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地朝眾神 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臥底道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地朝眾神 二千六百四十八章 臥底道家

世有男子女人,若見他人得到利益,或聽到他人有稱意之事,即利用自己的方便阻礙他人,不令他得。待命終時,受地獄苦,地獄報盡,縱得出生為人,凡所求望,皆不如意,甚多阻滯。由阻礙他人利益之因,得運程阻滯之果。世有男子女人,於他所應尊重者,而不尊重。所應恭敬者,而不恭敬。所應供養者,而不供養。常起傲慢自高之心。待命終時,受地獄苦。地獄報盡,縱得出生為人,亦生來下*,不受尊貴。由傲慢自高之因,得下*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於他人所應尊重者,即起尊重。所應恭敬者,即起恭敬,所應供養者,即樂於供養,不起傲慢自高之心。待命終後,享天堂福,天堂報盡,來生人間,亦受尊貴。由尊重恭敬他人之因,得受尊貴之果。世有男子女人,其心慳吝,不願以金錢物質救濟他人之窮困,亦不願施贈醫藥給貧病之人。或常起貪心,佔用他人財物。待命終後,受地獄苦,地獄報盡,縱得為人,亦貧窮睏乏。由慳吝貪心之因,得貧窮之果。

世有男子女人,心不慳吝,常以金錢衣物救濟他人,或常以醫藥施贈貧病,不起貪心,不佔用他人財物。待命終後,享天堂福,天堂報盡,來生人間,富貴自在。由不慳不貪之因,得富貴之果,以上是摘譯經文的數段大意而已。由此可知,善惡因果報應的原理,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殺害生命者短壽,貪心慳吝者貧窮。不尊重他人,所得的果報是下。損傷了生物,得到的是多病。阻礙了他人的利益,自己得到的是阻滯。因果的報應是很公平的,而且都自作自受。

說書人不禁感慨道:“你什麼都知道,可是你做的事卻是與你知道的並不一樣,你說你到底是善,還是惡,你到底是懂因果,還是不懂得因果啊。”

“因為我們佛家的人講因果,而道家的人講緣份,他們不相信因果,而我們卻不相信緣分,我們註定不是一路人。”

既然你們的觀念不同,思想我信念不同,你要如何隱藏自己的想法,不被他們發現,你是異教徒的。

“只有一個辦法,就得靠我自己的本事了。”

對你來講畢竟是在扮演一個角色,就是演得再像也不是自己,你的這個戒備心,戒備這個警戒線要繃得多緊?

馬龍道:這麼長時間我睡覺我從來沒有超過4個小時,我把時候都用來找證據,想辦法把他們一鍋端了。晚上臨睡覺前得考慮,第二天跟他們需要辦什麼事,他讓辦的事給不給辦,是快辦還是慢辦,還是拖著不辦,是立即回絕還是說馬上就給辦,都得想好了,因為稍微有個破綻讓他抓住,你就變為被動了。

說書人:腦子這麼激烈活動肯定是睡不安穩。

馬龍:到現在我睡覺只要閉上眼睛就要做夢。只要跟他們在一個房間我從來不敢睡覺,閉著眼睛我

還得裝著打呼嚕。

說書人:為什麼呢?

馬龍:因為你白天尋思太多了,成天考慮這件事情,你萬一一句夢話,不是我個人的危險了,整個把這個案件就給送了,這麼長時間,因為我這一句夢話,案件流產了,我也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你應該是擔心,你知道他們是好人,你打心裡就不想害他們,所以你特別的害怕 。你怕在夢裡你會說實話,讓他們跑掉,想要放他們一條生路,並警告他們‘你們已經被阿三盯上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哈哈,這怎麼可能,我是臥底,我就是要消滅他們的,我的職責就是將這些道士從這個世界中清除乾淨。”

“你本性是善良的,可是命運卻讓你非得做惡人,你很矛盾,所以你很痛苦。”

“這怎麼可能,我怎麼會痛苦,我可高興呢!我開心得不得了,為了除掉他們,我可以殺人,我真的可以殺人,我真的能殺人。”

“你知道你錯了,可是你還要去做,你覺得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嗎?”

馬龍:這個倒不是什麼痛苦,我本性就是這樣的,我可以殺人,我也可以害人,我更可以作惡。

“你最痛苦的是什麼?”

“就是知道他們是好人,他們越是做好事,我就越是覺得我這樣做是不對,可是我絕對不能承認自己是不對的。我得意志堅定,不管他們做了多少的好事,我都覺得他們是在作惡;不管他們救了多少人,我都覺得他們在多管閒事;不管他們到底是善還是惡,我都相信他們不是好人。”

“你還真能自己騙自己,你真是不錯啊。”

“我也不想自己騙自己,可是我要是不騙自己的話,那我就沒法完成自己的使命。”

依靠我的心理素質和經驗,馬龍漸漸取得了華雲而的信任,但是在8年的臥底生涯裡,馬龍要面對的卻不僅僅是罪犯,長期不能回家,如何去面對阿三的猜疑;如何面對自己僧人的身份和臥底的角色;如何在被監視的環境下把情報傳送給與戰友;無法得到上級指示時,關鍵時刻又該如何決斷;這些都是馬龍必須面對也必須做出抉擇的問題。

據這個馬龍說,他在道士團伙裡臥底了八年的生活,摸清道士團伙的老窩後,臥底生活已經讓他變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有時候他就在想,我究竟是一名道士,還是僧人,都是學法,可是方向不同,成就也就不同。

臥底有短線有長線,短線是做一個演員,長線是做另一個人,當長線臥底最難的不是在臥底的時候,當你成為臥底後,你會慢慢的把自己真的當成你所扮演的那個人。漸漸地他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和尚,而是一個道士,他真的已經把自己當成是一個道士看了,要不是他的佛性很強,他的定力也是無人可比的。他心裡有佛,事事都如佛,一切

都是佛,那個人的人格個性喜好慢慢會跟你融為一體。

最難的部分是當你跟親近,師兄與你相處時,你不知道要如何與別人相處,因為你越是跟別人親近,你就越是會傷害與你親近的人,這才是最可怕的。雖然,我知道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我就得與別人親近,而且要想著辦法與人親近,就算是會傷到與自己親近的人,自己也不在乎。因為他是有佛性的,他有強大的佛性,而佛性就是支撐他的一切,就是他臥底的全部的力量。

怎麼變回你自己,你會把兩個你慢慢混淆在一起,你會變得很迷茫很痛苦,也許他永遠也不會回來。可不管自己是誰,他依舊有一個信念,就是完成自己的使命,而強大的使命感也是支援著他撐下去的原因。而要想保證自己的安全你又必須得讓自己100%變成你所扮演的角色,表面上你要融入進去,可是事實上心裡上卻一定不可以融入進去。用臥底身份的方式思考,他的價值觀,世界觀會慢慢取代你原有的一切,你將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可是你卻有兩種身份。

這個時候最可怕的事情會來到你身邊,你會發現你慢慢的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而新的這個人與原來的自己,卻是矛盾的兩個人。新的這個人,是一個全新的自己,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自己,你會開始真的想要變成現在的這個角色。而你與組織的關係會讓你永遠無法變成你所扮演的這個角色,一旦你斷開這層關係,會立刻毀了你。

因為你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於是你就掉進這層夾縫裡,無法變回原來的自己。就算你是回到原來的世界裡,卻是發現自己與原來的世界格格不入,想徹底的做現在的自己又沒有辦法做到,進退兩難。這是一種可怕的體驗,也是一種可怕的回憶,每每想到因為自己的原因,那些年與自己朝夕相處的道士,因為自己全部都流放到遙遠的西伯亞冰原。

想到自己做的那些苟且的事,我就覺得自己無地自容,那些道士什麼也沒有做,就因為他們是道士,就因為他們聚到了一起。大唐就把她們當成是要聚眾謀反之人,說他們會威脅到大唐的安寧,說他們是這個世界的壞份子。

環環道:“大叔,你真是扯,我大唐怎麼做出如此無道之事,要是大唐真是這樣的,我再也不會為大唐而自傲,我會覺得特別的噁心,我為自己是大唐人而感覺到恥辱。”

後來世人都稱帝王所犯下的昏庸無道之事,說明在古代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如何,不做飲鴆止渴、殺雞取卵、涸澤而漁之事,不做不守誠信之事,不做不明之事,不做無德之事,不做無道之事。如果一個帝王,一個教派,一個商人,只注重眼前利益,不顧天下的道義。以為他所謂的因果,就是天下的因果,以為他所做的事,就是正確的事,這樣的想法是最可怕的。必然會為了利益而做出無明無德無道之事,必然會做出飲鴆止渴,涸澤而漁,投機取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