫左相聽了她的話,也在心裡盤算著這樁婚姻的利益,當下決定問問淑妃的意見,於是就對孫淑媛說道:“這件事為父無能為力,只有去問問你姐姐,看看她有沒有什麼辦法。”

“我不管,反正我今生除了靖王爺誰也不嫁。”說完也不等孫左相回話,就直接跑出了房間。

這孫左相鬧不過她於是就找到淑妃,將孫淑媛的話說了一遍,又對著淑妃說道:“不管怎樣,她總是你的親妹妹,能幫你就幫幫她吧,她嫁得好,你以後也多個助力。”

而這件事情,淑妃也是贊成的,當下就答應了下來:“父親請放心,本宮一定會讓皇上賜婚的,但是淑媛必需聽我的安排。”

“好,這事我會和淑媛說,讓她找機會來見你,你好親自交代她怎麼做。”孫左相應下了以後,就離開回府去了。

兩日後,孫淑媛進宮了,見到淑妃,姐妹兩一陣寒暄過後,淑妃就直接說了:“父親已經將你的想法告訴我了,我可以讓皇上下旨賜婚,讓你做靖王正妃,可是眾人都知道,靖王喜歡的是付贏然。

所以我會讓皇上指定她為平妻,讓你們同時嫁進靖王府,而你必需儘量討好付贏然和靖王,務必要讓付贏然和靖王對你感恩戴德,全力支持我孫家。

你要是能答應,我馬上讓皇上賜婚,要是不答應,此事就此作罷,我會讓父親儘快給你安排親事的。”

孫淑媛想了想,權衡利弊後還是答應了淑妃,:“我答應你,只要能讓我嫁給靖王,我什麼都可以答應你。”

“好,記住你今日所說的,你現在可以回去等訊息了,賜婚聖旨很快就會下來了。”於是淑妃讓孫左相找來靖王,與靖王說道:“孫家願意盡全力,助靖王爺拿到皇城禁衛軍的指揮權,只要靖王爺答應娶淑媛為正妻。

當然我們也知道您與靜嫻郡主從小青梅竹馬,我們答應讓靜嫻郡主為平妻,一起嫁入靖王府。”靖王聽了這話,稍微的想了想,當下就答應了,接著淑妃就找皇上一陣的胡攪蠻纏,竟是讓皇上下了賜婚聖旨,這事也就定下了。

與此同是,大魏國的北方,夜闌國內,大雪洋洋灑灑的下了兩個月了,全國上下雪白一片,看不見半根草,這對於夜闌國來說,那可是個不小災難。

於是眾臣商議,由太子殿下呼延明朔前往大魏國,利用和親之便,尋求大魏國的幫助,這太子殿下是皇后所出的嫡長子,但是夜闌國想來是以能力服眾的,要想得到眾人的認可,就得拿出真本事讓人信服。

所以這太子之位,是他戰勝所有的皇子皇孫,才被夜闌皇上冊封的,然而就在冊封太子當然,太后就為他指定了左賢王之女為太子妃。

於是這會兒左賢王站出來反對道:“皇上不可,太子殿下與小女赫連蘭英從小定下婚約,如今怎可前去和親,依臣看,可派二皇子前去和親,這樣一來,就算娶了大魏公主為正妃,對夜闌來說也是無礙。

而太子殿下的正妃卻不能是他國公主,我夜闌有規定,異國公主不能為後,這樣一旦那公主生下嫡子,日後太子登基,這後位必有爭議,還望皇孫三思啊。”這皇上也是娶了異國公主的,好在太子是由平妃所生,後位才沒有引發大的爭議。

皇上聽了也是稍作沉默,然而他接下來的話,卻是讓左賢王無言以對,“左賢王所言有理,可是現在是我夜闌有求於大魏,而不是大魏有求於夜闌,所以只有拿出誠意,才能得到認可,而不是由我夜闌隨便施捨一個皇子妃的位子就能成事的。

大魏國富民強,作為公主身份何其尊貴,大魏能不能答應和親還是兩說,至於說太子日後登基,怕引發爭議,我相信太子,他會處理好的。”皇上說對著左賢王說完,又看向太子。

“你此去大魏,必要與大魏商討一下,讓兩國互通關市,允許兩國通商的事,我夜闌國土貧瘠,只有靠通商才可立國啊。”皇上眼裡滿是無奈。

“是,兒臣記住了。”太子呼延明朔應聲後回位。

只聽皇上又說到“至於左賢王的女兒赫連蘭英,她既然與你定下婚約,等正妃入府以後,你就將她納為側妃吧,也不可讓人覺得我皇家不守信。”皇上對左賢王有點失望了,面對國家存亡之際,他卻是記掛自己女兒的得失。

“是,兒子遵命。”反正不是自己喜歡的,娶誰都一樣,娶幾個也沒區別。太子殿下不知道,就為了這個決定,他以後吃盡苦頭。

於是夜闌皇上向大魏發了國書,“夜闌太子呼延明朔不日前往大魏求親,並商討國事,屆時希望由端親王親自接待。”因為十年前,是端親王爺和夜闌國簽訂的停戰協議,定下了十年之內互不侵犯的約定,所以夜闌的人之人端親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朔太子帶著五百親衛隊趕往大魏,而從夜闌到大魏,快馬加鞭也有二十日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