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靚女截殉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整紛剔蠹朝截殉 第491節曹社之謀被破滅 曹欽是負隅頑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整紛剔蠹朝截殉 第491節曹社之謀被破滅 曹欽是負隅頑抗

第491節曹社之謀被破滅 曹欽是負隅頑抗

“小的馬亮,拜見太后,太后吉祥。”馬亮進來,施禮笑地說。

“平身。”倪倩、李芳被留在了仁壽宮後,何青青與皇帝說了太后的主張。皇帝沒說別的,讓何青青過幾天再去灤州城,何青青就沒去灤州。曹吉祥謀反了,皇朝很快地平滅了曹謀,孫太後想知道謀反過程,皇帝讓功臣馬亮來向孫太後稟報。孫太後坐在客廳太師椅上,看進來的馬亮地說。

“謝太後。”馬亮說著站直身,立孫太後的對面。

“有人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哀家左眼,幾天老跳,財沒有來,禍事到來。你說說,怎回事?”孫太後心犯嘀咕,讓陳麗問相面先生,就是此結果,孫太後衝馬亮地說。

“曹社之謀,被破滅!”馬亮笑地說。

“成語解釋社:曹之國社;後指滅亡他人國家的陰謀;出處《左傳?哀公七年》,這裡社,指曹吉祥家府,要叛逆,你說說,皇朝怎破曹謀?”孫太後想著笑地問。

“太后,此種說法,不是不對,曹家謀反,被皇朝平滅。皇帝臨御午門,宣佈曹吉祥謀反,皇朝第二天,棄市問斬曹吉祥。其黨羽和成員,也均被殺,或被流放嶺南,皇朝沒破財產,左眼跳財是對,太后預感沒錯。”馬亮是位小吏沒見且也沒與孫太後說過話,淨一臉恭維地笑說。

“馬亮很會說話,哀家愛聽,你說具體點,皇朝平曹過程。”孫太後聽著馬亮的話,竟管自己不迷信,可心裡也比較舒服地笑說。

“太后,事是如此……”馬亮說起曹吉祥及家人謀反的事:石彪獲罪後,曹欽十分地驚恐,認為目前最大敵人是錦衣衛指揮使逯杲,偵緝手段極為犀利且很認真。天順五年六月某日,曹欽與其黨羽、官任都督的蒙古降將伯顏也先等數十人地密謀:“逯杲等偵緝緊急,曹家再不起事,就是第二個石彪。”於是,他們合謀議定次日天明起事,選定番漢敢死軍五百人,約定天明朝門大開時,曹欽擁兵入內廢黜皇帝。他們並殺死總領京營禁衛軍的孫鏜、馬昂。曹吉祥所擁內廷禁衛軍作為內應。馬昂任兵部尚書、孫鏜任總兵官,二人當時總領京師團營,此時正準備率禁衛軍西征甘、涼。曹欽密謀已定大擺宴席,當夜盛情宴請眾降將、降丁,並一一地厚賞,備三更後行動。孫鏜在出征前要陛辭皇帝,便提前宿朝房,朝房是大臣辦公、值夜和等待上朝的處所,位置在承天門外。當夜在朝房值宿的還有大臣吳瑾等人。曹欽宴席進行到一半,馬亮在深夜二更時分席間越想越怕,便偷偷地溜出到朝房告發。吳瑾立即報告孫鏜,兩人急赴承天門西側長安右門但無法入內,便在紙上急書。倆人都是武臣,拙於文字只連寫:“曹欽反,曹欽反!”二人將此緊急地奏摺,從長安右門縫隙投進,招呼守門衛士迅速轉送到宮中。

“你說的是親眼見?”孫太後問。

“小的上述說,在曹欽左右身邊,怕曹欽報復,後跟在孫鏜身邊。”馬亮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繼續說。”孫太後說。

“小的陳述以下,是瞭解的情況……”馬亮說著又說起:英宗深夜地聞變,命人緊急逮捕曹吉祥;命令皇城諸門和

京城九門衛士,緊閉各門不許開啟。內廷衛士當即鎖捕曹吉祥。曹欽對此些變故一無所知,與其弟曹鉉、曹鐸及番將伯顏也先,率領精銳叛軍來到東長安門,只見平日天亮時開啟皇城門戶緊緊閉鎖。曹欽轉身馳往他一直痛恨的錦衣衛統帥逯杲私宅。逯杲正要出門奏報皇上,曹欽迎面地撞見,當即殺死逯杲並碎其屍首。

“逯杲被曹欽殺,是誰說?”孫太後問。

“李賢。”馬亮說。

“你繼續說。”孫太後說。

“曹欽……”馬亮繼續地說:曹欽接領兵馳入西朝房,與曹鐸一道追索痛恨的都御史寇深,入內揮刀削下寇深肩膀,一刀再將寇深一剖兩半。

“太狠毒。”孫太後氣憤地說。

“是的,長安街……”馬亮同情寇深地說,並繼續說著過程:長安街上全副武裝的叛軍奔行馳騁。入朝大臣先以為是徵西禁衛軍,一聽說是叛兵造反,眾人一鬨而散、慌忙奔逃。大學士李賢正在東朝房等待上朝。戶外喊殺聲洶洶。李賢驚慌出房,被幾位一擁而上叛軍圍住;一人要切李賢肩臂、一人要割其耳朵、一人從後背用刀頂住。曹欽提逯杲人頭馳奔過來喝住眾衛士,下馬拉李賢手地說:“逯杲激起的兵變,實在萬不得已,請立即為我,草擬一道疏章進呈皇帝。”曹欽接著又捉來尚書王翱。李賢被迫從王翱尚書處拿來紙墨,草擬疏章,同王翱一起地投入長安左門門縫。長安門依舊地緊閉。曹欽率領亡命徒,攻打長安左門和右門且縱火,守衛長安門的禁衛軍親軍衛士,拆掉御河岸磚壘實長安門,以抵禦叛軍。叛軍往來呼叫於門外以助聲勢。曹欽騎馬上幾番地往返,想殺了李賢;最後還是放棄而離去,領兵去追索兵部尚書馬昂。

“曹欽要殺李賢?”孫太後問。

“曹欽圍李賢,轉兩圈,才走的。李賢說,在場人,也如此地說。”馬亮說著並繼續地說過程:天這時已快亮。孫鏜派兩兒子亟召,準備西征京師團營禁衛軍。但孫鏜考慮到在太平年月安逸慣了的京兵,聽說謀反未必敢於出來殺敵,況且沒皇帝詔書,兵士可拒絕出營。於是,孫鏜想了一計策,讓兒子在兵營外地大喊,說刑部關押囚犯越獄,捉獲者得厚賞。他果然召集了衣甲齊備、全副武裝的兩千徵西將士,孫鏜騎馬對將士們說:“沒看到長安門大火嗎?是曹欽領兵謀反,但他的人馬少,活捉或擊殺他的賞以重金。”將士被孫鏜無畏氣概地激勵,大聲應命。工部尚書趙某也披甲躍馬賓士在市中,大聲喊道:“願殺賊的,跟著我。”立即有數百人相隨。叛軍轉而去攻打皇城東安門又動用火攻法,點燃東安門。東安門內原來就堆放著樹枝,也被延燒火勢熊熊,但叛軍仍然無法闖地進皇城。這時天已亮。孫鏜統領京營禁衛軍追殺過來,叛軍抵擋不住,潰散了一部分。曹欽仍頑固地反抗統領手下人馬地接戰。孫鏜指揮禁衛軍發動猛攻,叛軍潰敗,到中午時,曹欽中箭負傷策馬奔逃。吳瑾帶領五六名衛士也參與平叛,在路上遭遇曹欽的人馬。曹欽雖是處於末途,但困獸猶鬥,吳瑾等人寡不敵眾,全部被殺。

“曹欽是,負隅頑抗!”馬亮看眼認認真聽的孫太後地說:“成語解釋負,依靠;隅,指依仗某種條件,

頑固進行抵抗;出自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

“吳瑾等人為國捐軀。”孫太後同情地說。

“是的,曹欽……”馬亮繼續地說:一身是傷的曹欽帶著殘兵返回其駐地,與前來追剿的禁衛軍抗拒。曹鉉率領一百餘名騎兵往來馳奔,與禁衛軍作最後地較量,一次次擊潰禁衛軍的進攻。雙方戰至夕陽西下。孫鏜在後地督戰,將潰退的叛軍鎮壓,命神射手放箭。他親發神臂弓遠遠地射殺曹鉉將士,禁衛軍再次發動地攻擊,追殺曹鉉。孫鏜兒子孫輒,在激戰中砍中曹欽的肩膀,孫輒卻被曹欽衛士殺死。曹欽感到大勢已去,立即統率兵馬試圖從朝陽門逃走,沒有成功,奔走安定門、東直門、齊化門(今建國門)。諸門被禁衛軍緊閉。大雨傾盆,曹欽乘夜竄歸。孫鏜統禁衛軍追殺,兵部尚書馬昂、會昌侯孫繼宗,分別統領禁衛軍增援,鏖戰殺敵、喊聲震天。禁衛軍士卒們呼喊著殺向曹欽宅第,團團包圍,曹氏府第被禁衛軍攻開。軍士大聲叫嚷著蜂擁而入,見人就殺。曹欽最後投井自盡,曹鐸死在禁衛軍刀下,家中大小全被殺光。

“寇深、吳瑾、孫輒等人,死在叛軍刀下,太可惜。逯杲是忠臣,為皇朝而死,是皇朝大損失。曹家謀反,皇朝損失慘重。”孫太後聽完馬亮的陳述,哀傷著肯定地說。

“是的。”馬亮附和。

“你以告反,皇帝封賞於你?”孫太後笑地問。

“是的。”馬亮說。

“皇帝理所應該,你要如以前,效忠皇朝,皇朝不會,虧待於你。”孫太後一臉期望地說。

“皇朝對小的,如此地厚愛,小的馬首是瞻,不負熱望。”馬亮說。

“馬首是瞻,你是知道何意?”孫太後知道此意,想故意瞭解一下此小吏的文化水平地笑問。

“我領頭、依附主帥,意效忠皇帝。”馬亮想著一臉鄭重笑地說。

“馬首是瞻有典故……”孫太後說起典故:春秋時,晉淖公聯合十二個諸侯國攻伐秦國,指揮聯軍的是晉國的大將荀偃。荀偃原以為十二國聯軍攻秦,秦軍定會驚慌失措。景公不料,已經得知聯軍心不齊,士氣不振,所以毫不膽怯,並不想求和。荀偃沒有辦法,只得準備打仗,向全軍將領發布命令說:“明天早晨雞叫,就開始駕馬套車出發。各軍都要填平水井,拆掉爐灶。作戰的時候,全軍將士都要看我的馬頭來定行動的方向。我奔向那裡,大家就跟著奔向那裡。”想不到荀偃的下軍將領認為,荀偃如此地指令,太專橫,反感他說:“晉國從未下過如此地命令,為啥要聽他的,好,他馬頭向西, 我偏要向東。”將領的副手說:“他是我們的頭,我聽他的。”副手於是率領自己隊伍,朝東而去。這樣一來,全軍頓時地混亂起來。荀偃失去了下軍,仰天嘆道:“既然下命令不能執行,就不會有取勝的希望,一交戰肯定讓秦軍得到好處。”他只好下令將全軍撤回去。

“抓捕曹吉祥,皇帝是對的。曹欽是苟偃,沒曹吉祥牽頭,所以叛軍被平滅。”馬亮說。

“你功績和眼光,是相等的,將來定會有發展。”孫太後笑地說。