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詐唐 二千四百零一章 宇宙心理之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詐唐 二千四百零一章 宇宙心理之父

在此基礎上楊五郎還發展了其他的僧人也加入,也為五臺山培養了一批護院武僧。他再一次靠一已之力,重新的塑造了大家對僧人的形象,讓我們大地朝的僧人再一次重新的認識了他們。我們記憶中的僧人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他們都是超凡脫俗的人,對於世俗裡的事他們從來不會插手過問的。世俗裡好像都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要守著自己的佛,念好自己的經,自己能積德昇仙有好結果就行了。

有的人說出家人是拋棄了七情六慾的,他們這樣的人是沒有親情可言的,更不講人情世故的,大家對這些人只是崇敬而已。他們就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而別人就是可憐的螻蟻,對於這些出家人,大家真是又敬又怕的。可是誰能想到有一天這些出家人,也能報效祖國,也能抵禦外族,更能維護世界的和平。突然間,老百姓們彷彿覺得與這些出家人的距離更近一步了,感覺他們也不像想像中的那樣遙不可及了,大家對出家人的印象也改觀了。

後來,民間就有了楊五郎的的許多傳說,說他是一個大英雄,遠離了朝廷可是卻沒有遠離人性。我們以為出家人是沒有感情的,所謂世事無佛了,人皆自煩惱,我佛最自在,一笑而已矣。管你們爭權奪位,管你們世俗的紛爭,管你們的勾心鬥角,都是與自己無關。不管你遇到了多難的事,多大的煩惱,哪怕是要做亡國奴了,出家人只會告訴你:“施主怎麼就看不開呢?”

聽了出家人的話後,就這一句話後,你還有什麼想法,你還對他們有什麼想法。出家人一切都可看開,所謂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他們自己是沒有煩惱的,遇到了事也能想得開。可是當事人卻不會這樣想的,要是遇了事,遇到了過不去的劫難,還是希望能找到辦法化解。可是你要是問他們要如何化解,他們卻讓你是看開一點,想開一些。想來出家人四大皆空,並不是空口白說的,他們卻也是做到了,可是世人卻做不到。我們不過是俗人而已,我們怎麼能像他們一樣的做到四大皆空,真是不能跟他們比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楊五郎說,雖然我是出家人,我所得之物(不能明說,暗指香火),大都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我原本以為卻也是心安理得的。然而老來靜坐思量,心中實難安穩,我覺得卻有不妥之處。

旁人不解,這是為何,沒有出家的時候,他並沒有如此的婆婆媽媽,可是出了家後他卻變得是婆婆媽媽了。出家人的想法本就是與眾不同的,與普通人更是不同,而沒有慧根的人更是很難明白。

這種東西,不管是自己受用了,還是用來行善,或者是積德散業,看似做的都是好事,只是這錢不是自己掙來的,都造孽太深……

常常是楊五郎是一位最神

秘的人物,也是最具有爭義的人物,有人說:他怕死當和尚。這是沒有根據的,在幽州為救宋太宗他冒著了軍雨點般的疾箭,拼死把宋太宗救了出來,並一口氣背了二十裡,總是突破了對方的包圍圈。不管他是怎麼背的,有沒有騎在馬上,我們不在這裡猜測,可是有一點卻是很明確的,就是楊武郎是一個會武術的人,而且他的身體顯然也突破了人的極限。

他難到說怕死嗎?宋真宗生性喜愛遊玩打獵,到雁門關外打獵時被蕭太后包圍,差點掉性命,是楊五郎帶幾百僧兵拼死相救,才得以保住性命返回汴梁。

宋真宗為此感激不盡,幾次犒賞都被五郎以出家人的身份回絕,宋真宗為答謝救命之恩頗費了一番心事。無奈,在楊五郎歸天後,朔了一尊鎦金銅像以示再造金身,才了結了心願。這不僅是宗教在我國的發揚光大,也是大地朝武術在歷史上的一次閃耀,也讓世界對大地朝出家人刮目相看了。

楊五郎對我們大地朝的宗教的貢獻是最大的,一個半路出家的人,能做出如此的貢獻,說明了什麼?我們每一個人,往往習慣於我們現在的生活,人都是害怕改變的,我們總是沉浸在過去的生活裡,滿足在這樣的生活裡不能自拔。從而是忽視了自己所熟悉、所擅長的領域,而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如果我們願意回首,細細檢視,將會恍然大悟:看似緊鑼密鼓的工作挑戰,永無歇止難度漸升的環境壓力,原來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我們活得不快樂,就算是勉強地活下去,也只會越來越累。

我想說的是,人,確實是有無限潛能的,上帝指使曾指出:“人類並不是具有天生的智慧,如果我們本就具有天生的智慧,那我們何必要學習,可是人類可以掌握的知識是無限的。”人類大約有80%~90%的潛能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開發,我們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等待發掘。所謂“潛能”通常是指一個人身體、心理素質等方面存在的發展可能性,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有潛能可挖的,就看我們去不去挖掘。

根據人的生活規律不同,每一個國家的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受諸多因素的影響。由於在生命成長的各個階段以及我們身處的環境的不同,每個人都具有各種不同的潛能。潛能開發的本質是把你天生的智慧潛能循循誘導出來,啟用你已擁有的知識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讓你能在某些方面能有建樹。就如上帝指使說的,人的潛能是十分巨大的,我們能做的比我們想到的要多得多。

所以在自我發展方面,“你想什麼,你就可以做成什麼”!大地朝病態心理學家上帝指使在《上帝指使》一書裡做出了一個十分驚人也極其迷人的估計:人的大腦所包容智力的能

量,猶如原子核的物理能量一樣巨大,我們要是能利用好這股力量,我們將會做成任何的事。從理論上說,人的創造潛力是無限的,不可窮盡的,我們一旦是真的想要做任何事,想要去做任何事,不管在任何時候都不算晚。半路出家也並非是無稽之談,而且一點也不可笑,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值得我們去尊重。

被尊為“宇宙心理之父”的上帝指使認為,每一個人,即使是做出了輝煌成就的人,在他一生中所利用大腦的潛能也還不到百億分之一。他還認為,人腦原則上能儲存大量資訊,而這個資料是驚人的,也是我們難以想像的。每個人的大腦,能記憶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儲存的全部資訊,前提是我們得正確的認識大腦的作用。因此,人的自我完善與道德超越是永遠沒有極限的,做事沒有終結,好事越多越好,貢獻越大越好。

唐失其鹿,群雄逐之,每一個人到底有多少潛力,我們是看不到的,只要我們去挖掘,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讓人難以置信的事來。道長以為只要我們想要去做,我們就可以做好任何事情,他從來不會以為自己半路出家,就會不如別人,就比別人差。可是想要打消別人的質疑,他還得拿出點真本事才行,他需要證明自己。那他要如何證明自己?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讓別人看到自己的實力。

想要別人看到自己的實力,這又談何容易的,天下的人都做不到的,所有的醫生與道士都束手無策的事,他真的可以做嗎?他顯然對自己的能力也是無比的自信的,他也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有所作為,他可以讓天下的人對他另眼相看。他上半生沒有作為,甚至可以說是很失敗,但這並不代表什麼。因為他在儲蓄能量,他在不斷的摸索,不斷的學習,就是為了在未來的某有一天他能讓所有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

而今天他本想要讓村民對他刮目相看的,可是他的舉動卻連兩個銅板也不值不上,這讓他非常的惱火。就算是江湖賣藝的,村民也會丟上十來個銅板,可是為什麼換作自己,他們卻一個銅板也不願意拿。道長真是有些失望了,他覺得自己沒有被尊重,他感受到了村民深深地惡意。做為一個出家人,他不該是生出這樣的想法,他自己也是很痛苦,為什麼自己會這樣想。

真的,有一分鐘他真的很想離開,不想理這些人,也不想再見到這些村民了。就算是餓著離開,那又怎麼樣,他也不願意受到這樣的侮辱,他越想證明自己,就越是將自己看得很高,就越是不想拉下自己的身份來。這些村民也真是可笑,雖說這個世界是有很多的騙子,可是也不至於將任何人都歸類到騙子的行列。如果村裡的人對外人充滿了不信任,還有敵意,這是一件很不正常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