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大國空天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盤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零一所的算盤

孫總師當然只會撿好的說,這是任何一位總師,在彙報方案的時候,都會這樣做的選擇。

如果三代重殲,真的讓六一一所拿到了,那六零一所和盛飛,那可就危險了。

本來空軍的高低搭配,是讓殲十一系列重型機做高階機,讓殲十這樣的單發中型機做低端機,這樣一來六零一和盛飛還能穩坐老大地位。

但是,一旦六一一所獲得了自主研製三代重殲的機會,那麼即使國產殲十一系列能夠保留,空軍的採購數量也必然會大大的減少,甚至最壞的情況就是,空軍直接不要國產化的蘇二七戰鬥機,殲十一戰鬥機了。

這就好比當初空軍不要殲八II戰鬥機一樣,現在的殲八III同樣也要面臨空軍不要了的窘境。

還在進行中的國產化蘇二七戰鬥機,殲十一戰鬥機,如果再被空軍拋棄,那六零一所和盛飛就真的完了。

在四代機的競爭當中,就會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而一旦四代機,再輸掉的話,那麼六零一所和盛飛,很可能就會像西方很多航空公司一樣,因為競標失敗,而被兼併重組,那樣一來六零一和盛飛也就不存在了。

沒有一款主力戰鬥機型號的飛機設計所和飛機製造廠,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當年六一一所就差點因此而解散,還好宋老力挽狂瀾,拿到了殲十專案,否則現在就已經沒有六一一所了。

所以現在的六零一所,也是想扭轉局面,把四代機預研的一些成果,改吧改吧,弄成一款重型三代機,希望可以擠掉六一一所的三代重殲,最不濟也要讓自主設計研製三代機的事情黃了,這樣一來六零一所和盛飛的殲十一專案也穩了。

而且現在六零一所,在人手方面可是很有優勢的,而六一一所,現在不但有殲十戰鬥機專案,還有FC-1梟龍戰鬥機專案,另外還有一個和誠飛技術中心共同研製的殲七MF戰鬥機,可以說現在六一一所和誠飛,是沒有多少力量來搞這個三代重殲的。

孫總師繼續道:“在三面翼中,採用邊條翼,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在亞、跨音速範圍內,當迎角不大時,氣流就從邊條前緣分離,形成一個穩定的前緣脫體渦,在前緣脫體渦的誘導作用下,不但可使基本翼內翼段的升力有較大幅度的增加,還使外翼段的氣流受到控制,在一定的迎角範圍內不發生無規則的分離,從而提高了機翼的臨界迎角和抖振邊界,保證飛機具有良好的亞、跨音速氣動特性。”

“同樣的,我們的矛隼重型殲擊機,在迎頭RCS值方面也有考慮,因此它的迎頭RCS值不會超過2平方米,這對重型三代機來說,已經完全足夠了沒有必要再追求更小,更小的雷達反射面積,那是四代機的事情了!三代機去追求更小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會得不償失。”孫總師笑吟吟地道。

在座的都是領導和專家,大家都很清楚,雷達探測距離與目標有效反射面積的四次方成正比,如果反射面積縮小至原來的一半,則探測距離將減小為原來的百分之八十四。

也就是說,如果2平方米RCS值的戰鬥機,被一款雷達探測到的距離是一百公裡,那麼1平方米米RCS值的戰鬥機被同一款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就是八十四公里。

而0.5平方米RCS值的戰鬥機,被同樣一款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就變成了七十一公里,所以降低被探測到的距離是非常有限的。

除非是真正的達到0.1平方米以下,成為真正的隱身戰機,那麼探測距離就非常的短了。

比如說F22戰鬥機,號稱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01平方米,它被三代機雷達探測到的距離在三十公裡以內,如果是效能比較差的雷達,甚至有可能在二十公裡以內,也就是到了目視的距離了。

有可能三代機的飛行員,已經用肉眼看到了F22戰鬥機,但是戰機的雷達還沒有探測到F22戰鬥機!

孫總師的意思就是說,六一一所的三代重殲方案,用了很多降低雷達反射面積的手段,可能要付出不少的代價,但是也不過做到0.5平方米而已,這樣縮短的被探測距離,也只是少了二十九公里而已。

但其實孫總師這次,並沒有完全達到目的,因為這二十九公里的距離,有可能在空戰中就是很關鍵的了。

假設六零一所的矛隼重型戰鬥機和六一一所的蛟龍重型戰鬥機,使用同樣一款機載火控雷達,或者是二者的探測距離相同,對2平方米RCS值的空中目標,探測距離都是一百公裡。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那麼兩架戰機,在進行空戰的時候,迎頭飛行,不斷接近,在兩機相距一百公裡的時候,蛟龍重型戰鬥機,就已經發現矛隼重型戰鬥機了。

而矛隼重型戰鬥機,卻看不到對方。

二十九公里的距離,對於兩架迎頭飛行的戰鬥機來說,高亞音速飛行的情況下,接近速度為零點六公裡每秒,需要五十秒鐘之後,矛隼戰鬥機才能看到蛟龍戰鬥機。

五十秒鐘的時間,能夠發生很多事情,蛟龍戰鬥機能夠更快的完成對矛隼戰鬥機的鎖定。

如果有射程達到一百公裡的超視距導彈,那就可以很快發射導彈了。

即便是只有射程七十公里的霹靂十二中距空空導彈,也能夠採用超音速接近的方式,在距離四十公裡的時候發射導彈,這是不可逃逸區,命中機率為百分之八十左右,矛隼即便是機動性很好,也很難躲開。

這就是先敵發現,先敵開火的優勢。

蘇27戰鬥機為什麼在後來的中國空軍金頭盔比武進行空戰時,總是會大比分的輸給殲十A戰鬥機,就是因為它的雷達反射面積太大了,高達十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面積,讓它在空中簡直就是一個靶子。

殲十A戰鬥機,總是可以早早的發現它,然後發射超視距空空導彈,蘇二七戰鬥機機動性再好,又怎麼能夠比空空導彈高達四十G以上的過載機動能力強?

所以對三代機來說,RCS值其實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