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上帝指使自傳最新章節列表 > 芸芸眾生 三千零五十八章 八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芸芸眾生 三千零五十八章 八義

他們又不知道這些東西說的是什麼,也不知道這些語言代表了什麼,更不知道這些語言有何意義。老百姓生怕自己念了不好的東西,得罪了老天爺,讓自己受到了上天的懲罰。記得大唐人就有說了大逆不道的話,而遭到上天的懲罰,這樣的事並不是少數,而是真實在存在的。加上這是外來的東西,這些外來的東西,能符合我們國家的風土人情,也不會人知,百姓真是怕了。只能請求高僧幫大家念了,代大家祝福了。

靈智和尚回答說:您們不會念沒關係,請你們嘗試看看念普通的經文,這些經文可以幫助大家得到上天的庇佑。可能你們不知道唸經文有什麼好處,那我就給你們說說吧。經文有佛菩薩的加持力,當唸經的時候,菩薩就會給你加持能量,給你消除業障。經文是菩薩的心咒,唸經也是跟菩薩進行溝通的方式,跟菩薩溝通了,向菩薩的祈求,菩薩才能知道,才能保佑你。

唸經會有能量,人的身體會有兩種氣機,黑氣和白氣,當感覺很好很順利的時候,就是白氣多的時候,當感覺不順利的時候,有病痛的時候,有災難的時候,就是黑氣多的時候,唸經後會產生一股能量儲存在身體裡,這些能量都是光明的,能夠驅除體內的黑氣,當黑氣少了,人就會好起來了,人體內的黑氣越少,人生就會越順利,病痛就沒有,黑氣就是障礙你的氣體,所以,唸經後會變得順利起來,變得輕鬆起來,變得精神旺盛起來。

這點我要說明一下,畢竟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唸經有什麼意義,上帝指使我就來告訴大家,唸經到底有什麼好處。在廟裡念《上帝指使》,與在心裡念《上帝指使》是不樣的,有的人為了信徒來捐香火錢,非要讓大家去廟裡來唸經,說在廟裡與在別的地方念是不一樣的,這都是騙人的。上帝指使說過,只要你是誠心的,你在哪裡念都是一樣的,都會得到神的庇佑的,而你要是用心去唸,那效果會更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可以要問我,那有什麼好處?

你從頭唸到尾,啊!費了很多氣力,費了很多精神,費了很多的時間,也沒有看見什麼好處,這是沒有好處。各位居士啊!不要那麼愚痴喔!你所能看見的好處啊,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是有形相,能看得見的,那並不是好處,都不是真的,所以我才說唸經沒有好處。 這個好處你是看不見的。怎麼樣子呢?你每念一次經,在你的自性裡邊就經過這麼一次的刷洗。譬如念《上帝指使》,念一遍,這經中的意思就明白一點;念兩遍,更明白一點;念三遍,就更明白多一點。所以,這個唸經是在你自性上,智慧會增加的。但是這個智慧增加了多少?你是看不見的,不過只有這麼一種感覺,所以唸經的好處是說不出來的。

而且你多誦一遍經典,就

少生一點煩惱,不要因為誦經又生出煩惱了。

不要說:“你念得不對!”“你念得太快了,我跟不上你!”或者“你念得太慢了,要我等著你!”或者“你念的聲音不好,我聽得不順耳!”不要在這上面用工夫。

況且大家都是初學,誰也不一定會念。但是不管會不會念,大家都一定要念。大家一同念,就叫共同薰修。不是共同在一起,你找我毛病,我找你毛病。

但若真要有毛病,大家還是一定要找的,一定要找到毛病。若不找到毛病,那麼自己的毛病太多,修行就不相應了。所以,這個唸經對自性上是有幫助的。幫助什麼呢?幫助開智慧。念《上帝指使》,也是開智慧,念《上帝指使》,更是開智慧的。所以唸經雖說是沒有好處,其實這好處是最大的,你看不見的。你看不見的,這才是真好處;你能看見的,那完全都是皮毛。此是外話。

靈智和尚說:“這些普通的經文對你們是有好處的,你們剛剛念的時候,可能很生硬和難懂,不過沒事的,你們多讀幾遍你們就會念了。”

阿姨就說了:“可是我們不認識字啊!”

靈智和尚並沒有說話,可是他的徒弟卻是不爽了,罵道:“你們是不是找事,你們要是來找事,信不信我趕你們出去。”

幾個阿姨受到了小和尚的威脅後,顯得很害怕,生怕因為剛才的話得罪了神,神就會降災害給自己。阿姨們趕緊是跪下來祈求靈智和尚的原諒,並保證說自己一定會好好的學習經文的,讓他不要趕自己出來。要是把和尚趕出了,想想這個性質是很惡劣的,相當於神把自己的掃地出門了,這樣的人神還會原諒自己嗎?

這些阿姨雖然糊塗,可是心裡清楚得很,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老百姓都是膽小怕事的,何況是般老孃們,更是怕事得很。這個世界上誰也不敢得罪神靈,我們大地朝幾千年的文化,老百姓敬神愛神更怕神,百姓們知道神要是生氣了後果很嚴重。如果說因此而造成了天災,更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因為誰的過失而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這責任誰也承擔不起。

見阿姨們很是虔誠,靈智和尚原諒了她們,並答應了她們的要求,幫她們唸經。高僧就照著他們的建議去唸,沒想到如有神助般朗朗上口。那些陌生百姓就雙手合十,笑著跟他答謝,隨即一下子時間。靈智和尚回過神來,那些人就有如空氣般消失不見了!

阿姨們向住持靈智和尚詢問,為何她們從未學過經,即朗朗上口?靈智和尚回答說,那可能是她們上一世就具有的,與佛有緣!

聽說自己與佛有緣,這些百姓們立馬就樂開了花,一個個顯得很高興,這可不是一般的緣分,與佛有緣是對她們最大的肯定。百姓表示以後還

會來唸經,有些百姓更是留下不走了,他們瞭解佛法之後,從原先打算出家一日的,現在他們表示要出家七日,在這裡好好的唸經,爭取得到更多的佛緣,得到更多的福報。

而靈智和尚至20歲,一直都苦讀經,百姓對他取了個封號,聰明且智慧的讀經和尚,後來他慢慢鑽研佛經,向其他和尚學習佛學及佛法,不管有多遠、多困難,只要他知道某位和尚有他不會的,靈智和尚就一定要去向他學習,一定要把佛及法學起來,他出家三年之後,就到外地跟深山林內去修行。大家以為他是去學習了,誰能知道他是去生孩子了,那幾年他幾乎每年都能生上三到四個娃,可謂是天下第一能生娃的和尚,讓人是驚嘆不已。

他最喜歡去別人不敢去修行的地方修行,例如填墓地,他認為那是最恐怖且混亂的地方,凡是僧侶過了這一關,心理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平靜;一般和尚是一日三餐,為了好好的修行,他甚至是改掉了宵夜的習慣,以前他是要吃家宵夜的。可是自從是當上了主持後,他知道自己要從自身做起,給徒弟們起到一個好的帶頭作用,和尚吃飯是很有講究的。

佛法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處處都可以實踐,例如佛法跟我們過堂吃飯就有關係。什麼叫過堂呢?

從表面行相上來說,“過堂”就是佛教寺院裡,大家平常在固定的用餐時間到固定用餐的地點(齋堂)集體就餐,由專人端著幾樣飯菜依序分發。從內涵意趣上來說,“過堂”是要不粘著煩惱地透過在齋堂用餐獲得飲食需求的基本滿足。我們一般人對好吃的東西容易起貪著,對不可口的、自己不習慣吃的,容易發瞋心,對既不是很好吃、也不是很難吃的,則處於一種無明狀態。那麼“過”呢,就是說都不要執著,不執著於貪、不執著於瞋、不執著於痴。只要有執著,就不叫“過”。要跟我們走路一樣,路過、走過、透過,無所粘著。

隨眾過堂是僧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集體生活,也是重要的集體修行,可以防治懈怠放逸、挑揀食物等毛病,與大眾同甘共苦、節省人力,並且容易心存正念、如理作意、具足威儀,因此有“隨眾得解脫”的說法。

這些都是和尚們傳承下來的規矩,當然並不是統一規定的,可是大概還是一樣的,說:“古云隨眾得解脫,而有八義:

一、聲板即赴,不懈怠故;

二、供養現成,得省力故;

三、作平等觀,無人我故;

四、息諸戲論,存正念故;

五、如法觀想,深入理故;

六、不偏眾食,絕疑謗故;

七、甘苦同受,無揀擇故;

八、起止威儀,不放逸故。

若不隨眾。則不解脫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